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诫子书上课.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148387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诫子书上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6诫子书上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诫子书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诫子书上课.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教学重点 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2.理解文意。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谁堪伯仲间? 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

2、先死, 长长使英雄泪满襟使英雄泪满襟. . 诸葛亮躬耕陇亩时诸葛亮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

3、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岁,临终遗嘱“掘棺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有桑800株,薄田株,薄田15公顷。公顷。 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善政嘉事”,“美声溢誉美声溢誉”,其子,其子诸葛瞻、诸葛尚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

4、后人传诵。 走进诸葛亮走进诸葛亮解题 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诫子书诫子书是是诸葛亮诸葛亮5454岁临终岁临终前写给前写给8 8岁儿子岁儿子诸葛瞻诸葛瞻的一封的一封家书。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家书。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书中。书中。夫夫 君子之行,静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以养德。非淡淡泊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无以致远。夫夫 学须学须静也,才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须学也,非

5、学 无以广才,非无以广才,非志志 无以成学。无以成学。淫淫慢慢 则不能则不能 励精,险励精,险躁躁 则不能则不能 治性。年治性。年 与时与时驰驰,意,意 与日去,与日去,遂遂 成枯落,多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不接世,悲守 穷穷庐庐,将,将 复复何及!何及!fbfynzochsul夫君子之行, 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屏除杂念和干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扰,宁静专一助词,用于句首,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表示发端。介词,引进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行为的目的没有什么可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拿来,没办法明确志向。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明,明确、坚定达

6、到远大目标。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致,达到。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内心恬淡,不慕名利不慕名利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增长才干增长才干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译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淫慢 则不能 励精,险躁 则不能 治性。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放纵懈怠。淫,放纵。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慢,懈怠振奋精神。励,振奋振奋精神。励,振奋修养性情。修养性情。治,修养治,修养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

7、振奋精神,译文: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轻薄浮躁。轻薄浮躁。险,轻薄险,轻薄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何及!疾行,指迅速逝去。疾行,指迅速逝去。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志衰,没有用处。穷困潦倒之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人住的陋室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译文: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齐读课文齐读课文1 1 本文的观点句是什么?本文的观点句是什么?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告诫儿子,修身养德是为人

8、的根本。2 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静、俭静、俭3 3 找出文中写找出文中写“静静”的句子,体会其对修身的作的句子,体会其对修身的作用。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 谈谈你对上面句子的理解。“淡泊”指不为名利所动,能安贫乐道,守道不移;“宁静”指心情安宁,内心澄净。不受世俗的影响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中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小结:“淡泊淡泊”“”“宁静宁静”是是“明志明

9、志”的前提。立的前提。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诸葛亮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诸葛亮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句话和“静”这一核心词有关吗?有关,从反面说明不有关,从反面说明不“静静”的害处。的害处。6.文章最后诸葛亮又对儿子提出了怎样的告诫?告诫儿子惜时勤学,奉献于社会。告诫儿子惜时勤学,奉献于社会。总结:本文的行文思路总结:本文的行文思路第第1句:首先提出句:首先提出“静以修身静以修身”的观点的观点第2句:接下来阐发“静”的价值,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第第3 3句:接着先正后反,论述句:接着

10、先正后反,论述“静静”与与“学学”“”“才才”“”“志志”的关系,核心是实现志向的的关系,核心是实现志向的途径途径学。学。第第4句:然后,从反面说明不句:然后,从反面说明不“静静”,即,即“淫淫慢慢”“”“险躁险躁”的害处,彰显的害处,彰显“静静”的价值。的价值。第第5句:最后,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句:最后,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静以修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静静”的价值的价值“静静”与与“学才志学才志”的关系的关系不不“静静”的害处的害处惜时勤学惜时勤学(先正后反)(先正后反)(反)(反)(反)(反)成成才才明志前提学习成

11、才惜时结合上图思考:结合上图思考: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前是什么关系?这几个条件之前是什么关系?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

12、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俭以养德以养德”是建立在是建立在“静静”的基础上的美德。的基础上的美德。课堂小结:诫子书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言简意赅,主是修身立志的名篇,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

13、淡泊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既有慈父的殷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A A、淡泊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 ;B B、立志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拔之志(苏轼);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 C、惜时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