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6100917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 地地形图的判读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应用相对高度和海拔来表示物体的高度。2.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和特点,能够正确判读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3.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指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的特征。4.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理解其表示地面起伏的优越性。【教学重点】等高线的含义和特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回忆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对,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构成一幅地图的三大要素,也是我们阅读、运用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我们就用这把“钥匙”打开地形图,去认识和辨别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

2、板书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悬念设问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 米, 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 米高, 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板书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电脑展示课本 P24 图 1.34“海拔的计算” ,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 米, 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电脑展示鼠标点击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得出乙地的海拔高度为500 米。提出问题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电

3、脑展示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乙地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分析回答。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乙地 1000 米的垂直距离, 这就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那么,图中1500 米、500 米表示的是海拔、1000 米表示的是相对高度,请比较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分别应该如何表述?讨论小结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比较后进行小结板书。三个高度的共同点都指的是垂直距离。1500 米和 500 米都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故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表述为:甲地海拔 1500 米,乙地海拔 500 米。而 1000 米则是甲地高第 1 页出乙地的垂直距离,故叫做相对高度,即甲地比乙地高1000 米。地图上,都是

4、用海拔来表示地面某地点的高度。板书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解决问题前面提到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请同学们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确定正确答案:8848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4000 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高出青藏高原表面的相对高度。设问过渡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现在我们运用地面高度,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2.等高线地形图电脑演示课本 P24图 1.35“等高线示意” 。首先鼠标点击出现一幅有两座山峰的山体;点击山体

5、下方出现相当于地图图纸的水平面;再点击,一水平截面运动至山体海拔 100 米处与山体水平相切,由水平截面与山体周围的各交点向下引垂线,垂线与水平面的各交点最后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式的曲线,并在曲线上注明海拔为100 米。用同样的方法,在水平面上分别作出 110 米、120 米、130 米、140 米的封闭曲线。学生活动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先让学生将自带的泡沫塑料或橡皮泥、小刀、白纸和铅笔准备好。然后按照课本P17 活动 2 的要求和步骤,教师一边解说,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比赛,并评选出若干好的模型在全班传阅。引导板书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动手和教师的解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形实体和所

6、绘成的地图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板书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讨论归纳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引导推理引导学生同理得出: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同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

7、的大小。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板书等深线第 2 页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提出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山地坡度的徒缓。但是,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去辨认它们呢?电脑展示课本 P25图 1.36“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让学生观察不同部位的名称、位置,以及表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即辨别其的方法。指图交流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小组重点讨论总结一个部位,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指图说明。分析归纳在学生交流后, 教师给予评价, 并一边点击闪动各个部位,一边分

8、析说,一边归纳板书。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曲线,数值内大外小。2.山脊是指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类似于房屋的屋脊或中脊,马背的脊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等高线数值小的方向)凸出。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是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 类似马鞍,因此而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加上符号表示。形象演示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 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

9、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 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然后再回到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上,加深学生对图上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反馈练习见“备课资料” ,教师选择使用。三、分层设色地形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提出问题电脑展示课本 P27 图 1.4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 让学生读图分析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并总结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讨论点拨组织学生分组讨

10、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即在绘有第 3 页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基础上,分层着上不同的颜色,并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使人看起来产生明显的立体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图的旁侧附有高程表和深度表,供人们对照查看。2.图上的颜色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例如,陆地部分,海拔 200 米以下用绿色,海拔 200500 米的地方用浅绿色,海拔在 1000 米以上的地方用黄色表示, 地势越高,黄色越深;一般来说4000 米以上用褐色,雪线以上则用白色。海洋部分用蓝色表示,蓝色由浅至深表示海洋由浅而

11、深。这样,人们对地势高低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演示活动1.教师用电脑演示,鼠标点击拖动,逐步给等高线地形图着色、还原。2.让 23 名同学,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把右图着上不同的颜色(蓝、绿、黄,并提示学生陆地地势按由低到高着色,海洋按由浅到深的顺序着色) 。过渡承转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坡度等,有时需要了解一条河谷的起伏形态或一座山峰的形态,地形图就不够直观。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有一种新的方法。板书4.地形剖面图演示提问教师出示两个一样的有两个山顶的山地泡沫塑料模型。先用一个模型演示:用刀沿一个山顶中央竖直方向切开,说明其切面即剖面或叫断

12、面;再将剖面用印台印到一张白纸上,说明得到的图形即该山顶的剖面图。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模型沿两个山顶的中央竖直方向切开,将剖面印到纸上。让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地形剖面图,为什么同一个山体模型,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剖面图。交流点拨组织学生议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地形剖面图是表示地表沿某条线上的垂直断面的图形。 我们在模型上选择了不同方向的切线,看到了不同的剖面,直观地显示了山体模型不同方向的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而选择剖面线很关键, 要根据需要来确定。 这是一个山体的模型,我们能随意沿某条线切开看到其断面, 但是在实际中是无法切开一座山的,如何才能绘制出它的剖面图呢?指导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本 P2

13、8 图 1.4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文字介绍,简要归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讨论归纳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概括为:一选剖面线,二画平行线,三引垂直线,四连交点线。电脑演示以课本 P28 图 1.43 为例,分步骤演示,同时让学生对照课第 4 页本的介绍,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过程及其意义。1.鼠标点击等高线地形图。2.鼠标点击直线 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需要, 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选剖面线) 。3.鼠标点击间隔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作 AB 线的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并注明每条平行线的高度画平行线) 。4.鼠标点击

14、垂线(把等高线地形图上AB 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做垂线与高度相同的平行线相交,得到不同的交点引垂直线) 。5.鼠标点击流水出现剖面线(把各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连交点线) 。学生活动按演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把课本P28 图 1.43补充完整(教师也可以另外设计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练习,以便巩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技能) 。小结过渡同学们,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学习,我们能够在地形图上判别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但是,地球表面不仅高低起伏,而且形态多样,有海拔几千米的高山,有低于海平面的洼地,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平坦宽广的原野,请看下面

15、一组景观图。电脑展示鼠标逐幅点击五种地形的彩色景观图或者素描图(或者教师展示五种地形的有关挂图、 图片) ,然后说明,这些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总称地形。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那么,我们在地形图上如何去识别这五种地形呢?板书5.五种地形的判别电脑展示点击出下表,让学生观察景观图,并对照课本P27 图 1.4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完成表中内容。地形景观图等高线特征高度地面起伏程度高原(等高线在高原边(较高, 一缘较密, 面般在 500上稀疏而米以上)数值较高)(等高线较密而数值较高, 山顶呈封闭曲线, 内高外低)(起伏不大)山地(较高, 一般在 50

16、0米以上)(起伏很大)第 5 页地形景观图等高线特征(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较低)(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 是内低外高)高度(较低, 一般在 500米以下)地面起伏程度(起伏不大)丘陵盆地(无一定标准)(起伏不大)平原(等高线(很低, 一稀疏而且般在 200数值很低) 米以下)(起伏很小)讨论归纳先把学生分成 5 个小组, 每个小组重点议论完成一种地形。然后各小组代表逐个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评价并点击出答案。最后让学生图表对照,列表归纳。反馈练习见“备课资料” ,教师根据教学时间选择使用。1.根据上图 5 种地形的联系与区别,填出其他4 种地形的名称。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如何区别5 种地形(填入下表)?3.描述比较 5 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填入下表) 。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方法海拔(较高, 一般在 500米以上)(较高, 一般在 500米以上)(较低, 一般在 500米以下)(无一定的标准)(很低, 一般在 200米以下)颜色及变化(呈片状或块状的黄包)(呈条带状的黄褐色)(呈片状或小块状的浅黄、浅绿色)(四周为黄褐色,中间为黄色或四周为黄色,中间为绿色)(呈片状或带状的绿色)形态特征(地面坦荡, 边缘陡峻)(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起伏不大, 坡度和缓)(四周高, 中间低)(起伏很小, 平坦广阔)盆地平原第 6 页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