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4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77115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4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4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40页).doc(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00九年九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一、专业分析 1(一)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 1(二)专业服务面向 1(三)专业培养目标 2(四)专业生均经费成本 3(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二、运行与实施 5(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5 (二)专业课程体系 8(三)教学计划安排 11(四)教学组织与运行16(五)教学资源配置 17(六)顶岗实习管理 20(七)制度建设21(八)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22三、改革成效 23(一) 校企互融的新型合作关系 23(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效 24(三)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27(四)师资队伍建设成效28(五)专业

2、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效29四、经验与应用推广29(一)主要特色及创新29(二)经验及体会31(三)示范建设推广应用34(四)示范建设改进设想37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分析(一)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1992年创建以来,一直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域的构建,突出展示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中,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成为北部湾区域经济的一个新龙头。随着广西千万吨炼油项目、千万吨钢铁项目、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大

3、型电厂等一批特大型工业项目集群涌现北部湾沿海城市,这片热土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标志着北部湾必将矗立起新的临海工业群。南宁市也将重点发展钢铁精深加工、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空港工业、林浆纸等新型制造业,并加快以电子信息通讯、现代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意味着广西将急需大批机电专业人才。但相关调研显示,广西机电行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只有3.5%,中级技工也只有24.5%。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正是适应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和南宁市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国家示范建设为契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构建,

4、因而有着长远而广阔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空间。(二)专业服务面向适应广西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向和社会服务主要面向南宁市和周边其他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新型特色制造业和热点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块,就业定位主要在机电设备及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以及交通物流等设施设备的制造、维护维修等技术岗位,详细如图1所示。图1 专业服务面向的产业群(三)专业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培养适应大中型制造类企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维修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设备管理、设备

5、引进改造等岗位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人才规格(1)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要求。能够了解客户需求及有关设备标准要求,具有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能与相关部门协调与信息交流;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维护维修的能力,能解决生产现场设备维修技术问题;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及操作加工的能力;具有数控加工机床的编程、操作及维护能力;懂得一般机电产品及零件设计与辅助开发知识;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能力和营销、售后服务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健康的工作心态。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6、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2)职业资格与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应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上岗证、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并能够适应如下岗位: 机电设备及生产线的操作、维修工作; 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及编程,机电产品营销工作。3.学生毕业要求(1)学生必须修满150学分方可毕业;(2)思想品德考核合格;(3)至少获得双证(毕业证、专业岗位技能等级证)。(四)专业生均经费成本根据财务核算,机电一体化专业2006年至2009年的生均成本包括直接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具体项目见下表1。表1 机电一体化专业生均成本估算表 单位:万元类别学生人数直接教育成本间接教育成本成本 合计生均成本学生经费教学

7、支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固定资产折旧06级122619552596124586871409311335507级2181091765818922262215565754752346208级265132526831252552706181892199639376 说明:1.学生经费 500元/人年;2.教学支出为 学费*45%;3.人员经费支出 06级 师生比 1:16(考虑教辅人员)工资4万元/年;07级 师生比 1:16 (考虑教辅人员) 工资4.5万元/年;08级 师生比 1:16 (考虑教辅人员) 工资5万元/年; 4.公用经费支出 1500元/人年+还设备购置贷款1904元/人年;5.固定资

8、产折旧 2380元/人年(设备折旧);6.学生学费 06级 5800元/人年,07级 6000元/人年,08级 7500元/人年;7.设备折旧费及偿还贷款开支-折旧款500万/2100人年=2380元/人年。偿还设备贷款400万/2100人年=1904元/人年。(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示范建设以来,通过“校企互融订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示范教学教改的深入实施,使得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已显现出可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区域性机电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地位。1社会效益突出3年来,本专业共向社会输送400多名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生,并先后为合作企业培训各类技术

9、人员2954人次;主动为7所本地高职院校输送先进的教学理念,扶持区域高职院校建设同类专业建设,对口帮扶开发课程7门;与4所本地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200多名,联合培养教师30多名;先后对3家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联合研制生产出3个新产品投入市场。近二年机电一体专业第一志愿上线报考率均达300%。2008年录取的新生中高考成绩达“三本”线以上的达88%。 2007年机电专业学生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高职组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项目大赛三等奖;2009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多年来该专业的毕业生一

10、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8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稳步上升。下面表2、图2、图3分别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追踪情况、近三年就业率图以和近二年工资水平图。表2 毕业生追踪情况表学生毕业时间良好率优秀率2004年和2005年531%365%2006年513%4396%2007年454%534%2008年40%60%图2 机电一体化专业2006-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图3机电一体化专业2006-2008年毕业生工资水平示范建设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主动上门要求合作。其中世界500强之一的电子企业巨头富士康科技集团与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以“校企融合

11、订单”方式举办SMT班,每年为富士康集团培养300名专业人才。由于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中表现出色,富士康集团近期提前录用该专业228名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追加了订单培养的学生数量,2009年计划联合培养400人。此外,广东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也与本专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按照公司的要求每年为公司培养50名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2经济效益明显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和区域知名企业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等进行校企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能力。其中本专业教师骨干与南宁广开电气有限公司、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发生产的箱式变电站、电表箱、低速汽车等产品已

12、经投入市场,产值达到1100多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二、运行与实施(一)职业与岗位分析本专业对以广西大、中、小城市的20多家机电企业进行了职业群与岗位群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艺流程、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我们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适应机电行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修与管理等工作;二是从事各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等工作;三是还可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

13、加工工艺编制、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工作。表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分析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岗位1.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修与管理;2.从事各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3.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工作对象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产品零部件、产品与技术管理。工作条件1工作地点一般为室内(车间);2配备安装、调试、维修工具、仪表等;3配备安全防护用具;4符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主要工作流程分析技术资料(电气和机械图纸,技术参数及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等)-独立制定工作计划-排除机电设备的故障(自动化生产线

14、的操作或维护)-对设备的运行结果(自动化生产线性能)进行评估-填写维修卡。工作任务描述会使用工具、仪器和仪表,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1识读电气、机械图纸及技术资料;2合理安排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等工作的工时、工序;3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工具、仪器、设备并在符合安全规程的前提下完成上述工作;4使用专用仪器、仪表进行系统参数的测试、检查及调整;5做好机电设备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维护)保养工作,能在现场正确判断并排除机电设备的一般性故障。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具有电工、机械工等工种的操作技能;2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及操作的能力;3身体健康,无严重疾病,身体灵活性较好;4严谨、细

15、致的工作态度;5能与他人协作和沟通。3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规格与要求职业能力要求(见图4)核心技术要求:掌握机械技术、机电检测与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核心能力要求:具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运行维护、设备故障维修能力;电工电子及控制技术应用能力;机械零件加工能力;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能力。职业技能要求: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上岗证、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学生毕业要求:思想品德考核合格; 必须修满150学分;至少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能力分析图4 专业技术岗位能力分析(二)专业课程体系1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16、,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机电技术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思路如下(见图5):依据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职业标准;按照职业标准,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2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按照上述思路,分析技术岗位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归纳行动领域,对应行动领域设置

17、学习领域(见图6),由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见图7),在对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总体排序时,选择螺旋上升式排列,即对所有课程采取循环加深的方法排列,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呈螺旋上升的形式,课程排序由单一到综合。调研产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专业教学现状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图5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发思路机电产品部件加工机电产品整机装配/检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操作/运行机电

18、设备维护/检修机械部件加工自动机(线)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操作/运行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电气单元构建产品整机装配整机检验/调试工程制图识图能力零件加工或单元构建技能机电产品装配能力机电产品检测技能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能力能机电控制系统操作技能机电设备机械维修技能机电设备电气维修技能机电系统工作分析能力机电产品制造与机电技术服务能力公共学习领域零件加工方法与参数选择普通电工技术应用机床机械部件装配调整与检测工程技术语言应用液压及气压系统规划与实现数控机床及控制系统的检测、调试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电机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行动领域设备控制编程与

19、实现机电设备管理机电设备管理机电产品的管理能力图6 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设置图7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3校企联合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广发重工集团、南宁金牛集团、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合作,采取循环法(见图8),共同开发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特别是重点建设10门优质核心课程:工程技术语言、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较复杂零件制作数控机床控制的检测、调试与维护、普通车床机械部件装配、调整与检测、零件的数控车加工、设备控制编程与实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典型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建

20、设内容包括:分解职业能力,开发课程项目任务;建设课程标准;编写电子教案和教学讲义;建设课程能力考核标准;完成课程课件,建立课程网站;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学素材库。图8 循环体系核心课程开发模式(三)教学计划安排表围绕“校企互融订单” 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企业要求的上岗时间、技术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重新构建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见表4、表5),将培养目标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要求贯彻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对比原来的教学计划,新课程体系更加突出职业素质、就业与发展能力的培养,从内容看,支持全面素质与发展能力培养的基础知识、决策智慧的知识学习、智力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拓展的职业综合素

21、质培养的课程增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内涵向更深的纵向和更宽的横向拓展,突出系统化的智力技能和知识的“高”层内涵。表4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与教学进度安排 类别与代码学习领域学分学时一体化基础学习领域0141201415思想政治、体育、心理健康、就业与创业、人文素质、专业基础等课程。18314150专业学习领域01416普通电工技术69601417中高级维修电工训练812001418电工上岗证训练66001419工程技术语言(上)710501420工程技术语言(下)710501129制图测绘59001421手工和机器的切削加工59001422机电英语47201423零件加工方法与参数

22、选择611001424生产设备电气故障检修812001425机床机械部件装配、调整与检测812001426设备控制编程与实现914001427液压及气压系统规划与实施46001428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812001429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检测、调试与维护812001257机电产品设计与制作(107学812001430职业岗位实践1296001431加工任务的准备与实施46001432模具设计与制作460拓选学习领域01033-01436电子产品制作、生产过程监控、信号检测转换与控制、机械CAM、生产计划与组织、数控中级操作训练26360360富士康企业课程(选修)01437工业安全23

23、001438PCBA设备介绍22001439IPC系统分析21501440实装设备技术(各种贴片机的原理、操作与保养)46001441AOI 的操作及保養23001442机电一体化原理230总学时3104 表5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一览表学年学期学习领域基准学时职业行动能力主要教学内容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工程技术语言(上)105学时1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2利用计算机软件Pro/E和AutoCAD绘制减速器的主要零件图及总体装配图零件图;3掌握制图国家标准,具备查阅及应用能力。1制图投影原理、模具零件的三视图、模具零件的表达方法及装配图的绘制;2Pro/E、AutoC

24、AD软件操作基础,实体特征创建与操作及工程图的绘制,Pro/E分模基础。2普通电工技术应用96学时1正确选择与使用电工工具;2正确选择电工测量仪表;3正确测量各种交直流电路参数;4进行常规电机的选择、电气控制与维修。1电气安全技术规范2万用表、钳表、兆欧表的使用3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放大电路、稳压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检测4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5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6电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3手工和机器的切削加工90学时1具有车工、钳工、焊工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2了解机械制造加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及各工种操作规程;熟悉机械加工工艺。1钳工、车削、刨削焊接操作训练2机械制造安全

25、生产3常规量具使用4常用工程材料种类及特性第二学期4生产设备电气故障检修120学时1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功能分析与故障排除。2典型电机控制电路的连接;1典型电机的结构、原理与选择;2典型电机的控制电路;3万能铣床、镗床的操作与电气故障判断和排除。5工程技术语言(下)105学时1掌握三视图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国家制图标准的应用规范。2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软件Pro/E和AutoCAD绘制较复杂工程图样。1制图投影原理、减速器零件的三视图、组合体零件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及装配图的绘制。2AutoCAD软件操作基础;实体特征创建与操作及工程图的绘制;较复杂企业真实产品测绘。第二学

26、年第三学期6设备控制编程与实现140学时1理解控制要求,写出控制流程图;2会分配I/O端口,写出I/O分配表;3写出梯形图,写出指令;4画出电气接线图并正确接线;5分析故障并排除;6具备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能力。1讲授PLC与单片机结构、工作原理、逻辑指令、功能指令等理论知识;2PLC端口分配与应用规划;3PLC工程应用。7数控机床及控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120学时1根据系统连接图完成数控系统的连接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2根据机床电气原理图设计电气接线图并完成电气控制回路的安装和检测;3检测和排除数控机床的简单故障;4根据工艺方案制定工艺规程、拟订工艺路线、材料定额;5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知

27、识;6掌握定位基准、工件定位与夹紧的基本知识;7确定轴类和箱体类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规程;8编制数控车、铣床加工程序,使用仿真软件校验程序的能力。1轴类零件的数控编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2箱体类零件的数控编程,数控铣床的加工操作; 3FANUC、西门子数控系统的连接;4FANUC、西门子数控系统参数设置;5主轴变频器的调试;6机床电气原理图的分析和电路检测;7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和检测;8数控机床PMC程序的识读;9利用PMC程序检测机床外围故障。第二学年第三学期8机电英语72学时1 简单英语口语交流;2 写英文简历和信函;3 阅读翻译英文图纸、借助词典翻译专业英文资料;1 常用口语;2 英

28、语应用文写作;3 英文专业资料翻译;9零件加工方法与参数选择110学时1掌握通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型号、规格及用途;2掌握零件的各种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3制定简单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4掌握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原理;5初步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质量问题。1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2零件图的工艺分析;3工件的定位与定位基准的选择;4工艺路线的拟定与机床工艺装备的选择;5加工余量和工艺尺寸的确定;6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实例;7轴类零件的加工;8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第四学期10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120学时1熟悉模拟自动化生产线的典型制造工艺,根据技术文件要求,在考虑经济性、安全性的情况下,制订安

29、装调试计划,与他人合作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2根据生产要求编制PLC模块程序,并对调试后的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1安全措施及其检查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气动元件间的管路连接;2各单元PLC程序的编制及调试;3机械手程序的编制及运行;4构建液压控制系统;5装配期间的检测。11中高级维修电工训练120学时1熟练完成电子电路焊接与调试,利用万用表排除电路中的故障;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3熟练地按正确程序进行停送电操作;4熟练地利用万用表判定单相、三相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线圈端子,正确地拆换运行中带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表;5正确地排除三相电能表反转故障;6利用万用表排除磨床、铣

30、床、钻床、镗床线路中的故障。1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测试;2典型电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3稳压电源主整流电路及辅助电源电路的焊接、调试和故障排除;4单结晶体管宽脉冲触发晶闸管调光电路的焊接、调试和故障排除;5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6电源室内各门配电屏操作;7判定单相、三相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线圈端子;8单相电能表的简单校验。第二学年第四学期12机床机械部件装配、调整与检测120学时1具备钳工基本技能;2掌握装配体零件的测绘方法并确定测绘零件尺寸及公差;3制定符合规范的装配工艺卡;4掌握零部件故障排查及调整的基本方法;5熟悉机械部件的保养和维护方法。1尾座拆卸,测绘套筒,编制装配

31、工艺卡,尾座装配;2拆卸横拖板,床身导轨检测,床身安装导轨调整,横拖板导轨检测与调整,将横拖板装配到床鞍;3识读装配图;4查取总装性能参数标准;装配、检测、调整主轴系统;装配、检测、调整尾座;启动车床观察、分析、判断车床运转是否正常并排除故障、试车零件、评估装配质量;5讲授维护保养的必要性,机床维护保养方法和保养计划。第二学年第四学期13机电产品设计与制作120学时按生产要求设计与制作典型机电系统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第三学年14职业岗位实践960学时1.企业认知;2.岗位技能;3.团队能力;4.组织能力;5.创新能力。1企业安全教育,企业认知教育;2上岗前的岗位基本技能培训,顶岗工作实践及学习,顶

32、岗工作实践及学习;3其他社会实践能力(如团队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四)教学组织与运行1校企互融共建课程教学与实训体系 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与实训体系。将企业对人才的使用标准和技术标准引入课程,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骨干共同设计专业的教学与实训计划及教学环节和过程方案,把企业的技术标准引入作为课程评价标准。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技能训练方面突出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共同实施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企业实践教学,实现校企互融,共同培养人才。教师经常深入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调研,根据用人单位提高对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

33、调整和设置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基础知识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以任务驱动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普通车床机械部件装配、调整与检测”课程均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施教,分别与南宁五菱桂花公司、南宁机械厂、南宁开关设备厂等企业合作,选取企业的产品或设备为教学课题,由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或技师进行指导,学生在企业车间内完成课程教学任务。2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行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方法,使枯燥抽象,学生难懂的课程变得直观、易懂,学习主动性高。本专业已建起了设备控制编程与实

34、现、工程技术语言础、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 精品课程网站,网站中设立网上互动区域,方便学生与教师交流学习。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设备控制编程与实现等专业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方法进行教学。3专家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专业开展了多种课外教学活动,如每年举行“机械制图大赛”,“ Pro/E产品设计大赛”,“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等加强学生课外练习、活动。使其熟能生巧,巧中就可能创新。并经常聘请国内外专家到院内进行学术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五)教学资源配置1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师资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合作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企业

35、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老师,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8年,派出6人组成的两个课程开发团队前往德国进行专项培训与进修,提高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能力。同时又派出7人跟随校企合作项目到企业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加上合作企业派出的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成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了专业建设上水平和教学质量建设上阶梯。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43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20人,“双师素质”教师18人,高级职称4人,硕士4人,师资结构较为合理。教师综合素质高,责

36、任心强,其中有10人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2校企合作建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核心课程的各模块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详见图9、图10)。课堂与实训室、生产车间、技术中心一体,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合一;实施产品项目和单元实境教学,通过完成机电设备(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和改造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分小组学习,以零件设计制作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结合,手脑并用,教学一体,让学生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引导和训导并重”。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最佳实践、标杆学习、教练技术、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方

37、法,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推行“行为引导式教学”,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行为改变,实现教师教学角色转换,成为学生的协同者、培训者和心灵导师。图9 “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模拟图图10 “教学做”一体化环境和教学实施模式3校企共建“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实训基地学校与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具备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功能的实训基地,以此来提升专业基地内涵的建设水平。此外将普通教室改建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与实训室,让学生在充满企业车间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训练,教学内容以产品制作为载体,根据企业工艺流程确定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工作任务

38、和进行生产性实训来学得知识和习得技能,教学全程实训都有企业专业技师把控,学生虚席绩效采用行业标准进行考核。为了提高实训实习的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校企互融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目前,校企合作已建立了校内实训车间4个,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3个。根据校内校外实训教学环节不断线的原则,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提出要求。即:根据课程综合训练的要求,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15-30天的学习和训练,让企业师傅按照企业标准指导,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做”一体教学,使学

39、生学习企业需要的知识,体会企业文化,为顶岗实习打下基础。(六)顶岗实习管理顶岗实习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选择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把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通过实习,使学生全方位了解社会行业,并达到社会对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基本要求,达到就业零适应期。 1实习准备期在学生顶岗实习前,首先针对相关企业的情况,通过“三会一讲座”-即人才招聘会、校友报告会、企业现场介绍会、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方面的指导,以帮助

40、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增强自信心,便于进入企业实习后,促使学生认同企业文化,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祛除浮躁情绪,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其次,认真遴选实习企业及其岗位,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状况,学生到企业有无上升空间,向企业介绍学生的总体情况,对于企业有短期行为的,不于选择。对大型或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符合行业要求的,诚恳与企业交流,力争企业吸纳学生,并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便于保障学生利益。再次,针对企业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告诉学生,做好学生“五个一”的准备工作,即一份实习协议、一个管理制度、一本周记、一份报告、一份鉴定。2实习期当学生进入企业后,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41、,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教师要做好桥梁的作用,做企业、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立交桥,通过密切跟踪学生情况,及时与企业取得联系,发映学生合理的要求,同时也向学生解读企业管理方式,引导学生认同企业管理模式,自觉融入企业,正确认识自己,宽容看待他人,了解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和严谨性,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适当的时候,向家长通报学生企业学习情况,请家长配合做学生工作;对于有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报告学校,也通知家长。在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管理小组,确定学生负责人,经常向老师汇报同学情况,每月通过短信、QQ、电话或面谈等方式与学生交谈一次以上,掌握学生的动态,保持常态管理。3成立校企联合管理团队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组建校企联合的管理团队,实行 “五定”原则,即确定双方的管理人员,定期召开学生会议,定期考评学生,定期互访,定期反馈学生情况,对学生加强金钱观教育、吃苦观教育、敬业观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等。实现学生管理校企无缝搭接。指导企业定时召开学生会议,把企业的规划与学生的个人生涯规划结合起来,使学生立足岗位学习,接受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