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20888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二、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四、教法学法朗读法,揣摩探究法,点拨法五、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

2、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有几个问题请教同学们:1、孙权是三国中哪一个国的开国君主( )A、魏国 B、蜀国 C、吴国2、在孙权心目中胆识、学问、才能、谋略仅次于周瑜的大将是( )A、关羽 B、吕蒙 C、鲁肃二、介绍故事出处和文中人物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三、朗读感知课文1、听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

3、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3)“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要显出惊讶不解的语气(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2、疏通文意。 要求:同学们间互相翻译句子,把有疑问或不懂的词、句作符号。3、检查自学情况。词:(1)卿今当涂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难道 (3)但当涉猎 只 粗略地阅读句:(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2)卿言多务,孰若孤? 比得上4、解释划线

4、词语的意思(见PPT)5、口译全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谈论天下大事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第二课时四、精读课文(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

5、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以分为几层?可分两层。1、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2、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二)、朗读并理解:1、第一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对话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涉猎,见往事耳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亲近、关心和期望的一句话是_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三)、朗读第二层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

6、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主动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4、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5、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6、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

7、和事7、评价孙权、吕蒙、鲁肃?孙权: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善劝)吕蒙: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好学)鲁肃:鸟随鸾凤飞腾远, 人伴贤良品德高。 (敬才、爱才) 五、总结、归纳:孙权:关心下属、平易近人、谆谆善诱劝吕蒙:前:才疏学浅(吴下阿蒙)后:好学、自信(刮目相待)8、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刮目相待”意思是

8、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10、 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六、比较阅读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和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七、揣摩语气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八、讨论、质疑。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说出来,大家来帮帮你。九、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改写课文。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劝学(就学、议论、结友)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