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罗飞.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3922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罗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罗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罗飞.pdf(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歹钇吖年厂月J口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湖北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份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

2、他手段保留学位论文;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或湖北省有关部门的规定送交学位论文。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同意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人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勖 一导师签名:屏、 加帝e | 月,9 日目 录mIIIIIII IMhlllIH I Ii 11111IY2561 314中文摘要IABSTRACT。IV缩略词表IX前言1临床研究21l临床资料211病例来源212病例选择22研究方法421病例分组422治疗方法43观察指标531安全性指标532主要症状:533主要体征734理化检查84疗效评价标准841疾

3、病疗效判定标准84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843主要指标疗效判定标准844安全性与耐受性95统计分析96结果分析9讨论1 41传统医学对大偻的认识1 411关于病名1 412病因病机1 413中医治疗1 62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1 721病因学1 822病机学1 9221HLAB2 7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机制2 o23病理学2 224西医治疗2 33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研究2531强直性脊柱炎之“肾虚督寒型2 532艾灸的作用及机理2 533督脉的作用2 634隔物温和灸治疗强直性就脊柱炎的理论依据2735联合药物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选择依据3l36隔物温和灸

4、治疗肾虚督寒型AS的疗效影响31结论问题展望3 3参考文献34综述38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概况38附录46致谢4 7中文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从临床疗效、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探察隔物(附子饼)温和灸对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增效作用,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案并拓宽治疗思路。方法:1临床资料: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确诊为活动性AS(肾虚督寒型)的60例患者,按其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2治疗方法: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组):总共30例,予口服SAS

5、P(每片0259,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第l周每次O259,每曰3次;第2周为059,每日3次,第3周起为0759,每日3次,直至疗程结束,共12周。试验组(隔物温和灸+SASP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之上加用物温和灸,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个别病人关节疼痛实难忍受时,酌情临时加服赛来昔布胶囊,每次200mg,每日一到两次,不作为常规治疗(症状减轻即停药)。另外,治疗期间不使用与治疗本病相关的其他的中药及西药。3观测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等检查;疗效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腰背晨僵、关节肿胀、腰膝酸

6、软困重、发热。主要体征:疼痛lOcm数值表、枕墙试验、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4”字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实验室指标:HLAB27、ESR、CRP、lgA、IgM、IgG、ALP。放射学检查:双侧骶骼关节X线正位片4统计方法:统计采用spssVl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等级资料则采用Ridit检验,分类资料选用X2检验。将PO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各自治疗前后对比疗效均显著,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主、次症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6治疗后不良反应方面,

7、试验组6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轻度消化道不适;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中度不良反应,14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不适。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fter three months of treatment,each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comparing the efficacyof the tes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the restof the primary an

8、d secondary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6adverse react ions after treatment,the test group of fivepatients had transient miid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thecontrol group 2 patients had moderate adverse reactionsoccurred in 12 patients with miId gastro

9、intestinal discomfort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O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表2 两组病程比较注:用Ridit分析两组治疗前病程长短分布,u=O14,则P=O89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病例选择121诊断标准1211西医诊断标准(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所修订的纽约标准1)(1)临床标准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2)放射学标准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级,加上临床标准3条中至

10、少1条。(3)骶骼关节X线改变分级标准。0级:正常骶骼关节。I级:可疑或极轻微的骶骼关节炎。II级:轻度骶骼关节炎(关节边缘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度骶骼关节炎(关节边缘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质破坏明显)。级:骶骼关节融合或完全强直,伴或不伴硬化12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发布的22个专业95各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乜1的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AS肾虚督寒型:主症: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冷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足跟痛。次症:精神不振,面色不华,腰膝酸软,阳疹,遗精。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122

11、纳入标准(1)有症状的AS患者(2)符合西医AS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诊断标准。(3)年龄16-70岁。(4)整体功能分级1-4级的患者(5)患者在接受试验药的前4周未用过口服、肌肉注射、关节注射或软组织注射皮质激素(6)由病人或其家属(监护人)签署的同意参加本试验的书面承诺。123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年龄在16岁以下,60岁以上的患者。3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4)重叠其它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膝关节炎或畸形的患者(5)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6)伴有活动性胃肠道疾病以

12、及试验前30天内有食道或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不在排除之列)。(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8)精神病患者(9)过敏体质者。124脱落标准(1)试验中受试者不能耐受,经医生判断应停止试验者。(2)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要求服药,或加服其他药物,影响疗效判断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4)受试者自行退出者(5)因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退出试验、失访或死亡病例。(6)非范围内联合用药,特别是对试验用药影响较大的药物,影响有效性安全性判断者2研究方法21病例分组60例患者中,男51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44岁,平均年龄2691岁;病程最短者9个月,最长者13年,平均473年。

13、所有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2治疗方法221叉-J照组(SASP组):总共30例,予口)报SASP(每片0259,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第1周每次0259,每日3次;第2周为059,每日3次,第3周起为0759,每日3次,一直照该法服用至疗程结束,总疗程共12周。222试验组(隔物温和灸+SASP组):总例数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隔物温和灸,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具体操作如下:4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1)首先将炮附子研成粉末,然后添加适量黄酒、饴糖做成圆饼,圆饼直径长约2cm,厚03-05cm,饼做成之后再用火柴棒轻盈的于饼中央均

14、匀戳5个小圆孔;2)在大椎、双侧肾俞、腰阳关、命门、双委中穴处,放上做好的附子饼;3)将艾条撇成长约4-5cm的长度,插入自制艾灸器的圆孔中,点燃后将其悬置距附子饼lcm的正上方实施治疗。施灸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连续灸5次,灸法完成之后一般能看到施灸穴位皮肤泛红,而未见灼伤的痕迹。在施灸治过程应中每隔几分钟即要将艾灰去掉,并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艾灸器与附子饼的距离,以保持艾灸透过附子饼的热度及治疗疗效。213个别病人关节疼痛实难忍受时,酌情临时加服赛来昔布胶囊,每次200mg,每日一到两次,不作为常规治疗(症状减轻即停药)。另外,治疗期间不使用与治疗本病相关的其他的中药及西药。3观察指标31

15、安全性指标包括一般体检、心、肺、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等检查。32主要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晨僵、颈项疼痛及相关的表现按如下指标进行评分(1)BASG指数(AS患者综合指数)(2)BASDAI指数(AS疾病活动指数)(3)BASFI指数(AS功能指数)(4)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5)晨僵时间(6)医生的总体评价四级评分321评分标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简称VAS),估计进来AS所致的疼痛是由于夜间疼痛引起的还是由于AS引起的疼痛(不分白天和黑夜),该法灵敏度比较高,可比性比较强具体做法如下:在纸上面

16、划一条lOcm的横线,将之分成lO等分,横线的最气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左端那等分区域为O,意即无痛;最右边的那等分区域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由左向右依次表示疼痛程度逐渐递增,操作前和病人充分解释清楚,让病人根据自我疼痛程度在横线上划一记号,来评判自己的疼痛大概是几分。轻度疼痛平在257附近波动,具体数值为257土104;中度疼痛则以518为中心,具体波动范围为518士141;重度疼痛变化数值在841土135不痛 中度 剧痛BASG指数、BASDAI指数、BASFI指数中每一个问题均采用VAS水平视力对照尺评价,以上尺度所示计分,各项指数的总分均在最后仍换算为010分。BAS

17、G指数(1)过去一周来疾病对您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2)过去六个月来疾病对您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BASDAI指数(1)您如何全面评价您所经受的疲劳感?(2)您如何全面评价颈、背或臀部疼痛?(3)您如何全面评价除颈、背或臀部以外的其他关节的疼痛肿胀?(4)您如何全面评价您身体任何部位的触痛或压痛?(5)您如何全面评价您醒来时的晨僵程度?(6)从您醒后晨僵持续时间有多长?BASFI指数(1)能否自己穿短袜或裤袜?(2)能否自己弯腰捡起地上的钢笔?(3)能否自己够着一个高的衣橱的上面?(4)能否不用手或其他任何帮助从圆凳上站起来?(5)能否自己从平躺的情况下站起来?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

18、脊柱炎的临床观察(6)能否不用扶持物站立10分钟?(7)能否不用扶手或手杖一步一个台阶走上1215级台阶?(8)能否不用转身看到您的肩膀?(9)能否做基本的体力活动(如做医疗操、浇花或运动)?(10)能否在家或在单位从事一整天的工作?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0分:无痛。1分:轻度痛。2分:中度痛。3分:重度痛。4分:非常痛。医生的总体评价四级评分1分:症状轻微。2分:症状较重。3分:症状严重。4分:症状非常严重。33主要体征脊柱活动度包括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a枕墙距:主要评定颈椎、胸椎后凸程度,令患者靠墙直立,双足跟贴墙,双腿伸直,背贴墙,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

19、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人枕墙距应为0若不为0,即枕部触不到墙面,则为异常。b指地距:病人直立,两足并拢,两膝伸直,做弯腰动作,两臂下垂伸直,两手尽量下伸,测指尖与地面距离。正常人应可指尖触地,指地距为Ocm。AS患者由于脊柱病变,往往指尖不能触地,甚至不能弯腰。Cschober试验:令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零,向下5cm作标记,向上lOcm再做另一标记,然后令患者弯腰,同时双足并拢、双膝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正常人增加应大于4cm。若增加少于4cm,则提示腰椎活动度降低。d胸廓活动度:患者直立,用刻度软尺测其第4肋间隙水平(妇女7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乳房下缘

20、)深吸气和深呼气之胸围差。正常人应大于25am,若小于25am者为异常,表明患者胸廓受累。34理化检查:HAL-B27、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碱性磷酸酶(ALP)及双侧骸骼关节X线正位片(病变侵犯脊柱时加拍腰椎正侧位片、颈椎正侧位片)。4疗效评价标准4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下列四项中至少有3项改善程度:(1)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最近l周情况用10amVAS来衡量(2)患者对疾病疼痛的总体评价:用lOcm目测标尺(VAS)估计近1周由于AS所致的夜间疼痛和由于AS所致的疼痛(不分昼夜)(3)BASDAI指数(AS疾病活动指数)(4)BASF

21、I指数(AS功能指数)ASAS20:以上四项中至少有3项改善大于或等于20和数据绝对改善大于或等于1am(用0一lOam目测标尺(VAS)ASAS50:以上四项中至少有3项改善大于或等于50ASAS70:以上四项中至少有3项改善大于或等于70(注:本研究采用ASAS20进行评价)4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b1疗效判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临床控制: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

22、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43主要指标疗效判定标准主要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腰背晨僵、关节R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疼痛、关节肿胀、腰膝酸软困重、发热。主要体征:疼痛lOcm数值表、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4”字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验室指标:HLAB27、ESR、CRP、IgA、IgG、IgM、ALP。放射学检查:双侧骶骼关节X线正位片。44安全性与耐受性包括消化道症状、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女性月经等项目。如患者出现不良事件,严格记录其症状及出现时间,是否作出相应处理,是否退出试验等。定期随访。分级如下:0级:安全无任何

23、不良反应出现。l级:有轻度不良反应,很快好转,无需处理,可继续试验。2级:中度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可完成试验。3级:重度不良反应,有生命危险,须停止试验。5统计分析统计采用spssVl6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等级资料则采用Ridit检验,分类资料选用X2检验。将PO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明显疗效(PO05);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对比均疗效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在放射分级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表8 治疗后两组患者骶髂关节x线分级

24、比较注:经Ridit分析,u=-o63,P=O53)005,治疗后两组在放射分级上无明显差异65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及ASAS20有效率比较,见下表: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表9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及ASAS20评价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中临床控制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临床控制3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后两组ASAS20有效率相比,治疗组633,对照组367。两组比较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ASAS20评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O05),但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症

25、状疗效指标上,督灸组总有效率为8718。3拔罐联合针刺疗法拔罐在治疗本病上具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然后再配以针灸培本补元,补益肝肾,且取得显著效果。如吴建军等n们将18例AS患者采用膀胱经、督脉走罐与针刺夹脊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3-5个疗程。结果:显效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8。针药罐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与针药疗法的病例疗效对照,前者在控制病情和改善疼痛症状上优于后者。如王贺元等1运用针刺百会穴与督脉拔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70例AS患者并与40例阿是穴治疗对照,两组病人均在针刺得基础上口服中药(穿山甲粉39,白术粉19,三七粉lg),

26、经治疗1个月,治疗组基本痊愈27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4370,能解除AS早中期的疼痛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4刺络放血与针挑疗法刺络放血法是通过选择特定的部位点刺使之出血,达到祛瘀生新,疏通经络,祛除邪气,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陈海鹏等n21运用督脉刺络放血治疗50例AS患者,选取大椎、身柱、陶道、灵台、至阳、筋缩、命门、悬枢、脊中、腰阳关、脊柱关节阿是穴,采用梅花针重扣后,吸尽瘀血,每次选2-4个穴位,每周2次,8次1个疗程,经治疗4个疗程,临床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ll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针挑疗法,一种运用挑、提、摇、摆等手法将穴位相应的皮内或皮下筋

27、膜纤维挑拨出来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刺激疗法。罗健n31等用此法治疗AS。具体操作为: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选取背俞穴、华伦夹脊穴、督脉穴等处常规消毒,继而用2普鲁卡因注射皮丘后,手持特制针具挑断表皮,拉出穴位周围的皮内纤维,直到把针孔周围的纤维挑完为l止o5蜂针疗法4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蜂针疗法是将民间蜂蛰疗法与针灸融合为一体的特殊疗法。牟秀艳n43以此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9例,以督脉、夹脊、膀胧经俞穴为主,配合奇经八脉交会穴等其它经穴,蜂针治疗AS患者29例,获效的25例。6火针 电针梅花针火针,是将特制针具用火烧红后迅速刺入腑穴的方法,借火助阳,达到祛风散寒除湿的效果。电针,是

28、用电针治疗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输穴的方法。梅花针经常用于浅部病灶的叩刺。许明辉n副采用火针以督脉、膀胱经为主取穴,并混合当归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随后取风池、风府、大椎、膈俞、腰阳关、血海穴注射,然后把黄芪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两种药混合打在肾俞、肝俞、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中极、三阴交的方法治疗100例AS,显效85例,约占85,有效15例,约占15,无效0,总有效率100。高猛n61等采用火针配合电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7例,取隔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穴,临证时以病变侵及部位为依据选取45个穴。每4天针刺1次,2次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测定临床症状、体

29、征、血沉等指标,均有显著好转。马文龙n71等运用梅花针为主治疗108例,操作:取华佗夹脊穴,用梅花针由上而下叩刺,至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度。隔日1次,后辅以艾灸、药浴,经36个疗程,平均4个疗程,起效最快3天,最慢15天,平均10天,所有患者均疗效显著。7腹针疗法卓鹰等n81采用腹针配合药物治疗AS,取气穴、腹四关为主穴,中极、大横为配穴,同时根据分型予口服中药和常规西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李莉等n81采用腹针配合隔药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显示疗效好,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8针刀疗法针刀疗法,是从力学角度出发,用针刀松解脊柱关节粘连的关节囊、肌键、韧带等软组织,切开、剥离使力学恢复平衡的方法,亦可

30、d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如针灸般刺激脊背部的各脏腑背俞穴。苏建业呻1用此法治疗AS患者,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脊背部,常规消毒,局麻,以脊背部凸起程度较严重的胸椎或腰椎骨为中心,用针刀刺入椎旁间隙,对挛缩的脊上、脊间韧带和肌键、筋膜等粘连的软组织施行切开、分离和松解术,疗效尚可。李邦雷娩们等采用针刀结合短波治疗94例AS患者,视患者的病变疼痛部位及X线片显示的病变部位,取颈、背部脊柱旁开15处穴及压痛点进行治疗,7天治疗1次,针刀治疗后第2天开始短波治疗,每天2次,每次20min,i0天为1疗程,效果明显。9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是通过在穴位植入可吸收的羊肠线,形成一个持久连续的

31、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孙梅等乜门采用双侧肾俞、白环俞、秩边穴埋线配合祛风活络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1例,总有效率91。10中药熏洗中药熏洗通过一些活血通络,行气导滞,温阳散寒之品进行熏洗,从而对全身气血进行调节。王自斌乜23运用穴注加中药熏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3例,显效27例(2903),好转57例(6129),无效9例(978),总有效率9032。11结语中医外治法在长期探索与发展中治疗本病有一定的建树,其治疗方法灵活多样,疗效确切,疗程较短,相对比较安全,毒副作用很少。同时其也有不足之处,虽然方法众多,却缺少统一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缺乏一些稳定可靠的实验指标客观公正的评价其疗效,各种疗法的机

32、理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如何更精更好的选择搭配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实践去发现。故以后治疗该病时,要密切留心观察相关的指标,以求建立更加规范完善的诊断与疗效评判标准,同时要规范平时的操作治疗,深入研究各种方法的治疗机理,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更好的发挥中医在治疗本病的优势与特色。11Zhang J, Yu L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spondyl iti S 36 casesJ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4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2007 jan;27(1):222刘滨,刘维,杨晓砚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33、30例J中医研究,2008;21(11):573张俊英,张海龙针灸华佗夹脊和督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7):624-6254齐昌菊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2009(9):5415425Yang YXWen acupuncture point with ridge treatment ofankylosing spondylitis 30 cases clinical observationJGuiding Joum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J2010,June;16(6):88-896程学

34、荣,张世卿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6例J201 1;31(3):2772797Zuo ZJ,Ding J,Guan XF,Zou SMLong snake moxibustion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JChinese Journal ofRehabiiitaion,2009,Dec;24(6):4008王少敏,左祖俊,刘志刚等长蛇灸对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因子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学院学报,2010;12(1):54559朱现民,冯毅慧,胡兴旺督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9例J中国中医伤科杂志,2009;50(7):62562610吴建军,戚玲娟走

35、罐加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8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3)21911王贺元,于晓东针刺百会穴与督脉拔罐相结合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3312陈海鹏,刘志坤,刘池,等督脉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J中国中医伤科杂志,2008;16(20):4213罗健,孔令深,黄柳和等挑筋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0;32(4):2214牟秀艳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9例的疗效观察J养蜂科44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技,2004;3:363715许明辉火针、水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36、J当代医学,2009;1 5(25):150-15216高猛,刘源香。火针并电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 17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7;16(7):31017马文龙,陈金亮,胡军勇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9):1318李莉,易荣,姚岚腹针配合隔药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4(2):12319苏建业,张东安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中医外治杂志,1995;4:3120李邦雷,李征针刀与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4例J中国针灸,2006;26(7):50121孙梅,汪涛药物加穴位埋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2):1

37、72-17322王自斌穴注加中药熏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中医中药,2008;5(24):96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附录附表:中医症状按症状分级量化1腰骼疼痛 无轻:腰骸隐痛,能忍受,不影响工作作中:腰骸疼痛,伴僵硬,工作休息受影响响2脊背疼痛3晨僵持续时间4腰脊活动受限5关节肿胀6畏寒喜暖7关节发热8乏力9腰膝酸软10肢体困重重11发热0分2分4分重:腰骸剧烈持续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休患和工作6分无 O分轻:脊背隐痛 2分中:脊背隐痛,伴僵硬 4分重:剧烈疼痛,脊柱活动受限 6分分钟(90min 6分)无 0分轻:活动受限13 4分重:活动受艮23,甚或强直 6分无 0分轻:肿

38、胀超过关节附近骨标志 1分中:肿胀与关节附近骨标志相平 2分重:肿胀高于关节附近骨性标志 3分无 0分轻:畏寒时作,症状轻浅,持续时间短 1分中:症状春夏轻,秋冬重,着衣量较常人为多 2分重:症状四季均见,夏日着秋衣 3分无0分轻:仅关节触之热,患者无明显自觉热 1分中:关节触之热,伴有自觉热 2分重:关节触之热,伴自觉灼热 3分无 0分轻:活动后乏力 1分中:稍有活动即乏力 2分重:卧床休息亦乏力 3分无 0分轻:轻微腰膝酸软 1分中:持续腰膝酸软,劳则加重 2分重:腰膝酸软不欲行走 3分无0分轻:微觉肢体困重 1分中:经常肢体困重 2分:头重如裹,身体困重,不欲活动 3分无 0分轻:低热3

39、75379。C 1分中:中等度热380389c 2分重:高热390。c以上 3分46隔物温和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致 谢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即将结束,衷心感谢导师李建武教授三年来对我的悉心教诲和培养。老师高尚的医德医风,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使我不仅掌握了治病救入的基本本领,同时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为我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衷心感谢风湿科马志毅主任、熊源胤老师等对我的教导、关心和帮助!衷心感谢师兄李勇、陈丽川、向齐、段波,师姐阮崇洁、黄裳,陈奕臻、苏伟以及师妹们在我临床实-j期间对我的传授、关心、帮助、信任、鼓励和宽容,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研究生处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关心!衷心感谢我的家人,谢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的理解、支持、关心和呵护,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最后,在此谨向所有参加论文评审和答辩的指导的各位教授、专家、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医学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