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859229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 3课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历史 必修必修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列举从列举从汉汉至至元元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的演变历史,说明中国古代演变历史,说明中国古代政政治制度治制度的的特点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皇权)(皇权)(相权)(相权)从汉从汉至元至元政治政治制度制度的的 演变演变汉至元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汉至元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演变特点演变特点(趋势)(趋势)唐唐朝朝元元朝朝1 1、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2 2、汉景帝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3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中期唐中期,设节

2、度使。安史之乱后,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形成藩镇割据1、收兵权,编禁军、收兵权,编禁军2、派文官、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来监督;做知州,设通判来监督;3、中、中央控制地方财政央控制地方财政1、实行、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2、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之下设路、府、州、县3 、边、边远地区设宣慰司。远地区设宣慰司。地方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不断加强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西西汉汉北北宋宋汉朝汉朝汉初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汉景帝 平定七国之乱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加强

3、中央集权一日,(宋太祖)召赵普问曰:一日,(宋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普曰:普曰:“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则天下自安矣。” ” 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请问:请问:元朝行省制度有元朝行省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4、?何重要意义?便利了便利了加强了加强了巩固了巩固了是是重大变革重大变革是是开端开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尖锐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尖锐,中央,中央采取一定措施,采取一定措施,未能完全解决未能完全解决问题问题,地方势力的存在影响中,地方势力的存在影响中央统治。央统治。中央采取措施中央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权,削弱地方势力,削弱地方势力,基本解决基本解决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阶段阶段调整、演变情况调整、演变情况演变特点演变特点(趋势)(趋势)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汉武帝重用身边人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边人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5、先后握有实权,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先后握有实权,三省体制形成三省体制形成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下总百司,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下总百司,后期宰相权势日大后期宰相权势日大相权不相权不断削弱断削弱皇权不皇权不断加强断加强两汉两汉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朝元朝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魏晋魏晋南北朝南北朝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作用)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作用)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皇帝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

6、工工 部部兵兵 部部刑刑 部部礼礼 部部户部户部吏部吏部评价: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减少决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失误,提高办事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决策)(决策)(执行)(执行)(审议)(审议)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亲

7、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拒绝执行。吕后曾想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拒绝执行。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言言“不可不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曰:非高皇帝曰: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

8、边人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人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皇皇 帝帝(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机构)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使三司使三司使(行政权)(行政权)(军权)(军权)(财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总揽大权)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 1、汉朝:、汉朝: 察举制察举制2 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孝廉孝廉选拔标准门第门第3 3、隋朝:、隋朝:首创科举制科举制4 4、唐宋元:、唐宋元

9、:继承并完善科举制继承并完善科举制选拔标准才能才能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如何评价科举制?如何评价科举制?1994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年韩国再现科举科举考场科举考场宋代科举考试宋代科举考试大金榜大金榜地方分权地方分权集中集中中央集权中央集权集中集中皇皇 帝帝2、相权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1、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不断加强不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