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及对策研究-徐倩倩.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28352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及对策研究-徐倩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及对策研究-徐倩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及对策研究-徐倩倩.pdf(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 编 单 代Si: 10065密 级 : 学 3 : 102070 17研 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 目:初 中学生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 康 间 的关 系 及 对 策研 究学 生 姓 名 : 徐倩倩 申请 学位 级 别 : 硕 士申请专业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研 究 方 向: 心理健康教育指 导教师姓 名: 闫国利 专 业技术职称 : 教授提交 论文 H 期: 2012 年 3 月 5 H摘要为 了研 究儿章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初 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本研究 以儿 童 心 理 /S 待 与 忽 视 量 表 和 中学 生 心 理 健 康 量 表 为 工具 ,以 632 名 初 中生 为调 査对

2、象 ,通过 数据分 析得 出初 中学 生儿章 期心理虑 待 与忽视对 心理健康 的关系 ,并根 据研 究结果提 出 了心 理健康教 育 的对策 。结果表 明:1.初 中生心 理 健康水 平 处 于在 健康 水 平 ,但 是 ,存 在初 中学生 受 到心 理 虐待 与 忽视 的现象 。2.初 中生在干涉 和 身体监 督忽视 上有 显 著 的性 别差异 ,初 中生 的心理 健康 的各维度 中,偏执 、情绪不稳 定、心理不平衡和总分呈现 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生在这 几个方 面 的经历 比女 生多 。3.初 中生心理虑待与忽视和心理健康水平 均呈现 出显著的年级 差异 。4.心理jfi待与忽视各维度

3、和心理健康 量表各维维度均存在显著相 关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虑待,忽视、心理健康、对策A b s tra ctIn order to study child m ental abuse and the neglect and the junior high pupilpsychologically healthy relations, w e conducted tw o questionnaires. O ne is on childabuse and neglect, the other is on junior high school psychology health. Thepa

4、rticipants w ere 632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 he present research is to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the junior m iddle school student childhoodpsychology abuse and neglects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and w e put forw ardsom 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counterm easure.T h

5、e results are as follow ings:1. T 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in general, but there isthe phenom enon of psychology abuse and neglects2. T he m ale student receives m ore bodily guardianship and the neglect com pared tothe fem ale student. T here are significant gender

6、 differences in term s of the bias,m ood st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balance.3.There are significant age differences in term s of psychology m altreatm ent, theneglect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4.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elation betw een m ental abuse and psychology healthy.K ev w ords: junior

7、 high student, psychology abuse and neglects, m ental health,c o u n te m ie a su re目录第 一部分 儿 童期 心理 虐待 与忽视综述 1.1 ? 1.1.1 儿 童 虐 待 的 概 念 1.1.2 儿 童 心 理 虐 待 的 概 念 1.2 儿 IE 心 迎 虑 待 的研 究现 状 1.2. 1 国 内研 究现 状 1.2.2 国外 研 究现 状 11.2.2. 1 针 对 儿 童 虐 待 的 普 遍 研 究 11 2.2.2 关 于 儿 童 期 虐 待 的具 体 学 术 研 究 11.3 儿 IS 心 理 )

8、,? 待 的 常 用 测 景 T 只 11.3.1 国 内 编 制 的 工 具 11.3. 2 国 外 量 表 的 修 订 1第二 部分 心理健 康综述 1:2.1 tt 12. 1. 1 健 康 的 概 念 12. 1. 2 心 理 健 康 的 概 念 12. 2 心 理 健康研 究现 状 12.2. 1 国 内研 究现 状 I2.2.2 国外 研 究 现 状 12.3 心 理 健康研 究常用测 茕 丁丹 12. 3. 1 国 内 的 研 究 工 具 12. 3. 2 国外 量 表 的 修 订 12.3. 3 关 于 工 具 的 评 价 1第三部分 研 究 内容 13.1 题 提 ;ii 1

9、3.2 研 究 目的与 假 设 13.3 研 究 怠 义 13.3 . 1 理 论 意 义 13. 3. 2 实 践 意 义 13.4 研 究 方 法 1:3. 4 . 1 被 试 1:3. 4 . 2 测 量 工 具 1:3. 4 . 2. 1 心 理 虐 待 与 忽 视 1;3. 4 . 2. 2 心 理 健 康 1:3. 4 . 3 施 测 程 序 13. 4. 4 数 据 处 理 方 法 13.5 结 见 与 分析 13. 5. 1 初 中生 的 心 理 健 康 描 述 统 计 13 5 2 心 理 健 康 的 性 别 差 异 分 析 203 5 3 心 理 健 康 的 年 级 差 异

10、 分 析 . 2 13 5 4 心 理 健 康 总 体 水 平 .223 5 5 心 理 虐 待 与 忽 ?见的 描 述 统 计 223 5 6 心 理 虐 待 与 忽 视 性 别 差 异 分 析 233 5 7 心 理 虐 待 与 忽 枧 的 年 级 差 异 分 析 243 5 8 心 理 虐 待 与 忽 枧 的 总 体 水 平 . . 253 5 9 心 理 虐 待 与 忽 视 同 心 理 健 康 各 维 度 之 间 的 相 关 25第 四部 分 :讨论 274 1 初 中生 儿 童期 心理 虐待 与 忽视 的总体水 平研 究 274 2 初 中生 儿 童期 心理 虐 待 与 忽视 的 I

11、生别 差 异 274 3 初 中生 儿 童期 心理 虐 待 与 忽视 的年级 差 异 274 4 初 中生 心理健 康 的总体水 平研 究 284 5 初 中生 心 理 健 康 的性 别 差 异 284 6 初 中生 心理 健康 的年级 差 异 2847 初 中生 儿 童期 心理 虐待 与 忽视 经 历 与心理 健 康 的 关 系 28第五部 分 :结论 2951 总体 水平 295 2 性 别 差 异 295 3 年 级 差异 2954 相 关 关 系 29第六部分 :保护初 中生心理健康 的对策和建议 2961 对 家长 耒 说 296 1 1 观 念 上 预 防 296 1 2 辅 助

12、家 长 做 好 亲 子 教 育 ,规 范 教 育 模 式 296 1 3 ,王章 培 养 过 程 296 2 对 老 师 耒 说 306 2 1 树 立 正 确 的 教 学 观 306 2 2 教 师要 加 强控 制 自身 情 绪 的能 力 306 2 3 加 强 群 体 监 督 作 用 . 306 2 4 要 使 用 科 学 的教 育 方 法 306 3 对 学校和社会未说 . 306 3 1 对 中学 生 进 行 专 门 的 心理 健 康 教 育 306 3 2 设 立 心 理 咨 询 室 ,进 行 心 理 咨 询 与 治 疗 3 16 3 3 兼 顾 对 学 生 家长 及其 他 万 面进

13、 行 心理 宣传 . 3 16 4 对 学生 自己未说 3 1参 考 文献 325第一部分 儿童期 心理虐待 与忽视综述1.1 概念1.1.1 儿 童 虐 待 的概 念由于世 界各个 国家受到不 同种族 、文化熏 陶 、民俗风情等 因素 的影响 ,他们对 L童虐 待这个概念 的定义一直没有达成 共识 。“ 防止虐待和忽视L童 国际组织 “在对 比了多数 国家和地 区针对 儿童虐 待的操作性概 念后 ,由 WHO 对其做 出统一 的定义 :有能力达到儿童 的监护人的身份的人 ,对儿章做 出各种形式上 的躯体性虑待、情感上的虐待、性虑待和忽视,并且对儿童做出经济上的剥削,这些行为足以对 儿童 的健

14、康 成长 和 自尊形成和 发展造 成 即时和潜在 的伤 害,这种行 为就 叫做儿童 虐待 。1.1.2 儿 童 心理 虐 待 的概 念而关于儿童心理虑待的定义 ,Mitchei (1988 ) 将其 定义为:儿童心理虐待(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CA) 主要是对儿童有监护责任并且亲密的人对其采取 各种重 复的并持续的不 良行为,这种行为对儿章 的认知 、情感和意识 发展造成危 害 。而忽视 主要 是监护者持续性 的忽 略儿童 的基 本需要 ,这种 忽视也会危 害儿童 的健康 发展 。王华云 (2008 ) 认为 :儿童心理虐待是其监护人对其做 出各种潜在和 即时的

15、伤害从而影响他们 的正常 的发展 。家长等监护人在童年对孩子做出类似 的伤害性行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仅影响当时的情境下孩子的心理 ,这种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到他们之后的心理发展,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 灭 的阴影 。所 以,针对他们产 生的原 因 ,形成 的过程和针对他 们所做 的预 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对家庭 小团体有着重要 的作用 ,而且对 社会大环境 的正面 影响也 是非 常 明显 的 。一般來讲 ,现在我们将儿章虐待的种类按照类 型分为四种。在 身体上对儿童造成伤 害 的虑待 叫做躯体虐待 ;在 儿童适应环境 中设置障碍或者拒 绝提供 舒适 环境 的叫做心

16、理虐 待 ;在对 儿童做 出性侵犯 的虑待 叫做 性虐待 ;在有 能力 的情况 下拒绝或者逃 避提供 儿童发展所需 的协助 ,叫做忽视 。忽视 的概念是可 以单独拿 出来研 究 的 ,因为相对 于心理虐 待与忽视 已经独立成 为一个分量表 ,而且它 具有 虐6待所不具备的地区点定义的共通性 。在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概念中,忽视在数据上是更 能对 儿童 产 生伤 害 的因素 。1.2 儿 童 心理 虐待 的硏 究现 状1. 2. 1 国 内研 究 现 状丁 大 为、邓 云龙 (2000 ) 等人 指 出,对大学 生来讲 ,男生受到 的心理 虑待与忽视对 身体 自我满意度的影响比女生影响大,而分开而言

17、,忽视对 男生身体 自我满意度 影响较大 ,而虑待更多影响女生 。在 中国的学者看来,在攻击性和童年虑待经历和所获到的社会支持感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相关的。我 国学者 吕杰 (2001) 在 “14-16 岁青少年个性特征 、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 中发现 ,相对于女生的呈现数据 ,男生受到的家长关爱越少,受到 的惩罚越多,表现 出来的敌对和攻击性在群体 中越 明显 。这个结论间接说明了攻击性和家长支持和虐待经历的相关关系。史俊霞、余毅震、黄艳、毛国华 (2000)等在 “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中研究了和攻击性有关的一些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类型、父母对孩子的教宵

18、态度、期望,孩子与老师、同学、邻居关系,居住地、社会风气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关。相关分析提示 ,初中生出现攻击行为与家庭 出现不和 睦 的情况 密切相关 。家庭成 员之 间的争执 和冲 突容易使儿童产 生攻 击 的行为。因变量为有无攻击行为, 自变量为一些有意义的因素,作回归分析可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初中生攻击行为。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孩子与邻里之间关系不好 、家庭 出现矛盾性是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总之,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受家庭 、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王瑶、王文霞等人认为 (2000),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能直接和间接预测到高中生的抑郁。而且 自我和谐在其中起屮介的调节作用。李鹤展 、

19、张亚林 (2006)等在 “210 例抑郁症患者做的儿童受虐史 “ 调查中发现 ,抑郁症患者中存在儿童期受虑经历的忠者 比例相对较高。并且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 间 ,他们在发病年纪 ,性别 比例 ,自杀倾 向、敌视和 易激惹等 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 BrodskyBS 的结论。但是他们在言语攻击和躯体攻击上各持 己见,李鹤晨等人认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言语攻击和躯体攻 击上 不存在 显著性 的差异 ,而 Brodsky 却不认 同这种结论 。邓 云龙 等人 (2007) 在 “ 大学 生心 理虐 待经 历与个性特 征的关系 “ 中指 出 ,大学生在 儿童期受到心理虑

20、 待与忽视 的经 历 比较 常见 ,男生在儿童 时期受到 的心理虐待 比女生严重 。儿童 时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的乐观 ,合群性 ,情绪稳 定性等积极个性特征呈负相关 ,而与他们 多疑 、抑郁 、对环境的适应 能力不足等 消极个 性特 征呈 正相 关 。邹 圣军 (2008) 在 “ 高 中生儿童期心理虑待 与忽视 问卷调査 “ 中发现 ,高 中生的两性之 间在心理虐待与忽视上具有 明显 的性别差异 ,而且证明在 中国高中生样 本 中,儿童期 的心理虐 待与忽视 是一种 较 为普遍 的现象 。年 品,刘爱书 (2009 ) 在 “儿童被忽视 、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 “ 中指 出,心理

21、韧性 高 忽视 呈 阳性 的儿童 体验 到 的孤 独感 显 著低 于心 理铺性低 忽 视呈 阳性的儿童 ,心 理彻性 低忽视呈 阴性 的儿童 体验 到 的孤独 感显 著低 于心理铺 性低 忽视呈 阳性 的儿童 ,被忽视使儿童产生孤独感 ,心理顿性可 以起到保护作用 。严琴琴 ,焦文燕 (2009) 等人在 “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的影 响 “ 中指 出,在 中国,儿童被侮 辱和 受体 罚等躯 体情感虐待 问题 仍较 常见 ,而且 儿童 期严重躯 体情感虐待经历直接会 影响到大学 生心理健康 问题 。常宪鲁 、王华云 (2008 ) 在 “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 “

22、 中指出,儿童期心理虑 待和忽视可 以对成人 的心理健康造成 不 良的影响 。刘桥生、蔡太生等人认为 (2009),在高中生中,自尊感比较低的学生受到更 多 的心理虐待和忽视 。程培霞 、达朝锦人指 出,留守儿童相对 于非 留守儿童受到更 多的心理虐待与忽视 ,并且 引发 了一定程度 的情绪和行为 问题 。抑郁症是一种潜伏性极强的疾病 ,而针对本研究课题来讲 ,抑郁症 的引发和儿童 期 的受虑经历 是否存在 一定的相关呢 ?研 究 表 明,成年之后 出现抑 郁症 的被试如 果童年 期有过受虑经历会 比不存在受虑经历 的抑郁症 患者表现 出更 高的群体 敌 视和 易激 惹 。由此整合 国内研究来

23、看 ,心理虑待与忽视和心理健康做为衡量初 中生 的心理状态水平 的两个 因变量 ,其正 向水平呈理论上 的正 向相关 ,分别与一些支持性 因素和 弹性心理因素相关。在性别方面来说 ,男性 比女性受到 的心理虐待和忽视 多,心 理健康 水 平也 比女性稍低 。81.2.2 国 外 研 究 现 状1.2.2.1 针 对 儿 童 虐 待 的普 遍 研 究作为一种普遍的家暴形式,儿童虐待在社会中长期存在,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知道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山 Kempe 发表了 受虐儿童综合征,至此 ,对儿童虑待的研究才 F1渐增多,对其的关注才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更好的关注儿童虐待这一社会现象,在 2

24、0 世纪末成立了防治儿章虐待和忽视的国际性组织。并且 WHO 在官方发表声明,将每年的 11 月 19 号作为世界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章.纪念 FI ,至此为了表示对此项决策的重视。同一时期,此种类似问题也从西方到东方,引起了我国的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儿童虐待的研究课题逐年增多。1999 年 11 月,我国首届防治儿童虑待和忽视的会议召开,2004 年关于防治儿童虑待的专著出版,标志着儿童虐待 已经成为中国儿童保健 的重要关注 点 。现如今,对于儿童虑待的流行学调査报告之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各种研究者们各持己见,并且都有各自的理论和数据支持,纵观之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采用了对儿章虐待

25、的不同操作定义,阅读文献的出处不同,被试的数量和地区,已经评价虐待的等级水平千差力别。但是,总体看來,儿童虐待己经成为而不是即将成为一种公共问题,这种问题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21 世纪的数据显示:世界上有大量儿童有过儿童期受虐待历史,并且由此引发相应疾病,需要得到治疗。事情没有疾病那么简单,又有一组数据表明,由于童年期受虐经历,并且在受虐过程中导致死亡的儿童数量逐年增加。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跟虐待比起來,被忽视的儿童占全体儿章的更多比例,更多儿童受到监护人 的忽视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陈品琪等人专门对儿童虐待进行了调查,忽略其操作定义、评价标准等存在的差异,整体结果表明,儿章虑待在

26、中国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 的问题 ,值得人们关注 。针对男女两性间的差异比较,国际上的研究也是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说女童受到的虐待概率高,有的说男童概率高,也有的说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是细化到躯体虐待,就有结论一致的观点,男性儿童比女性儿童受到更多的躯体9虐待 ,因为相对女生的文静 ,男孩还是更加淘气一点。还有一点就是社会文化对两性赋予 的角色定位 的差异 ,男生从小就 背 负 了更 多的希望和责任 ,是家里 的顶梁柱 ,爱之深 ,责之切 ,因此会 出现更高频率的躯体影响。针对单亲 家庭 ,有研 究数据表 明 ,跟 正常家庭相 比,单亲家庭 中的儿童有 更高的概率受到监护者的虐待 ,而

27、这种概率 比例竟然达到了三倍之多。对 于地 区差异 ,大量 的数据证 明儿童所处地方 的贫 困程度与儿童受虑 的发生可能性呈现正性相关关系。而且 ,在社会冲突频繁和多战争的地区,儿童受虐待的概 率 也较 高 。对于虑待造成的即时影响和潜在影响,已经有官方数据支持其两种影响都存在 ,并且影响身心发育和人格形成 ,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在即时影响的观点上 ,Prasad 等人发现躯体虐待严重影响儿童 的认知功能、语言功 能和动作技能。在潜在影响的角度上,有研究发现,躯体虑待容易造成成年后 的焦虑 、酗酒和敌对行为等精神障碍。而且,受虐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这些精祌疾病 。1.2.2.2 关于儿童

28、期虐待的具体学术研 究Sear, Maccoby, Levin, (1957)探讨攻击性和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发现 ,教养方式越放任,出现的攻击行为就越多,而且假如父母对孩子出现的攻击行为实施严厉的躯体惩罚,这种方式也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因为行为已经发生,体罚是没有 效 果 的 。Caspi 等人 (1986) 在进行 了为期三十年的攻击行为的研究后指出,受到严重虐待的儿童 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出现反社会的攻击行为。他持有 的观点是,由于受虐经历使儿章习得了反常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这事他们学习侵犯别人的模范型行为,引导他们产生攻击性的行为。Patterson (1988 年 )发现亲子关系和父母 的离异均促使儿童 出现攻击性行为。 Fauber (1990 年)等认为父母之间的争吵直接是儿童产生负面情绪 。Goie和 Lenox (1994 年)发现 ,既有攻击性没有得到社会支持的儿童更 易走上犯罪 的道 路 。Hgmel (1990 年)等研究表明,儿童攻击行为和 同伴关系僵硬导致青春期的外化行为。由于攻击性儿童难 以融入伙伴的圈子 ,也很少有同学朋友 ,这些儿章之 间彼此支持和共 同进行攻击行为甚至共 同走 向犯罪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