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炼字艺术.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890583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炼字艺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歌炼字艺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炼字艺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炼字艺术.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真题展示 2007年全国卷年全国卷II第第12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08安徽卷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 小孤山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 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

2、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炼字型题有关古人炼字的例子 孟郊:中唐苦吟诗人,有“诗囚”之称,可对诗歌呕心沥血程度可见一斑。贾岛:“推敲”典故之出者。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1) 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就成了有意所为,人与自然

3、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注意: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作为名词的意象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 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4、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练习中总结规律(二) 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例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

5、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一个“忽”字将少妇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注意:炼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练习中总结规律(三)例1:“一字师”的故事“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

6、,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注意:炼数量词 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练习中总结规

7、律(四) :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真题作答感知 2004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注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8、。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分析:“闹”的意思是“喧哗,声音嘈杂,热闹”,(步骤一) 那么枝头哪来的“喧哗,嘈杂,热闹”呢?联系诗句想象春天红杏枝头的情景就不难想到应是说花开得热烈,其上蜂飞蝶舞,鸟雀跳跃,叽叽喳喳。(步骤二)好一派盎然春光!(步骤三) 答题模式分析这类提问模式的题目的步骤是:(1)确认该词的本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2)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

9、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牛刀小试-课堂练习春日即事 李弥逊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08全国I卷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炼字艺术对我们写作的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