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总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4252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总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总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总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总教案全册.doc(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总教案全册.精品文档.科目:信息技术年级:八年级第一课 光影之旅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l 了解图像处理的意义和流程l 了解常见图像处理软件及其适用范围l 了解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教学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机房的优势,首先由教师展示作品,确定教学主题并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加工处理图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Photoshop界面,体验Photoshop的功能,对其产生兴趣。

2、教学重点: 能够实现改变图像大小和图像的纠正。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学习要求】 (1)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能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提倡创新。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暑期生活刚刚结束。在暑假,你们有没有去旅游啊? 老师旅游了一次,大家一起看看我的一些照片! 我想将一些照片作为图片素材用于网页制作,放到网络上,行不行?有什么地方不行?要如何修改? 那我们今天就利用Photoshop来修改这些照片吧! 【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由于Photoshop的普及面比较广

3、,可能有的学生以前系统学习过,有的简单接触过,有的也可能一点都没有接触过,起点差异性比较大。教师应当尽力避免单纯介绍知识或限制学生的操作过程,而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创造性地学习Photoshop。 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非常强,并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通过这一任务让他们的想法得到实现。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暑期生活刚刚结束。在暑假,你们有没有去旅游啊? 老师旅游了一次,大家一起看看我的一些照片! 我想将一些照片作为图片素材用于网页制作,放到网络上,行不行?有什么地方不行?要如何修改? 那我们今天就利用Photoshop来修改这些照片吧! 学生活动:倾听、欣赏并思考

4、初识Photoshop的操作环境 教师活动:1、标题栏: 2、工具箱: 3、工具属性栏:可针对用户所选工具参数调整,一般工具属性栏均在菜单栏下方。所有工具的参数均可复位。 4、菜单栏:菜单栏中包含了大多数的操作命令, 5、图像窗口:即为当前或已打开的各张图像,一般每张图像均有一个独立的窗口。 6、状态栏: 7、浮动面板(调板):用来显示各种编辑信息,可显示各种图层、通道、路径、历史记录、动作等。 教师简单介绍Photoshop的界面,过一会儿练习时学生们可尝试操作,特别是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栏各菜单中的命令,尽量都试一试,在操作时注意观察标题栏、状态栏、工具选项栏和面板的变化,从实践中思考

5、各部分的功能作用,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拨。 学生活动:体验,思考 二、photoshop文件操作 教师活动:这张照片放上网上,照片太大影响网页的布局,同时浏览速度太慢,请修改它,以适合在网上浏览。 布置任务: 1、第一张照片放到网页中要求是300*80像素;修改好这张照片并上交。 打开指定图像文件,并能改变图像文件的大小及分辩率的设定,学生根据选取的图片进行操作。并保存为另一种格式文件。 学生活动:倾听、制作自己的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同学发现问题,激励同学主动解决问题,加以点拨 注:1、补充:双击图像文件的结果,如何修改打开方式。 2、知识林 像素是用来表现图像的亮度和色彩变换的一个点,是

6、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 分辨率是指每单位长度方向上包含的像素数量。相同的区域内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的细节就越丰富。 3、数码相机的像素如何计算:数码相机的CCD的分辨率(或称为像素值):一幅标有1024768像素的图像而言,就表明这幅图像的长边有1024个像素,宽边有768个像素,1024768=786432,即这是一幅将近80万像素的图像。 三、图像的纠正 教师活动:第二张照片拍摄时没拍好,歪了,要求将它纠正。 布置任务: (1)度量倾斜的角度; (2)旋转画布摆正图像 教师活动:我们从建筑物底下往上拍摄时造成图像在空间上的扭曲,要求将它纠正。 布置任务: (1)使用工具箱内“矩形选框工具”,

7、将整个图像全部选中。 (2)点击“编辑”板书:教学反思:第二课 牛刀小试 初识Photoshop【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Photoshop的操作环境; (2)掌握图像文件的操作,; (3)能够实现改变图像大小和图像的纠正。【教学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机房的优势,首先由教师展示作品,确定教学主题并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加工处理图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Photoshop界面,体验Photoshop的功能,对其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实现改变图像大小和图

8、像的纠正。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学习要求】 (1)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能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提倡创新。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暑期生活刚刚结束。在暑假,你们有没有去旅游啊? 老师旅游了一次,大家一起看看我的一些照片! 我想将一些照片作为图片素材用于网页制作,放到网络上,行不行?有什么地方不行?要如何修改? 那我们今天就利用Photoshop来修改这些照片吧! 【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由于Photoshop的普及面比较广,可能有的学生以前系统学习过,有的简

9、单接触过,有的也可能一点都没有接触过,起点差异性比较大。教师应当尽力避免单纯介绍知识或限制学生的操作过程,而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创造性地学习Photoshop。 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非常强,并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通过这一任务让他们的想法得到实现。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暑期生活刚刚结束。在暑假,你们有没有去旅游啊? 老师旅游了一次,大家一起看看我的一些照片! 我想将一些照片作为图片素材用于网页制作,放到网络上,行不行?有什么地方不行?要如何修改? 那我们今天就利用Photoshop来修改这些照片吧! 学生活动:倾听、欣赏并思考 初识Photoshop的操作环境 教

10、师活动:1、标题栏: 2、工具箱: 3、工具属性栏:可针对用户所选工具参数调整,一般工具属性栏均在菜单栏下方。所有工具的参数均可复位。 4、菜单栏:菜单栏中包含了大多数的操作命令, 5、图像窗口:即为当前或已打开的各张图像,一般每张图像均有一个独立的窗口。 6、状态栏: 7、浮动面板(调板):用来显示各种编辑信息,可显示各种图层、通道、路径、历史记录、动作等。 教师简单介绍Photoshop的界面,过一会儿练习时学生们可尝试操作,特别是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栏各菜单中的命令,尽量都试一试,在操作时注意观察标题栏、状态栏、工具选项栏和面板的变化,从实践中思考各部分的功能作用,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

11、拨。 学生活动:体验,思考 二、photoshop文件操作 教师活动:这张照片放上网上,照片太大影响网页的布局,同时浏览速度太慢,请修改它,以适合在网上浏览。 布置任务: 1、第一张照片放到网页中要求是300*80像素;修改好这张照片并上交。 打开指定图像文件,并能改变图像文件的大小及分辩率的设定,学生根据选取的图片进行操作。并保存为另一种格式文件。 学生活动:倾听、制作自己的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同学发现问题,激励同学主动解决问题,加以点拨 注:1、补充:双击图像文件的结果,如何修改打开方式。 2、知识林 像素是用来表现图像的亮度和色彩变换的一个点,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 分辨率是指每单

12、位长度方向上包含的像素数量。相同的区域内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的细节就越丰富。 3、数码相机的像素如何计算:数码相机的CCD的分辨率(或称为像素值):一幅标有1024768像素的图像而言,就表明这幅图像的长边有1024个像素,宽边有768个像素,1024768=786432,即这是一幅将近80万像素的图像。 三、图像的纠正 教师活动:第二张照片拍摄时没拍好,歪了,要求将它纠正。 布置任务: (1)度量倾斜的角度; (2)旋转画布摆正图像 教师活动:我们从建筑物底下往上拍摄时造成图像在空间上的扭曲,要求将它纠正。 布置任务: (1)使用工具箱内“矩形选框工具”,将整个图像全部选中。 (2)点击“编

13、辑”板书:教学反思:第三课 色彩魔术 图像色彩的处理教学目标:了解色彩的各种基本概念; l 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优化图像明暗; l 设置色彩的属性和色彩平衡,使图像色彩符合特定的使用需求。 教学重点: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 调整色相和饱和度 教学难点: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在做电子板报时,经常要用图片来作背景或插图,如:用作春天的玉兰一文中的插图和背景。 来源不同的图像往往效果不尽人意;图像本身没有问题,却不符合使用需求。这时,就要借助Photoshop进行调色处理了。 二、图像色彩的处理 1、调整图像的明暗 明暗正是影响图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

14、由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决定。 亮度即人对光的强度的感受,也指画面颜色的明亮程度。 对比度即投影图像最亮和最暗之间的区域之间的比率。 适当提高原图的亮度和对比度,就能提升画面品质 在菜单栏依次选择 “图像 调整”,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 拖动滑块或修改数值,直到满意。 注意:使用预览功能。 调整图像的色彩 图的色彩鲜艳醒目,用作背景会干扰文字,妨碍人们阅读。同时,背景图片要配合文字烘托出一定气氛。 色彩同时具有3个属性,分别为色相、饱和度、明度 色相即色彩的面貌。不同的色相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联想:红色热烈;绿色希望;蓝色忧郁;紫色神秘; 饱和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度越低,图像越接

15、近灰色调,常用来营造画面的怀旧气息和历史感,或用于黑白打印;饱和度越高,图像色彩越鲜艳,适合彩色喷绘等。 明度即颜色的亮度。将明度调至最低,画面呈现黑色;最高时,画面为白色。 将色相调至紫色,比较适合表现静谧的意境;降低饱和度能使色彩显得素雅;提高色彩明度,能打造出淡淡的水印效果 l 在菜单栏依次选择 “图像 调整”,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2 拖动色相滑块,直到玉兰花呈现紫色; 3 降低色彩饱和度; 4 提高色彩明度 三、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完成作业2。 按要求处理“桃花图”: (1)调整图像的明暗、色彩,美化图像; (2)在以上基础上,将图片制作成烘托文字的背景图片; (3)发挥创意和

16、想象,将“桃花图”打造出多种意境。 四、补充: 1、用Photoshop给数码照片调色,快捷的方法是应用“图解”“调整”菜单下的自动色阶、自动对比度、自动色彩。 2、通过上面的调整,图片基本达到素雅清新,淡化的效果了。美中不足的是,原图的背景暗色占了较大比例,调整后变成了大面积的灰色,破坏美感。为了更加细腻地表现出静谧的意境,最好让整个图像都偏向淡淡的粉紫,所以还需调整图像的“色彩平衡”,粉紫色没有现成的,要用洋红加蓝色调和而成 在菜单栏依次选择 “图像 调整”,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 拖动滑块或修改数值,增加蓝色和洋红的比例 教学反思:第四课 让照片更加赏心悦目 构图和图片裁剪教学反思:第

17、五课 轻松玩抠图 魔术棒的使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旨在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工具合成图像,用以呈现信息、交流思想。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会使用魔术棒工具来抠图,为后期的图像合成做准备。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学习了图像大小、色彩等简单处理的操作方法和构图原理,所以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多媒体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学生在以后的高中阶段将会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因此本节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打下了基础。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初二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学习了图像简单

18、处理的操作方法,如改变图像的大小、图像的纠正、图像色彩处理、图像剪裁等基本操作方法;了解了构图原理,并对图像也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但我校在城市边缘,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等能力有待加强。三、设计思想:信息技术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之一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本节课以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介绍图像合成的前期准备抠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完善古诗背景图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创作图像作品的实践活动过程,逐步掌握利用魔术棒抠图法来合成图像突出主题,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为了让学生能认识到抠图的目的,看到最终的

19、合成效果及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我对教材内容稍作处理。第一,毛茸茸的小狗素材不用,因为根据魔术棒抠图的特点、适用范围、方法意图单单用魔术棒工具抠毛茸茸的小狗效果不佳,且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魔术棒选择选区也有难度,“轻松玩抠图”,其实并不轻松。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在学生熟练掌握了魔术棒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再用魔术棒工具结合羽化工具抠出毛茸茸的小狗,使任务的设计有个梯度。第二,增加知识点:图像的自由变换。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明白魔术棒参数(容差、选区、消除锯齿、连续)的含义并能进行设置及选择。2、 理解魔术棒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完善古诗背景图,引领学生

20、经历创作图像作品的实践活动过程,让学生逐步掌握利用魔术棒工具来抠图的方法和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创作图像作品的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参与图像作品创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环境与素材:帮助帮助文档一个,用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及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多媒体网络教室。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魔术棒工具抠图;魔术棒参数(容差、选区)的设置;魔术棒的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容差、选区的含义及会正确设置。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近段时间我国很多地区都遭遇了大雪或暴雪的袭击,老师想起了唐代诗人柳宗元所写的一首诗江雪,同时出示古诗配画图片。指出通过配画

21、图片更好的表达了诗的意境。再看另外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诗春晓,他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古诗配画图片(其中古诗配画图片中没有鸟)。为了更好地表达“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意境,我们可以为这幅配画图加上鸟。有了鸟的图片,如何使鸟能更好地与这幅配画图融合在一起?学生讨论。从而引出为了更好地表达信息,利用PS的抠图技术来抠图然后将图像合成。(设计意图:以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引导启发,学习新知要从图像中抠出这只鸟,首先应该把这只鸟选中,但它是不规则图形,不能用一般的选框工具来选择,今天,老师就来介绍一种选择工具魔术

22、棒工具。它主要用来选择相邻或相近的颜色,形成选区。学生自学知识林内容后,初识魔术棒参数的含义。(设计意图:引出新知,对新知先有个理性上的了解。)学生根据书本介绍或帮助文档,尝试抠取“飞鸟”。同时出示小鸟完全被选中状态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最终选取的结果。教师巡视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进行个别答疑和辅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加以点拨。尝试一段时间后问学生哪个地方最难选或根据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鸟嘴难选中或有的选区多选了,如何解决?从而引出如何调整容差和选区选项。如何使鸟能更好地与这幅配画图融合在一起?引出羽化工具的作用。介绍如何把图像合成及自由变换。(设计意图:魔术棒工具抠图的初体验,让学生对魔术棒工

23、具具体参数的含义、设置有个感性上的认识。)尝试抠取“停在树上的鸟”。让学生分析观察不需要的部分简单还是鸟本身的颜色简单,那我们可以把选区定在不需要的部分,选取完成后,再“反向”,同样可以选出我们需要的图形。学生操作完成后展示优秀作品,并适时点评。强调作品的保存。师生共同总结魔术棒工具来抠图的方法和技巧。(设计意图:强化魔术棒工具的使用,掌握利用魔术棒工具“反选”来抠图的方法和技巧。)(3)自由创作,巩固提高学生明确自己活动任务,选择要抠图、合成的图像素材。任选一古诗背景图,根据诗的意境,完善古诗背景图。(设计意图:提供的抠图对象有颜色简单的图,也有稍微复杂的图。让学生自由创作,不仅能有效的实施

24、分层教学,巩固学习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上传作品及评价展示学生作品,问学生你在配画图中添加了什么对象,你的依据是什么?(根据古诗中的哪句?)评价依据可以是:对象位置是否摆放合理?抠出来的对象是否完整?是不是符合诗的意境?(设计意图:让学生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良好习惯。)教学反思:第六课 给照片锦上添花 图层的初步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图层蒙版概念以及它在合成图像中的应用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图层蒙版在图像合成中的应用技巧,在教师的多次设问中,学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德育目标:通

25、过本节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图像合成的学习兴趣。并在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互助协作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合成图像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图层蒙版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蒙版合成图像。教学难点:充分理解黑、白和灰色在图层蒙版中所起的作用教学策略本节课以合成趣味图像为主线,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为主和任务驱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层层设问,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提高分析对比能力。在任务驱动过程中,精讲多练,对图层蒙版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学用具多媒体机房,Photoshop软件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6、设计意图课前探究提前将图片中的人物或动物“飞”或“走”出相框的合成图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网上查找符合制作这种合成效果的图片或自拍数码照片,要是本身就有动感效果的图片就更好。同时,要求学生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否完成这些合成效果。学生网上查找符合制作这种效果的图片或自拍数码照片。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如何完成这些合成效果。各组小组长督促组员查找图片,并防止不良图片的出现,在课前负责将素材拷贝至学生机。通过展示有趣的合成效果图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导入语: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图层蒙版合成趣味图像。打开“飞出相框的小海豚”图像:设问1:请分析,如果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否实现该合成效果?需用

27、哪些工具和方法?操作时方便吗?(给学生一分钟的讨论时间。)设问2:能否在保留整个原图像情况下,随意显示所要的部分区域?第一次引出图层蒙版:通过图层蒙版就可轻松完成我们所要的效果,用好蒙版可使图像产生各种奇妙效果。因此,图层蒙版也被称为图层的神秘“面纱”,它是我们合成图像最好的朋友。回答1:能实现。须将图片中“飞”或“走”出相框的人物或动物的那部分图像用选取工具选取或直接用橡皮擦擦除不要的部分。但若粗心,到最后才发现某一小部分图像选取少了或被擦除多了,一切前功尽弃,不能“反悔”。只能将原图像重新导入再次选取,麻烦。回答2:已有知识无法解决在不破坏原图像情况下达到图像合成效果。通过步步设问,使学生

28、发现用已学过的知识无法解决在不破坏原图像情况下,达到图像合成效果,第一次引出图层蒙版,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师生互动营造图层蒙版“神秘”效果:展示应用图层蒙版所制作出的图像淡入淡出效果、图像嵌套效果以及图层蒙版应用滤镜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等合成图像。第一次接触图层蒙版,对其感到“神秘”。因图层蒙版概念抽象,故没按教材顺序先讲概念,而只是展现它“神秘”效果。通过简单案例第二次引出图层蒙版:打开“荷花童子”合成图像,显示图层调板:设问:请同学们观察调板中的两图层有何不同?告诉学生这个不同之处就是“婴儿”图层的蒙版。会发现图层调板中“婴儿”图层右边增加了一个黑白缩览图。不直接讲解稍难的“飞出相框小海豚”

29、案例,而是先由“荷花童子”简单合成案例第二次引出图层蒙版,降低理解难度,以便于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分析“荷花童子”案例:只着重讲解图层蒙版的添加,以及黑白两色在图层蒙版中所起的作用,其他操作步骤由学生自己完成。实践1:在老师的提示下,一同操作“荷花童子”案例,对图层蒙版开始加以简单的理解,懂得用黑色填充蒙版则隐藏当前图层,用白色画笔在蒙版上涂抹则显露当前图层上被涂抹的部分。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小组长对组员的操作效果进行巡视,让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学生通过对简单案例的具体操作,开始对蒙版进行初步的理解。通过小组长巡视,加强组员间的互助与协作。将“飞出

30、相框的小海豚”案例与“荷花童子”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飞出相框的小海豚”案例只不过是在蒙版的图层下方多了一个要衔接的图层,然后用图层蒙版只显露出当前图层中“飞”出相框外的那一部分,做好上下图层的衔接即可。技巧提示:学生在确定上下图层衔接位置时,可在未添加图层蒙版前,将该图层不透明度降低,调整好相对位置后再恢复100%的不透明度。实践2:在老师的提示下,一同操作“飞出相框的小海豚”案例。老师巡回指导。小组长巡视,组员互助。通过对一易一难案例的具体分析、对比和操作,完成对图层蒙版的探究,使学生加深对图层蒙版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对图层蒙版的理解:在学生打

31、开自己作品的状态下:反问1:难道图层蒙版中只能填充黑白两色吗?填充其它颜色可以吗?反问2:如果在图层蒙版中填充了灰色,那么这两图层图像间又是如何显示的?灰色的深浅影响图像的显示效果吗?根据刚才总结出的规律,启发学生在图层蒙版中应用渐变填充制作出图偩淡入淡出的效果。如利用PS自带文件,制作“小鸭上树”的渐隐效果。回答1:学生开始实践操作,发现图层蒙版不能填充彩色,但可填充灰色。回答2:学生对图层蒙版进行深浅不一的灰色填充,发现颜色越深的灰色会使当前图层中的图像越透明,从而使显示下一图层中图像的内容越清晰。浅灰的填充效果与之相反。实践3:制作“小鸭上树”的渐隐效果。通过设问,让学生自我操作和实践,

32、拓展对图层蒙版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并成为学习的主体。任务驱动,巩固练习:练习1:“鸡蛋里的时钟”(较易)练习2:“琴动我心”(较难)实践4:学生分层练习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提供难易不同的分层练习,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选择相应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创意:让学生打开自己找好的素材,制作出各种合成效果的图像。在巡视指导中,发现有的同学的图片只是长在土里的一棵小树苗,不知如何制作出“走”出相框的效果。对此类图片,提示学生可让树苗、人物或小动物的一部分在框外显示出来,可同样达到合成效果。实践5:自我创意合成图像学生十分活跃,但有的学生找的

33、图片不太适合做此类效果,有些焦急,经提示访问教师机拷贝素材后,完成了合成效果。让学生进入图层蒙版自由应用阶段。由于是素材是学生提前自己查找的,因此做出的合成效果各不相同,从而培养学生能自我创新能力。作品上传、评价:让学生将制作好的案例上传到教师机,在投影屏幕上自动浏览,老师加以点评,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并让优秀作品人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方法。学生热烈讨论,认真评选,课堂气氛积极、主动、轻松。评价标准以有创意为主要依据。请两位同学在教师机上演示自己优秀作品。促使学生相互讨论,公正评价他人,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价值观。课堂总结通过上述实践和练习,仍通过设问和提示让学生自已总结归纳图层蒙版概念:

34、设问1:图层蒙版是彩色的吗?它的出现破坏当前图层没有?作用是什么?设问2:用白色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对当前图层和下面图层产生怎样影响?设问3:用黑色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对当前图层和下面图层产生怎样影响?设问4:用灰色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对当前图层和下面图层产生怎样影响?学生总结图层蒙版概念和含义:答1(概念):是个灰度图像,在不破坏当前图层情况下,用来显示或隐藏当前图层图像的某一部分或全部。答2(含义1):白色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则会显露当前图层信息,并遮住下面的图层。答3(含义2):黑色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将隐藏当前图层内容,并显示下面的图像。答4(含义3):灰色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则使当前图层处于多重不透明状态。

35、通过步步设问和启发,让学生对图层蒙版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虽然说法通俗,但十分有助于学生对蒙版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后作业选择题:1、下面对图层蒙版描述正确的是:(C)A.图层蒙版中只能使用黑色与白色;B.只能通过选择菜单中图层/添加图层蒙版命令建立图层蒙版;C.图层蒙版可设定两种形式:显示全部和隐藏全部;D.图层蒙版中可以保留彩色信息。2、对于图层蒙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用黑色画笔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当前图层上的像素就会被隐藏;B.用白色画笔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当前图层上的像素就会显示出来;C.用灰色画笔在图层蒙版上涂抹,当前图层上像素会出现

36、渐隐效果;D.图层蒙版一旦建立,就不能更改。解析题:提供“钻戒”素材,让学生制作出“钻戒”海报。问答题:能不能通过图层蒙版来建立复杂的选区?图层蒙版可用来抠图吗?通过选择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制作“钻戒”海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问答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图层蒙版的功能。教学反思:第七课 画龙点睛 文本编辑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会在PHOTOSHOP中使用文本工具。 2、学会利用“图层样式”给文字设置特效。过程与方法:学会在PHOTOSHOP中给文字设置特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及审美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

37、重点 学会利用“图层样式”给文字设置特效。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图层样式”给文字设置特效。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展示几幅不同效果的利用PHOTOSHOP进行处理过的文字特效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同学们,你们想给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文字特效吗,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图片加字技巧来实现我们的想法。二、授新课(一)通过实例演示讲解文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文字特效的制作方法:1、用“文本”工具在图片上写字的方法;2、将鼠标切换到指针模式,移动文字方法;3、在文字图层上点右键,选择“混合选项”,进入“图层样式”给文字设置特效。(二)教师引导,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在网上邻居JIAOSHIJI背景图片文

38、件夹中选二幅你喜欢的图片,参考书3233页的内容并接合老师讲解的内容,将你选的图片用文字修饰,并设置一定的特效。(三)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学生小组合作,探索给文字设置特效的方法,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个别辅导,引导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知识。(四)、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或两名学生代表展示本组的最佳作品,并演示操作过程,说明用了哪种文字特效的方法。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教学反思:第八课 Photoshop中的魔术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滤镜的功能和特点;2、掌握书中介绍的常用滤镜的使用方法;3、能够独立应用滤镜命令实现水彩画、油画、漫画等效果。过程与方法:

39、1、根据本课教材中水彩画、油画、漫画等实例的制作,使学生理解滤镜命令的功能和特点,及其使用方面 ;2、让学生通过作品点评,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从他人的作品中吸取经验,改进自己的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photoshop软件的学习热情 ;2、通过制作多幅风格迥异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书中介绍的常用滤镜的使用方法 ;2、能够独立完成水彩画、油画、漫画等实例的制作;难点:1、体会多个滤镜搭配使用所能实现的最终效果 ;2、对各滤镜参数的恰当设置 ;学情分析学生爱问好动,模仿性、可塑性极强,对直观性强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

40、本课风景图片景色宜人,四幅效果图变化明显,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是教材关于photoshop的第五课,学生已经对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图层面板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教学内容较多,但如果课堂时间安排合理,可以完成,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课前准备教师:效果图,下发给学生的素材图片,抽签纸两种(分别写 油画.psd 和 漫画.psd)。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过程当中辅以小组竞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方式。任务驱动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的主要方法,任务是师生活动内容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被多次利用。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竞赛和协作学习调动

41、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导 入1、展示用photoshop处理前后的四幅图片:风景.psd(原图)、水彩画.psd、油画.psd、漫画.psd提问:后三幅图片从美术角度区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图画,为什么?2、讲授:在美术课上,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到这样的作品,今天我们利用photoshop中的“滤镜”也能轻松创作出美术作品来。1、回答:水彩画透明、轻快、滋润、流动;油 画用油作画,真实再现;漫 画线条简练含蓄,构图巧妙,造型夸张,充满想象力。2、初步认识“滤

42、镜”1、 展示效果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 初步明确经过photoshop滤镜处理后的图片所要达到的效果。3新 授一、讲授“滤镜”的使用方法:以任意一幅图片为例1、选择要加入滤镜效果的图层或选区;2、“滤镜”菜单要使用的命令;3、 设置相应参数。二、任务驱动(制作水彩画):(一)布置任务1、 教师打开“风景.jpg” 图片和“水彩画.psd”效果图进行对比; 2、 板书此例应用了以下滤镜:滤镜模糊特殊模糊滤镜艺术效果水彩滤镜纹理纹理化3、 布置任务,提示学生注意应如何设置各滤镜命令的参数。(二)作品评价1、 找做的较好的学生演示制作过程;2、 提示学生注意其参数的设置。(三)查缺补漏1、

43、“特殊模糊”“阈yu值” 参数的意义:将图像分成黑白两种像素,左为黑,右为白。2、 保存至E盘,水彩画.psd。三、分组竞赛,自主、协作学习(制作油画、漫画效果):(一)抽签决定任务1、 将“油画效果”和“漫画效果”分作两个任务;2、 学生4人分一组,组长到讲台抽签决定要完成的一个任务;3、 讲解规则:l 组内四人均要完成任务,小组作品才能参与班级评价,组员需互相帮助;l 挑选出组内最佳作品参与全班评比;(二)学生制作任务,教师巡回观察。模仿教师操作,打开任意一幅图片,熟悉滤镜的使用方法,体会滤镜命令的强大功能。1、欣赏作品;2、根据教师提示,独立完成“水彩画.psd”的制作;3、 在制作实例

44、过程中体会滤镜各参数的意义。1、观看演示,并回顾自己制作过程;2、查找作品不成功的原因。1、根据学生和教师的提示,完善自己的作品;4、 保存作品。1、 组长抽签决定任务;2、 听教师讲解竞赛规则。学生以组为单位,参照教材制作步骤,完成任务。初识滤镜1、初识“滤镜”;2、让学生明确滤镜命令虽多,但使用方法相同。深入认识滤镜1、欣赏作品,激起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2、通过制作实例,深入实践“滤镜”命令的使用方法;4、 让学生初步明确多个滤镜命令的搭配使用,可得到神奇效果。1、 通过作品评价,找出差距;2、 初步明确各滤镜参数的意义。1、进一步强化对滤镜使用方法的掌握,完善作品。2、独立完成作品,学生有成就感。拓展滤镜命令1、通过比赛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2、组内成员既需互助,又有竞争,既保证人人动手实践,也提高了作品的质量;3、滤镜命令很多,教师不能面面俱到讲解,以此方式学习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7843310课堂小结四、作品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