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7096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遗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类遗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遗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遗传.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类遗传.精品文档.人类遗传-艾滋病姓名:曹怡然 学院:政治与行政 学号:10502082文献综述:艾滋病作为一种对人类威胁极大的病种,被称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了解艾滋的病理分析其传播途径,重点研究与人类遗传之间的关系,并加以研究找出其解决的方案。关键词:艾滋病、遗传、免疫缺陷一、艾滋病概念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于1982年定名

2、,1983年发现其病原体,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HIV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疾病复合感

3、染而死亡。二、艾滋病的病理:特性: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HIV可以存活15天,被大量HIV污染的物品在湿润的情况下在3天内有传染性。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证明,离体血液中HIV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小时,一旦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液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其中,继续复制。所以,含有HIV的离体血液可以造成感染。但是H

4、IV非常脆弱,液体中的HIV加热到56度10分钟即可灭活。如果煮沸,可以迅速灭活;37度时,用70%的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水和0.3%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处理10分钟,即可灭活HIV。 尽管艾滋病毒见缝就钻,这些病毒也有弱点,它们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离开了这些血液和体液,这些病毒会很快死亡。只有带病毒的血液或体液从一个人体内直接进入到另一个人体内时才能传播。它也和乙肝病毒一样,进入消化道后就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所破坏。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接触汗液或泪液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病毒的感染:艾滋病病毒

5、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这一时期叫做潜伏期,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本期除HIV抗体阳性外,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潜伏期长短不一,半年到12年不等,少数可达20年以上。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6年。 机会感染: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

6、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 1 原虫类(1)卡氏肺囊虫肺炎(2)弓形体感染(3)隐孢子虫病2病毒类 (1)巨细胞病毒感染(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3)EB病毒3真菌类 (1)念珠菌感染(2)隐球菌病、4 细菌类(1)结核杆菌(2)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3)其他常见的致病菌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

7、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2)血液传播:包括: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8、。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尤其是同性恋和静脉注射毒品而传染

9、,其次为治疗性输出和注射血液制品,分娩和哺乳也可致成传染。高危人群有:同性恋者、性乱者和有多个性伙伴者、静脉药瘾者、接受输血以及血液制品者、血友病患者、父母是艾滋病病人的儿童。最近认为性病患者,特别是有生殖器溃疡者(如梅毒、软下疳、生殖器疱疹)也应列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

10、更大。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了。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四、艾滋病与遗传艾滋病理论上是不会遗传的,只会通过母婴传播,即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感染率为13-48%。 胎儿感染HIV在孕晚期发生的可能性大,另外,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有:母亲体内的病毒含量;生产过程持继长短;母亲感染的阶段(

11、CD4);Vitamin A缺乏;婴儿体重。 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是否被感染HIV, 需在出生后16-18个月方可下定论。早期诊断可采用PCR技术。如被感染,一般5岁左右发病。 AZT是目前母婴阻断的首选药,开始用药的时间为妊娠14-36周,能减少50%的感染机率。另外,不哺乳;产道消毒。 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都可使无辜的婴儿受害。受感染的婴儿存活时间通常不能超过2-3年,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婴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约占1/3。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后,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 怀孕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当婴儿经过母

12、亲产道时,可以受到母亲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当婴儿吸吮乳汁时,可感染艾滋病。五、艾滋病的防治: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由于RNA是单链,它不如DNA双链那样稳定,所以艾滋病病毒的突变频率极高,给研制疫苗带来巨大的困难。而且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所谓逆转录病毒是它在侵入宿主细胞后,以自己的单链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新合成的cDNA插入宿主的核DNA中,随宿主DNA复制、转录、翻译达到扩增目的病毒。在谈到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颁布的关于提供者发起的HIV检测的指南时强调,全世界对于HIV血清状况的了解都非常不够。撒哈拉南部非洲的几项研究都表明,只有12%的男性和10%的女性进行过HIV检测并了解其自身的HIV状况。在母婴传播干预计划中,只有10%的妇女接受了HIV检测。缺乏了解和认识所产生的直接副作用就是感染者不能够尽可能早地得到抗病毒治疗而导致病情恶化。检测是通向及时治疗的入口,而且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当人们了解其自身的HIV状况时就可以改变其自身的行为方式来避免传播感染。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February 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