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22298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爱莲说(第一课时)导学案 语文版一、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著有周元公集。2、写作背景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接。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二、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字词,了解课文大意。三、新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甚蕃( ) 淤泥

2、( ) 濯清涟( ) 不蔓不枝( )亵玩( ) 隐逸( ) 噫( ) 鲜有闻( )2、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探究演练1、结合注解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可爱者甚蕃( ) 陶渊明独爱菊(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濯清涟而不妖 ( ) 亭亭净植( )2、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注解,翻译全文。五、拓展提升1、解释句中“之”的用法。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何陋之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但微颔之2、下面每组成语中带点的字课文中都出现过,查工具书,比较一下两者意思的异同。无独有偶( ) 鳏寡孤独(

3、)寡廉鲜耻( ) 屡见不鲜( )精益求精( ) 老当益壮( )玩物丧志( ) 玩世不恭( )六、知识整理与反思七、成果检测1、填空爱莲说作者是 , 朝人,本文出自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独爱菊(仅,只) 亭亭净植(竖立)B濯清涟(清水) 不蔓不枝(生旁枝)C宜乎众矣(适宜)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D鲜有闻(少) 可爱者甚蕃(多)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是以谓之“文”也D出淤泥而不染 人不知而不愠4、翻译下列语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