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25819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有关的文学常识。2了解本诗的内容,背诵、默写诗歌。3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本诗的内容,感受本诗语境。2背诵、默写这首诗。【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走近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七岁会做诗,十四五岁时称誉时辈,20岁开始历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赵、齐。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携家逃难。后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他为“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到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

2、一条破船上。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2本诗的写作背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漂泊西南时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时的作品。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的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搭了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难抵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屋漏难以入眠,作者感慨万千,作此诗篇。二、阅读感知,整体把握1字词积累怒号( ) 三重茅( ) 挂罥( ) 塘坳( )布衾( ) 大庇( ) 突兀(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说说这首诗记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

3、思想情感?3自由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最令你感动的诗句,并在小组内交流。4这是一首较长的叙事诗,共四段,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细小议论。全诗围绕“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一线索展开,请说说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知识小结】【基础训练】1本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的手法,试各找出一个例句加以分析。2诗中“归来倚杖自叹息”,你认为诗人在叹息什么?【拓展训练】写出本诗主旨,作简单赏析。【总结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作者的情感。2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象。【学习重点难点】1领会作者思想情感。2背诵、默写本诗。【导学指导】1朗读全诗,注意正确的节奏及停顿。2小组讨论:研读诗歌第1段

4、。茅屋既被秋风所破,可见风之大,受害之重,请找一找从哪些词或句子中能体会到。3细看诗中插图,想象诗人当时是怎样的神情?4精读诗歌第2段,此时诗人已是万般愁苦与无奈,可更让诗人无可奈何的是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5当时诗人的生活是穷困的,第3段中哪些诗句是他穷困生活的写照?这种境况下,诗人心情如何?6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与同桌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本P196第一题中的1小题。 【拓展训练】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总结反思】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2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形象、生动

5、、凝练、含蓄的语言。3体会诗中意境。【学习重点难点】1领会作者情感。2把握诗歌意象,了解诗中意境。【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走近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今湖北襄樊人。他是初、盛唐过渡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存的260多首,多为五言诗,偏重于描写自然景色,形象清新、生动、自然,引人入胜。其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2走近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一个既有文化传统又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家庭。幼年时就遭金兵南侵,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一生都处在国家动乱、民族危亡的关头。这种生活境遇对他的思想和事业都

6、有极大影响。 二、阅读感知,整体把握1字词积累鸡黍( ) 重阳( ) 开轩( )场圃( ) 鸡豚( ) 叩门( )2听录音或范读,说说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节奏,找出两首诗的韵脚。4学习过故人庄(1)请说说诗题中的“过”和“故人”如何理解?(2)首联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说说。(3)本诗流露出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什么让诗人如此喜爱田园生活?5学习游山西村(1)分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山西村的什么?(2)诗人留恋这次闲游吗?请你赏析一下尾联。(3)在这首诗中,有两句被称为佳句,你知道是哪两句吗?请找出来并赏析。【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

7、本P196第一题中第2小题。【拓展训练】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解释:凌: 遥:为: 暗香:(2)诗中写梅花独有品格的是哪一句?请简要赏析。【总结反思】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2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3把握诗歌意象,了解诗中意境。【学习重点难点】1感受诗词意境。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默写诗词。【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走近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曾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长期在边塞生活,了解士兵疾苦,治军颇有成效。当地民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范仲淹的

8、诗文富于政治内容,也善写塞上风光,现存五首,其中渔家傲写边塞风光,开苏轼豪放词之先声。存世有范文正公集。2走近苏轼见记承天寺夜游。二、阅读理解,整体把握。1字词积累蕲( )水萧萧( ) 无再少( ) 寐( )千幛( )里 羌( )管2听录音或范读,思考这两首诗词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整体感知(1)朗读渔家傲,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并说说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朗读浣溪沙,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说说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学习渔家傲(1)请大声朗读本词上片,然后说说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色?(2)小组讨论、交流: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守边将士们心中想的是什么?5学习浣溪沙(1)朗读本词上片,说说作者描绘了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2)品味上片,当时作者游兰溪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3)朗读下片,小组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本P196第一题的3、4题,【拓展训练】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1)首联中的“浑”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总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