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99553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验》.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验.精品文档.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验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键词: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的能力;设计方案,探究实践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正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之认识物质及变化规律、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2、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化学新教材中基本每一节都涉及到了实验探究,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应探讨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以这些实验探究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从接触新教材以来,在实验教学中有了一些体验,现作出总结,和各位教友共同商榷。一、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的发展就走到了尽头。化学科学只所以能不断的向前发展,是因为人类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学要培养并提高

3、学生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呢?1、保护学生的良好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在第二届清华论坛上作的题为诺贝尔奖与科学发现的演讲中曾说:科学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重要的是做有趣的科学研究。奖项只是这些研究所得到的认可,是不可预见的。诺贝尔奖得主们自己也许都没意识到今后会获奖,他们只是在研究上充满好奇心,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执着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和保护学

4、生的好奇心,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不能取笑和轻视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质疑意味着不轻信,不满足已有的结果,不盲从现成的结论。科学的进步有很多多时建立在否定前人的结论继续探究才得出更先进的理论,如:质疑道尔顿的“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提出了原子内有带正电的物质存在,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西瓜模型”,而卢瑟福又质疑汤姆森的原子模型,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真正面纱!但这种质疑必须是科学的,有分析的。培养学生有质疑的精神,决不是完全的否认课本的所有原理和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研究,

5、深入的挖掘知识,不盲从教师的权威,想方设法超越现有的知识范畴,要富有幻想,大胆的假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机智。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一性质,我们选择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有的同学认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不大,可以试一下用排水法收集,他们在实验室中尝试了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结果发现:用排水法不但能收集到二氧化碳,而且收集二氧化碳的速度还不慢。3、教会学生要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任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收获和结论,因此在教学中应养成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这样也便于学生在实验中提出假设,更好的去理解知

6、识。如:在酸碱指示剂的学习时,讲到它的发现史,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化学实验中发现,盐酸滴到紫罗兰花瓣上变红了,后来波义耳通过一系列的假设、实验终于发现了酸碱指示剂。请学生站在波义耳的立场上想能提出哪些假设呢?对于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一、盐酸,二、紫罗兰花瓣,若从盐酸来讲,可以提出盐酸能使其他的花瓣变红吗?若从紫罗兰花瓣来讲,可以提出紫罗兰花瓣遇到其他的酸变红吗?紫罗兰花瓣遇到碱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使学生提高提出假设的能力。 当然让学生更好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还需要有其他习惯的养成,如:善于观察的习惯,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二、 实验教

7、学中培养学生设计方案,探究实践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是学生依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技能进行创造思维。通过探究确定实验仪器、药品、装置和操作方案的一种学习活动。这在中考中也考查的重点之一。1、可以对课本实验探究的内容进行局部的改变。如学习金属的性质时,实验探究3-2,学习后可该为这样一个实验:有一未知的金属,请学生设计实验确定,该金属的活动性是排在H的前面还是后面。这样就要求学生可以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用实验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出来。从而达到了“将学生做实验,看预期的现象变为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检验实验结果”的目的。 2、可以充分的利用单元探究活动。在新教材中设计了“单元探究活动”,

8、这是学生练习实验设计的一个好机会。这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引出几种可能的检验途径,从办法是否可行、装置和操作的否简单经济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在实践中检验设计方案的进行性,在实验过程中接受锻炼,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如:鲁教版九年级化学78页,单元探究活动-探究金属铜的冶炼原理。在学习时,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实验用品,让学生先设计用碱式碳酸铜得到铜的思路。学生的思路有多种:一是由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铜通电得到铜。二是加热得到氧化铜,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铜。三是碱式碳酸铜与硫酸反应,然后用

9、铁与硫酸铜反应得到铜。可能还有其他的设计思路。让学生针对设计的实验思路进行评价,选择一种思路进行实验探究实践。3、可以开设第二课堂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化学实验是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活动,它对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独立思考起促进的作用。它有助于化学基本原理的巩固和实验技能技巧的提高。如可以将某些课后的练习让学生到实验室中亲自实践一下,如鲁教版八年级化学55页的9题,92页的8(3),131页3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1页2题,104页的6题等等。通过学生思考方法,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

10、时将第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深入钻研化学的兴趣,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从事实操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勇于实践,不怕困难的顽强探索精神。三、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许多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但是通常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并且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而且,在实验中我们还常常要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硬度、光泽等等,所以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1、要养成好的观察方法。化学实验

11、中有许多的实验现象非常有趣,学生都觉得新奇好看,非常喜欢,但是喜欢并不等于会观察。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学生的这种最初的对实验的兴趣,教会学生观察的好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学生在实验的学习上采取主动性。好的观察方法是: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对象;制订观察的计划;正确记录观察的现象;认真分析观察结果。如在点燃镁条的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镁条反应前后的颜色、状态,反应时的光和热;在锌粒与酸的反应中,注意观察锌粒的大小变化,锌粒表面有什么特殊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在实验“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中,注意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溶解情况,并

12、认真分析物质溶解情况改变的原因,然后总结出影响固体物质在水溶解限量的因素。2、 观察时要尊重客观事实。 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具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的观察同样也必须养成学生一种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现象各有不同,有的实验现象还比较相似,有的实验想象在一瞬间发生而很难观察,有的实验现象因为浓度或温度等外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要求学生的严格操作、细心观察实验之后,要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认真的分析、归纳,然后得出结论。在实验中若出现与教材不同的现象,也要及时的进行记录,认真的分析原因。同时对实验的反思、总结,也是我们新教材、新大纲所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3、

13、 观察的同时要认真、积极的思考。在实验教学中只是教会了学生怎样观察,是不能达到实验本身所体现的价值的,也达不到大纲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动大脑、认真思考,培养他们不同的化学实验思维习惯。例如,在演示实验时,我们可以采取一边讲,一边做实验,这样可是使学生具有模仿性的实验思维习惯,在习题或中考中的实验是不能现场做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种模仿性的思维习惯。再如在实验探究或单元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指定实验方案,在根据实验的方案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程序性的思维习惯,这在学生做实验的设计性题目时大有用处。再如,结合实验产生的误差,提出解决的方法,然后再实

14、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这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四、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得出一个正确的实验结果,只是学好如何观察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而且在新教材中有大量体现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实验和习题,在大纲中也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实验的能力。1、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如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中,学生在实验后,并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现象:活塞停在了16ml处(实验用的是20ml的注射器),大多数都是小,个别较大。此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验现象,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

15、然后再展开讨论,分析自己的实验与理论值有差距的原因。若讨论有难度,可点拨,从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温度的高低、铜丝的量等方面去考虑。学生讨论后,总结出:小的原因可能有:加热温度不够,氧气没有全部反应;铜丝的量不够,氧气没有全部反应;铜丝较粗,与氧气的接触面小,氧气没有全部反应等等原因。而大的原因,有同学提出是因为气密性不好,漏气,在左右推动时,空气逸出,所以导致结论偏大。2、在课后实验型的习题中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如九年级教材135页习题12,(2)取粉末加盐酸,现象是没有气体产生,分析现象,提示学生若有碳酸钠现象应是有气体产生,现在现象是没有气体产生,因此一定没有碳酸钠,所以假

16、设不成立。取粉末加水,现象是溶液浑浊且温度升高,提醒学生在这三种物质中,哪种物质溶于水会发热呢?分析现象知该物质为氧化钙,所以假设成立。取粉末溶于水,静置后取上层清夜,向清夜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没有沉淀产生,提醒学生若假设成立应出现什么现象?当然是出现白色沉淀,而实际现象是没有沉淀生成,所以假设不成立。该题在分析时还要提醒学生,该白色粉末是纯净物,不要根据题目的第一句话认为是混合物,也就是说正确分析的一个前提之一是读正确题意。通过分析,可归纳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为氧化钙。分析、归纳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实验习题能体现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教师细细的体会,充分的使用,才能既体现编书者赋予题目的真正价值,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以上就是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各位教友不惜指正。其次,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在新课改过程中应有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并亲身体会到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同时也感到自己对新教材中的新理念和新思路还理解不够,不能很好的体会教材的每一部分为载体所内涵的化学意义,所以,我还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以使自己跟上新课改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