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开示录一.doc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9057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化上人开示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宣化上人开示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化上人开示录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化上人开示录一.doc(1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宣化上人开示录(一)一寻声救苦念观音无论什么法门,只要你有忍耐心,都会有所成就。 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五日开示于观音七从无量劫以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有百千万劫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遇到过观音法会,所以我们的习气毛病丝毫没有减少,而无明烦恼一天比一天多。现在既能遇到观世音菩萨法会,这也可以说是在无量劫以前所种的善根,到今天才成熟,所以才能参加这样微妙不可思议的法会。如果你没有善根,没有德行,是没有机会让你打观音七的,所以要珍惜这七天的宝贵时间,不要打妄想,虚度光阴。如果尽打妄想,虽然参加这个法会,也等于没有参加一样,因为你不会得到什么好处。虽然,这法会才开始两天,可是我知道有人已经见到菩萨、见

2、到光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现前。又有人将要开五眼。所以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应该生大惭愧,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得到好处,其他人也是这样子,不是的。 金山圣寺,也可以说是沙里澄金的工厂。谁想要真修行,就不能离开金山圣寺,想再找修行的地方,就不容易找了。金山圣寺里的人,皆是有道心的修行人,纵使在极度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也要用功修行。 修道的法门,有八万四千那么多种。每一种法门,你都要明白一点,不要单单知道一种而已。若能每一种法门都知道一点,久而久之,就把所有的法门都明白了。单单只明白一个法门,就不容易体会佛法深如大海的境界。就好像愚人“以管窥天”,还以为天只有管口那么大而已。你要是不用竹管子,且看天究竟有多大

3、?所以学佛法,不要单单知道一种法门,应该法法皆通,法法皆明。现在打观音七,是佛法中的一部分。你如果没有修过这个法,就一定要来试验一次,不要没有试验,就不修了。如果能圆满打完这七天,对你身心定有好处。诸位千万不要当面错过,失之交臂! 菩萨是修六度万行。六度: (一)布施:自己要布施给其他人,不是要其他人布施给自己。 (二)忍辱:现在是打观音七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忍。要是能忍,就能圆满地打完观音七。要是不能忍,就一天到晚打妄想。譬如:“我等一会儿,要到某一间餐厅去大吃一顿。”或者想:“我在此处念观音,有什么用?简直是胡闹,赶快跑!”这都是没有忍。没有忍的人,不能修道。你修坐禅也可以,念佛也可以,念

4、观音菩萨也可以,这都是一样的法门,根本上没有什么分别。 无论什么法门,只要你有忍耐心,都会有所成就。你要是没有忍,什么法门也修不了。没有忍耐心,常常觉得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好,事事不如你的意,那么,你能修什么呢?道是没有我见,没有我执。如果有所执着,就永远不能修道。有人说“我要参禅”,你要参禅,更需要有忍辱心。 (三)持戒: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四)精进:即不懒惰。 (五)禅定: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就是求观世音菩萨帮助我们获得禅定。 (六)智慧:有了禅定,就生出智慧。所以六度是有连带关系的。 有人说“我喜欢专门修禅定”,那么我告诉你如何修禅定,就是一进入禅堂,不论怎么样,也不能出禅堂一步

5、。有人说:“假如有病了,怎么办?”有病你就病,有病也要参禅!要是死了,怎么办?死了也不可以抬到禅堂外边去。参禅的人死了,就把他的尸体放到空的坐单底下。纵使发臭了,也放在那儿,不往外抬。人死了,也不准出去。有人说:“那不等于监狱一样吗?”等于监狱?你难道不觉得你现在是在监狱吗?每一个人都在监狱里,不过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你的自性想出也出不去,想回来又不能回来。出去了,不能回来;回来了,不能出去,这是自由吗?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个监狱,只是你不了解。 我们现在坐禅,一进禅堂,就不准出禅堂的门口。谁一出去,香板就往头上、背脊打下去,这就是打七。打观音七,也是一样不准出禅堂。谁一出去,就要挨打。谁叫你来的?

6、有人说:“我是看到公告,所以才来。”可是公告上面,并没有写来了就可以走。走,可以的,但是要付大家的伙食费,才可以走,否则是不可以走的。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走,旁人看你走,也跟着走了。你也走,他也走,大家都走了,这叫做破坏道场。为了避免你破坏道场的罪,你需要负担大家的伙食费。如果你付不起,那就最好不要走! 你们各位都是有缘才到金山圣寺。要是没有缘,连金山圣寺的门口也没法子进来。既然是有缘,大家不妨作为观音法会中的朋友,大家手拉着手,一起向前走。到什么地方呢?到每个人心中想要到的地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帮助其他人。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我怕你们走错路。二观音菩萨与我们是兄弟我们每位众生的心里,都有

7、一位观世音菩萨。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六日开示于观音七我们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意思呢?“观”是观察世间所有的声音。观也是看,但不是向外看,而是看众生的心,看哪一位众生的心没有妄想,空了,就得到开悟。所以说“十方同聚会,皆共学无为”。十方的善男信女聚集在一起,共同修无为法。念观世音菩萨,也是一种无为法,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无为法,就是叫你不要打妄想。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念你,彼此互念。就好像你想你的亲戚,你的亲戚也想念你。我们和观世音菩萨,从无量劫以来,就是法眷属,法亲戚。从什么地方说起呢?从阿弥陀佛那儿论起。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观音菩萨的师父。观世音菩萨是

8、帮助阿弥陀佛弘扬净土法门的助手。我们和观世音菩萨就是法兄弟。观音菩萨是还没有生到极乐世界众生的哥哥,而众生是弟弟。如此说来,我们是很近的亲戚,所以我们想念亲兄弟,亲兄弟也想念我们。我们是观音菩萨的弟弟,观音菩萨是我们的哥哥。有人说:“观世音菩萨怎么会是我们的哥哥?那我们不是太高攀了?”观世音菩萨不仅仅拿我们当弟弟看待,也拿所有众生当弟弟看待。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寻声救苦?为什么众生有困难,他要帮助呢?因为他看一切众生,犹如手足一样,是他的骨肉,所以他才不怕一切艰难困苦,而救度娑婆世界的受苦众生。所以各位不要忘了自己的法兄弟。我们念一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念我们。我们叫一声“观世音菩萨”

9、,里面包含的就是哥哥。观世音菩萨就叫一声我们这些未来的菩萨,未来佛“小弟弟”。你要是能这样看观世音菩萨,更应诚心,更应该亲切地念自己的法兄弟,不要空过。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要低着头念,要抬起头来,表示一种勇猛精进的精神,不要现出颓丧不振的样子。观世音菩萨看你这么有精神,便即刻对你说:“快拉着我的手!”然后和你一起走向极乐世界。又有人在打妄想:“观世音菩萨怎么一天到晚看看看?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看?”你的看和观世音的看,有所不同。观世音菩萨是看里边,你是看外边。观世音菩萨是看自性,他的自性和每位众生都有电波。哪个众生在打什么妄想,他都知道。他是往里看他的电波,和你看的不同。因为有的众生离他很远,虽然

10、他有千手千眼,但要看无量的众生,也是不够用,也看不过来。所以他要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看看自性的众生,哪一个正在受什么样的苦,他就去救度这个众生。可是你是向外看,把自己根本的智慧都忘了。所以你这个看和他那个看是不同的。还有人又打一个妄想:“法师啊!您讲这个开示,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为什么我不相信呢?我们和观世音菩萨是兄弟,可是观世音菩萨是圣人,我们是凡夫,凡夫怎能和圣人称兄道弟呢?这不合乎逻辑学,所以我不相信。”好!你不相信,你讲的也是有道理,可是你这个道理,是属于凡夫的知见。因为你没有深入经藏,所以你的智慧不能如海。华严经上说:“菩萨作是念我与众生无始以来,互为兄弟,互为父母,互为姊妹,互为

11、夫妇。”你说你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明白华严经的道理。再者,不但菩萨看我们是众生,成佛之后,他看众生,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既然佛看众生都是父母亲,那么我说观世音菩萨看众生是兄弟、是姊妹,这又有什么不合理呢?你说你不相信,是因为你没有这种智能,没有知识。要不然,就是你所见太少了,所以才变得那么愚痴。我讲什么,你都不相信。佛为什么要度众生?因为他看“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他的父母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度众生,希望他的父母离苦得乐。我们天天念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现身在你面前,你又不认识,所以我们众生是很苦恼的。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现身在你的面前,你也不

12、认识呢?就是那个当面关,也就是你的考验。你念观世音菩萨,要学观世音菩萨的样子。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也要学他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无论谁对我们不好,我们都应该不动心。谁骂我们,我们都要忍;谁打我们,我们也要忍;甚至谁把我们杀了,我们也要忍,并且要认帐。为什么要认帐?假如我往昔没有骂过人,他也不会来骂我;我往昔没有打过人,他也不会打我。为什么有人骂我、打我、杀我?因为我往昔在愚痴的时候,也骂过人、打过人、杀过人,所以今生遇到这种境界,要把往昔所欠的债务还清了。以前不明白的时候,就好像赖债不还,现在明白了,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这笔债务。我们能承认这笔债,就能见到

13、观世音菩萨,就和观世音菩萨有真正法眷属的关系。所以,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要一见到人,就看别人的不对,你尽找别人麻烦,是自己苦未了,苦根未断尽。所以各位要认识境界,彻法底源。学佛法,必须要会运用佛法。要是不会运用佛法,无论你修到什么时候,佛法仍是佛法,你还是你自己。如果你会运用,那就和佛法打成一片,而不能分开。忍,是最要紧,即是叫你忍你所不愿意忍的事情。譬如我不愿意挨骂,可是有人骂我,我都欢喜。我不愿意挨打,可是有人打我,我更欢喜。我不愿意被人杀,生命是很宝贵的,可是有人要杀我,这是了脱我一生的业障,是我真正的善知识。所以各位啊!学佛法要倒过来学,修道也要倒过来修。怎么倒过来呢?就是你不愿意的事

14、,也要愿意。可是你所不愿意的事,也不是要你让给旁人。你要是和一般人一样,看不破,放不下,我、法二执不空,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那么麻烦就现出来。若能退一步想,那么任何事自然海阔天空。我们学佛法,不要往高深的地方去学,所谓“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用直心来修行。你念观世音菩萨,不要存一种贪心。不要说:“我念观世音菩萨,会发财。”这是办不到的。你要是没有贪心,反而会得到,一旦有这个贪心,反而得不到。你念观世音菩萨,也不需要向外宣传说:“我到某某地方打过观音七,你没有打过,你不如我。”不要打这种妄想。不贪名,不贪利,也不贪享受。念观世音菩萨,就要平平常常地念,不要企求一切。不要像有人念观世音菩

15、萨,说:“我没有儿子,要求观音菩萨给我儿子。”有人又要求个女儿。有的男孩子,念观世音菩萨是为求得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有的女孩子,就要求得个男朋友,这是不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应该把这些肮脏的念头去除,不要有贪嗔痴的心。譬如:天天穿衣,不要管它好不好,只求其不冷就可以了。天天吃饭,也不要有一种贪美味的思想。要是有这种妄想,那你就没有真心念观世音菩萨。要是真心念观世音菩萨,怎么还会想吃好?穿好?早已经把什么都忘了。什么都忘了,才能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我们每位众生的心里,都有一位观世音菩萨。你现在所念的,是念自己心里的观世音菩萨。有人说:“我向心里找,怎么连个心都没有?”如果你连个心也没有,那就不要

16、念观世音菩萨了。因为那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没有心,他不打一切妄想,没有贪嗔痴。他也不计划今天要穿好的衣服,或吃一点好的东西,享受一点好的供养。他是一切无着,一切不求。他所做的是度众生。他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成佛道,而无所求于众生。他希望众生能真正明白佛法,没有贪嗔痴。我们念观世音,不要一天到晚打妄想:“早上没有吃东西,晚上又没有茶喝,这太苦了!受不了,快跑!”这真是没有出息的修行人!三弥陀佛七开示念一句佛,虚空里便有一道光明。一九七九年冬开示于万佛圣城娑婆世界的人,都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地狱的众生,欢喜苦恼,不欢喜快乐;饿鬼欢喜嗔恨,不欢喜慈悲;畜生欢喜愚痴,不欢喜有智慧

17、,所以它才跑到畜生道去。我们虽说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没有苦恼;天上的众生,也是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在佛和菩萨的境界上,没有苦恼,也没有快乐,苦乐俱忘。众生多数是颠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将黑作白,将白作黑。究竟他知不知道这是颠倒呢?知道的,虽然他知道,他仍然去做不对的事。明明知道不合法的,他专门去做,知道什么是对的,他却不去做。譬如,念佛时去喝茶。喝茶有特别时间,不是随时随地可以喝。用念佛的时间去喝茶,是躲懒偷安。念佛念得倦了,便去喝一杯茶休息休息,懒惰一下。若要真心念佛,怎会想起去喝茶?早就把喝茶忘了,何况喝牛奶?什么都忘了。真正在念佛,吃饭了没有也不知道,更何况喝茶?

18、有人说:“念佛太危险了,连饭也不知道吃了没有。”这就是功夫。真正用功的人,吃饭没吃饭他不知道,穿衣没穿衣也不知道,睡觉没睡觉也不知道什么都忘了。是白天?不知道;是黑夜?不知道。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一切都空了。一切都空了,怎会想起要喝茶、要喝牛奶?金山禅寺有位法师便不敢喝牛奶。一喝牛奶,欲念便高升,他控制不住,于是不敢喝。我们吃东西只为维持生命,以食物作药品。不吃东西会死亡,所以吃一点维持生命,并不需要什么营养的食物来滋补身体。营养一多,麻烦就大了。修念佛法门,就要时时刻刻都在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停止的时候。醒时也念,睡觉时也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拉也拉不

19、断,扯也扯不断,用剑斩也斩不断。它的力量,比钻石还坚固。你没有任何方法能破坏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才叫做“念佛三昧”。念佛是这样,念经也是这样,持咒也是这样。在这情形之下,想打妄想也打不起来。修行并不容易的,看果真(三步一拜的恒实法师)为什么他发愿不喝牛奶?因为他知道牛奶的厉害。一喝牛奶,便有一股牛性,牛性来了,比老虎还要厉害。凡是对身体有营养的东西,你若不缺,身体若不亏,都不能用的。用了,就有很多麻烦,所谓“过犹不及”,太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娑婆世界的众生,一举一动,都是贪,都是嗔,都是痴。世间法,他用贪嗔痴去修行;出世法,他还是用贪嗔痴去修行。修行,他贪着开悟。坐了两天半禅,想要开悟;修

20、了两天半法,想要有神通;念了两天半佛,便想得到念佛三昧!你看这贪心多大,都是贪心鬼的表现。修行,要把它看作各人的本分。不需要贪,久而久之,功德自会圆满,菩提果也会成就。本来应该成功的,贪多却嚼不烂,吃饭要一口一口吃,把一碗饭统统塞到嘴里去,挤到口里一点地方也没有,你说怎样吃?嚼也嚼不动,更咽不下去。吃饭是最简单的比喻,这叫“贪多嚼不烂”。修行,要行无所事,不要有贪心,不要我想如何如何,“我想开悟,我想得神通了。”哪会这样快?把种子种到地下,要等它慢慢长出来,时间到了,它自然成熟。古人说“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但你不要怕费事,时间久了,自然会磨成针。所以修道,就要去毛病。什么是毛病?你欢

21、喜喝茶,这是毛病;欢喜喝牛奶,这是毛病;欢喜打妄想,也是毛病。如果一切贪图自在,用功便不相应。用功,是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疲倦,才会有成就。这里要向你们诸位道歉!因为我欢喜说笑话,所以你们胖的人,听我说了以后,不要急着去减肥。要不然又头上安头,弄出很多麻烦来。全世界都充满天灾人祸,黯淡无光。这表示人类的生命都有危险。这种杀人的戾气,前所未有。我们知道的有原子弹、氢气弹、核子武器,现在还有激光。这些杀人的利器,一旦使用起来,人类可能同归于尽。所以,时到今日,唯有依照佛法修行,才能消灭灾祸于无形。全世界充满黑气,黑业弥漫。哪个地方真有修行人,哪个地方的灾难就少一点。若遇很多人聚在一起修行,共同的力

22、量,便能消灾化劫,无形中把暴戾之气,改为祥和之气。可是必先要脚踏实地,躬行实践,依照佛法修行。大家拿出真心来念佛。念一句佛,虚空里便有一度光明。若能恳切至诚地念佛,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气化为吉祥,把染污、暴戾、灾难的空气改变过来。万佛圣城是世界上最光明的一个地方,因为万佛放光,遍照寰宇。你在万佛圣城,就是打妄想,比起在世界上做最大的功德还有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万佛圣城的人,人人向善,就是打妄想,多数打善的妄想,很少打恶的妄想。所以万佛圣城,可以说是世界的太阳,世界的月亮,遍照大地,令一切众生普获清凉。所以住在万佛圣城的人,皆是往昔种诸善根,发过愿,愿意改造这个世界,令世

23、界的灾难,化为乌有。所以,在万佛圣城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正确的去做。不要同流合污,不要像一般人。万佛圣城里的住众,都是很善良的人,若有劣性众生,早晚他不能存在,早晚他会自己迁单。万佛圣城,在西方从地涌出,将来全世界所有的佛教徒,聚会一起,共同在此地修行,共同研究佛法。令佛教发扬光大,既然能在万佛圣城出家修道,将来一定会成佛。为什么?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你先到了万佛圣城,会先得道。后来的,便会晚一点。有些人来到万佛圣城,觉得住不下来,因为他们感到这城市没有很多活动,很呆板,没有很多娱乐。但你应该知道,只向外求娱乐,反把你真正的快乐耽误了。在这世界里,要找假的,会把真的丢了;要找真

24、的,先要放下假的。不能又想修出世法,又放不下世间法。脚踏两只船,又要到江北,又要过江南,是办不到的。现在打佛七,要一门深入,凭着真心、诚心、虔心,修念佛法门,不要空过一时一刻。要知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不用功,便增长罪业;真用功,便增长善根。要老老实实地念佛,才不致浪费光阴,生命才有点价值。四什么是佛法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叫佛法?佛法,就是世间法不过是世间人所不愿意行的法。世间人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出发点无非是自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而佛法,是大公无私,是为了利益他人。学佛法,一举一动都要为他人着想,把自我看轻了,舍己为人,不令他人生烦恼,这就是佛法。一般人往往对于这一点认识不

25、清楚,所以在佛教圈里争争吵吵、烦烦恼恼、是是非非,跟一般世俗人没有两样,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边学佛,一边造罪业;一边立功,一边损德。这样,对佛教不但没有利益,反而有大害。这就是佛所说的:“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身为佛弟子,在佛教里这么自私自利,看不破,放不下,怎会与佛法有所相应?学佛的人要:真认自己错 莫论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 同体名大悲 要彻底了解佛教的真理,自己必须先要修忍辱、布施,才能有所成就。必须要“翻过来”,这也就是与世俗的人有所不同,不要同流合污。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与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你们皈依我的人,都是我身上的血和肉。无论把

26、哪一块肉割去,都是很痛的。无论哪一个地方流血,元气都会受损伤的,所以你们要互相团结。为了要使佛教发扬光大,就要吃人所不愿意吃的亏,受人所不能受的侮辱。心量要放大,行为要真实。如果不向真的去做,佛菩萨是知道的,不能欺骗佛菩萨。大家要检讨己过,痛改前非,真正认识自己以往的颠倒、不合理的作风。要老老实实,忘记自己,而为整个佛教、整个社会服务。本来,在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团体,哪一个社会,都是错综复杂,互相勾心斗角。在金山圣寺、万佛圣城、金轮圣寺,以及隶属法界佛教总会下的所有道场,都要把这种情形改善。当然,不能马上改得很圆满,可是也要一步一步去做,改到最圆满、最彻底、最究竟的地步。然后,还要念兹在兹,保

27、存这种良好的行为、志愿,去发展佛教,令佛教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佛弟子应有的责任。佛教若不兴旺,乃是因为我本人没有尽到责任。不要把责任推诿到他人身上。若能这样,不久的将来,佛教一定能发扬光大,推行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身为佛弟子,天天求佛庇佑,不外求佛帮助我,或者助我发财,或者助我升官,或者助我开智慧只知道求佛帮助自己,但没有想想我们对佛教有什么贡献?是不是拿出真心来?就在这处要常常回光返照。皈依时发菩萨四宏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问问自己:“我度了众生吗?”若度了,不妨再多度一点。若没有度,便赶快发心度众生。(二)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是无穷无尽的,但要把它反过来,化为菩提。反过来没有?若还没有,

28、则快点把它反过来。(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我检讨:有没有学佛法?有没有为佛教出点力?是不是学了死死板板的佛法,不懂得活用,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天下间没有比佛道更超脱、更究竟的法门。我有没有真正发愿去成佛?不但是自己成佛,还要度一切众生成佛!且看,释迦牟尼佛往昔“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为半句偈而舍生命,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为法之诚,多么高超!大家要效法这种精神。在洛杉矶的金轮圣寺,我每个月去一次,差不多有三、四年了。我觉得你们每个人没有从佛法得到真正的利益,没有真正体会到佛法伟大的精神,还是把自己划到佛法的外边去,未能深入。要想佛教兴盛,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做起,要献出真心

29、,为佛教牺牲、努力,不要在小圈子里混。应以法界为体,虚空为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每个人果真能这样,那么佛教就会发达。五禅七的规矩时刻用自己应该用的功夫,时刻把功夫提起来。一九七四年一月六日开示于旧金山金山禅寺法界佛教总会,成立于一九六八年。该会的前身,就是佛教讲堂。(总会)自从成立之后,每一年都举行佛七和禅七数次。所以,都在无声无息中过去了。很少人知道法界佛教总会所属的金山禅寺在打佛七或禅七。因为我们对外不宣传,不攀缘,而是老老实实在修行。如有人知道愿意来参加,我们欢迎之至!但是我们绝对不到外边化缘,叫人帮助,对人家说:“我们金山禅寺在打禅七,有一些无心道人在修行,你们应该来供养,则功德无

30、量。”我们从来就没有做过这样的宣传。在中国打佛七的时候,善男信女所乐捐的功德香油钱,足够道场一年的开销,有时还有盈余。在打禅七时,有很多善士发心供养而结缘,这个法缘,源源而来,米、面、油、酱等等收入很多。在美国,佛教刚开始,一切要往好的方向去做,要将过去的陋习铲除,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不采取任何方法来化缘,所以这种缘就没有了。如果会用方法,也许会化得更多。我们为什么不去化缘?因为我们要老老实实认真修行,听佛菩萨的安排。佛菩萨和天龙八部护法善神,看我们用功修道,自然会有感应,如果我们不认真修行,就是有人来供养,也应该生大忏悔心。所谓“三心不了水难消,五观若明金也化”。我们要是存

31、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种心不能了,那么,施主即使只供养一杯清水,也难消受。如果能把五观的道理明白了,就是吃金子(金,譬喻珍贵的食物),也能消受得起。什么是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今天晚上开始打禅七。我们金山禅寺的禅七,和中国各大丛林的禅七不同。他们打禅七是“打食七”,在晚上一定要吃麻油包子,就是镇江的金山寺和扬州的高旻寺也不例外。有很多禅和子,专到有麻油包子吃的寺庙去打禅七。哪个地方包子好吃,就到哪里去打禅七。他们不选择寺庙而选择包子的大小,所以有的寺庙以麻油包子又大又香为号

32、召。并不是我诽谤出家修道人,放不下吃,的确是如此。我们金山禅寺没有吃麻油包子的规矩,就是连小吃也没有。在中国打禅七时,有很多居士来供众,这一炷香,你供养四个桂圆;那一炷香,他供养两个花生糖,或者饼干,或者锅巴。总之,每炷香,都有人来供养。令无心道人生出贪吃的心来,吃得肚子满满的,无法静坐。我们这里就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和他们不同。我们从早晨两点三刻钟开始行行坐坐,坐坐行行,到晚上十二点钟休息。我们是修苦行,是苦干,是苦练,行人所不能行的事情。可是,如果不将“生死”二字挂在眉梢上,反觉得睡眠不够,坐在那里,正好入睡觉三昧。如果是这样子,永远不会有所成就。 我们要“舍死忘生”来打禅七,要认真用功打

33、七,必须要得到自己应得的才受用。不要随波逐流,看人行我也行,看人坐我也坐,看人睡我也睡,这样是不可以的。浪费时间,对自己无益。我在以前曾经参加过几个地方的禅七,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被监香者打过香板。为什么?因为我不睡觉。白天在禅堂里坐,晚上也在禅堂里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坐在禅堂,也不知道什么叫休息,什么叫睡眠?就是一秒钟的时间,也不随便放过去,时刻用自己应该用的功夫,时刻把功夫提起来。你们各位都是善根深厚的人,都是聪明有智慧的人,应该把这事情看重,不可敷衍了事。尤其今年的禅七,一定要有人开悟。如果没有人开悟,等打完禅七,每人要打一百香板。你们觉得能受得了一百香板的话,就不要开悟。要是觉得受不了,那

34、么,就要开悟。若是有人害怕被打香板,现在还没有开始打禅七,可以退出。既然参加之后,一定要有始有终,不可退出。禅堂的规矩,是已经告了生死假。就是有人死了,只能将尸体放在坐单底下,不许往外抬,况且又没有人死,更不可随便退出去。我们在这里要立生死的门庭,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舍不了死 就换不了生 舍不了假 就成不了真 这是金山禅寺的门庭。所以今年的禅七,大家要努力再努力,无论如何,要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如果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谁也不要想走出金山禅寺的大门,就把你关在监牢里。这是今年大概的规定,希望大家遵守规矩。六以妄制妄参话头参禅,就是不打其它的妄想。一九七五年九月开示于旧金山金山禅寺

35、现在开始打禅七。在禅堂里不念佛,在佛七不参禅。现在是坐禅,行也是禅,坐也是禅,站也是禅,卧也是禅。总之,行住坐卧都是禅。从前参禅人,没有什么念头,这叫无念。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参禅,就是参一念不生。到了明朝以后,就采用参话头。现在所有的禅堂,都是参话头。话头有很多种,有的参“念佛是谁?”有的参“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有的参“如何是没有了?”等等。参禅,就是不打其它的妄想。譬如参“念佛是谁?”总想念佛是谁?其实这也是妄想,但是用一个妄想来控制一切妄想,这是以妄制妄、以毒攻毒的办法。甚至于念“阿弥陀佛”,也是以妄制妄。就是念佛这一念,也是不对的。参“念佛是谁?”这一念,也是

36、没有的,但由这一个妄想就能把其它的妄想都制住了,这是参禅的一个道理。参禅的人,“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执着在一切境界。参禅参到“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外不知有物,内不知有心”,到这个时候,与法界合为一体,才能豁然开悟。切记!不要被声尘所转,东望西看,心不专一。参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的时候,便能把生死的根本断了。面见释迦牟尼佛,才知参禅的好处。从无量劫以来,一直到现在,才幸运遇到打禅七的法门。一定要特别专一,至诚恳切,好好用功,不要把宝贵的光阴空过,不要打好吃、好穿、好住的妄想,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时光和命光一样的宝贵。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37、失落寸金容易得 光阴过去难再寻 这就是说,一般的光阴就这样的宝贵,何况在打禅七,时间的光阴更为宝贵。不知道在哪一分钟或哪一秒,就是开悟的时候,所以分秒必争,不可空过。希望参加禅七的各位,要勇猛精进,不可放逸。要忍一切苦,才得一切乐。忍人难忍,受人难受,这才是修道的精神。七认真修行莫放逸要时时刻刻反省和检讨,有过改之,无过勉之。我们第一个暑期班(一九六八年)在佛教讲堂开课。当时有很多人从西雅图来参加,为期九十六天。功课很忙,每天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有在星期六放半天假时,有的就去洗衣服,有的就做私人的事。楞严经就在那时讲的,计划在暑期班的期间把它讲完。最初每天讲一次,讲了一个时期,觉得时间不够,于是

38、乎增加一次,每天讲两次。后来又怕讲不完,再增加一次,这样,每天讲三次,到了最后,每天讲四次。在这个暑期班的期间内,勉强将这部楞严经讲完,功德圆满,回向众生。楞严经讲完之后,就有五位美籍青年出家,三位比丘、两位比丘尼。这是美国最先有人出家,受具足戒的开始。以后每年都有暑期班,继续有很多人来学习佛法,也有人出家做比丘和比丘尼。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金山禅寺的宗旨,重质不重量,只要实实在在修行,研究佛法,就是一个也不算少,何况不止一个。金山禅寺出版一本英文杂志,定名为金刚菩提海(编者注:后改名为万佛城金刚菩提海,中英文对照),是月刊,刊登佛法要义,令西方人晓得佛法的来龙去脉,而对佛法有个正确的认识,不再

39、误解佛教是迷信,是崇拜偶像,是消极悲观者,是社会的寄生虫。令一般人知道佛教是自由平等,没有种族、国籍、地域的界限,一律是佛弟子,以提倡世界和平为目标。佛教从有史以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因为佛教的戒律,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不但不杀人,就是其它的动物也不杀,而且还要放生,保护一切动物的安全,所以没有战争。金山禅寺是在沙里澄金。若是金子,来到金山禅寺,等于回到自己的家里。虽然不讲话,但是读书很方便,没有人来打闲岔。天天研究佛法,这是很好的环境。美国人很多,但真正发心来到这里研究佛法,来听经学法的有多少呢?所以,成佛是一个一个成的,不是一群一群成的。世界上无论什么,都是以少为贵。我们金山禅寺研究佛法的人数

40、虽不多,但在这世界上却是最贵重的,将来各位把佛法学会了,都可以到各处去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令一切众生早成佛道,这是我对各位的期望。这次来参加暑期班的人,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时间,不要浪费光阴,中国有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以时间是最宝贵的,最重要的。今年暑期班的同学,在这里要努力学习佛法,不要把宝贵的光阴空过去,一定要学点真正的道理。现在有一件事情,想对各位说一说,本来我不想说,可是不能不说。什么事情?就是出家人一定要尊重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贱,又不可以贡高我慢,要时时刻刻反省和检讨,有过改之,无过勉之。绝对不可散漫,不可放逸。你们大家既然跟我出家学道,凡是我所见到的

41、,一定要讲出来,纠正你们的毛病。如果不讲,那是我对不起你们各位。我将所见到的事说出来之后,你们听不听,改不改,那是你们个人的事。我把做师父应负的责任尽到,问心无愧。你们可不要堕地狱的时候,才来埋怨师父。“啊!我师父当初为何不严教?如果好好教我,我怎会堕地狱?”现在我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出家人切记!切记!不可以干涉别人的自由,不要影响别人的行动。自己不修行,不要妨碍他人修行;自己不持戒,不要妨碍他人持戒;自己不修德行,不要妨碍他人修德行。如果有这种思想和行动的人,一定要纠正过错,改恶向善。出家人,时时刻刻自己管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合乎戒律,不荒唐,要认真。不可随随便便,所谓“无以规矩不成

42、方圆”。所以,佛在入涅槃时,告诉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这是出家人的座右铭。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存三念五观。“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修行,披毛戴角还。”这是多么危险!所谓“袈裟底下,失去人身。”所以,出家人处处要严守戒律。我们在生死未了的时候,欲心未断的时候,时刻不能懈怠,处处不能马虎。所以普贤菩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又说: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我们出家人,一分一秒也要爱惜,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如此的宝贵,不可浪费时间。每人要用功修行,精进再精进,才能有所成就。凡是用功修行的人,没有时间说话,没有时间打闲岔。关于这

43、一点,我希望每个人都要注意。我见到不修行的人,非常痛心。这岂不是辜负当初出家时所发的愿吗?这种口是心非的出家人,焉能为僧宝?盼望各位自己尊重自己!八若人静坐一须臾 我们在禅堂里静坐,不但对自己的功德是无量,就是对全世界人类的功德也是无量。禅宗这一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也就是顿教。顿教,是由渐教勤修而成的,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我们现在行住坐卧,就是渐修。等到有一天,真正明了,豁然开悟,就是顿。顿也没有离开渐,渐也帮助顿。一般修行人,他修什么法,便说什么法是最好的,是第一的,要不是第一,他就不会欢喜它,也不肯去修行。你要是真明白,一切法都是佛法,皆不可得,便没有什么可执着的。打禅

44、七,是调身调心。调身,令身不乱动。调心,令心不打妄想,常常清净。心能常清净,则尽虚空遍法界都在自性里边。自性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也就是本来的佛性。我们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被邪知邪见迷染得太深了,所以不容易明心见性。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要打禅七。打七叫“克期取证”,定下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之内,一定要得到好处。在用功方面,一定要求个明白。你要想真正明了,首先要学一个不明了。在禅堂里用功,用的是什么功?不知道。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间不知有人。从早上到晚上,做的是什么事?不知道。吃的是什么饭?不知道。穿的是什么衣?不知道。就是昏昏沉沉,什么也不知道。这叫“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

45、愚始见奇”。就是说养成世界上最笨拙最愚痴的人,这时便会生出巧妙来。此时,一通一切通,一了一切了,一悟一切悟。都通了,都明白了,彻底地开悟了。学到什么?也不知道,好像傻子一样。可是,就在此时,奇怪的事就出现了。打禅七,就是要把你那些小聪明、小智慧都收起来,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如果你觉得什么都明白,你就是没有真正明白佛法的人。所谓“大智若愚”,外表看来,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心里什么都明白,这也就是小事糊涂大事明白,这种人才有大成就。我们在禅堂里,人家跑就跟着跑,人家坐就跟着坐,东西南北都不知道。这时候,才能转过身来,真正的明白,真正的了解。明白什么?明白自己的本地风光。了解什么?了

46、解自己的本来面目。在禅堂里,要用功修行,少说废话,不要浪费时间。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坐禅确实是这样宝贵,不知在哪一分钟就能开悟,所以要分秒必争,任何时间也不能放过。若是到厕所,方便之后,即刻回到禅堂,继续打坐;到斋堂去,吃完饭之后,立刻回到禅堂打坐。总而言之,不放弃开悟的机会。不知哪个时候,就是开悟的时候。换句话说,行香、跑香、坐香,都是开悟的良机,不可错过!清朝的雍正皇帝,有一次召见高旻寺和尚天慧禅师到北京去,和他谈论禅理,问他还识玉琳国师的宗旨吗?他没回答。皇帝便命他在宫里的禅堂坐七天,一定要参出答案来。否则,要斩他的头。在六天之内,他参不出究竟的答案。最后一天,急得他

47、跑禅堂,跑来跑去跑昏了头,撞到大柱上,头上起了一个大疙瘩。这回清醒了!得到标准的答案,于是他来见皇帝,雍正知道他已认识玉琳国师的宗旨,他也所以开悟了。从此之后,才立下跑香的制度。在禅堂里,就是行香、跑香、坐禅、参话头。行香就是快走,跑香就是慢跑,坐香就是坐禅,参话头就是思惟一句话。例如,参“念佛是谁?”一心一意参这句话,参到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时候,就是开悟时。这些方法,是用来禁止妄想。没有妄想,就能开悟。坐禅的目的,是要开悟。开悟之后,就有超人的智慧。所以,祖师们研究以毒攻毒的办法,用参话头来控制妄想,也就是用一个问题控制多个问题。参什么话头?参“念佛是谁?”你在什么时候把“谁”找到了,知道

48、究竟“念佛是谁?”到那时候,你才是真正明白。明白什么?明白颠倒是非要远离。在心经上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些过程,要经过一番苦功,才能有所成就。讲多了,打闲岔,还是规规矩矩脚踏实地去用功修行。有一点大家要知道,在三字经上说“贵以专”,无论做什么事情,你能专心一意去做,最后一定会成功的。我们参话头也是这样,只想一个话头,白天想,晚上想,吃饭想,睡觉想,走路想,坐下想,非想到海枯石烂不停止。换句话说,就是“不开悟不休息”。想一个问题是真理,想多问题是妄想。有这么样两句话,说得很有意思:“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这是形容坐禅的功德,就是说坐禅的人,在须臾之间,能清净片刻,能修静虑的功夫,就比造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七宝塔的功德还要大许多倍。因为造那样多的七宝塔,不过是供养佛舍利(灵骨)。如果能静坐一须臾,这是造佛的真身。所以说静坐一须臾(很短的时间),胜造七宝塔。静坐片刻就有这样大的功德,如果天天静坐,那种功德非算数所能算出来的。你能在一须臾之间不打妄想,清净其心,久而久之,你的心便能湛然常寂。我们在禅堂里静坐,不但对自己的功德是无量,就是对全世界人类的功德也是无量。有人说:“我们的功德,怎能给全世界人类呢?”现在全世界的人,因为争名夺利,所以杀气腾腾,自私自利,你争我夺,搞得世界乌烟瘴气。人类斗争坚固,一天比一天厉害,一天比一天危险,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佛教素材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