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光的反射_实验反思研究_五步曲反思策略_研究案例_朱粉玉.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951547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光的反射_实验反思研究_五步曲反思策略_研究案例_朱粉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光的反射_实验反思研究_五步曲反思策略_研究案例_朱粉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光的反射_实验反思研究_五步曲反思策略_研究案例_朱粉玉.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ol.32No.466物 理 教 学 探 讨第32卷 总 第 466期 (S)4.2014. 28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2014 年 第 4 期(上半月)光的反射实验反思研究*“五步曲反思策略”研究案例朱粉玉陈海涛21.苏州工业园区娄蔚学校,江苏苏州 2150012.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苏州 215021摘要:本文真实地记录了光的反射课堂教学的片段,然后执教老师借助课题研究的成果,先后通过个人独立反思、备课组老师参与反思、执教人再反思、总结交流反思等步骤进行“五步曲反思”,展示了如何以实验教学反思为突破口,从而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关键词:实验反思

2、;策略;光的反射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自从“反思”的相关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界,教学反思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青睐。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不过实践发现,不少中学老师虽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反思,但是反思的质量值得商榷。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成长,有必要探讨和研宄如何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品质,尤其是如何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教学进行更加有效的反思。我们通过课题研宄,发现使用“五步曲反思策略”,反思的效果不错。现以光的反射教学反思为例,简介如下:1第 一 步 曲 上 课 老 师 整 理 实 验 教 学 过程,做好课堂实录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五

3、节第一课时内容,以“光的反射定律”为重点。笔者在教学设计中,把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 4 个实验环节。为了方便整理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录像。片断 1引入光的反射现象师:喜洋洋与灰太狼之间有个不透明的障碍物,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喜洋洋能将激光直接照到灰太狼身上吗?(如图 1)生:不能,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师:你能不能帮喜洋洋想想办法?将激光照到灰太狼的鼻子上。学生思考后跃跃欲试,教师请学生上台尝试文章编号:1003-6148(2014)4(S)-0028-5图 1 光无法照到灰太狼身_h图 2 糊平面镜将光反射到灰太狼身上生:转动激光笔、调整平面镜使激光射到灰 太狼的鼻子上(整个光的

4、反射路径在黑板上清晰 呈现)。(如图 2)师: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被其 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介绍入 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刚才那位同学是怎样想办 法将激光照射到灰太狼鼻子上的?生:调整激光笔的角度和平面镜的角度。师: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 射光线和平面镜的角度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探宄他们之间的线和角的关系(板 书:线、角)。为了探宄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将 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前面我们曾学过用一条带箭 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现在我们将入射光 线、反射光线、平面镜的位置记录下来(教师板书 示范)。你们铁板上也有一点,我们可以把它看成 灰太狼的

5、鼻子,你想不想也体验一下利用平面镜 将光反射到灰太狼的鼻子上。并请你们将实验现 象记录下来。片断 2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本文乃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中学物理实验反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K9-L085第32卷总第466期 2014年第4期(上半月)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Vol.32No.466 (S)4.2014 .29.生: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平面镜位置、入射光 和反射光路径记录在玻璃纸上。师:将不同学生的透明的玻璃纸放在投影仪 上对比,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 1: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和反射光线 与镜面的夹角相等

6、。师:你说的非常好,这个又像数学上的什么 图形呢?(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最近同学 们在数学课上学的等腰三角形是什么图形?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师:巡视指导,获取部分学生的实验记录,将 多组学生的实验数据投影。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数 据以及投影的数据分析归纳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生: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板书: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片断 3探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的空间位置关系生:轴对称图形。师:如果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到对称轴吗?如果找到的话请你用虚线画出来。生:将玻璃纸对折,使入射光与反射光线重 合,中间的那条线就是对称轴。生:学生寻找对称轴。师:这个对称轴和镜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7、呢?生:垂直。师:多媒体显示课本中的信息快递(法线:过 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入射光线 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 角)。教师根据信息快递,指出光路图中对应的法 线,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请学生猜想入射角与反 射角之间的关系。生: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不能只是 通过观察,还需要通过测量。生:学生用量角器测量玻璃纸上的反射角与 入射角,发现相等。师:一次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我们为了寻 找他们之间的规律,需要多次实验比较。师:为了方便同学们实验,你们桌上实验装 置的铁板上也有个量角器,请同学们观察铁板上 的量角器(如图 3),为了研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

8、 关系,你觉得老师应该将平面镜放在哪个位置? (让学生上台放置平面镜的位置,教师故意将入 射点照射到其他位置,学生纠正教师的做法,将 入射光线照射到圆心。)图 3 实 验 研 宄 反 射 角 和 入 射 角 的 关 系师:(出示模型)两个入射角相同的模型,请插 出反射光线的位置,谁来试一试?生:两位同学上台插反射光线。师:老师见你一直在仔细调整,你在调整什么?生:要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还要注意使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学生可 能己预习)师:那你们看老师可不可以这样插,我也让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不在同一平面内?你们同意谁的做法呢? 一条入 射光线对应

9、的反射光线不可能有几条,只能有一 条,反射光线到底在哪里呢?这三条线在空间上 到底是什么关系?请大家使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 探宄一下。教师介绍实验装置透明塑料桶的用 法,并请学生分组体验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的空间位置关系。生:学生分组体验师:你们通过体验觉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空间位置关系更接近哪种做法?生:更接近三条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做法。师:同学们通过体验认为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法线应该是在同一平面内。现在老师将平面 镜水平放在实验装置中的竖直铁板边缘,利用铁 板将入射光线显示出来,法线在哪里呢?生:铁板的边。师:现在有没有反射光线呢?部分学生:没有。部分学生:有,在空中,只是看

10、不见而己。师:反射光线在空中哪里呢?我们用铁板将 入射光线显示出来了,同样我们可以用一个白板 来寻找反射光线,我们将白板放在铁板边缘,将 白板绕着法线转动,看看白板绕到什么位置反射 光线能显示出来,看看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请大家利用桌上的器材试一试。生:学生分组实验。生:只有当白板绕到与铁板在同一平面内时Vol.32No.466 (S)4.2014.30.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第32卷总第466期 2014年第4期(上半月)才能看到反射光线,其他位置看不到反射光线,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板书(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11、在同一平 面内)。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还是两侧?生: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光的反射定律:(板书) 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片断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引入两种反射 师:每个同学桌上有一个玻璃纸,老师给同 学们画好了入射光线,你能否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画出反射光线,试一试。生:画反射光线。师:教师选取不同学生画的反射光线,将入 射角相同的玻璃纸拼在一起,使入射光线平行, 再将入射角不同的玻璃纸放在一起,也保持入射 光线平行。请学生对比两种情况下的反射光线方

12、 向有什么不同?生:第一种情况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 行。第二种情况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 师:第二种情况反射光线为什么不平行? 部分学生:第二种情况画错了。部分学生马上反对:没有画错,是因为入射 角不同。师:第二种情况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生:遵守。师:大家通过作图对比,如果将平行光射到 第一种这样光滑的表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如 果将平行光射到第二种这样凹凸不平的表面,反 射光线将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是我们从理论 上的分析,理论的分析还要通过实验的验证。教 师通过实验演示两种现象,发现与理论分析一致。多媒体重现两种反射现象,介绍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现象。 1第二步曲一一上课老师利

13、用课题组研宄的 实验反思策略,独立反思为了提升反思的品质,我们课题组研宄了一 套供教师实验反思的策略:反思教学目标;反思能否更好地引起学 生的注意;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复习;反 思如何更好呈现教学内容;反思如何更好地提 供学习指导;反思教师的引导行为是否合理;反思如何提供更好的反馈;反思如何更好地评 价学生行为;反思如何增强学生记忆与促进迁移。执教老师根据上文的实验反思策略,首先独 立反思。现摘录部分反思内容如下:1. 创设情景引入:激光源和灰太狼之间有个 不透明的障碍物,光不能直接照射到灰太狼身 上,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创设此 情景既承接了前面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又 顺利

14、通过实验引入光的反射。2.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师创设 课堂的出发点应该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 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利用对称的关系引入法线 是借鉴优质课比赛中一位老师的做法,我校学生 基础相对薄弱,超越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出现 了“冷场”。在课后作业中也发现有不少学生将入 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标成入射角。当时课堂上有 学生猜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相 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猜想引入有关光的反 射现象的概念。请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概念,并在 自己的图上画出法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选 取几组投影,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并相互纠错也许 效果会更好,同时也加深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 念理解,

15、再根据多组投影进一步猜想反射角与入 射角的关系。3. 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 面内是这节课的难点,课前用点光源和线光源都 进行了实验,但是用这两种光源都遇到同样的问 题:当把白板向前侧翻转时,仍可以看到反射光 线。用点光源需要将激光紧贴光屏,使入射光线 沿光屏射向镜面,在操作时比较难控制。考虑到 用线光源学生操作容易,现象明显,但在理论上 用线光源做这个实验是不对的,因为当学生将白 板向铁板前侧翻转时,仍然可以接受到来自平面 镜的“反射光”,这条“反射光”已经不是在铁板板 面上呈现出的那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了,而是 激光笔提供的线光源中隐藏在空气中看不见的 某条入射光对应的反射光

16、了。在课后的题目中发 现这样一道题目: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 4所示 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 40 入射,接着她以 OiV为 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 角度,反射光线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 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 _。我根据题目中的方法将纸板的一角剪去,用点光源射向 0 点,发现当纸板向前第 32 卷总第 466 期2014 年第 4 期(上半月)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Vol.32No.466(S)4.2014 . 31 .侧翻转时,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只有当纸板 旋转到与铁板在同一平面时才看到反射

17、光线。图 4 课 后 题 目 示 意 图4.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学生对漫反射较难理 解,总认为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为了让 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漫反射,请学生画反射光 线既能对光的反射定律的进行课堂反馈,又可以 利用学生的作图引入两种不同的反射现象,使学 生对两种反射现象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3 第三步曲组内、外其他老师参与评议, 百花齐放 3.1教师A学生探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不能刻意回避, 应该进行引导。验证“三线共面”过程中因为光源 是通过柱形透镜出来的,所以当部分同学将光屏 向前偏折的时候光屏上还是呈现光路的。我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顺序来合理规避这个问题:先 将光屏向后偏折,打出入

18、射光线,问学生有没有 反射光线,然后通过烟雾呈现原来没看的反射光 线,让学生明白“不管你见还是不见,反射光线就 在这里”,然后偏转光屏来呈现反射光线,说明 “三线共面”3.2教师B在教学内容的预设和执行时,有一些问题值 得注意。比如,在片断 2 教学时,教师为了引入“法 线”,引导学生将玻璃纸上的反射光路对折,认为反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轴对称”图形,这里明显不 妥。因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长短往往不相等, 所以用“轴对称”的方法引入法线并不妥当。教师在教学时不断地指导学生用实验方法 建构新知,让学生在探宄中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很 好的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在片断 4中,引出“镜 面反射和漫反射概

19、念”,此处操作使用了 “累积 法”和“比较法”,真的很巧妙! “累积法”在初中很 多教学中都可以使用,比如,在探宄凸透镜成像 规律时,借助多组学生的数据“累积”找规律,效 果明显。不过,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 导的意识还不够强,如果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 “科学方法”显性化,让学生明白所使用的“科学 方法”就更好了3.3 教师C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在于课程容量太大,本节 课不管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的比 较多,朱老师有点太注意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将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放在本节课堂里上。我个人认 为,如果把光的反射定律这一节课的探宄性实验 完成的基础上,再来做些针对性课堂练习进行一 下课

20、堂反馈,这样效果会更好。最后,我觉得,可 以在引入光的反射概念,给出入射光线,反射光 线,入射点这些名称后,让学生先做圆筒中反射 光路实验,让学生观察、感知、体会、猜想三线的 位置,反射角、入射角的关系,再用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装置来验证光反射时三线的空间位置,最后 探究两角的关系,这样可以更加符合探索物理知 识的程序,使探宄实验更具科学性4第四步曲执教老师集思广益,进行二次 反思,形成认识飞跃为了更深入地进行反思,更好地促进教师成 长,执教教师借鉴其他老师的评议,再进行二次 反思,便于今后优化教学:首先要考虑取舍的价值,好钢要用在刀刃 上。课堂教学时间是十分宝贵的,要判断教学时 间分配是否合理

21、,首先要看课堂流程结构是否合 理。这节课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时,用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内容上重复了。 在尝试新的实验方案时又没有大胆舍弃传统实 验方案。其次是如何利用好实验处理教学难点。这节 课的难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在往年的教学中笔者都是用点光源让学 生分组做实验,当时在做实验时就遇到了困难, 这个问题存在这么多年,自己一直没有及时深入 思考想办法解决,笔者今后要进一步探索用点光 源完善这个实验。最后是及时关注课堂生成,如果学生的回答 没有按照我的思路,我该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 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 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

22、情况,巧妙地在 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这节课中,将不同学生的透明的玻璃纸放在投影仪上对比, 笔者问“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希望 学生回答:“它们是对称的。”但学生并没有说出 我预想的答案,而是回答:“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 角 和 反 射 光 线 与 镜 面 的 夹 角 相 ( 下转第 35 页)第32卷总第466期 2014年第4期(上半月)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Vol.32No.466 (S)4.2014 .35.经验,远比教师通过讲解留给学生有效。关于此 类问题,学生总结的内容有:(1) “运动的分解”是解决曲线运动的常用

23、方法;(2) “微元法”是解决变加速问题的一种方法;(3)对于动力学问题,一定要做好受力分析 和运动分析。 3 对“问题六环节”模式的思考1. 教学形式以对话为主不少老师认为,试卷讲评课的核心在于 “讲”,就是讲学生做错和不会做的题目,因为学 生做错或不会,老师就应该从头讲到尾,直到把 学生讲懂。而“问题六环节”模式认为试卷讲评课 的核心在于“评”,应改变那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 管听的局面,采用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对话的形 式,学生不再只是讲的听众,而是评的主角,通过 讨论、交流、沟通,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形式 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融洽和谐的教 学氛围,更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24、 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线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是六环节教学模式的主 线,这些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问题,是真正能激 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整个教学师生围绕问题进 行,学生通过问题学习,教师通过问题组织,问题 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推手,是点燃学生思维的 火种,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载体。如何发现问题、分 解问题是教学的关键,这对教师的学科素养和能力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曰积 月累、不断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提高自己。3. 教学主体以学生为本 “问题六环节”试卷讲评模式,始终坚持学生 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 会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须经过学生自己体 验感悟,教师无法替

25、代。这就要求教师甘于做好 配角,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适时点拨、纠偏和拓 展。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问题对话的核心,这正是 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和以学促教理念的真正体现。“问题六环节”试卷讲评模式,最核心的要素 是问题,因此找准问题是基础,事先必须做好统 计分析,便于对问题进行分类;分解问题是保证, 搭建台阶降低难度,确保问题能够顺利解决;对 话交流是关键,问题只是对话的内容,对话才是 问题解决的主要措施;拓展归纳是升华,是思维 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强化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总之,试卷讲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一种 其它形式无法替代的课型,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 重视,应该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时研讨的

26、 重要话题。参考文献:1 薛义荣题眼”的解题功能及其挖掘策略g.物理教师, 2012,(11):25,2 鲁世明.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试卷评讲课的模式探讨. 物理教学探讨,2012, (9) :21. ( 栏 目 编 辑 李 富 强 )(上接第 31 页)等。”课后思考当时也可以利用学 生的这个回答引入反射的相关概念。学生课堂上 的生成应该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如何把“意 外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需要笔者在今后的 课堂中不断地反思,提升课堂教学机智。 2第五步曲整理出教师反思案例,促进交 流,供今后循环使用由执教教师把前四步曲中内容整理好,形成 案例,生成资源,供教师间交流。叶澜教授也曾说过:

27、“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 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 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科学、有效的反 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五部曲反思”增 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师个人的反 思分析和其他教师的“会诊”,帮助教师发现自己 的问题,提高了教师反思的广度和深度。“五部曲反思”揭示的是教师真实的“课堂故事”,它的方法 和步骤容易被一线教师所接受,既提高了执教教 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其他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参考文献:1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 出版社,2008.2 陈海涛.关于实验反思的实践与研究Q.物理实验,2006, (7):23,3 刘成华.对物理教学反思的探索与实践田.物理教师, 2006, (12) :4,4 赵国忠.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2010.5 陈海涛,岳敏瑜.巧用策略,提升教学反思的品质物 理教学探讨,2013, (2): 19.6 陈海涛.中学物理实验反思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 中学物理,2013,(3):19.( 栏 目 编 辑 李 富 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信息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