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案例研究.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75286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开展案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如何开展案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开展案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开展案例研究.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开展案例研究如何开展案例研究案例,是教学或研究领域的术语。其实,案例就是例子。我们在证明一个事实或说明一个道理的时候,往往“举例说明” ,这“例”就是案例。恐怕很多人都遇到过保健品或化妆品的推销员推销产品的情景,他们在不厌其烦地说明产品效用的同时,总会向你宣传,某某人用过之后,效果如何如何。而且有名有姓,活龙活现,不由你不信。这说明推销员很懂得案例的作用。广告商更懂得案例的作用。他们不惜重金聘请影视明星“扮演”案例的主角,演假案例欺骗消费者,以亲身受益者的面目宣传产品的使用价值,利用“表演”冒充“案例” ,妄图达到以假乱真、误导消费者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

2、“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口才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 “口才”者,就是“能说会道”之人,明星做广告属此也。广告商做违法广告, 广告法的义正词严,都证明了案例的作用很大。在教学中,案例是不可或缺的。案例,是操作的“榜样” 。人们可以“照猫画虎” ,模仿案例去做,在做中慢慢地体会,直至内化成自己的智慧。案例,又是理论的故乡。人们可以从“小麻雀”看到“五脏俱全” ,从一个小小的案例追问出教育的大道理。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过于倚重理论、缺乏受训教师参与、所学内容脱离实际等弊病,案例培训、案例研究很受参训教师的青睐,案例研究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

3、、案例与案例研究一、案例与案例研究刚刚实施新课程的时候,人们对理念情有独钟。有关素质教育释义的文章,成为中小学教师学习的主要内容。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逐渐不满足于只讲道理,人们更关心行为。我究竟应该怎么办?这是当时老师的突出问题。这时,案例渐渐地成为人们的“新宠” 。教育理论纷纷与案例“结缘” , “典型课示例” 、 “经典案例评析”等书籍成为培训教材的主流。案例培训、案例研究逐渐汇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洪流。案例,也成了教师培训、教师研究领域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一)关于案例(一)关于案例那么,什么是案例呢?案例,就是例子,是用以证明事实或说明道理的例子,或是用以观察事实或研究事实的例子

4、。应用例子进行证明事实或说明道理的教学叫做“案例教学” ,应用例子观察事实或研究事实的研究叫做“案例研究” 。从案例在教学和研究中的作用反过来看,案例应该具备以下要素:案例应该是一个事件。因为案例与理论、概念不同,它是用事实说话的。案例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只有“有意义” ,才能具有“证明”或“说明”的作用。案例应该是一个能显现在课堂或研究现场的有意义的事件。因此,案例应该是可以再现的,是可以言说的。 由此,我们可以把案例定义为“对有意义事件进行的言语或镜像的表达” 。“有意义”取决于案例展示者的价值判断,同一个事件,对不同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对事件的价值判断,往往决定案例的使用价值。“事件”

5、 ,可以是一段经历,也可以是一个设想,还可以是一个程序。“语言的、镜像的表达” ,是事件再现的方式。用语言表达的是文本案例,用镜像表达的是视频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镜像案例在教学和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历”的表达,就成了“叙事” 、 “故事” ;对“设想”的表达,就成了“方案” 、 “教案” ,对“程序”的表达,就成了“实录” 、 “纪实” 。案例展示给你十秒钟在课堂上,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往往十分踊跃地举起小手,可真正叫起某一学生,该生常常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或干脆一语不发。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我的策略是:给你十秒钟有一次,一个学生踊跃举手,可站起来又回答不上。

6、我在学生的脸上看到了紧张与着急。我便试探地说:“别着急,老师等你十秒钟,再仔细考虑一下!”滴答,滴答教室里特别安静。不出十秒,该生就大声地说出了答案。我带头鼓起掌来。以后每每出现这种情况,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急急地挥一挥手,说句:“先请坐,其他同学说说看!”我总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他们,说句:“别紧张,老师和同学等你 10 秒钟。”虽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在期待的目光中准确响亮地说出答案,但至少不会一言不发。10 秒钟,在 40 分钟的课堂上可能微不足道,但如果这 10 秒钟能帮助一个人重塑一份自信,这 10 秒钟岂不十分珍贵?等待 10 钟秒,我们看到的将是一张自信的脸!请为学生等待 10 秒钟。

7、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在紧张时出现一个暂时性遗忘,或是所谓的“一语顿塞”,脑中一片空白。如果此时听众耐不住性子,抱着拒绝继续听下去的态度,那无疑是给说话者一盆冷水,说话者在惋惜之时也会痛恨自己的怯场。如果此时听众用充分信任和期待地眼光鼓励一下说话者,很可能会使说话者缓解一下内心的紧张,帮助其重新组织语言,理清思路,重塑说话的信心。(案例作者:辽源龙山多寿路小学(案例作者:辽源龙山多寿路小学 李淑菲李淑菲 10 秒钟等待”的事件;其次,作者认为它有意义,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小策略” ;再次,李老师把它写成故事,把自己的经历、对经历的思考,进行了文本化的整理,让他人一看就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8、,就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上述的案例让我们可以看到了案例的不寻常的作用。案例是一扇观察他人的视窗。向同伴学习是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而观察和研究同伴的教育教学行为,又是向同伴学习的重要方面。时间地点的局限使观察同伴很难实现。案例则为这种观察打开了一扇视窗。它简约而快捷地展现了同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又不失其真实和生动。这就使行动研究可以在异时、异地进行。案例是一个定格的生活画面。案例展示的真实画面是经过定格处理了的,它可以复制和重放,它可以进行逐帧地精细观察,它还可以任意地放大和再现。这就使事件的意义冲破自身的束缚,产生逐级放大的社会效果。可以说,没有案例,英雄行为和典范力量都会随风飘散,而丧失它

9、们的教育功能。案例是真情实感的有效载体。道理可以说服人,但道理无法感动人,只有故事才能让人潸然泪下。作为案例的故事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它可以更好地达成态度情感的目标。案例是行动的榜样、理论的故乡。好的案例就是人们行动的榜样,人们起码能在感动的鼓舞下模仿践行。要知道,高尚的道德实践,艺术化的教育行为,往往都起源于这种模仿和实践。好的案例又是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生动形象的诠释一个教育观念,或者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中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案例的生动活泼的存在,是由隐藏在案例后面的观

10、念、理论在支撑着。当我们揭开案例的神秘面纱之后,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这些观念和理论的价值。(二)案例研究(二)案例研究如前所述,应用例子进行证明事实或说明道理的教学叫做“案例教学” ,应用例子观察事实或研究事实的研究叫做“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借鉴案例教学而产生的。案例研究是对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处理、寻求对策的个案研究。案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研究方法。根据案例研究的这个概念,我们会发现,案例研究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案例研究天天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校长也好,教师也好,经常开展评析课例的研究活动,而评析课例就是典型的案例研究。很多教师抽出业余时间到网上去“冲浪” ,去“晒教

11、案” ,这也是在做案例研究。报纸上登出一个校园安全事故,大家坐下来了解了解,分析分析,查找一下我们这里存在的隐患,这也是案例研究。二、案例研究的意义二、案例研究的意义(一)使行动研究得以落实案例的可读、可视、可传输的特点赋予案例研究的第一位的作用,就是使行动研究可以在异时、异地进行。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越来越感到行动研究对一线教师改善教学行为、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知道,行动研究特有的实践性、实时性严重地制约着研究过程的掌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它不能像实证研究那样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数据资料,验证理论假设的真伪。行动研究只能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对行为进行各个方面进

12、行观察和描述,探寻教育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行动都是转瞬即逝的,现场观察要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因此案例研究就成了行动研究的主要形式。案例研究虽然比较模糊,比较特殊,但也能揭示其本质规律。教育学借助于案例,对教育过程的真实场景或故事进行考察和思考,就能解释和预测学校教育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学会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究学校教育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满意的结果。案例研究是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可以对现行的理论、政策和措施提供反馈,也可以从学校富有创造性

13、的实践中,发现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见解,从而找到改进学校工作的新的生长点。(二)使实践智慧得以分享教育教学中充满了难题和症结,它们的化解需要观念的改变和认识的突破,但归根结底需要正确行为的参与。案例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探究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透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理念。案例研究还可以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学重点、难点、偶发事件、典型事例的智慧和艺术。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理论知识、显性知识重要,但实践智慧、隐性知识更重要。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

14、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案例使这些隐藏在行为后面的实践智慧得以交流于共享。优秀教师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智慧需要通过案例加以传递;同伴的经验可以通过案例让大家共享;教师 “实践共同体”活动借助案例的交流、探讨,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过分偏重教育原理(原则、观念) ,难免空泛;过分依赖教学经验(技能技巧) ,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失。案例研究分析的是真实教学情境下,面对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教师所作的决策判断或两难困惑,

15、从而促进教师实践的反思和默会的智慧。(三)打造学校的研究生活教师还要进一步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学校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校本研修强调自下而上地形成课题,但也决不排斥对学校改革和发展具有导向价值的自上而下的课题。在合作的场合,通过七嘴八舌的讨论,人们互相倾听,互相启发,在这样的场合,人们的思维处于非常能够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彼此案例的感召下,才能学习到真的东西。教师的案例研究可以是分散的、个案的、情境化的,但是,教师的群体案例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一个人的一次教育叙事,可能

16、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但是,群体的教育叙事,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样,一个教师的案例研究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但每个人的小小的行动研究就可能组成一个庞大的课题。而且,坚持经常的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卷入研究中来,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试想,在一个学校里,老师们都能自觉地思考问题,都能积极地反思自己教育的得失,主动地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这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差吗?答案是明确的。在这样的学校中,不仅仅是他们积累了多

17、少解决问题的招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一个研究的习惯,一个研究的氛围。这就叫研究文化。打造学校常规的研究生活,打造学校的研究文化,是教师研究的终极目标。(四)弥补传统教师培训的不足传统的理论讲授式的培训存在着明显的弊病。当下中小学教师培训仍然没有摆脱追求高学术、高理论、高学历的倾向,而过分强调知识更新、理论体系的当下的教师培训,恰恰忽视了实践智慧的开发与积累。很多培训开班之前,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要求,讲点“干的”(指能解决他们困惑的内容),讲“究竟怎么做”,结果往往使他们失望,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感到,“书上写得全对,专家讲得都好,我怎么做,心中还是没有数”。传统教师培训基本上一种“知识单向传输

18、”型的培训,往往采用“专家”讲,教师记的模式。在这样的培训中,教师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首先, “专家”掌握着“话语权” ,讲什么是“专家”说了算,而且讲课的内容主要锁定在教师欠缺的领域,使教师不得不处于服从的地位。其次,培训的组织者掌握着“管理权” ,教师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有时教师是在“培训成绩与评职聘任挂钩”的强硬式管理的威慑下残疾培训的。这样的培训,对教师的感受、对教师的已有经验、对教师的主动精神、对教师的创造性等都缺乏关注。教师没有真正“卷入”培训活动中,其结果是教师游离于培训活动之外,甚至对培训活动抱有反感、抵触情绪,使培训效益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走过场” 、 “混学分”等现象。中小学教

19、师培训应该坚持以下几个观点:1、要让教师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教师是高兴参加,还是勉强参加,还是不愿意参加,是培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次培训的主持者花费很大精力引导教师愉快地走进培训,其意义就在于此。2、要引导教师发现问题,培训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专家”定的,也不是行政官员定的,是教师自己发现的。教师能否发现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是否有问题意识,是教师的重要专业素质,也是教师培训应该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可以说,教师如果总觉得没有问题,那他离“职业倦怠型”教师已经不远了。3、教师的问题由教师自己解决。引导教师通过反思、借鉴、探索、实验等研究性学习的办法,通过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的活动,自己探

20、究问题解决的策略,这样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成为研究型教师,这才是教师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教师培训的高层次目标。三、案例研究的特点三、案例研究的特点与其他教育研究相比,案例研究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案例研究具有真实感案例研究具有很强的情境感和真实感。案例都是真实的、具体的、都是在具体条件下发生的,有好多案例就是在身边发生的。因此,案例研究不仅可以使研究者通过案例发掘其中的原理、规律以及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产生内心的感悟和情感的共鸣。(二)案例研究具有可操作性教育研究中的案例,一般都是教育事件。教育事件往往都可以“信手拈来” ,不需要更多的物质条件。顶多需要一些展示案例的设备设施。如,研究课

21、堂教学案例需要有具有一定条件的教室,研究以往课堂教学的案例需要有必要的录音、录像以及重放设备。仅此而已。比较容易操作。(三)案例研究具有示范性和实效性案例研究具有示范性和实效性。在案例分析中,学习者可以直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知识具有真实背景,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案例至少可以供人模仿,案例更能给他人提供经验,使他人少走弯路。这就可以克服理性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背离情感的弊病。(四)案例研究具有综合性案例研究可以说是一种“mini 研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案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比如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它几乎可以涵盖课堂教学的所有因素。从过程方面看,可以发掘导入、拓展、巩固

22、、结束等因素;从教学行为上看,可以看到讲授、演示、对话、探究等因素;从课堂管理上看,还可以看到组织、调控、激励、强化等因素案例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或领域,它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造环境,使其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五)案例研究具有发散性案例研究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惟一的答案或结论,这就有利于培养研究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案例研究,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使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六)案例研究具有理性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案例研究缺乏理性,容易产生过于依赖经验的倾向。这里,问题实质不是理论倾向还是经验倾向,而是如何学习或研究

23、才是有效。如果教师从头至尾地阅读大块头的理论著作,引经据典地写出多少篇“教育论文”,而自己对所学理论不甚了了,对自己发表的“教育论文”中的观念不相信,或不想实行的话,这样的学习还有意义吗?在案例研究中,教师有所体验、有所感悟,通过讨论的分析,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这时,他们离理论还远吗?不要以为案例研究只是一种实践研究,是一种为了改善实践的研究。确实,案例来源于实践,最贴近实践,案例带着实践的鲜活与芳香。但是,实践的一切认识的源泉,通过案例,可以总结经验,可以发现问题,而总结后的经验或问题,都是理性范围的东西。案例是连接实践与理论的桥梁,案例研究具有理性意义。四、案例研究的形式四、案例研究的形式

24、(一)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事件进行观察、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中的个案研究,就是采取“一事一议” 、 “一例一研”的方法,开展经常性的思考和研究。个案研究的成效在于坚持经常,搜集个案,研究个案,是教师扎根研究和插针学习的有效形式。坚持时日,成果自见。个案研究的成效还在于共享和交流。尽管个案研究以一事一例为研究的对象,但这并不排除研究结果的共享的交流,不排除将个案推广到一般情况,也不排除对个案之间作比较后在实际中加以应用。(二)并案研究并案研究,可以说是案例研究的“高级阶段” 。在个案研究中,人们会自然发现,针对统一问题的答案是多种的,人们自然会对多

25、种的答案进行比较研究。对同类问题,每个老师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实施不同的解决策略,产生不同的结果。对这些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案例串在一起研究,可以发现共同规律,可以互相学习,可以取长补短。而且,这种类似于警察并案侦察的研究办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后果。在“例说”栏目中,我们展示了一组关于中小学生“早恋”问题的案例对比研究。在这里,我们再展示一组关于“偷拿别人东西”问题的案例研究。在课例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增强问题意识。应把课例研究作为教师研究的一种形式,而不要将其沦为形式化的工作,更不要为研究而研究。课例研究同样应该始于“问题” (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 。当教师发现案例

26、中蕴涵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对其关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效果时,教师才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教师研究的旅程。只是在“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课例研究才走进研究的大门。要把“问题意识”上升到“课题意识” 。既要克服“问题意识太强”的倾向,不要满足于以解决琐碎的日常问题,不善于在研究日常的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 ;也要克服“课题意识太强”的倾向,即热衷于“热点问题” 、“宏大问题” ,对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屑一顾” ,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真困惑。两者都不利于教师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2

27、增强设计意识。在课例研究中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接下来应通过设计(备课)制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师在听别人课的时候,应经常思考“换上我该怎么办” ,而不是单纯地评判他人,挑他人的毛病,而自己一无所获。这样才能增加听评课的整体效益。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案例研究发展到行动研究。3增强行动意识。教师要在“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途上走到底。发现问题之后,在基本确定“解决问题是思路和方法”之后,大家就要迈向下一步:行动。4增强反思意识。在“问题”阶段,反思“我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反思“我以前是怎么办的?”在“行动”阶段,反思“这样做是否行?”反

28、思是提高课例研究质量的关键。5增强交流意识。课例研究是合作研究的有效形式,其效果是有交流与分享实现的。活动过程中缺乏真诚的充分的交流不能达此目的。一、案例研究的过程一、案例研究的过程(一)案例的选择(一)案例的选择没有案例,案例研究就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中,组织者、引导者或发起人选择好案例是成功的关键。1好案例的标准好的案例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案例要真实案例研究的特征之一是它的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导,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能随意杜撰。案例不真实,非但不能

29、起到研究对象的作用,而且还能贻害无穷。前不久,北京市工商管理局严厉查处了北京乾坤医院利用虚假广告欺骗广大消费者的行为。在乾坤医院的广告中声称其发明的“五虎消癌汤”能治愈各种癌症,并在广告中提供了大量治愈患者的案例资料,吸引了不少患者前来就诊。国家工商总局的执法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广告中治愈患者不是子虚乌有,就是早已因癌症去世。对于这样的虚假广告,北京乾坤医院有关负责人的解释是:“宣传归宣传,事实归事实。 ”济南分院院长刘振华则承认,治愈率仅有百分之三左右。虚假案例广告从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北京乾坤医院受到严厉制裁是罪有应得。不要以为我们教育行业就是净水一潭。我们教育行业的假文凭、假证书、假课也

30、比比皆是。有这样一则笑话,讽刺做假课的丑恶现象。说,一天,考察团要到小学来观摩教学,老师正在为一节自然示范课作准备。 “明天,考察团要来参观,为了给班集体争光,给学校争光,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全力配合!明天,我会问:人们常吃的水果都有哪些?你们就踊跃回答,下面,我来布置一下:你说苹果,你说葡萄,你说草莓,你说香蕉,你说西瓜,你说荔枝 ”第二天,考察团来到了学校,观摩活动有序进行,最后终于到了这节自然示范课。 “人们常吃的水果都有哪些?”老师问道。 “苹果!” “葡萄!” “草莓!” “香蕉!” (短暂的冷场) “老师,西瓜请假没来,还继续说吗?”别笑。现实中这样的笑话还少吗?那些举手

31、如林,答声如雷,有问必答,配合默契的课有多少是真的呢?那些不是多媒体,就是 FLASH 的“优秀课”又有多少是真的呢?如果把这些作为我们研究的案例,那能得出什么结果呢?现实中,有人听课我就这样讲,平时我决不这样讲,有人听课我就用,平时上课我根本不用,如果案例研究得出这样的结果不是悲哀吗?有学生问老师,考试作弊你骂我们,有人听课时你怎么教我们做假呢?这岂止是教师的悲哀,这简直就是教育的悲哀!所以,案例研究之前,首要的要研究一下,案例是否真实。(2)案例要具有问题性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 (以及由问题而发生“惊异” ) 。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假设” )在“行动”

32、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假设行动反思”铺设的教育研究的旅程。问题是打开研究大门的钥匙。案例的问题性是案例研究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确定问题并不容易。没有实践的人找不到问题。有实践但不会思考的人也找不到问题。这些教育研究的元动力,不是本书所能解决的。研究元动力也许是由教师的环境,他所处的地位以及他所拥有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本书所探讨的乃是对有了问题,并想解决问题之后的行为设计。案例的问题性,即它蕴含了教育研究所关注的、值得研究、值得探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任何教学“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持续地关注的教学问题

33、,或大多数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3)案例要具有实践性案例应该是实践的案例,而不是思维的推理。案例蕴涵的问题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 ;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案例是实践性还要求通过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际的问题” ,是教师“想方设法” (设计)之后采取“行动”要解决的问题。那种“随意性解决”的问题不能构成研究的对象。(4)案例要具有情境性案例中应对案例产生的具体情境进行描述,以便使分析者了解案例产生的背景材料。任何案例都是在具体情况下形成的,忽视案例背景,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应当是系

34、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要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情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从事案例研究和写作的另一个基本要求。(5)案例要具有可读可视性案例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不应是干巴巴的说理,否则就失去了案例研究的作用。案例不要过长,使研究者能够用心感受。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和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研究搞

35、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教育活动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会发生极大的扭曲。2案例选择的原则用于案例研究的案例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揭示的是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教育活动则不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对不可预期的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对特定、典型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方式。案例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规则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教师的知识分类将案例纳入了教师的知识系统。教师作为一种需要特殊培训的职业,该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以便

36、从中获得知识的策略,获得特定教育情景下的教育经验,以提高教育决策和行动的能力。案例不仅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 ,而且也是教育理论的“故乡” 。一个优秀的案例中包含了对案例发展变化及结果的深刻反思。它提供的各种相关资料,可成为建立各种教育假设的基础,作为验证及推理的来源。 案例如何选择呢?把案例限定得过于宽泛,所有的事件都作为案例,案例的意义也就十分有限了,成了一个纯粹事实的描述和罗列;把案例限定得过于狭窄,能够作为案例的事件就会比较罕见,案例的意义同样会变得缺乏普遍性。 在选择案例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案例是写实的,客观性是案例的首要条件。所有的案例都是教育、教学过程中

37、真实存在的事件或故事,对事件或故事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要如实介绍,不能凭空想象和杜撰,也不能随意取舍或歪曲事实的真相。 (2)问题性原则没有问题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作为教育教学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曾在“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伊利诺斯计划”中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分为 10 个类别:社会和职业地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家长和学校的关系,管理者和管理,非教学职责,时间调整,学生纪律,标准化测验或其他形式的测验,适应少数学生的学习需要,用于开发教材、教学计划的经费和教师工资。 (3

38、)典型性原则作为教学案例的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如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4)有效性原则案例应该是真实的,但真实的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所谓有效性是指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它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教学原理上的现实意义,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领悟出教学原理含义的闪光点,是教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5)创新性原则教学案例既是反映教育活动的客观事实,具有某一方

39、面的典型性,又能体现出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涵义。同时还要有新意,能够启发读者和研究者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开拓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研究进步和发展。以上五个原则是教学案例的主要特点,也是选择和确立案例内容的主要标准。当然,作为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意义。(二)案例的整理(二)案例的整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叙事研究是自发式研究。叙事研究是研究者研究自己的行为,研究者的研究意识是最重要的。案例研究则是引领式研究。案例研究是研究者研究他人的行为,研究活动的引领者的问题指向对案例的选

40、择、对研究成效的好坏起很大的作用。因此,精心挑选案例,是实行案例研究的基本前提。研究的引领者要根据问题或课题要求选好案例,并认真进行准备,分析预测案例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案例研究中向教师做一些背景介绍。1把叙事转化成案例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是孪生姐妹。研究自己,就是叙事研究,研究成果的物质表现是“我的故事” 。研究他人,就是案例研究,研究成果的物质表现是“案例集锦” 。 “我的故事”和“案例集锦”应该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万宝囊” 。把自己的故事奉献给他人研究,或把他人的故事拿来研究,就完成了把叙事转化成案例的过程。把叙事转化成案例也是案例选择的最主要的方法。把叙事转化

41、为案例是教师研究的新台阶,是好教师在研究的征程上行进的第二步。把自己的故事推荐给他人,把老师的故事推荐给老师,让故事中的滋味与同伴分享,表面上看,是友谊和兴趣的作用,实际上,是你的学识和智慧的作用。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你的推荐,携带了你的关爱,你的情感,你的智慧,你的理念,还有你的期望你希望他也能感动。2对故事进行整理和加工为了使你的推荐取得圆满的成功,你应该彻底完成由叙事向案例的转化工作。改写或整理案例应该是你需要做的一件事。有好多故事,自己看非常感动,别人看则无动于衷。为什么,处境不同是主要原因。故事的表述不当恐怕也是一个原因。你推荐的故事,应该尽量让他感动才是。各自的处

42、境是不会改变的,但要对表述不当的故事进行整理。对案例的整理与加工要依据好案例的标准,主要在表述形式上进行。一般要符合案例的基本结构。首先,开宗明义,要展示出问题:网络技术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它“快捷”与“海量” ,使大量不利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它“虚拟”和“隐蔽” ,使人们能够轻易逃脱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儿童青少年感觉敏锐、好奇心强,加上现实生活中学习压力大、自主空间狭小等因素,他们极易掉进网络虚拟世界的不良陷阱而不能自拔。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应用网络技术,如何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如何帮助少数学生摆脱“网瘾” ,这些都成了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挑战。第

43、二步,怎么办?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接下来展示故事的主体:2002年,我接了一个新班级,班内男生多, “后进”多,许多同学上网成瘾,颓废自弃,因此违规违纪现象很多。苦恼中我首先想到了网上交流,于是偷偷地记下几个同学的QQ号码,匿名与他们聊起来。意外的是这次聊天收获很大,我开始了解孩子,看到他们渴望被重视但无从做起的心里,由此,我意识到,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交往也许更适合现在的学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们的“QQ班集体” 成立了,为了更具有现代色彩,我们还为这个虚拟班级起了个有特色的名字:“八三狼族军团”! 我们的群“八三狼族军团”倡导“狼”的精神:团结、协作、坚韧、执着我们班

44、的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班级向心力几乎是瞬间加强再加强,群的精神也迅速得到他们的认同。那些无心向学、自暴自弃的孩子也重新有了方向,班级中向上、向前的文化形成了。借此良机,我又在群中任命了“学习版主” 、 “生活版主” 、 “督察版主” ,让学生子自己去规范自己的行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也常来群里倾听、支招,并及时把他们的荣誉帖在“群首帮”栏目上。我们的虚拟群文化比较成功,师生关系和谐,虚拟班级与现实集体同步成长,一个健康向上班级文化正在不断发展着。第三步,再展示一下有关理念,更启发人的深思:绝对不能因为学生沾染了不健康上网习惯,就拒绝网络,对少数学生的“网瘾”问题,只能“疏”而不能“堵”

45、。利用网络提供的QQ工具,建立以本班学生为主要成员的QQ群虚拟班集体,通过对QQ群的引导和管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群理念,并以此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就能达到师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形成良好健康的班级文化的目标。第四步,给案例起一个有特色的名字:“QQ班集体” 。第五步,要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要注明作者姓名。 “案例作者:呼中区碧水中学 邢洪波” 。(三)案例的展示(三)案例的展示案例研究的程序比较简单。通常采取案例展示分析讨论设计解决方案总结反思等环节。案例首先要通过文本或音像的手段进行展示。在教学研究中,还通过做公开课、研究课的形式展示。研究者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或观察,初步感知案例的背景、过

46、程、内容,以及它所隐藏的问题。这一阶段要求研究者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并对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了解。案例应该具有以下要素。1背景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2主题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

47、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3细节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

48、述。4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 ,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5评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四)案例的分析(四)案例的分析接下来研究者应该认真地分析思考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及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49、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手段。注意区分基本性问题(即抽象或一般的问题,常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规则等有关)和现时性问题(即案例中教师所面对的特殊决定、疑难问题等要求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得到解决的那些问题),前者需要通过对案例中所包括的信息进行解释、分析、演绎、推理和抽象以得到概括化的结论,后者需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内外部因素等整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判来提出多种经得起别人反驳的见解、对策、方案。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