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1272165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50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x(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回顾001CIcrYddY Y凯恩斯区域LM曲线曲线r1 r2Y YISIS 曲线曲线rrkYmrhh001CIcrYdd古典区域中间区域(一)经济政策目标(一)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政策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2.四大目标:四大目标: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

2、策的重要目标。它在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它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都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使用。动)都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使用。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如何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平衡国际收支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各各 经经 济济 政政 策策

3、目目 标标 之之 间间 的的 矛矛 盾盾 与与 协协 调调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 高通货膨胀率高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失业率; 低通货膨胀率低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高失业率。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适应:适应: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就业增加; 不适应:经济增长不适应:经济增长对劳动需求相对下降。对劳动需求相对下降。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进口增加对外对外贸易逆差。贸易逆差。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经济增长经济增

4、长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需求管理主要内容:需求管理主要内容:当总需求当总需求= =总供给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状态。总供给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状态。当总需求当总需求 总供给时,总需求过度,导致通货膨胀总供给时,总需求过度,导致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私人经济不能自动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时,有必要依赖政府对总需求进行调节。政府对总需求的调节表现为:当总需求不足时,设法提高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过度时,设法降低总

5、需求的水平。 (二)凯恩斯主义的(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方法需求管理方法-“相机决策相机决策”方法方法“相机决策”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策”的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n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n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

6、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n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n广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广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n产业政策产业政策n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n对外经贸政策对外经贸政策l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l1 1)经济手段(间接调控)经济手段(间接调控)l2 2)法律手段(强制调控)法律手段(强制调控)l3 3)行政手段(直接调控)行政手段(直接调控)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1.1.财政的构成财政的构成n(1 1)政府支出:)政府支出

7、: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直接商品交易行为。l与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性支出。p政府购买: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l维持政府系统运行的购买性维持政府系统运行的购买性支出,如行政事业费。支出,如行政事业费。l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n(2)政府收入:)政府收入: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我国长期以间接税为主体,会拉大贫富差距。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和政

8、府转移支付、减少税收等,如增加政府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减少税收等,其结果是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其结果是导致国民收入增加;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压缩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压缩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减少政府支出,减少转移支付和增加税收等,如减少政府支出,减少转移支付和增加税收等,其结果导致国民收入紧缩。其结果导致国民收入紧缩。政府支出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公债2.2.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的工具经济萧条时的感性认识(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的感性认识(扩张性财政政策) p(1)减税,给个人和企业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刺激消)减税,给个人和企业留下更多可支配收

9、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p但会增加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影响到私人投资。但会增加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影响到私人投资。p(2)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者)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减少负担。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p(3)扩大政府购买,多搞公共建设,扩大产品需求,增)扩大政府购买,多搞公共建设,扩大产品需求,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也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加消费,刺激总需求。也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p(4)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如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等方法,)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如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等方法,直

10、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就业和生产。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就业和生产。政策种类政策种类利率利率消费消费投资投资GDP减少所得税减少所得税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投资津贴投资津贴财政政策的影响(正面)财政政策的影响(正面)经济萧条经济萧条个人收入减少个人收入减少所得税减少所得税减少转移支付增加转移支付增加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降;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个人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所得税增加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转移支付减少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升。u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u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财政政策本

11、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3.3.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1)税收税收自动变化自动变化(2 2)转移转移支付自动变支付自动变化化(3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累进所

12、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加,社会转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逆经济风向行事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的原则 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业失业扩张性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紧缩性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增加增加

13、总需求总需求减少减少总需求总需求 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4.4.财政政策的斟酌使用财政政策的斟酌使用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5.5.功能财政功能财政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l(凯恩斯之前,(凯恩斯之前,主要是)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l衰退时,财政收入减少,为平衡支出,衰退时,财政收入减少,为平衡支出,必须增加财政收入,会加深衰退。必须增加财政收入,会加深衰退。l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了减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必然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少盈余,必然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会加剧通货膨胀。

14、会加剧通货膨胀。u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n斟酌使用的财政政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策的具体体现p凯恩斯主义思想凯恩斯主义思想6.6.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n财政政策效果:变财政政策效果:变动政府收支,使动政府收支,使IS变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u财政政策乘数:货财政政策乘数:货币供给量不变,政府币供给量不变,政府收支变化导致国民收收支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入变动的倍数。LM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Y1Y2Y E

15、1IS1IS2rE2政府部门加入后政府部门加入后p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1/(1-c)。)。p在横轴上,截距增加了在横轴上,截距增加了G G /(1-c)。即。即Y Y1 1Y3 3p但实际上的财政政策效但实际上的财政政策效果却小于这个数值。即果却小于这个数值。即Y Y1 1Y2 21drc减少的数值Y YY YAEAEr rADAD3 3ADAD1 1ISIS2 2G/(1-c)G/(1-c)E E1 1E E3 3E E2 2E E1 1E E3 3E E2 2Y Y1 1Y Y2 2Y Y3 3r r1 1r r2 2ADAD2 2ISIS1 1LMLM挤出效应挤出效应 Crowdin

16、g out effect n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资(及消费)的现象 LM不变,右移不变,右移IS,均衡,均衡点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点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加 但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但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考虑 LM的收入增量。的收入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 LM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Y1Y2Y3Y EIS1IS2rG /(1-c) -dr/(1-c) 例:假设消费函数例:假设消

17、费函数C=400+0.8Y ,投资函数,投资函数I=30050 r ,政,政府购买府购买G=200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300+0.5Y100 r ,实,实际货币供给际货币供给m=2100 (单位均为亿元)。(单位均为亿元)。 (1)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如果政府支出增加)如果政府支出增加90,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存在,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挤出效应?如果存在,是多少?财政政策乘数是多少?挤出效应?如果存在,是多少?财政政策乘数是多少? 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 1.1.政府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支出乘数

18、的大小。 2.2.挤出挤出效应的大小。效应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 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d d。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k k。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h h。 所以所以,挤出,挤出效应的大小(财政政策效果)与效应的大小(财政政策效果)与IS IS 曲线曲线和和LMLM曲线的斜率相关曲线的斜率相关。财政政策效果与财政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的关系曲线斜率的关系LMEY0Y1Y3YY0Y 2 Y 3Y E1EE2nLM不变时的情况

19、不变时的情况Y1Y2IS1IS2IS3IS4LMrrIS陡峭,利率变化大,陡峭,利率变化大,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大。移动时收入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大。IS平坦,利率变化小,平坦,利率变化小,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移动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LMLMISIS2 2ISIS1 1E E2 2E E1 1Y Y1 1Y Y2 2Y Y0 0r rr r2 2r r1 1rr2r10LMIS2IS1E2E1Y1Y2Y3YY Y3 3财政政策效果与财政政策效果与LM曲线斜率的关系曲线斜率的关系nIS不变时的情况不变时的情况LMLM陡峭,利率变化大,陡峭,利率变化大,I

20、S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小。移动时收入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小。LMLM平坦,利率变化小,平坦,利率变化小,IS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大。移动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大。试求:试求:(1)IS-LM模型和均衡产出及利率,并作图进行分析。模型和均衡产出及利率,并作图进行分析。某宏观经济模型某宏观经济模型(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 :C= 200 + 0.8Y I= 300 - 5r L = 0.2Y - 5r m = 300解:解:(1 1)IS-LMIS-LM模型为模型为: :r = 100 - 0.04y , r = - 60 + 0.04Yr = 100 - 0.

21、04y , r = - 60 + 0.04YY = 2000 , r = 20Y = 2000 , r = 20 (2)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020亿元,为实现充分就业,亿元,为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政府支出为多少?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政府支出为多少?(2)设扩张财政政策,政府追加支出为G,新IS方程为 r = 100 + 0.2G - 0.04Y联立方程 r100 + 0.2G - 0.04Y, r- 60 + 0.04Y求得Y2000 + 2.5G。当Y2020时,G8。IS不变的情况不变的情况凯恩斯区域,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大。LM水平时,利率降到

22、极低 ,进入凯恩斯陷阱。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不会降低利率和促进投资,对于收入没有作用。kYmrhhLM曲线三个区域的曲线三个区域的ISIS效果效果r4r1Y1r2r3r5Y2Y3Y4Y5YLMIS1IS2IS3IS4IS5IS6古典区域,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只会使利率上升。rkYmrhhLMLM曲线曲线含义含义财政政策的效力财政政策的效力对收入和产出对收入和产出对利率对利率越平坦越平坦国民收入对利国民收入对利率越敏感率越敏感越大越大越小越小越陡越陡国民收入对利国民收入对利率越不敏感率越不敏感越小越小越大越大垂直垂直古典情形古典情形无无最大最大水平水平极端的凯恩斯

23、极端的凯恩斯情形情形最大最大无无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肯尼迪总统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年代,肯尼迪总统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使财政政策成为美国对付衰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武器之一。肯使财政政策成为美国对付衰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武器之一。肯尼迪总统提出削减税收来帮助经济走出低谷。这些措施实施以尼迪总统提出削减税收来帮助经济走出低谷。这些措施实施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增长。但是,减税再加上后,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增长。但是,减税再加上1965196619651966年年在越战中财政扩张的影响,又使得产出增长过快,超过了潜在在越战中财政扩张的影响,又使得产出增长过快,超过了潜在水平,于是通

24、货膨胀开始升温。为了对付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水平,于是通货膨胀开始升温。为了对付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并抵消越战所增开支的影响,并抵消越战所增开支的影响,19681968年国会批准开征了一项临时年国会批准开征了一项临时性收入附加税。不过,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这项税收增加的性收入附加税。不过,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这项税收增加的政策力度太小、也太迟了一些。政策力度太小、也太迟了一些。案例分析:财政政策的实践财政政策的实践 8080年代美国是另一个典型例子。年代美国是另一个典型例子。19811981年国会通过了里根总年国会通过了里根总统提出的一揽子财政政策计划,包括大幅度降低税收,大力扩统提出的一揽子

25、财政政策计划,包括大幅度降低税收,大力扩张军费开支而同时并不削减民用项目。这些措施将美国经济从张军费开支而同时并不削减民用项目。这些措施将美国经济从1981198219811982年的严重衰退中拯救出来,并进入年的严重衰退中拯救出来,并进入1983198519831985年的年的高速扩张。高速扩张。克林顿总统一上台,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高赤字克林顿总统一上台,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高赤字依然顽固地存在着;另一方面经济不景气且失业率高得难以接依然顽固地存在着;另一方面经济不景气且失业率高得难以接受。总统必须决定财政政策应从何处着手,是应该先处理赤字,受。总统必须决定财政政策应从何处

26、着手,是应该先处理赤字,通过增加税收、降低支出来增加公共储蓄,进而靠储蓄水平提通过增加税收、降低支出来增加公共储蓄,进而靠储蓄水平提高来带动国民投资的增长呢?还是应该关注财政紧缩会减少并高来带动国民投资的增长呢?还是应该关注财政紧缩会减少并排挤投资,而税收增加和支出的减少又会降低产出?最后,总排挤投资,而税收增加和支出的减少又会降低产出?最后,总统还是决定优先考虑削减财政赤字。统还是决定优先考虑削减财政赤字。19931993年预算法案决定,在年预算法案决定,在其后其后5 5年中落实减少赤字年中落实减少赤字15001500亿美元的财政举措。亿美元的财政举措。案例分析:财政政策的实践财政政策的实践

27、1 1、什么是财政政策?、什么是财政政策?2 2、根据上面的资料,说明利用财政政策对付经济衰退的手段有、根据上面的资料,说明利用财政政策对付经济衰退的手段有哪些?哪些?3 3、财政政策实施中有哪些制约因素?、财政政策实施中有哪些制约因素?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1. 货币政策的机制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货币量利率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调节货币量是手段。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货币量增加的效应短期效应:既增加实际GDP,

28、又使物价水平上升;长期效应: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实际GDP回到原来充分就业水平。只有物价上升,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货币市场失衡:货币货币市场失衡:货币过渡供给过渡供给利率下降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投资增加总支出增加总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下降货币市场失衡:货币货币市场失衡:货币过渡需求过渡需求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投资减少总支出减少总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主要是国库券。贴现政策。

29、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法定准备金。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2.货币政策基本工具u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属于间接货币政策属于直接货币政策,力度强、见效快公开市场业务。在西方国家,公开市场业务被视为在西方国家,公开市场业务被视为最有效、最灵活的政策,并作为最有效、最灵活的政策,并作为日常性日常性的政策工的政策工具来使用。具来使用。央行可根据需要改变货币供给量的规模来决定买卖央行可根据需要改变货币供给量的规模来决定买

30、卖债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细微的操作可用于应债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细微的操作可用于应付季节性或突发性的货币变动。付季节性或突发性的货币变动。公开市场操作可及时纠正某些政策失误,避免社会公开市场操作可及时纠正某些政策失误,避免社会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强烈反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强烈反应。可以准确预测该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准确预测该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贴现政策贴现政策央行规定贴现借款的期限一般较短。央行规定贴现借款的期限一般较短。银行总是尽量避免贴现,只将其作为一个银行总是尽量避免贴现,只将其作为一个紧急求援紧急求援手段。手段。央行采用该政策本身也有一些央行采用该政策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性局限性:

31、l银行在非常紧急的状态,即使贴现率很高也会银行在非常紧急的状态,即使贴现率很高也会不得不进行贴现。不得不进行贴现。l该政策只能在银行进行贴现时才起作用,但央该政策只能在银行进行贴现时才起作用,但央行并不能控制银行是否进行贴现,故政策较被行并不能控制银行是否进行贴现,故政策较被动。动。l该政策往往只作为补充手段。该政策往往只作为补充手段。“告示性效应告示性效应”法定准备金率制度法定准备金率制度直接成本高;直接成本高; 对商业银行业务具有对商业银行业务具有破坏性破坏性;该工具威力巨大,即使变化轻微,冲击力也很强,该工具威力巨大,即使变化轻微,冲击力也很强,故一般不易作为日常使用工具,只有在经济形势

32、故一般不易作为日常使用工具,只有在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时才启用。发生剧烈变化时才启用。3.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u扩张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总需求扩张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收总供给,收紧银根,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以抑制紧银根,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总需求,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 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政策的运用“逆经济风向行事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的原则:经济萧条经济萧条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失失 业业扩张性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

33、法定准备率增加增加总需求总需求 经济繁荣经济繁荣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紧缩性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减少总需求总需求4.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n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n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的影响。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Y1Y2YLM1LM2ISrm/k l以央行买入政府债券为以央行买入政府债券为例。设央行买入债券使例。设央行买入债券使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m m,则则LMLM曲线向右平移曲线向右平移m/km/k,在新

34、的均衡点,在新的均衡点,利率下降,收入从利率下降,收入从Y Y1 1升升至至Y Y2 2。l货币政策的效力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效力取决于ISIS曲线和曲线和LMLM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例:假设货币需求为例:假设货币需求为L=0.5Y-100r,货币供给量为,货币供给量为200,消费,消费 C=100+0.8Y,投资,投资I=50-20r,政府支,政府支出出G=50。(1)IS和和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消费。方程,均衡收入、利率、消费。(2)其他情况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其他情况不变,货币供给增加150,均衡收,均衡收入、利率、消费。货币政策的效果是?入、利率、消费。货币政策的效果是?(1)r

35、=2,Y=800(2)r=1,Y=900LM形状不变形状不变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政策效果与ISIS曲线斜率的关系曲线斜率的关系 货币政策效果因货币政策效果因IS的斜率而有差异的斜率而有差异Y1Y2Y3YLM1LM2IS1IS2pISIS陡峭,投资利陡峭,投资利率系数小。投资对率系数小。投资对于利率的变动幅度于利率的变动幅度小。所以小。所以LMLM变动使变动使得均衡移动收入的得均衡移动收入的变动幅度小。变动幅度小。lISIS陡峭,收入变陡峭,收入变化小,为化小,为Y Y1 1-Y-Y2 2。 lISIS平坦,收入变平坦,收入变化大,为化大,为Y Y1 1-Y-Y3 3。Y2-Y1Y3-Y1r当当I

36、SIS曲线垂直时,曲线垂直时,投资需求曲线也为投资需求曲线也为垂直,货币政策对垂直,货币政策对利率具有完全效应利率具有完全效应,但产出不变。,但产出不变。当当ISIS曲线水平时,曲线水平时,投资需求曲线也为投资需求曲线也为水平,货币政策对水平,货币政策对产出具有完全效应产出具有完全效应,但利率不变。,但利率不变。r rY YE E1 1LMLM1 1LMLM2 2Y Y1 1Y Y3 3r r1 1E E2 2E E3 3ISIS2 2ISIS1 1r r3 3ISIS曲曲线线含义含义给定给定LMLM曲线,货币政策的效力曲线,货币政策的效力对收入和产出对收入和产出对利率对利率越平越平坦坦I I

37、对利率变化越敏感对利率变化越敏感Y Y对利率变化越敏感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越大越大越小越小越陡越陡I I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Y Y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越小越小越大越大垂直垂直 I I对利率完全无弹性对利率完全无弹性无无最大最大水平水平 I I对利率具有完全弹性对利率具有完全弹性最大最大无无货币供给增加LM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小。LM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政策效果与LM曲线斜率的关系曲线斜率的关系 货币政策效果因货币政策效果因LM的斜率而有差异的斜率而有差异LM平坦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陡峭时,货币供给

38、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大。r rY YISISE E1 1LMLM1 1LMLM2 2Y Y1 1Y Y3 3Y Y2 2r r2 2r r1 1E E2 2E E3 3r r3 3LMLM1 1LMLM2 2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u水平水平IS和垂直和垂直LM相交,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相交,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十分有效十分有效IS LM1 LM2Yr0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IS水平,斜率为水平,斜率为0,投资对利率很敏感;投资对利率很敏感;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稍微下降,投利率稍微下降,

39、投资极大提高,国民资极大提高,国民收入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增加所需货币正好收入增加所需货币正好等于新增货币供给。等于新增货币供给。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Y1Y2rLMLM曲曲线线含义含义给定给定ISIS曲线,货币政策的效力曲线,货币政策的效力对收入和产出对收入和产出对利率对利率越平越平坦坦L L对利率变化越敏感对利率变化越敏感Y Y对利率变化越敏感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越小越小越小越小越陡越陡L L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Y Y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对利率变化越不敏感越大越大越大越大垂直垂直 古典情形古典情形最大最大最大最大水平水平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无无无无5.货币政策

40、的局限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厂商悲观,即使央行放松银根,投资者也不愿增加贷款,银行不肯轻易借贷。尤其是遇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效果很有限。(2)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通胀时,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通胀时,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3)外部时滞。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时间。)外部时滞。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时间。(4)资

41、金在国际上的流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利率提高,国外资金)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利率提高,国外资金进入,若汇率浮动则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国总需求下降;进入,若汇率浮动则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国总需求下降;若汇率固定,央行为保证本币不升值,必然抛出本币,按照固定利率收若汇率固定,央行为保证本币不升值,必然抛出本币,按照固定利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由于低失业率和第二次石油价格的冲击,由于低失业率和第二次石油价格的冲击,19791979年美国的年通年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上升到货膨胀率上升到13%13%,对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

42、所以,美国联,对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美国联邦储备当局决定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这次通货膨胀。与邦储备当局决定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这次通货膨胀。与以往不同的是,美联储倾向于关注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增长,以往不同的是,美联储倾向于关注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增长,而不是利率,以便能够迅速降低通货膨胀。而不是利率,以便能够迅速降低通货膨胀。案例分析:货币政策的实践政策的实践通过这次政策,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减少,利率上升到通过这次政策,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减少,利率上升到自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及其他利自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及其他利率敏感性支出显

43、著减少。这次政策确实对抑制通货膨胀产生了率敏感性支出显著减少。这次政策确实对抑制通货膨胀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到很好的效果,到19821982年为止,通货膨胀率已降低到年为止,通货膨胀率已降低到4%4%。 但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过于严厉,导但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过于严厉,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失业率超过了致了经济的衰退,失业率超过了10%10%。1 1、什么是货币政策?、什么是货币政策?2 2、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3 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有哪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有哪些?四、两种政策的

44、混合使用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 1 、“双松双松”配合配合松财政、松货币。松财政、松货币。 2 2、 “双紧双紧”配合配合紧财政、紧货币。紧财政、紧货币。 3 3、 “一松一紧一松一紧”松财政、紧货币。松财政、紧货币。 4 4 、“一紧一松一紧一松”紧财政、松货币。紧财政、松货币。 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相配合,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有效

45、地制止通货膨胀。相配合,可以更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 也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或也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2.两种政策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混合使用的效果初始点E0 ,收入低为克服萧条,达充分就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两种办法都可使收入增加。但会使利率大幅度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 Y0 0Y Y2 2E E1 1E0E E2 2IS2IS1LM1LM2r r2r r1r r0Y Y1 1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IS和

46、LM移动的幅度相同,产出增加时,利率不变。3.稳定利率的同时,增加收入稳定利率的同时,增加收入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可采用扩张性财政和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可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同时扩张利率上升,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保持原有水平,投率保持原有水平,投资不被挤出。资不被挤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 Y0 0Y Y2 2E E1 1E0E E2 2IS2IS1LM1LM2r r2r r1r r0Y Y1 1政策混合政策混合产

47、出产出利率利率扩张性财政扩张性财政紧缩性货币紧缩性货币紧缩性财政紧缩性财政紧缩性货币紧缩性货币紧缩性财政紧缩性财政扩张性货币扩张性货币扩张性财政扩张性财政扩张性货币扩张性货币4.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策控制通货膨胀。:严重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提:严重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紧缩财政,高利率,降低总需求。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高。以防止利率过高。: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政压

48、缩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率,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经济严重萧条,膨胀性财政增:经济严重萧条,膨胀性财政增加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加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不确不确定定不确不确定定不确不确定定不确不确定定5. IS、LM斜率对政策的影响斜率对政策的影响政策政策效果效果ISIS的情况的情况LMLM的情况的情况水平水平斜率斜率垂直垂直 水平水平斜率斜率垂垂直直财政财政政策政策货币货币政策政策小小越明显越明显完全完全完全完全越不明越不明显显无效无效完全完全越不明越不明显显无无效效无效无效越明显越明显完完全全6.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政策运用技巧:政策使用必须相互配合

49、,不能互相冲突,一种政策抵消另一种政策的作用。政策调节力度不同。如支出与法定准备率变动影响猛烈,而税收较缓。政策作用范围不同。政策见效时间长短不同。任何政策既积极,也消极。l认识时滞:从发生经济过热或萧条开始到政府和央行真正认识时滞:从发生经济过热或萧条开始到政府和央行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所需的时间。认识到这一点所需的时间。l决策时滞: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到真正出台并实施的时间决策时滞: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到真正出台并实施的时间时滞。时滞。l奏效时滞:从采取措施到措施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取得奏效时滞:从采取措施到措施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取得效果的时间滞待。效果的时间滞待。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

50、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 。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实行近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 20042007年年 “双稳健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长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