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的人》说课稿.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13081709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有的人》说课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有的人》说课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有的人》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的人》说课稿.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的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有的人 是八下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在内容编排上此单元属于人生体验类,选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生活经历的体验,通过对生活中美与丑、得与失、生存与自然等的感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 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哲理,诗中提炼了两个具有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鲁迅先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 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诗歌的朗读及对比手法的运用是重点,化抽象的思维转为形象的表述是难点。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

2、理解。二、学情分析学习有的人 以前, 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和八上学习过诗歌,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认识, 能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能试着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但由于我所教课的班级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言语沉默,甚至思维“休眠”,教学中我用朗读并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的任务,目的也是为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以获得成就感。三、目标定位知识能力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3、展开想象,训练形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的诵读及重组课文内容再读的方法让学生走进课文及作者。2

3、、在引导发现及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深入诗歌,领会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两种人的对比中,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和高尚的价值观。四、教学准备课文音频及多媒体课件。五教法运用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选择教学方法。朗读法: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新课标认为“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所以朗读指导重在示范,不在理论解说,这是重点之一, 又是下一环节的基础,要视学生情况舍得花时间,学生朗读训练形式要多样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导点拨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切实起到“

4、导”师作用。六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2分钟):1、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伟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学作品带领中国人民前进;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是民族的脊梁;他是谁?(生答: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臧克家的有的人,来更深刻地了解这位伟人。2、背景介绍(学生读投影):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1936 年 10 月 19 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与世长辞

5、,中国现代文坛上陨落了一颗比泰山还要重的巨星。 1949 年 10 月 19 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 周年纪念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获得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第一次在全国各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国,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自己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学情预设 :导语的教学设计贴近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课内容。(二) 、指导朗读,初识文本(15 分钟,教师点拨引导3 分钟)1. 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2. 听录音朗读3. 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的怎么样?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是:感情处理比较好,语

6、速把握恰当语气语调抑扬顿挫重音恰到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读出来对前者的恨,和对后者的爱等等教师强调:诗歌重朗读,要读出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情感等,并且投影朗读示例设计理念 :听录音,能初步感知诗歌的整体内容及感情色彩,让学生畅所欲言,多角度挖掘朗读的技巧4、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读出作者对两种人的爱与憎。5、点学生朗读(可读自己喜欢的章节)同学们评议6、全班齐读7、重新组合诗歌内容,以不通方式的读,想一想:你读出了什么?朗读要求:将每节诗的前两句连起来读将每节诗的后两句连起来读分男女声部,分别交替朗读每节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设计理念 : “三分诗,七分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

7、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而本文又是适宜朗读的好教材,在学生朗读品味的过程中,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投入情感的体验,为下一情节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探究发现,走进文本(13 分钟,其中教师点拨引导3 分钟)小组合作:1.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说说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的内容,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可以评点诗人的炼字艺术,还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课文标题等等。2、讨论、合作、交流。学情预设 :通过反复的读学生很容易得到以下认识:诗歌写了两种, 一种是像鲁迅那样高尚无私的人,一种是与鲁迅相反的一类人,他们自私卑鄙。高尚无私的人,人民崇敬他,怀念他;自私卑鄙

8、的人,人民憎恨他,鄙视他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赞扬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本文是歌颂像鲁迅一样的人,所以以“有的人”为题,而非“颂鲁迅”之类的题目。但学生在炼字上譬如对第一节中“死”与“活”的理解上不一定到位,教师可稍做引导。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 3、教师引导,深入内容:同学们对两类人物已有了自己鲜明的认识,请我们用一些词语送给这两种人;人们对这两种人又是什么态度呢?也

9、请同学们用词语来概括。(请各小组就某一方面将自己要送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用关联词分别将两类人的表现与人民对他们的态度组合成一句话诗中的两类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历史上生活中像这两类人也为数不少,请列举学情预设 同学们板书的词语可能有:无私、高尚、虽死犹生、默默奉献、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 、 、自私、卑鄙、虽生犹死、卑鄙下流、残酷剥削、沽名钓誉、 、 、 、 、怀念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崇敬爱戴、 、 、 、 、 、鄙弃摔垮遗臭万年千古骂名、 、 、 、 、组合的句子可能有:因为他们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 人民拥有怀念他,爱戴他。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卑鄙下流,那么

10、人们不仅会鄙弃他,甚至他还会留下千古骂名。 。 。 。 。列举典型人物有:雷锋焦裕禄袁隆平任长霞孔繁森和坤秦桧胡长清袁世凯等(设计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引导知识走向学生,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也指出: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逐步的掌握。此环节在变换方式的多种朗读,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的基础上,又通过说、 写、议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引起情感的共鸣。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四)形象描绘,走进生活(8 分钟,教师引导2 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这两类人的具体形象。(每个学习小组只需选

11、其中一个方面来完成)诗歌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 最简练的结构, 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所以我们读诗,不仅是读顺读懂,还应读出诗中营造的意向和意境,读出诗中所塑造的生动的社会形象来。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这两类人的具体形象。(每个学习小组只需选其中一个方面来完成)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对“具体描绘”把握不好,语言概括性强而形象性不够,教师可进一步指出应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 这个环节相对较难,但经过前两个环节的铺垫酝酿,能够顺利完成。设计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阅读时只有与生活有机的

12、联系起来, 才能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更真实的人生体验。展开想象与生活接轨是学习语文尤其是诗歌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的有意识的引导无异于给学生按上了学好语文的翅膀。(五)自我小结,提升认识(2 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认识呢?请自我小结:可以从学习诗歌的方法、诗歌内容、诗歌写法、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谈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答出以下几点:学习诗歌的方法:有感情的读、变换内容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展开想象与联想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 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深刻的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诗歌写

13、法:对比情感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并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变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小结,然后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在思想认识上学生也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六)背诵全诗,积累名句(5 分钟)。有感情的

14、背诵全诗,积累有关鲁迅的名句。设计理念 :知识在于积累,语言感悟能力的提升更离不了平时的积累,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留下了不少的警句良言,背诵积累会让学生受用无穷七、评价反思: 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是本单元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绕开了对课文内容一节一节繁琐的分析,而是注重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情感体验的逐步诱导: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尤其是重新编排内容的朗读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住了两种人的形象、本文的写法及作者的情感倾向,再通过用关联词说话,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接下来的形象描绘,走进生活,会让学生回归理性的思考,情感进一步升华,认识和价值观再次凸显;课堂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起到“导”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不断的领悟中完成教学任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