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yang).ppt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19028544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yang).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百家争鸣(yang).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yang).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争鸣(yang).ppt(8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人民版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人民版教科书历史历史 必修必修3 3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和和科技发展科技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进程及其重要内容中国中国的思想文化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和科技成就西方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和科技成就 一定的一定的文化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是一定社会的政治政治和和经经济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的反映,

2、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专题一专题一儒学形成儒学形成. .比较成熟比较成熟立为正宗立为正宗. .成为主流成为主流吸收佛道吸收佛道. .形成理学形成理学受到质疑受到质疑. .地位不动地位不动形成形成正统正统强化强化批判继承批判继承春秋战国时期:显学,但不受统治者重视春秋战国时期:显学,但不受统治者重视秦朝:遭受毁灭性打击秦朝:遭受毁灭性打击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西汉初期:黄老思想治国(休养生息,西汉初期:黄老思想治国(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采董仲舒汉武帝时期: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之说,渐为之说,渐为“正统正统”、“主流主流”魏晋时期:佛教兴盛、道教发展、玄学横行,初步形成魏晋时期:佛教兴盛、道教发展、玄学横行,初步形成“释儒道并立(交涉)释儒道并立(交涉)”局面局面唐朝:佛道广播(道教鼎盛、佛教中国化),儒学进一步被削弱,唐朝:佛道广播(道教鼎盛、佛教中国化),儒学进一步被削弱,“三教鼎立三教鼎立”达高峰达高峰唐中后:韩愈的唐中后:韩愈的“道统思想道统思想”和李翱的和李翱的“性命之源性命之源”唱响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唱响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北宋时期:北宋北宋时期:北宋“五子五子”开创理学开创理学南宋时期:朱熹南宋时期: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理学集大成者; 陆九渊陆

4、九渊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开创者(“心即理也心即理也”、“本心体悟本心体悟”、“发明本心发明本心”)明中期:王守仁明中期: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心学集大成者(“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致良知”)明末清初: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甑等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明末清初: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甑等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 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奏响近代进步奏响近代进步 思想的先声,思想的先声, 冲击了、但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冲击了、但未从根本上动摇

5、儒学的正统地位。(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儒学(儒家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儒学(儒家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三教合一三教合一释道世俗化释道世俗化儒学通俗化儒学通俗化洪秀全斥孔子为洪秀全斥孔子为“妖人妖人”;天平天国运动被称为;天平天国运动被称为“耶稣与孔子之间的战斗耶稣与孔子之间的战斗”康有为奉孔子为康有为奉孔子为“变法的先师变法的先师”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打到孔家店打到孔家店”的口号的口号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起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起“批林批孔运动批林批孔运动”(孔老二)(孔老二)如今:孔子学院和国学热如今:孔子学院和国学热v一个人如果同时具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有孔子提倡的爱心

6、、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人”。 易中天易中天 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的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的春春秋战国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纷争与变革交织,动荡时代,这是一个纷争与变革交织,动荡与创新并存的时代。在这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与创新并存的时代。在这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里。涌现了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人的时代里。涌现了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招徒讲学,向当时的统治者推纷纷著书立说、招徒讲学,向当时的统治者

7、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壮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壮观的观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百 家家 争争 鸣鸣(1 1)知道)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及其主要观点观点,了解,了解孔子、孟子孔子、孟子和和荀子荀子对对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贡献。(2 2) 知道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知道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3 3)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所谓所谓“百家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

8、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争芳斗艳的局面 概念呈现概念呈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所谓所谓“争鸣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对宇宙、社会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

9、自己的见解。生产力发生产力发展展经济变化经济变化政治变化政治变化不同见解不同见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文化变化)文化变化)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春秋春秋孔子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创始人战国战国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继承和发展战国战国荀子先秦儒家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集大成者 孔子孔子 孟子孟子 荀子荀子 名人档案名人档案 儒家儒家1 1号人物:号人物:孔子孔子“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观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靓名:靓名:( (前前551551年年9 9月月2828

10、日前日前479479年年4 4月月1111日日) ) 生卒:生卒:鲁国(今山东曲阜鲁国(今山东曲阜 )籍贯:籍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成分:成分:伟大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头衔:头衔: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主要工作:主要工作: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 :孔子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 周礼周礼 保氏保氏:“养国子以道,乃养国子以道,乃教之教之六艺六艺:一曰五礼,二曰

11、六乐,: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曰九数。” ”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领域领域核心核心思想思想学说学说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文化贡献文化贡献影响和地位影响和地位“仁仁”(核心)和(核心)和“礼礼” ” ; ;(民本)(民本)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创办私学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言论被总结为论语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12、,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什么是仁?仁仁人 二二“爱人爱人”,以人,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为本,注重民生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谦让、和睦敬爱、谦让、和睦相处相处孔子思想之核心孔子思想之核心“仁仁”含义: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方法:方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三层内容

13、:三层内容:a、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亲人;b、爱他人;、爱他人;c、统治者实行仁政、统治者实行仁政目的:目的: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说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爱人爱人”-体贴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反映了孔子倡导德。反映了孔子倡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系的思想,是一种的思想,是一种以民为本以民为本的观点。的观点。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行五能在天下行五德,就成仁了呀。德,就成仁了呀。”“”“请问五德。请问五德。”孔子说:孔子说:“恭敬、宽

14、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侮慢恭敬、宽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侮慢,宽厚就得民众,诚信就别人信任他,敏达就有,宽厚就得民众,诚信就别人信任他,敏达就有功效,恩惠就足以使唤人。功效,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天下,为仁矣。”“”“请问之。请问之。”曰:曰:“恭、宽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仁仁”是一种道德观是一种道德观念。他的学生子张问他怎样才

15、能做到?孔子回答念。他的学生子张问他怎样才能做到?孔子回答说能够处处实行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美德,说能够处处实行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美德,便是便是“仁仁”了。在他看来,恭敬才不会受辱,宽了。在他看来,恭敬才不会受辱,宽厚才能得民心,诚信使人信任,勤敏能出政绩,厚才能得民心,诚信使人信任,勤敏能出政绩,给人慈惠则可以调度他人。孔子认为仁者方可行给人慈惠则可以调度他人。孔子认为仁者方可行仁政,所以他竭力主张为政者修身致仁。另外,仁政,所以他竭力主张为政者修身致仁。另外,孔子所提的五德有很好的文化道德价值,因为它孔子所提的五德有很好的文化道德价值,因为它便于实行,便于对照,便于反省。便于实行

16、,便于对照,便于反省。请思考:什么是请思考:什么是“礼礼”?子曰:非子曰:非礼礼勿视,非勿视,非礼礼勿听,非勿听,非礼礼勿言,非勿言,非礼礼勿动。勿动。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子曰:兴于诗,立于礼。“礼礼”的含义:的含义:狭义:狭义:周礼:周礼: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其其实质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广义: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a a、于社会、于社会: :建立君君建立君君 臣臣臣臣 父父父父 子子的社会秩序子子的社会秩序 b b、于个人、于个人: :非礼勿

17、视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非礼勿动 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克己复礼为仁仁。一日克己复。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礼,天下归仁焉。为仁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其目。”子曰:子曰:“非非礼礼勿视,非勿视,非礼礼勿听,非礼勿言,非勿听,非礼勿言,非礼礼勿动。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论语颜渊颜渊 “仁仁”是内在的道德修养;是内在的道德修养;“礼礼”是外在的是外在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 请思考

18、:请思考:“仁仁”和和“礼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具备具备“仁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礼”;遵;遵守守“礼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仁”的品德。的品德。子曰:人而不子曰:人而不仁仁,如,如礼礼何?何?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仁仁根本目的:根本目的:礼礼恢复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恢复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维护西周贵族的等级制度;维护西周贵族的等级制度;代表奴隶主利益。代表奴隶主利益。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19、善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矣。子曰: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论语为政为政 德治德治如何看待孔子的如何看待孔子的“仁仁”和和“德德” ?1.1.进步性:进步性: A A、调和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B B、提高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2.2.保守性:保守性: 主张主张恢复恢复周朝制度,周朝制度,维护维护奴隶主奴隶主的统治的统治季路问事鬼神,子曰: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焉能事鬼。”樊迟问知。子曰: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务民

20、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的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孔子的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和社会方面,把探讨和解决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和社会方面,把探讨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放到首位。社会的实际问题放到首位。-务实务实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思而不学则怠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敬鬼神以远之敬鬼神以远之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领域领域核心核心思想思想学说学说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文化贡献文化贡献影响和地位影响和地位

21、“仁仁”(核心)和(核心)和“礼礼” ” ; ;(民本)(民本)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创办私学创办私学; ;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言论被总结为论语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仁政仁政”(核心)(核心)“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民本)(民本)“性本善性本善”亚圣,继承亚圣,继承和和发展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评价: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继承

22、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主义代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荀子 “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等唯物思想; ;施政用施政用“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提出提出“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民本民本)主张主张“性恶

23、论性恶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政治:政治:哲学:哲学:伦理:伦理:丰富完善丰富完善孔子学说,先秦儒家孔子学说,先秦儒家集大集大成者,成者,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荀子的主要思想(战国时期儒荀子的主要思想(战国时期儒家的又一代表,思想体系庞杂,是家的又一代表,思想体系庞杂,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1 1)在自然观方面:提出)在自然观方面:提出“ ”和和“”的命题。反对信的命题。反对信仰天命鬼神,主张尊重客观规律,并仰天命鬼神,主张尊重客观规律,并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界。界。2

24、2)在人性问题上:主张)在人性问题上:主张“”,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认为人性生来就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可以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是恶的,但可以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3 3)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治国应当是)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治国应当是,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 总结历史总结历史说说他们对儒学的贡献:说说他们对儒学的贡献: 孔子孔子开创开创了儒家学派,了儒家学派,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了孔子的学说,说,荀子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丰富了早期儒家思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想的内容。 仁政仁政(民本思想)(民本思

25、想)礼法并举礼法并举王霸统一王霸统一德治德治小结:先秦儒家思想特点小结:先秦儒家思想特点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 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其主要内容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属于民间学派属于民间学派9 9月月2828日,日,20092009己丑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己丑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举行,来自国家、省、市有关乡山东曲阜孔庙举行,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子崇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子崇拜者数万人参加这一典礼。拜者数万人参加

26、这一典礼。摘自摘自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世界看孔子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名人之首。 世界世界75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价孔子:“人类要在人类要在2121世纪生存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下去,必须回到25002500年前,从孔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孔子在柏林1.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原因是( )A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 B诸侯争斗

27、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效果测试效果测试】2.2.下列属于孟子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下列属于孟子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A A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 B B克己复礼克己复礼C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D D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3.3.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A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B B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C C国与国的关系国与国的关

28、系 D D夷夏关系夷夏关系以柔克刚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深藏若虚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老 子老老 子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约前约前600600年左右年左右前前470470年左右年左右(春秋时期)(春秋时期) 楚国楚国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道德经道德经(老子老子)名:名:生卒:生卒:籍贯:籍贯:从政经历:从政经历:代表作:代表作: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 老子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

29、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道法自然。”老子老子“道道”是万物的本源,是天地万物的法则,是老子思想是万物的本源,是天地万物的法则,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体系的核心。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是天地万物的法则台风来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老子思想小结老子思想小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是天地万物的法则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 (方法论原则

30、方法论原则)政治观点:政治观点: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消极悲观,幻想消极悲观,幻想“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的社会的社会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小国寡民62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以德报怨、大智若愚的思想庄子的思想庄子的思想崇尚自然无为崇尚自然无为 追求精神自追求精神自由由齐物论:齐物论:道为根本,宣传自然无

31、为道为根本,宣传自然无为庄 子1)提出了“齐物”的观点,即齐一万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2)提出了“逍遥”的人生哲学,即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3)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需服从自然规律。4)在文学、美学上也很有建树,如寓言、散文上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东

32、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弟子担心地说:“可我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庄子却说:“露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齐物齐物”“逍遥逍遥”“无所恃无所恃”1、法家特点:、法家特点:奖励耕战、严刑峻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三)、法家及主要代

33、表人物(三)、法家及主要代表人物2、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1)魏国李悝魏国李悝(2)、秦国商鞅、秦国商鞅(3)韩国韩非子韩国韩非子商鞅废除世卿世禄,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按军功授爵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卖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明法令,加强思想燔诗书、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控制 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魏国)、吴起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魏国)、吴起(楚国)、商鞅(秦国)、申不害(韩国)、(楚国)、商鞅(秦国)、申不害(韩国)、慎到(赵国)等,他们都是各国变法运动的倡慎到(赵国)等,他们都是各国变法运动的倡导者。法家学派主张君主专制,商

34、鞅注重导者。法家学派主张君主专制,商鞅注重“法法”,申不害注重,申不害注重“术术”,慎到注重,慎到注重“势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加强君权的主张。的主张。“法法”健全的法令和制度健全的法令和制度 “术术”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 策略和手段策略和手段 “势势”君主的权势、独掌军政的权力君主的权势、独掌军政的权力 “以法制国”,是韩非思想学说的核心, 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认为赏罚分明是国富兵强的有利措施。“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君无君无术术则弊于上,臣无则弊于上,臣

35、无法法则乱于下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势也也”“明其明其法禁法禁,必其,必其赏罚赏罚,尽其,尽其地力地力以多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此必此必不亡之术也。不亡之术也。”将将“法法”、“术术”、“势势”糅合为一糅合为一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改革,与时俱进主张改革,与时俱进韩非子韩非子结合材料与教材归纳韩非的思想结合材料与教材归纳韩非的思想 变革思想 法治思想 集权思想 重农抑商如何评价韩非的思想?如何评价韩非的思想?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

36、要哲学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子墨子76 贡献:认识论、逻辑学兼爱兼爱非攻非攻 非乐非乐 非命非命尚贤尚贤 尚同尚同 节用节用 节葬节葬 主张主张刻苦俭朴刻苦俭朴自我牺牲自我牺牲讲求功利讲求功利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维护和平 提倡节约人财物力提倡节约人财物力反对命运之说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37、主张强力从事不分贵贱不分贵贱,使用德才兼备的人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政令政令.思想思想.言行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言行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主张勤俭节约反对厚葬久丧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主张薄葬短丧 爱是相互的爱是相互的精神精神第一,奠定整个封建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一,奠定整个封建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三,儒家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在日后成第三,儒家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第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后世。动后世。第二,形成了中国的传

38、统文化体系,及其兼容第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及其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三三.“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的历史影响学派学派 人物人物 时代时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儒家儒家墨家墨家道家道家法家法家孔子孔子 春秋春秋孟子孟子荀子荀子战国战国墨子墨子 战国战国老子老子 春秋春秋庄子庄子 战国战国韩非韩非 战国战国提倡提倡“仁仁”和和“礼礼” “”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 、德政、德政“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君舟民水”“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贤尚贤道;辩证法思想;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齐物论

39、;逍遥、顺从自然齐物论;逍遥、顺从自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君主集权;变革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君主集权;变革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儒家推崇推崇“人治人治”“德治德治”,即治国时,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法家提倡提倡“法治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主张用法令来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专制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中央集权国家。道家道家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3、6、5、4、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

40、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当兼相爱,交相利。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 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舟民水,故人君者,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舟民水,故人君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这叫这叫“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荀子荀子韩

41、非子韩非子墨子墨子孟子孟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1、2、孔子孔子老子老子思考讨论:思考讨论:1 1、以上言论分别是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以上言论分别是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7、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旁观现实,欣赏自然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庄子庄子2 2、其中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其中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儒家,礼治)(儒家,礼治)团结友爱团结友爱(墨家,兼爱)(墨家,兼爱)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42、墨家,非攻)(墨家,非攻)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儒家,有教无类)(儒家,有教无类)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法家韩非子,法治)(法家韩非子,法治)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道家老子,无为而治)(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当今的思想观点当今的思想观点各派学说、主张各派学说、主张(2014山东文综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

43、战争的需要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014北京文综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图8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2014天津文综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2014上海单科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