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66097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2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B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说明丰富度很高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高【解析】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生物的种类)数目的多少;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低。【答案】B2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导学号:32570183】A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C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解析】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

2、牛之间构成了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到胃中的纤维素。【答案】D3下面是四种生物种间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AB. CD【解析】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如图;大小两种草履虫为竞争关系,如图;狐与兔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如图;细菌与噬菌体之间属于寄生关系,如图。【答案】C4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导学号:32570184】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米2)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3、2 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据表可以确定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的总产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解析】表中数据显示,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相比,荒漠草原的旱生植物为8078%60种,丰富度最高。【答案】D5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解析】单独培养双小

4、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两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养相同的天数后,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竞争,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双小核草履虫获胜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答案】C6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导学号:32570185】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解析】农作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减少作物为争夺阳光、水分、矿质营养等而发

5、生的种内斗争;草与农作物属于不同的物种,除草是为了防止产生种间斗争(竞争);虫和作物之间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答案】C7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是红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生态位加以说明B藻类的分布与阳光有关C这种现象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D藻类的分布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藻类的分布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答案】D8(2016伊犁期末)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导学号:32570186】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

6、象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解析】本题题图横坐标是水层及优势种,四种鱼类之间没有捕食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不是共生关系,它们因争夺氧气等存在竞争关系;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呈“S”型曲线增长。【答案】A9(2016江苏宿迁高二期中考试)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3 )

7、。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A. 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故A正确;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注意随机取样,故B正确;2004、2005年龙葵的数量消失,说明物种的丰富度在减少,故D错。【解析】D10下图甲所示是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乙所示是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导学号:3257

8、0187】(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调节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乙)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2)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m2。(3)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株/m2。(4)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结构。(5)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_;_。【解析】(1)给

9、该研究的课题命名,应根据统计结果(如图乙)反推出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关系,作为命名的依据。如该研究的课题可命名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2)分析图乙曲线的变化,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最后保持稳定。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选取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面积即S0m2。(3)估算种群密度,取单位面积内各样方中物种数的平均值,即株/m2。(4)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强度。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因为森林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5)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调查群落的结构应从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着手。垂直结构:动植物的

10、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答案】(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的研究(2)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稳定S0(3)(n1n2n3)/(3S0)(4)光照强度垂直(5)垂直结构:植物、动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能力提升11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

11、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解析】要明确优势种与物种丰富度的区别,物种丰富度应由生物种类决定。种类越多,丰富度越大;个体的多少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答案】C12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2570188】 图a图b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

12、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解析】据图可知,在图a中物种1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部分比较少;同样物种3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也比较少,因此在图a中种间竞争比较弱,种内斗争比较激烈;对图b分析发现物种1、2、3中互相间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b中种间竞争激烈,种内斗争较弱,其中物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与物种1、物种3相比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答案】A13(2013海南高考)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

13、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表所示: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解析】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正确、D错误;三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入改变了它们

14、原有的竞争,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乙可能消失,C正确。【答案】D14科学家在一个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 【导学号:32570189】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鱼种A单养0.420.120.010.45混养0.050.350.050.55鱼种B单养0.430.230.010.33混养0.400.120.040.44同时对池塘内进行了一项密度实验测试,单独、混合饲养与起始密度、最后密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单养时,A、B两种鱼分别主要出没在_和_

15、。(2)混合饲养时,A、B两种鱼分别主要出没在_和_。(3)从曲线图可以看出混合饲养在_时密度达到最大,比单独饲养产量要高。这是因为混合饲养有利于充分利用池塘的_。(4)A、B单养时生物因素主要是_,混合饲养的生物因素主要是_。【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要求大家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从表中鱼类食物来源所占比例可判断鱼的主要生活空间。单养时,鱼种A和鱼种B的食物来源中植丛中的动物占很大比例,可推断出它们在单养时的生活空间主要是植丛;而混养后,由于有共同的食物来源而发生竞争,导致鱼种A和鱼种B在垂直方向上分层,从食物来源所占比例变化来看,鱼种A的生存空间下移,主要摄取底栖动物。这

16、种因食物关系而导致的分层有利于对生活资源的充分利用,从鱼群在单养和混养时的密度曲线图可看出这一点。【答案】(1)植丛中植丛中(2)池塘底植丛中(3)T2资源和空间(或食物和空间或资源等)(4)种内斗争种间竞争15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身体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图中的吸虫器_,理由是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理由是_。 吸虫器A 吸虫器B吸虫器C吸虫器D(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解析】进行种群密度的估测时,要根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跳虫生活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而甲螨在水中易腐败变质。有共同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就会构成竞争关系。【答案】(1)较强微小(2)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竞争捕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