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与琵琶教学.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8337844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与琵琶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琵琶行》与琵琶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行》与琵琶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与琵琶教学.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与琵琶教学琵琶行与琵琶教学 摘要:本文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为例,剖析了作者的虚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音乐、对民族乐器琵琶的谙熟。该文论述了琵琶的产生和发展及在wWw.LW琵琶教学中琵琶行)的演奏指法与技巧。 关键词:琵琶行;琵琶教学;指法;技巧 一、琵琶的由来 琵琶又称 批把 ,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 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 批把 。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 马上所鼓也 。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

2、称为 琵琶 。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 秦汉子 ,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 阮咸 或 阮 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菩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反弹琵琶的传世佳

3、作之中,彰显了琵琶占据着 百乐之王 的地位,可见它在当时乐队中的重要作用。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0ud或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

4、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王壏 。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两项的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轮指系统,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按指系统,推拉系统。 直至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

5、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 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可以说,当今的琵琶,是 融贯中西 的结果,当不为过。古代琵琶的视觉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的诸多壁画中,有极为生动的描绘;在日本奈良正仓院t古物库)中,还藏有多面唐代彩绘琵琶的实物。 二、白居易的琵琶行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我

6、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是自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对人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构思的设计均有独到之处,当时风靡天下,有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之说。有关诗中的琵琶女的故事的真实与否。前人早有怀疑。其实,借用虚构的手法,用以寄托自身的感慨,表达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情怀,这在艺术上原不足为怪,倒是诗人对音律、对琵琶的演奏技巧的谙熟,更令人十分感佩: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

7、乍破水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江州贬所,这首诗由历史题材转到了现实题材,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 老大嫁作商人妇 的琵琶女的沦落命运。这首长篇叙事诗共由六件小事组成,即江头送客,巧遇琵琶女,欣赏琵琶曲,听 倡女 自述身世,诗人触发迁谪意,最后请琵琶女莫辞更坐弹一曲,诗篇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通篇布局,这种结构方式往往流于平铺直叙,但琵琶行却在平易中显得曲折动人,引人入胜。 琵琶行除了用秋天的枫叶荻花和三次江月的精彩描写来哄托人物感情外,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展示其性格、心理。如 寻声暗闻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干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

8、遮面 ,都十分贴切地表现了弹奏者即因羞涩又因难言之痛而不愿见人的情态;从 转轴拨弦三两声 到 低眉,信手续续弹 ,以逐层递进的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进入角色、开始回味往事时的神情和心绪,非常形象、逼真。至于其中对琵琶演奏技巧的一段描写,更是精彩之至,诗人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花下莺鸣、冰下流泉、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把音乐从急骤到轻微,从流畅、明亮到幽咽、滞涩,再到突然激扬的过程,极形象地摹写出来,而随着音乐的抑扬起伏,弹奏者动荡变化的感情也溢出行墨之外。更显出其描写的细腻、真切、自然流畅。在音乐接近终结时,作者这样写道: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

9、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自 ,在一声 裂帛 般的音响之后,一切都归于静寂,唯有秋月映照江心。 三、琵琶行中的演奏指法与技巧 wWw.LW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唱,千百年来传颂至今,被无数琵琶诗词所引用, 琵琶行紧紧抓住琵琶女本是长安倡女,曾学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后因年长色衰而为贾人妇的悲惨身世,抚今忆,昔作了丰富的遛想与发挥。时紧时松,时强时弱的节奏,似乎是琵琶女在诉说着心中的怨恨,感叹成为天涯沦落人的裴哀。 琵琶行中用 轻拢慢捻抹复挑 七个字,概括了琵琶演奏的基本指法与技巧。 句中所说的拢与捻,指的是左手的两种指法。拢,今称为推。即左手手指按弦向里 琵琶的中部)推;捻,现在称为 吟

10、 和 揉 ,即在左手手指把弦按在柱(就是今天说的 相 和 品 ,上左右捻动,使弦上发出摇曳不定的余音。 拢 和 捻 这两种左手指法,非常适于表现婉转细膩的情调。诗中描述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一定少不了这种左手指法的演奏,在现代戏曲音乐伴奏中,特别是河南豫剧曲牌哭剑的音乐伴奏中,琵琶的这种 吟 揉 指法,经常被运用,表现一种缓慢、悲痛、伤感的情绪, 至于句中的 抹 与 挑 ,则是指右手的两种指法。 抹 就是今天所说的弹,即用右手食指自右向左弹弦: 挑 和今天的说法一致,是用右手大指自左向右挑弦。弹和挑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法,是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琵琶的右手演奏指法

11、约有五十多种,其中包括基本指法、派生指法与组合指法。正因为有了如此多的指法,所以才有琵琶丰富的表现形式,那么,为什么称弹挑是右手最基础的指法呢?因为右手的五十多种指法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指法是由弹或挑派生的,或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所以,弹和挑质量的高低,对琵琶演奏的右手技法如 滚指 轮指 摭分 扫拂 等都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对于左手的发音和音色也概莫能外。 诗人在琵琶行中,对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扎实的基本功,仅用一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的描述就跃然纸上: 转轴拨弦 就是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是琵琶演奏前的准备工作,而这准备工作只在 三两声 中便完成了,并且这 三两声

12、 已经溶入并酝酿出了演奏者的感情了。拧轴拨弦,弹奏几声,曲调未成就充溢着感情,一声声低沉缓慢,充满沉思,好像在倾诉身世的不幸。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描写琵琶女弹奏技巧的文字也只有 轻拢慢捻抹复挑 句。先弹霓裳曲,又奏六幺众调。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对音乐的形象描绘和艺术感染力的渲染反衬琵琶女 曲罢曾教善才服 的高超技艺。诗中 大弦嘈噌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 ,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弹奏中,粗弦铮铮,急促得好似急风暴雨;细弦嚶嚶,细缓得犹如低声私语。急缓高低,错杂成一片,就好像大小珍珠落满了玉盘。时而如花下黄莺的婉转鸣

13、声,时而又似泉水下滩,声声幽咽,渐渐地泉水冷滞弦音凝结,乐声嘎然中断。这些名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急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嘎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丁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转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惊心动魄。 东舟西肪俏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当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

14、明月, 除了上述的演奏技巧描写,还有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的句子,这是一种右手指法,相当于现在琵琶演奏中的 扫弦 。既右手食指用力急速地从缠弦到子弦一划而过,四条弦霹雳一声发出强烈的和声效果,在这里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怒之情,是乐曲结束时常用的技法。不过, 琵琶行中的 扫弦 ,是用工具,即诗中所说的 拨 ,而不像今人用手指。前文中提到的 抹 与 挑 ,也是用拨子,古代琵琶演奏,用拨子,拨子可以是木质的,牛角或象牙的。不过,也就是在唐代,已经开始有人用手指代替了拨子,乃至最终完全放弃了拨子, 琵琶行中所描绘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

15、, 银瓶乍破水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由此可见,琵琶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优美的韵律,历经几千年沧桑,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自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脍炙人口、历代传诵的长篇歌行。诗篇如泣如诉的描写,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形式,都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受。 琵琶行用精湛的语言深刻而透彻地刻画了琵琶的形象,并将其完整的、可感的形象灵活而生动地层现在我们面前,将诗情与乐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启示。以加强我们的技法和情wWw.LW感体验,使我们的音乐素养得到升华

16、。诗人运用优美鲜明、有音乐感的语言,写出了琵琶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如同亲耳聆听一般的感受,同时把音乐效果与环境气氛、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写尽音乐感人力量,向大家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诗人较高的音乐修养。 琵琶的声音之美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白居易在诗中对琵琶的描绘是何等的准确,恰到好处。 音乐乃是入之灵魂,琵琶艺术又是音乐之灵魂与精华,琵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当之无愧的 民乐之王 。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琵琶的描绘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这首传世佳作,在具有五千年中国文学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中享誉非凡。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