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859385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从汉至元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从汉至元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从汉至元政.ppt(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了歌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朝中有吏管理好,只怕丞相专权了;朝中有吏管理好,只怕丞相专权了;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请同学们看这首诗歌,回答一下,皇帝担忧什么?请同学们看这首诗歌,回答一下,皇帝担忧什么?担忧丞相专权;担忧地方权力过大,担忧没有智担忧丞相专权;担忧地方权力过大,担忧没有智慧管理国家而被取代。慧管理国家而被取代。皇帝的这些担忧中能体现哪两对矛盾?皇帝的这些担忧中能体现哪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2、的矛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演变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趋势。趋势。 重点: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 演变演变 难点:难点:从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从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展的历史趋势。1、从汉至元是如何削弱地方权力、从汉至元是如何削弱地方权力 ,加强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的?集权的?2、中央与地方矛盾的解决有何演变特点?、中央与地方矛盾的解决有何演变特点?自

3、学指导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用请同学们用5分钟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分钟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回答以下问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汉朝2、唐朝唐朝3、宋朝宋朝汉初:实行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藩镇割据:藩镇割据措施措施军事上:收兵权军事上:收兵权行政上:行政上:派文官任地方官派文官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通判监督财政上:中央掌握地方大部分财政收入财政上:中央掌握地方大部分财政收入影响影响积极:改变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改变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消极:造成消极: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冗费

4、,埋下,埋下积积 贫积弱贫积弱祸根。祸根。4、元朝元朝: 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内容:内容: 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由由中书省中书省直辖,其他地直辖,其他地方设方设行省行省,长官由中央,长官由中央任命,边远地区设任命,边远地区设宣慰宣慰司司,行省之下设路、府、,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州、县 影响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中国省制的开端制的开端。 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用请同学们用5分钟阅读课文第二子目的内分钟阅读课文第二子目的内容,回答以下

5、问题:容,回答以下问题:1、从汉至元是如何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从汉至元是如何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2、君相矛盾的解决有何演变特点?、君相矛盾的解决有何演变特点?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代、汉代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3、隋唐:、隋唐:内容:内容: 门下省门下省 尚书省尚书省(决策)(决策)(执行)(执行)影响影响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削 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尊,并提高了行政效率;,并提高了行政效率;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 大创造。大创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初:丞相位高

6、权重汉武帝:汉武帝: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皇帝皇帝 中书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草拟、颁发诏令) 尚书省尚书省(执行命令)(执行命令) 门下省门下省(审核政令)(审核政令)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度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度1 1、特点特点2 2、影响影响考考你:考考你: 唐朝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部门的三省六部唐朝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部门的

7、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尚书中书中书门下门下户部户部 B、中书、中书门下门下尚书尚书工部工部C、中书、中书门下门下尚书尚书吏部吏部 D、门下、门下尚书尚书中书中书工部工部3、宋朝、宋朝 设设中书门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增设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使和和三司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4、元朝、元朝: 设中书省设中书省取代取代前代的三省前代的三省 削弱宰相权利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皇帝总揽大权北宋时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北宋时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三、古代选官制度三、古代选官制度1、汉朝:、汉朝:

8、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3、隋至清:、隋至清: (标准:(标准:德行德行)察举制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标准:(标准:门第门第)科举制科举制 标准:标准: 才学才学 、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影响影响 积极积极: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中央政府控制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中央政府控制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消极: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

9、创新意识,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识,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古代选官制度的趋势 v(1)选拔标准:由门第发展为才学;)选拔标准:由门第发展为才学;v(2)选拔方式:由推荐发展为公开考试;)选拔方式:由推荐发展为公开考试;v(3)选拔原则:)选拔原则:公开、公平、客观公开、公平、客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特点 v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v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专制主义主义中央中央集权集权制

10、度制度的演的演变变朝代朝代中央集权的发中央集权的发展展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演进的演进选官用官选官用官演变特点演变特点汉汉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推恩令推恩令”魏晋南魏晋南北朝北朝九品中正九品中正制制唐唐藩镇藩镇宋宋文官、通判文官、通判元元中书省中书省中外朝中外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二府三司行省制行省制中强中强地削地削君强君强相削相削察举制察举制科举制科举制三省体制三省体制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

11、象反映了 A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 C丞相权力的不断加强丞相权力的不断加强 D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思考思考: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A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郡县制 C分封制分封制 D科科举制举制B 行省制度是地方制度,显然与行省制度是地方制度,显然与A、D两项职能、性质不符,不两项职能、性质不符,不可能存在继承关系,排除可能存在继承关系,排除A、D两项;比较两项;比较B、C两项,两项,B项的职项的职能与行省制相似,存在继承关系。能与行省制相似,存在继承关系。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扩大了各级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官吏的来源C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D 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进行解进行解答。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