儒家文化与现代人心理健康-王景芝.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35953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文化与现代人心理健康-王景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儒家文化与现代人心理健康-王景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文化与现代人心理健康-王景芝.pdf(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弓l一言-4二、儒家文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8I、rJ席之道一保持心理平衡j”92、修身养心一塑造健康人格lO3、小和调控情绪、情感154、仁者爱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l 7三、儒家文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24l、社会取向性有碍健康人格的形成252、高度的约束性压抑人的合理需求27四、儒家文化对心理健康双重性影响的原因分析29注释一35参考文献37中文摘要关于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这+问题的探讨为数尚少。本义以为:儒家文化所体现的“重人”,“惠民”,等追求和谐的人义精神,是现代人心理健康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席之道,“修身

2、养心“,“仁者爱人”等儒家文化的精华,客观:仃维持人心理平衡的作用。但足儒家文化中也有导致人心理疾患剐阻碍人心理健康的固有缺陷。造成这种双重性影响的原凶,主要米自于儒家文化自身的矛盾性、社会发展速度的彳均衡性和人们对文化的选择性。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席之道修身养心心理健康AbStra ctln recept years,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entalhealth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However,those researchersseldom study on the aspect of the historic

3、al cultureThe paperai ms to show that Humanism that adVocates ha唧ony,suc h asthose canonized by Confucianism“respecting on human rightand“heaVen and man unite together,is the thought base ofmental health among modem peopleAlthough the soul ofConfucianism,the GoIden Mea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indan

4、d body, impersonally keeps the psychological balance ofpeople,a l ittle part of the soul still has inherent defects thatlead to psychological diseasesThe reason of the two oppositeresults comes f如m the selfcontradiction of Confucianismtheunbala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hominine selectivityof

5、 cultureKey Words:the Confucianism,the Doctrine of Mean,theCultiVation of mind and body;Mental health第3 1if共38贝一、引青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两干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它历经时代变迁,人IHJ沧桑,始终具有生命活力,并以1ind方式柏: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研究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分三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obser、rable anifacts)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柏l司;第二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

6、价值观(values)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价值脱仃差异,这艰是目前许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表现在文化对人们的潜在假殴(underlying aSsumptions)的影响l:,这种影响是无意识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知觉、心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jl:流,从先粲儒家人情化的伦理亲情到汉代儒家神学化的天人观念,直至宋代儒家哲理化的胖欲之论,都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盯d的文化心理基础。今天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内聚力,起着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关于儒家文化的内涵,学术界

7、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儒家义化是指从春秋战囡至宋代二千年历史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另一种脱点认为,儒家文化是指从过去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东西,足现柏!文化的反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文化是植撤于自己民族土壤中的稳念的东蝤,fl!又有动态的东西包含于其中,是过去与现在交融的过程,渗入了各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由此可见,对儒家文化内涵的理解是见仁:见智,众说并存。我认为:把文化看作物质和精神文明总和的观点即将文化看成是“无所不包“的观点显得过于宽泛,我赞成庞朴的将文化分为“物质的制编4一j共38蚝度的心理的“结构划分方法,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

8、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这种倾向于接受从观念形态的角度来定义“文化“的观点,我认为较为恰当。从这个认识出发我认为:所谓儒家文化,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儒家文化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一般认为,先秦以孔子、孟子和葡予为代表的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为原始儒学。宋明时期援佛入儒,对儒学进行改造,使儒学哲理化,是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儒学被称为新儒学。“五四”前后,一批知识分子,面对中国传统伦理和价值系统的崩溃,西方文化的

9、入侵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痛心疾首,欲图恢复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系统,弘扬儒学,以适应时代潮流,这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即人们所称的现代新儒学: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的先驱,早在1922年,他就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二=5中指出:人生有三个问题,其二是人与物的问题;其二是人与人的问题;其三是人与自身的问题。由第:个问题诞生西方的科学文化,由第二个问题形成东方的人文文化,由第三个问题形成印度的宗教文化。因而,这三种文化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中各有独特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在其孕育和发展过程中所突出的是人,强调人在自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超然力物之上而为天下贵“。儒家的“重人”、

10、“重德”、“民贵君轻”等思想反映了东方文化的人文特征。孔子提出的治理天下的观点之一就是:治民要宽,养民要惠,富民而教之:笫5贝共38贞即认为管理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教育他们,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民本精神,为心理健康运动在东方兴起提供了思想毖础。梁漱溟先生指出,西方改造和征服自然界,以满足自己欲望的科学文化已走到了尽头,“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f】,西方有识之士反省西方文明时,发现工业发展已走过了它的巅峰期,并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主要有信仰危机、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人的生活高度物质化、外向化,内心世界无所归依;盒钱左右一切,道德风气普遍下滑;社会犯罪和社

11、会冲突加剧,社会秩序不能-F常维持;现代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基础发生动摇。当代的诬方文明使人类异化成了商品的附属物,从而使人丧失了自己,一些有识之:深为忧虑,指出必须大力发展人文主义,以便与科学主义榴制衡;必须大力改善环境,以避免自然界的报复,他们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重视人文价值,重视人的德性培养,提倡人道、袍化、和谐,阐扬天下一家,“浑然天地万物一体”,这些精神和传统为诬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现代入对健康的追求相吻合。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楣对减少,而由于生活的各种矛盾使人遭受挫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却Fl益普遍。例如:因为问题得不到解决丽头

12、痛;出于思虑过度谢失眠;孤独、不合群、焦虑不安、强迫倾向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虽然心理健康的定义尚来确定,担它除了包括心理疾病外,还包括一般的心理问题,这一说法已达成共识。1974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的康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并且认为:现代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因社会、时代、文化、传统、民族、种族箱6炙共38贝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但以下的三条原则是心理健康的共同标志:第:自我控制的能力;第二:F确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第三: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状态的能力。关于“健康”的新界定体现一种和谐。从人的外部来说,是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他人关系

13、的和谐;从人的内部来说,是个人身心关系的和谐,这与儒家文化中三犬和谐的理您追求足致的。儒家强凋的“和为贵”,就足这恩怨的体现。“和”首先足人0 fJ然,社会的和谐一体,即“天人合一”;其次是人与人的亲和谐渊,14 JJ:旦!解,平等相助,即“仁者爱人”;其三足个人心理与精神生活的jF和与羽I乐境界即“和乐如一”。“心理健康“是现代心理学的概念,源于西方。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西方的研究成果相对要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哲贤宗师们没有探讨过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问题。事实上,我国古代的一些心理卫生思想比西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健心养神之术比西方的心理保健方法更为独特。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见解,具

14、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充分反映m华夏先人的独到慧心以及对世界心理健康运动所做的斐然贡献。因此,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整理和分析传统文化中论及心理健康的一些思怨观点。批判地继承其精华部分,从而为当前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是许多学者的研究方向及奋斗目标。在1993年,王极盛先生发表了中国古代关于健康心理学思想的探讨(心理学动态19932) ,文中指出:两干多年前,中国的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孔子的论语,以及帛帝内经等著作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健康心理学思想”。1994年,佐斌提出了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1)。1996年,施铁如对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哲学的

15、角度进行第7贝共38“了宏观分析(现代哲学19961)。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必注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子两个方丽:是传统tt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影响的独特性;二是在传统的心理治疗方而f2J。研罗艺大多采用理性分析思维对某一心理问题或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讨论,fm奉文则受施铁如先生的启发从心理的角度来辨证分析儒家文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儒家文化历史悠久j博大精深,此文本着(一)把握其精华,而不为其局限性所拘囿;(二)给精华的东西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内涵体现出新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而不停留在历史的社会关系上;(三)超越其思想“原本”,而不拘守历史赋予它的表征意义这

16、三大原则,对其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部分思想加以探讨,古为今用,以揭乃钏;蕴涵J二儒家文化深层的智慧与理性米指导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当然这只是初探。二、儒家文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儒家学说,从先秦到宋明,历经改造。通过与其他学说的梢斥榭吸,丰富了自己的内容;经过社会的选择,完善了自己的形象。最后,终于凝聚为民族精神的主体内容,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对我们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心理等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过去存在过的一切”,它作为动念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其更深层含义在于:儒家文化是起始子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i是业已沉淀于人

17、们心理并时刻规范、支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东西。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家文化对手提商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我们从以下儿方砥柬加以分析:第8负共38页1、中庸之道一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儒家文化晕的心理平衡思想可追溯到“中庸之道”。中庸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世间力物的总法则,在其思想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中也可以发现保持内心世界动态平衡的深刻内涵。那么,什么是“中庸”呢?“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j天下之讵道;庸者,天下之定理。”【3J意思是不偏于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萨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宋儒

18、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之峭中,平常则为庸,中庸非他也,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这个解释是对的,因为孔二f在世的时候,虽然直接论到中庸的时候不多,却在许多的地方涉及到了这个意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4】这旱的师是孔子的学生颛孙师,商也是他的学生卜商,即子夏。在孔子看来,“过“是说过了,“不及“则是未达标准,“过”并不比“不及更好或更坏些。朱熹注日:“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之道具体到心理平衡问题上,可以理解为使内心世界阴阳两极不至于有所偏倚或过与不及。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

19、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51孑L子所讲的“时中:,掘朱熹注:“能随时以处中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则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6】意思很明显:君予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随时控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而小人则不然,对外界刺激表现出过激的反映。第9爽共38吹“中庸”,用现代人的思维来理解就是“适度”。这是明智之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它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学问。适量、适时、适宜、适可而止,都有一种最佳的适度值。它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的F1常生活中,对于凋二符现代人的生

20、活方式,规范道德行为,求得人生成功莫不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适度”在现代人保持心理平衡上更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适度的自信是走向成功之必需,“过”了就是自负,“不及“便是自卑j面对挫折,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源泉,过于痛苦便会丧失斗志,难以自拔,而毫不痛苦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人们的心理特别是情感总是处于两极体验之中,悲观与乐观,紧张与松弛,暴怒与狂喜,失望与希望,人们如若不能将心理状态调整至居中的位置,而是过分偏向任何一端的话,往往就会表现出不健康的心理,导致行为失常。范进中举虽然是小说中的故事,也远离现代生活,但这恰恰说明,在长期精神极度紧张状念下的狂:磐所带来的精神失常,这都是没有调整心态至“中”惹的祸。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应激事件往往搞得人们措手不及,家庭中、事业上、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冲击着人的心扉,一些人不堪巨大的重负和压力,或精神失常,或以自杀来寻求解脱,因此,“中庸“同益显露出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人们若想在同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至“中,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保持一种良好的生存心理状态,去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2、修身养心塑造健康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兰兹曼认为,健康人格的人是指行为和工作能影响到自我和他人,能产生一种基本的审美感情的人:能以现实的目光观察现鸽lO砸其38。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