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修订说明.ppt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18676346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修订说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修订说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修订说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修订说明.ppt(8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 下册修订说明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人民教育出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社化学室化学室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课题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课题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验活动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某些化学性质一、修订思路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2.体现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求。 实验活动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3.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

2、习题等。4. 强化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1.实验实验8-1中,将中,将“焊锡和锡焊锡和锡”更换为更换为“硬铝片和铝片硬铝片和铝片”,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们的纯金属更大”。(焊锡比锡软)。(焊锡比锡软)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2.增加了一个小标题增加了一个小标题“二、金属与盐酸、稀硫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酸的反应”,因此本课题有三个标题:,因此本课题有三个标题: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3、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盐的反应)。 修改后,与课题标题更契合,思路更清晰,内容更科学。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增加讨论:增加讨论:我国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4. 增加:实验活动增加: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避免与正文内容简单重复(如增加铜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活动性比较,由学生设计) 1. 合金的教学价值合金的教学价值【实验8-1】和第5页的“讨论” :引导学生形成观念:合金组成(含量、生成条件组成(含量、生成条件)的改变,会使其性

4、能(硬度、熔点)发生改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2. 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金属性金属性: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出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离能电离能大小(气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衡量。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即反映金属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难易,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为依据的。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固态单质变为气态原子时所需

5、的能量)、水合能(金属阳离子与水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Na Na+ I1= 495.8 kJmol-1Ca Ca+ I1 = 589.7 kJmol-1因此,钠比钙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钠的金属性比钙强。钙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钠大,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负(标准电极电势越负,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 Ca2+/Ca: Ca2+(aq)+2e- Ca(s) E= -2.86 V Na+/Na: Na+(aq) +e- Na(s) E= -2.71 V

6、(K Ca Na Mg) 银的第一电离能比铜的第一电离能要小:Ag Ag+ I1 = 730.9 kJmol-1Cu Cu+ I1 = 745.4 kJmol-1 因此,银比铜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银 的金属性比铜强。 铜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银大,即铜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银要小(标准电极电势越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Cu2+/Cu: Cu2+(aq)+2e- Cu(s) E= +0.337 V Ag+/Ag: Ag+(aq) +e- Ag(s) E= +0.799 V (Cu Hg Ag Pt)3.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前是“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

7、序”标题下包括: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改为: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因: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化合物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科学的判断依据)。 Mg、Zn、Fe、Cu与盐酸和硫酸能否反应可反映金属的活动性:Mg、Zn、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但是,不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MgZnFe,就得出金属的活动性是MgZnFe。能否发生反应反映的是金属的热力学性质(本质属性);反应的剧烈程度(速率)是动力学性质,会受到外界条件如接触面积、浓度等的影响。 4.资源危机意识和能源危机意识 中国稀土:储量第一,生产量

8、第一, 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 1970年,中国稀土占全球总储量的比例为75%;到2005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5%;近几年持续下降(200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1%)。 (地大物博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人口众多) 稀土、铁矿石(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能源) 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溶液溶液课题课题1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课题课题2 溶解度溶解度课题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实验活动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化钠溶液的配制一、修订思路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2.体现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求。 实验活动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定质量分

9、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3.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某些内容改写、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 1.本课题内容的顺序略作调整:本课题内容的顺序略作调整: 以前:一、溶液(包括乳化)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修订后:一、溶液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三、乳化现象 原因:将溶液和乳化分开,先讲清溶液(特征、溶质和溶剂、用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再讲乳化现象,层次更清晰,对学生而言易理解。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 2.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

10、作修改: 删去了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的微观解释(扩散过程吸热、水合过程放热),知道现象即可,降低难度 。 删去“资料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 原“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改为 “资料卡片”。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溶解度溶解度 3.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增加了“海水晒盐”的内容,是为了说明“蒸发溶剂”也是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溶解度溶解度“探究溶解度曲线”增加科学方法的指导。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溶解度溶解度 增加了“溶解度曲线所提供的信息”。 增

11、加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溶解度溶解度 删去“资料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原“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 改为 “课外实验自制白糖晶体”。(明矾不易得到)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 4.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课题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改为“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组成”改为“溶液的浓度”。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5. 增加:实验活动增加:实验活动5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两部分内容:两部分内容: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

12、溶液 (溶液的稀释:计算、量取、混匀) 课时安排问题 1.固体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摩尔溶解度(mol/L)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 L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物质的量。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有两种表示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一般需换算成在0 时的体积)。(教材中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 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 k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质量。

13、 第十单元第十单元 酸和碱酸和碱课题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课题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活动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活动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修订思路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2.体现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求。 实验活动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3.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 1.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

14、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增加“资料卡片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删去图10-7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鸡爪)。 加强了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的内容。 以前实验:生石灰与水反应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 加强使用酸和碱时安全提示:注意!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课题名称“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 应”修改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增加“资料卡片pH计”。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原“活动与探究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改为“探究洗

15、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落实(原探究中测定头发在不同pH的溶液中的变化情况,难度较大)。 删除图10-18健康的头发 和图10-19受损伤的头发。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3.增加:实验活动增加: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避免与正文内容简单重复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4.增加:实验活动增加: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避免与正文内容简单重复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1.酸和碱内容的编排体系酸和碱内容的编排体系以前教材: 化合物(引入)溶液导电性实验定义酸和碱(组成分类)

16、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编写方式:演绎(从一般到具体) 目前教材: 生活常识(引入)酸碱指示剂实验酸和碱(性质分类)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相似性质溶液导电性实验(解释)编写方式:归纳(从具体到一般) 2.酸、碱理论的发展酸、碱理论的发展(阶段性阶段性)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全部是氢离子的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化合物叫做酸。叫做酸。 (盐酸不是酸;水是酸,也是碱) 公元8世纪左右,人们认为凡是具有酸味的物质都是酸(acidus)。 18世纪后期,法国的拉瓦锡认为氧是造成酸具有酸性的原因,这种观点曾流行二十几年。 19世纪初,英国的戴维提出了“氢才是组成酸所不可缺少的元素”的观点。 1

17、884年,阿伦尼乌斯从电离的角度提出了水离子论:凡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叫做酸,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叫做碱。1905年,富兰克林提出了溶剂理论:凡能电离产生溶剂阳离子的物质为酸,产生溶剂阴离子的物质为碱。 1923年,丹麦的布朗斯台特和英国的劳瑞各自独立地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例如,HCl、NH4+都是酸;Cl-、NH3都是碱。路易斯酸碱的电子理论(广义酸碱理论):凡是能接受一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等称为酸;凡是能供给一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离子等称为碱。例如:A+:BA

18、:B酸碱 化合物皮尔逊软硬酸碱理论,等等。 氧化、还原、燃烧、酸和碱等氧化、还原、燃烧、酸和碱等3.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都不是很大,因此,只要不是精密实验,CO2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O2的损失很少) 。实践证明,用排水法收集CO2,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纯度。在精密实验中,为了克服CO2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采取排稀酸或排温热水的方法收集CO2。 4.4.铝离子的检验铝离子的检验( Zn2+ 、Cu2+) 中学化学中铝离子的检验,严格地说,不能算作铝离子的检验,实际上是铝离子的性质,即利用的是氢氧化铝的两性。在

19、分析化学中,离子的检验(鉴定)应该使用特效试剂。什么是特效试剂特效试剂?所谓特效试剂只有这种试剂遇到这种离子才会出现这种反应现象。 KSCN 溶液遇到Fe3+就变成红色,KSCN 溶液就是Fe3+的特效试剂; 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遇到Fe2+会产生蓝色沉淀,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就是Fe2+的特效试剂; 铝离子的特效试剂是茜素(有机染料)的氨溶液(铝试剂)。在铝离子溶液中加入茜素的氨溶液,生成红色沉淀红色沉淀。分析化学中利用这个反应来鉴定铝离子。 Al3+ +3NH3H2OAl(OH)3+3NH4+ Al(OH)3+3C14H6O2(OH)2 Al(C14H7O4)

20、3 +3H2O 茜素 红色 Mg2+:镁试剂 5. .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以前:不能先用水冲洗,而是先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冼(灼伤)现在:应立即用大量水冲冼,然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6. .安全意识安全意识 第十一单元第十一单元 盐盐 化肥化肥课题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课题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实验活动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去除一、修订思路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2.体现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求。 实验活动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3.根据教学实践的

21、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生活中常见的盐 1.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原“活动与探究粗盐提纯”改为“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内容基本不变。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生活中常见的盐 增加“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标题,补充反应实例(实验11-3,生成沉淀的反应),探究内容略作修改。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生活中常见的盐 原“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调整为正文内容(讨论),增加“方法导引”栏目,突出和强调

2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 2.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三种主要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化学成分和主要作用,修改为以表格的方式来呈现,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 增加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关系图,突出 化肥的正面作用。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 增加“讨论”,修改“调查与研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肥和农药的功与过,培养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1.课题课题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编写出发点:课程标准有要求;更重要的是考虑农村师

23、生的需求,避免教材的城市化倾向。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2.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氮肥:2021世纪3次诺贝尔化学奖(1918年、1931年,2007年)授与和合成氨有关的研究。 DDT (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C14H9Cl5) 缪勒(瑞士),缪勒(瑞士),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3年开始大量生产并使用年开始大量生产并使用DDT。作为杀虫剂,广泛用于。作为杀虫剂,广泛用于杀死危害粮食、蔬菜和果树的害虫;更重要的是,二战期间杀死危害粮食、蔬菜和果树的害虫;更重要的是,二战期

24、间和战后,有力控制了疟疾、伤寒、鼠疫、霍乱的流行,挽救和战后,有力控制了疟疾、伤寒、鼠疫、霍乱的流行,挽救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了数千万人的生命; 1965年美国科学院发表研究报告说,年美国科学院发表研究报告说,DDT使用使用20年来,至年来,至少拯救了少拯救了5亿人的生命;亿人的生命;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1962年,年,Carson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出版;研究发现出版;研究发现DDT非常稳定,非常稳定,分解速度极慢,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和致癌;分解速度极慢,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和致癌;1972年美国停用年美国停用DDT,此后多国停用;,此后多国停用;20世纪世纪80年代中期,南非停

25、用年代中期,南非停用DDT。但是,当时南非一个省疟。但是,当时南非一个省疟疾大爆发,至少造成疾大爆发,至少造成1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2000年,英美科学家在年,英美科学家在 Nature 药物学分册发表文章,呼吁药物学分册发表文章,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使用在发展中国家重新使用DDT控制疟疾。文章说,目前全世界有控制疟疾。文章说,目前全世界有3亿亿疟疾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疟疾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处热带地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处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儿童; DDT停用后,共约有停用后,共约有2000万儿童死于疟疾;万儿童死于疟疾;2003年,南非

26、重新使用年,南非重新使用DDT控制疟疾,结果同一地区每年死于控制疟疾,结果同一地区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大幅下降;疟疾的人数大幅下降;2006年年9月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公开号召非洲国家重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公开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新使用DDT控制疟疾流行,但使用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控制疟疾流行,但使用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 2010-20读者读者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化学化学” “污染污染” “有毒有毒” “有害有害” “危险危险” 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污染源污染源“本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本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Nature杂志杂志 2001年评论:年评论:“化学家太

27、谦虚!化学家太谦虚!”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二氧化碳、氯气、硫酸第十二单元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一、修订思路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某些内容进行修改。3.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数据、联系生活和社会实例等进行更新。4.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如更换或删除图片(不美观或意义不大)、完善习题等。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类重要的营养

28、物质 1.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引入方式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引入课题。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更换“课堂练习运动员跑400 m”为“练一练计算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化学味更浓些)。 删除和更换图片。例如,通过香烟盒包装上的标识文字,结合示意图,更为具体地形象地说明了香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同时避免与生物教材不必要的重复,“酶”的内容调整为“资料卡片”;增加“资料卡片纤维素”。 数据修

29、改为与生物教材一致( 15.6改为16;39.3改为39)。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调查与研究”修改。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本课题知识,提出问题,向学生介绍了平衡膳食的知识,贴近生活,并具有实际意义(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引入方式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日常生活经验,就营养强化食品进行讨论,引入课题。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呈现方式变化:将原资料中的表格改为柱

30、状图,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内元素的含量,以及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别。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通过有关运动饮料的讨论栏目,结合生活实例来说明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更新表12-1中数据: 将几种微量元素成年 人每天的适宜摄入量 更新为1418岁人群岁人群 (初中生),(初中生),更具针 对性。 删除图片:佝偻病患者,甲状腺肿大患者(不美观)。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课题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 3.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本课题有些内容略作修改: 增加

31、、删除或更换图片。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 “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内容更新,“导电塑料”更新为“复合材料”,体现了时代进步与科技新进展。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 “调查与研究”和“课外实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 二、修订要点二、修订要点 课题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 改变了“单元小结”的形式,层次更加清晰,知识点更为明确,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行总结。 1.“量量”的观念:必需元素的合理摄入量的观念:必需元素的合理摄入量元素最佳营养浓度曲线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1994年,我国第一次确定

3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碘盐含碘浓度(以碘离子计):加工为50 mg/kg,出厂不低于40 mg/kg 。1996年,我国对盐碘含量规定不得超过60 mg/kg的上限值。2000年,碘盐含量标准下调为加工水平35 mg/kg,允许波动范围为15 mg/kg。2011年9月15日,卫生部发布了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为2030 mg/kg ,各省、区、市在此范围内可自行调整,碘含量允许的波动范围为平均水平30%,新标准从2012年3月15日起实行。碘盐问题碘盐问题 北京最终确定选用国家标准中25 mg/kg的均数标准(允许范围1833 mg/kg)作为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同时,针对孕

33、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将提供碘含量均数为30 mg/kg的孕妇专用盐。 卫生部、工信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卫生部、工信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明确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明确规定,每公斤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准超过规定,每公斤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准超过1毫克,液态奶毫克,液态奶、奶粉、其他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不能超过、奶粉、其他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不能超过2.5毫克。毫克。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营养与食品专家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营养与食品专家陈君石 :“为什

34、么要定为什么要定1毫克,因为环境当中有,不能规定为零毫克,因为环境当中有,不能规定为零。怎么样判定是掺假的还是不掺假的?如果超过。怎么样判定是掺假的还是不掺假的?如果超过1毫克的毫克的话,我们有理由认为是掺假的,假如低于话,我们有理由认为是掺假的,假如低于1毫克的话,很毫克的话,很可能是环境当中有的。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都制定在可能是环境当中有的。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都制定在1毫毫克,不管是临近的香港地区,或者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克,不管是临近的香港地区,或者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还有欧盟,还有一些国家,都在这个水平。、加拿大,还有欧盟,还有一些国家,都在这个水平。” 三聚氰胺问题三聚氰胺问题

35、 2.我国制订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我国制订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01 聚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02 高密度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03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04 低密度聚乙烯: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 05 聚丙烯: polypropylene,PP 06 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 07 其他:Others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三、需要说明的问题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邮编:100081电话:010-58758372邮箱:感感 谢谢 观观 看看 和和 聆聆 听听Thanks For Appreciation请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