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1861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种群.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A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不完全一样 C一个种群的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调查种群密度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我们防止有害动物 解析:选 B。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不一样,种群的特征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 遗传特征;个体的特征则是寿命、性别和年龄等。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 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2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 1 个 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

2、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 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析:选 C。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常使用样方法,即随机选择多个 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随机取样是关键。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3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春运期间,上海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 解析:选 D。春运期间,上海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

3、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4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解析:选 D。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保证较多的 幼小个体得以生存;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控制网眼尺寸并不能 改变性别比例。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 )5A提出假设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 B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检验和修正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C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用数

4、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2D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提出合理假设 解析:选 C。建立数学模型的大致过程是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观察研究对象,在分 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其次就要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 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建立数学模型;最后一般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 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6解析:选 B。无环境阻力使种群呈“J”型增长。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 3 年时用标记重7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50 只全部标记

5、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 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记的 60 只、标记的 20 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 K 值是( )A150 只 B200 只 C300 只 D400 只 解析:选 D。第三年的种群数量约为 50(6020)/20200 只,而图中显示第三年的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即此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的一半,所以 K 值为 400 只。 .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8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年)012345678910111213存活 数 (只)1 0008017897767647346886405714392

6、529663死亡 数 (只)199121312304648691321871569033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的数据来源于存活数 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 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3解析:选 B。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 7 岁(平均生理年龄)以 后大量死亡,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为纵坐标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应为凸形(类型 ),该生物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9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 B在

7、B 到 C 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C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是因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曲线 Y 和 X 比较,可看出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增长潜力 解析:选 ABD。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是因为出生率在下降,死亡率在升高,但 此时出生率还是大于死亡率,C 错。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10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 “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8、 b 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 解析:选 A。若 a 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最终还是符合“S”型增长,A 项错误;从图中个体数量在 K 值附近 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 大,环境阻力增加,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仍在 K 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 b 点,B 项 正确;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 bc 段 相似,C 项正确;年龄结

9、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 种群数量也是围绕 K 值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 .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11图(图中不同阴影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旅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常常使用标记重捕法4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 K 值上下波动 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解析:选 D。旅鼠是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常常使用标记重捕法,A 正确;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生物的

10、种群数量会在各自 的 K 值上下波动,B 正确;旅鼠种群数量主要受外界环境条件及种间关系等的影响,C 正确; 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依赖于负反馈调节,负反馈维持稳态, 正反馈更加偏离稳态,D 错误。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12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 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解析:选 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 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11、 .某同学暑假放假期间,从事大豆田间管理,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13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比较一下自家大豆与别家大豆的数量,那么他应该_ 。 A一棵一棵去数进行比较 B用样方法估算出种群密度进行比较 C用标记性重捕法估算出种群密度 D用调查法统计出往年数量进行比较 (2)若大豆地中有某种害虫,为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为降低其种群 密度,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填选项),该方法可以影响_,从而间接降 低种群密度。 A一个一个去捉 B喷洒农药 C释放一种特定激素诱捕 D从外地引入该害虫的天敌 (3)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则在短

12、期内,该昆虫会呈_增长,最终 将呈_增长。原因是_。 解析:对于大豆和昆虫一般都采用样方法去调查其种群密度;为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最好使用生物方法,这样污染小,但贸然引入外地的天敌,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的 生物在短期内会呈“J”型增长,但终究因为资源空间的限制,天敌的增加,最终呈现 “S”型增长。 答案:(1)B (2)样方 C 性别比例 (3)“J”型 “S”型 环境空间及资源是有限的,天敌增多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 A、B、C 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14查面积的物种种群密度的统计结果。草原类型 调查面积 cm2 ABC1010332202055354040865

13、8080149890901611810010017138110110191381201202013813013020138140140 调查 B 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先取 40 cm40 cm 为最佳样方面积。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 5 个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 N1、N2、N3、N4、N5, 则将 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 _。 (2)如何计算 B 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_。 (3)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_

14、_ _。 (4)如果对 A 草原的某种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调查的方法采取标记重捕法。 在某次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0 只,其中有标记的鼠 14 只,则该鼠在 A 草原的种群密度约为_只/公顷。(调查范围为 1 公顷) 在标记重捕法中,对标记技术有哪些要求? a_ 。 b_ 。 c_ 。 若部分标记符号在调查研究期间脱落,那么调查所得种群密度与实际值相比 _(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1)样方法 随机取样,不掺入主观因素 (2)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3)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以减小误差(100 cm100 cm); 取

15、样的方法不对,应在 B 草原中随机取样; 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 计值(或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4)84 a.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 疾病、感染等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消失 c标记符号不会改变标记动物与其捕食者间的关系6偏大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 A、B、C 和 D15共 4 组实验,用 1 000 mL 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 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 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

16、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 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实验组ABC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0.8 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1)图中曲线和分别是_组、_组和 _组的结果。 (2)B 组和 A 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B 组_ _ _。 (3)D 组和 B 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D 组 _。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 的方法是_ 和 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_。 解析: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在有氧气且营养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可进行出芽生殖, 繁殖速度较快。如 A 组和 B 组营养物质浓度一样,但培养液体积不一样,B 组中培养液多, 气体交换面积减小,种群获得的氧气少,不利于酵母菌的繁殖。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 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取样时注意将酵母菌悬液摇匀,同时视 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适当稀释。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 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 答案:(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葡萄糖浓度 较低,故营养物质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浸 泡和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