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pptx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4219715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PPTX 页数:148 大小:7.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pptx(1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与气候: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气候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 180200 天,年平均降水量483.9 毫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全年降水的 80% 集中在夏季6月、7月、8月三个月份。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 20002800小时。历史沿革北京远古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时期。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蓟”,公元前476前226,是燕的都城。938年,是辽的陪都。金朝于1153年迁都眼睛,

2、改名中都。1285年,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延续到明清两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市首都。区划与人口北京市有 16 个市辖区,北京市面积 16410.54 万平方千米。截至 2019 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1300 万,常住人口 2153.6 万。交通与资源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国内主要有九条铁路网,国际铁路方面,有通往俄罗斯、越南首都河内等列车;北京有国家级高速公路8条;首都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4F级国际机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北京市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种共 67 种,矿床、矿

3、点产地476处;北京的动物区系有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旅游资源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以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见长。拥有 7 处世界遗产;3 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京故宫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坛是明、清两代皇 帝“祭天”的地方;北京现存著名的庙宇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白 塔寺等;道教的白云观等;伊斯兰教的北京牛街礼拜寺等;藏传佛教的雍和宫等;天主教西什库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门教堂等;北京的中轴线南

4、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千米;北京是“博物馆之都”,注册博物馆多达151座,国家博物馆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文化艺术“京味文学”是北京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代表作家有老舍、刘绍棠、汪曾祺等;北京是中国电影最大票仓城市,影院数、银幕数全国最多。“中国影都” 怀柔区影视生产能力占全国60%,拥有目前全球最大面积的影视摄影棚,是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基地;北京的民间曲艺就相当繁荣,有:评剧、单弦等。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表演艺术家、剧团、观众、影响,均为全国之冠。民族与宗教北京市是中国第一个齐聚

5、 56 个民族的城市,人数较多的分别是满族25 万、回族23.6 万、蒙古族3.7万、朝鲜族2万,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城近郊区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北京地区居民信仰宗教者有50 多万,约占北京市 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 100 多处。民俗风情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地方性民俗,最具特色的是四合院、胡同和市肆庙会。北京的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老北京以胡同众多而著称,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最宽的

6、胡同是灵境胡同、拐弯最多的胡同是九湾胡同、最古老的胡同是砖塔胡同等。北京的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身的民间性娱乐活动,庙会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丰富的京味小吃和民间工艺品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特产与美食北京的特色工艺品制作技艺十分丰富,列入北京市非遗名录的有: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宝刀衡制作工艺、绒布唐工艺、曹氏风筝工艺等。北京常见的特色工艺品有景泰蓝、内画壶、北京面人、北京玉器、漆雕、北京绢人、北京料器、北京宫灯等。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京味小吃的代表有北京烤鸭、涮

7、羊肉、豆汁儿、豆面酥糖、酸梅汤、茶汤、小窝头、茯苓夹饼、果脯蜜饯、秋梨膏、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卤煮火烧等。地理与气候天津简称津,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 西北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和入海口。天津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凉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历史沿革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朝成为水陆码头;元朝设“海津

8、镇”;明朝天津是军事重地;1860 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成为直辖市,滨海新区被列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区划与人口天津现辖16个区,天津市土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户籍人口996 万,常住人口1559.60 万。交通与资源地理位置优越,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会处。天津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的现代化运输网。自然资源丰富。一是充足

9、的油气资源;二是取之不尽的海盐资源;三是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四是蕴藏较为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旅游资源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 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 处;拥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处;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场所等场所。天津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四个区域:一是市区;二是蓟州区;三是滨海地区;四是其他地区。近年来,天津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观光带和五个五旅游区;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建设大沽云烟等12个旅游主题板块文化艺术天津文化繁荣,名人辈出。具体有清代诗人查为仁、梅成栋;当代作家、画家冯骥才

10、;画家张兆祥;民间艺术家张明山;京剧演员孙菊仙、书法家华世奎等。天津是北方曲艺的重要发源地。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天津时调、相声、快板书等日趋成熟,出现了名噪全国的艺人,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流派。马三立被誉为“中国相声泰斗” 。民族与宗教天津市拥有 53 个少数民族(无德昂族和珞巴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33.13 万。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为 17.77 万。现有 1 个民族乡,53 个民族村。天津市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全市教徒共 26.7 万,宗教职业人员近 200人。1979年以来,共恢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79处,全市有 7个宗教团体, 1956年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天津市分

11、会,1966年后未恢复活动。民俗风情天津地理位置独特,人员构成五方杂处,使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最具民俗风情的地方。天津古文化街的“皇会”,是一个遐迩闻名的传统活动。天津人的服饰民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不同阶层的服饰特征:一是受商人风气的影响较大,人在服饰上则崇尚奢侈、豪华,追求高档次;二是老城里历来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追求高雅清新 的格调;三是天津是个水陆码头,人员构成庞杂,夏季一般是“短打儿”,冬季则穿“二大棉袄”。以上三种类型,构成了天津老 城服饰民俗的主要特征。特产与美食天津特产很多,号称十大特产。除全国著名的泥人张和杨柳青年

12、画外, 天津的风筝魏也很著名。天津特产州河鲤产于天津蓟州区于桥水库。天津特产兰梓大蒜蒜头形状规则,通常是六瓣,蒜皮儿呈紫红色,故有“六瓣红”之称, 而其味辣含香,是上等的调味品。天津传统的风味食品多种多样,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号称“津门三绝”。之后,猫不闻饺子于 1997 年被定为津门四绝之一。地理与气候河北简称“冀”,省会为石家庄;河北省地处华北,漳河以北,环抱首都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属于温带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省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13、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总体气候条件较好,温度适宜,日照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种植。历史沿革河北地区历史悠久,遍布着早期人类的遗址留下了尧、舜、禹的足迹。秦在河北境内设置了八郡。“河北”一词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就出现了,但作为大行政区的名称是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 年)并省分道后才出现的。“中华民国”成立后,于 1928 年改为河北省今名。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区划与人口河北省辖 11 个地级市,168 个县(市、区)(其中:47 个市辖区、21 个县级市、94 个县、6 个自治县)。河北省面积约 19 万平方千米。截至20

14、18 年年末,全省人口 7520 万。交通与资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首都北京联系全国各省市的必经之地。港口新增设计通过能力居全国第一位。高速公路总里程、港口通过能力居全国第二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率先突破。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在能源方面,建有国家第一个风电示范基地坝上地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沿海地区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全国5个重点海洋开发区之一;河北省的动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旅游资源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家;拥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处;国家地

15、质公园11个;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国家级森林公园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众多的文物古迹形成了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魅力的文物旅游资源。有清西陵、承德避暑山庄、明代金山岭长城等。文化艺术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定窑、邢窑、磁州窑和唐山陶瓷是中国历史上北方陶瓷艺术的典型代表。蔚县剪纸、廊坊景泰蓝、曲阳石雕、衡水内画鼻烟壶、易水古砚、武强年画、丰宁布糊画、白洋淀苇编、辛集皮革、安国药材等名扬中外;河北梆子、老调、皮影、丝弦等饶有特色;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保定康长寿之道独具魅力。民族与宗教河北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杂散居省份,共有 55 个少数

16、民族。其中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为世居民族,满族人口最多,乌孜别克族人口最少。全省有 6 个自治县、3个民族县、50 个民族乡、1393 个民族村。河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信教群众 250 多万。省内有5个宗教团体,有 5 所宗教院校归以上团体管理。民俗风情河北省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普遍盛行庙会,旧时的庙会内容比较复杂,有的还带着较浓的宗法观念和封建迷信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摒弃了封建迷信的做法,利用庙会做买卖,进行城乡物资交流等。庙会会期少则一天,多则一个月。各地的“过庙”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药王庙会是由药王庙香火会演变而来的。在进行药材交

17、易的同时,还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和民俗文化活动。具体有蜗皇宫奶奶庙会、张北骡马大会、凤凰山庙会、苍岩山庙会、蔚县庙会、正定庙会等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庙会。特产与美食河北省的许多土特产品和风味小吃享誉中华,有京东板栗、赵州雪梨、沧州金丝小枣、宣化龙眼葡萄、深州蜜桃等。核桃、柿子和花椒被誉为“太行三珍”。口蘑是名贵真菌。蕨菜号称“山菜之王”, 秦皇岛的八仙宴,唐山的蜂蜜麻糖,石家庄的空心宫面,以及白洋淀的全鱼席。冀菜包括三大流派:以保定为代表的冀中南菜,以承德为代表的塞外宫廷菜和以唐山为代表的冀东沿海菜。地理与气候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境域地势高低起伏异常显著。山西总的地势

18、是“两山夹一川”,全省主体轮廓很像一个“凹”字形。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历史沿革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朝时,是唐国的领地。春秋时,是五霸之一的晋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清代,开始称为山西。山西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区划与人口山西省共辖 11 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省境中部。共辖 117 个县、市、区(25 个市辖

19、区、11 个县级市、81 个县)。山西省面积 15.67 万平方千米,截至 2019 年年底常住人口为 3729.22 万。交通与资源山西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陆空交通便捷,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太原纳入了北京 2 小时经济圈;山西省 4A 级以上旅游景区大部分都能高速通达,形成了 3 小时旅游圈。山西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资源开发利用大省,在全国矿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发现的矿种达 120 种;动植物资源方面,野生动物已知的有 439 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 种;水资源方面,拥有众多河流,被誉为“华北水塔”。旅游资源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

20、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现有世界遗产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19 个。山西悠久的历史价值,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 筑宫观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文化艺术山西文坛巨匠如星,璀璨照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代诗坛的王之涣、王维、王昌龄、白居易、温庭筠,北宋高贤司马光,金元词冠元好问,关汉卿被尊崇为中国戏曲的开山鼻祖,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家

21、喻户晓。20世纪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山西涌现出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如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艾青的长诗大堰河,我的母亲等,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如话剧日出等这些艺术作品形成了山西文化艺术的亮丽的风景线。民族与宗教山西省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的省份。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有 53 个少数民族,人口为 9.35 万,山西省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不多,但民族成分多。全省 11 市 119 个县(市、区)有少数民族,有 42 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山西省回族人数居绝大多数且相对聚居,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感情。山西省境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截至2016 年 7 月,信教群众约 1

22、85 万。民俗风情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形成了山西独特的民俗风情,被誉为“黄河文化”或“黄土文化”。在山西可看到中国传统的节庆活动: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踏青唱”“端阳节”“重阳节”等的喜庆场面,还可以看到黄土高原反映民间艺术的剪纸、炕围画、面塑以及山西人民居住的窑洞和“地窨院”。山西人嗜好吃面。威风锣鼓和炕画也是山西独特的民族风情。特产与美食在山西,名产以汾酒、竹叶青最为有名。此外还有老陈醋、太原葡萄酒、五台山“台砚”、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平陆百合等。晋菜,是以山西为发源地的菜系,基本风味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地域特点明显,风味特色各异。菜点可分为南、北、中三

23、派。山西著名的风味菜点有:熏猪肉、酿粉肠、过油肉、喇嘛肉、炒蝴哈羊肉、头脑、刀削面、拨鱼、猫耳朵、莜面栲栳栳、闻喜饼等。地理与气候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是中国第三大省区,是中国 5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历史沿革5000多年前,内蒙古已经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战国后期,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阴山山脉南部定居。安史之乱后,西部为回鹘国控制,东部为契丹国。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清朝时漠南蒙古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清亡

24、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若干省。1947年4月23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1969年、1979年两次大幅度政区调整,确定了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范围。区划与人口内蒙古自治区现设9个地级市;3个盟;另外有 2 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区。2019 年年末,全区人口为2460万。交通与资源截至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总里程突破19万千米,现有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包头二里半机场等几大机场,实现了主要城市的机场全覆盖,拥有完善的铁路运输网。人均耕地面积居中国首位;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国重要

25、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煤炭储量居中国第一位。旅游资源内蒙古有世界遗产2项、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内蒙古有四大品牌旅游区域、三级品牌旅游线路。内蒙古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不仅有独特的草原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古迹、壮美的自然风光和边境口岸,还有大草原、大沙漠、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温泉、大口岸、大民俗、大冰雪等壮美的自然风光,对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文化艺术内蒙古文学艺术以其鲜明和独具特色的区域个性、多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浩繁

26、庞大的创作数量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文学遗产也得到了保存、整理。著名作品有蒙古秘史格斯尔传化铁熔山江格尔勇士谷诺干蒙古秘史乌巴什洪台吉黄金史格斯尔传嘎达梅林格瓦桑布等。民族与宗教内蒙古自治区目前有49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现有宗教: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全区信教群众约 80 万。民俗风情蒙古族别称“马背民族”,以能歌善舞、喜摔跤、射箭、爱赛马著称,风格粗犷豪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

27、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敬茶: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除此之外还要敬酒、敬神、唱歌等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民族风情。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蒙古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常饰以穹庐顶。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穿长袍。腰带是穿蒙古袍所必备的。靴子尖稍向上翘起。特产与美食内蒙古是牛、羊、驼、马之乡,盛产驼峰、驼掌。内蒙古菜点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等。蒙古族的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地理与气候内蒙古地处欧亚大

28、陆内部,是中国第三大省区,是中国 5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历史沿革5000多年前,内蒙古已经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战国后期,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阴山山脉南部定居。安史之乱后,西部为回鹘国控制,东部为契丹国。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清朝时漠南蒙古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清亡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若干省。1947年4月23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1969年、1979年两次大幅度

29、政区调整,确定了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范围。区划与人口内蒙古自治区现设9个地级市;3个盟;另外有 2 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区。2019 年年末,全区人口为2460万。地理与气候辽宁简称“辽”,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地形概貌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历史沿革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活

30、动。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东汉,增设辽东属国。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1929 年,中华民国改奉天省为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辽宁的地方行政建置日趋完善,基本上为省、市(地区)、县三级制。区划与人口辽宁省下设沈阳、大连 2 个副省级城市,12 个地级市,下设 16 个县级市、17 个县,8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9 个市辖区。辽宁省面积约 15 万平方千米。根据 2019 年 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常住人口 4351.7 万。交通与资源辽

31、宁铁路营运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多个港口通航。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 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辽宁有多个机场。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动物种类繁多有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近海生物资源丰富,有3大类520多种;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辽宁境内有大小河流 300 余条,河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辽宁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辽宁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项、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4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9 处、国家地质公园 7 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 座。国家 5A 级

32、旅游景区千山以自然风光的壮丽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于世。著名的千山弥勒大佛被誉为“神仙住过的地方”。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红海滩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本溪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文化艺术对较大影响的辽宁的文学的形成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辽宁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有二人转、辽剧、海城高跷秧歌等。辽剧,又称辽南戏, 源于营口盖州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民族与宗教辽宁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有 51

33、 个少数民族。全省现有 8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还有 2 个在省内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市(凤城市、北宁市)。全省有 77 个民族乡。辽宁省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依法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 3839 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2376 个,省级宗教团体 7 个, 3 所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区性宗教院校。民俗风情辽宁的民俗风情主要由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辽宁的海城高跷秧歌、海城喇叭戏、抚顺地秧歌等多个项目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较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还有:满族“三大怪”“尊老敬上”等。满族婚姻习俗历史悠久,包括相看、合婚、放定、婚礼等程式。辽宁民俗活动种类丰富,

34、主要有金州龙舞、建昌落子等。色彩缤纷的朝鲜族、蒙古族民族服饰也构成了辽宁民俗风情的一大亮点。在节庆活动方面,满族的药香节,锡伯族的西迁节、抹愚节等都凸显地方民俗风情。特产与美食辽宁省内主要物产有:秋白梨、冻秋子梨、孤山杏梅、丹东柞蚕丝绸等。辽菜是继八大菜系之后推出的一个新菜系,辽菜以清朝宫廷菜、王(官)府菜、市井菜、民俗菜、季节菜和海鲜构成基本框架。代表有沈阳满汉全席、大连海鲜、丹东黄蚬子等。随着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地道的乡村特色菜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如东北大炖菜、大锅炖鱼、小笨鸡炖蘑菇等,大盘子大碗,味道醇正。地理与气候吉林省处于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

35、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历史沿革吉林省早在47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除汉族外,还有三大族系。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九一八”事变,吉林省仅辖一市一旗17县。1945年日本投降,同年2月成立吉林省人民政府;翌年,国民党占领吉林市,成立吉林省政府。1948 年 3 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迁回吉林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吉林省省会仍在吉林

36、市。1954 年,长春划归吉林省,省会迁至长春市。和国成立之后,辽宁的地方行政建置日趋完善,基本上为省、市(地区)、县三级制。区划与人口吉林省现辖 8 个地级市;1 个自治州;60 个县(市、区),其中 21 个市辖区,20 个县级市,16 个县,3 个自治县。吉林省面积 18.74 万平方千米。截至 2019 年,总人口 2690.73 万。交通与资源吉林省的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两个走向;有高速公路2348 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 2.4%;吉林省内河航道 1789 千米,有内河港口 3 个;航空以长春为中心,以延吉、白山为补充,可直达多个城市。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业

37、省份之一,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居全国第六;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吉林省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吉林省有陆生野生动物 445 种;吉林省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吉林省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2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3 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7 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9 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3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 处;国家地质公园 5 家;林省长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艺术吉林文学创作可谓群星灿烂:有渤海国时期的杨泰师、王孝廉、辽金时期的耶律倍和元好问、近代的“吉林三杰”等。元明时期的“满族说部”、蒙古秘史和戏剧虎头牌。“九一八”

38、事变后,以抗日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成为吉林现代文学的主线。进入当代后,吉林各门类的文学创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吉林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工艺也同样多姿多彩,如树雕、剪纸等。民族与宗教吉林省共有 44 个民族, 43 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吉林省有 4 个民族自治地方。有 34 个民族乡(镇),其中蒙古族乡 10 个,满族乡(镇)10 个,朝鲜族乡(镇)7 个,回族乡 2 个,满族朝鲜族乡 3 个,朝鲜族满族乡 2 个。辽宁省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依法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 3839 人,依法登记

39、的宗教活动场所 2376 个,省级宗教团体 7 个, 3 所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区性宗教院校。民俗风情朝鲜族爱穿素白服,注重礼仪,尊老爱幼,能歌善舞。满族的旗袍已成为中国传统女装。满族传统的礼俗、祭俗、婚俗、葬俗等,现在还影响着很多地区。满族饮食独具特色,“满汉全席”闻名遐迩。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主要民俗活动有赛马、刁羊、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吉林乡间民俗风情被概括为“窗户纸糊在外、土坯房子篱笆寨、黄土打墙墙不倒、烟囱安在山墙边、索勒杆子戳门外”。特产与美食白山市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之一;当地著名的土特产品还有红景天、林蛙等;手工艺品有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

40、等。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物产极为丰富,吉林市又是满族、朝鲜族、蒙古族、汉族的混合居住区,各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但有代表各民族特色的民族风味,也有融合山东菜、宫廷菜和当地各民族菜式特点的吉菜。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有民族菜、民俗菜、宫廷菜和山珍菜四个系列。地理与气候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其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全省气候为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地域性差异大。历史沿革四五万年前,

41、古人类就已在黑龙江地区繁衍生息。先秦时代,肃慎、东胡、秽貊三大族系的部分先民,已定居在黑龙江地区。698 年,粟末棘羯人建立唐地方政权渤海国,最盛时地跨今黑龙江东部和南部。金朝在黑龙江流域的统治。清末开禁后,关内大批汉族人移居黑龙江。民国以后,以松花江为界设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解放战争时期分为五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黑龙江省 和松江省。1954 年,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区划与人口黑龙江省下辖 12 个地级市和 1 个地区行署,有 65 个市辖区;20 个县级市,42 个县和 1 个自治县。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约 46 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 6 位。2019 年年末,黑龙江省常住总人口 37

42、51.3 万。交通与资源哈大高铁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城市大连,纵贯东北三省。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黑龙江省的枢纽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经停点,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繁忙的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黑龙江省分布着大约 2100 种植物, 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达 1000 余种。全省野生动物共 476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兽类有12 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兽类有11 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 132 种。旅游资源黑龙江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 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处;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6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 处;国家生态

43、旅游示范区 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 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35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54 处。黑龙江是中国火山遗迹较多的省区之一,火山活动为其创造了著名的旅游资源。山区冬季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文化艺术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其文化源流可归结为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满族文化博大精深。鲜卑文化表明了拓跋鲜卑曾经创造的狩猎文化形态。渤海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源。金源文化,广义是指整个金代文化。萧红被誉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黑龙江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是贝伦舞。黑龙江的木雕、根雕、浮雕等民间工艺美术也颇具特色。民族与宗教黑龙江省是一个多

44、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全省共有 53 个少数民族,人口近 200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10 个少数民族。黑龙江省建有 1 个自治县,1 个民族区,69个民族乡镇。黑龙江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黑龙江省有影响的重点寺庙观宇现有 20 余座。民俗风情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尤以黑河鄂伦春族、富裕满族、同江赫哲族、杜蒙泰康蒙古族极具特色。鄂伦春人禁忌很多,对猛兽不能直呼其名,猎到熊,还为其举行仪式等。鄂伦春族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豪放粗犷的民族个性。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他们以捕鱼为生,赫哲人冰下捕鱼的技巧令

45、人惊讶。赫哲人早年日常吃鱼肉,穿鱼皮衣,盖鱼皮被,点鱼油灯,夏秋用木船,冬季用狗拉雪橇作为交通工具。特产与美食黑龙江的特产有乌苏里江特产大马哈鱼、兴安岭蘑菇、黑木耳、松子、山野菜及虎骨、刺五加及珍贵毛皮兽皮张等。黑龙江人大部分为山东移民的后代,鲁菜、土著的满洲饮食文化和部分俄罗斯饮食文化三种饮食文化交会、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饮食文化。黑龙江常见美食有烧茄子、地三鲜等。黑龙江人吃蔬菜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凉拌菜;另一种是蘸酱菜。面食中值得一提的是饺子,多达十几种。黑龙江人也喜欢吃面条。民族风味有赫哲族风味杀生鱼,鄂伦春族风味手把肉、烤肉串等。地理与气候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

46、,长江三角洲前缘;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 3 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历史沿革海地区,春秋属吴。唐天宝十载,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南宋嘉定十年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到清嘉庆十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 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10月1日,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区划与人口上海

47、有 16 个市辖区,共 107 个镇,2 个乡,105 个街道办事处,3852 个居民委员会和 1632 个村民委员会。上海市面积 6340.5 平方千米。户籍人口 1440 万,常住人口 2423.78 万。交通与资源上海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轨道 5 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枢纽港之一。上海市境内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动物资源主要是畜禽品种,水产资源丰富。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境内江、河、湖、塘相间, 水网交织。旅游资源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

48、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 处;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4 处;有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3 家。上海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如今的上海早已成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现代潮流于一体的旅游中心城市。文化艺术上海文学主要是海派文学。海派特色的滑稽戏产生于抗日战争中期。沪剧(旧时也称申曲)是用上海话演唱的上海本地戏曲。上海说唱、浦东说书等也是上海特色曲艺。上海是中国近代流行乐的发源地之一,电影传入中国从上海开始。 民族与宗教上海市少数民族实有人口总数为 42.17 万,有 55 个少数民族,上海是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上海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49、和基督教。有宗教信仰群众 88.76 万,已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 394 个,有宗教团体 85 个、在沪宗教院校 4 所、宗教出版机构 2 个。民俗风情上海是一座工商业与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大都市,独特的海派建筑已成为上海风情的象征。上海经济繁荣,有关财神的民俗风情尤受重视。特产与美食上海素有“美食天堂”之称,汇聚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开设有 3 万多家中式、西式、休闲型、快餐连锁型餐饮企业。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特色可用浓油赤酱概括。特色菜有响油鳝糊、油爆河虾、佛手肚膛、红 鱼、黄焖栗子鸡等;上海蔬菜按季节不同有各种时令菜, 马兰头、荠菜、鸡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

50、市民早点有四大金刚, 即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地理与气候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湖较多。江苏是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历史沿革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 年发现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上千处。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六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1928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