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想象_曹红艳.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2696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与想象_曹红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艺术与想象_曹红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与想象_曹红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与想象_曹红艳.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2年第 1期 (总第 72期 ) 文章编号: 1002 2236(2002)01 0020 04 艺术与想象 山 东 师 范 大 学 美 术 系 曹 红 艳 孔 新 苗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双重生活即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的区别,认为艺术是一种情感生活的载体。艺术决不是 对自然和现实的简单模仿或复制,而与人们或多或少地过着的想象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创 造,是独立于外部事物的一种新的精神性的现实。艺术是表达审美情感的一种方式,是通往生活情感的阶梯。 关键词:现实生活 想象生活 反应行动 意识 审美情感 生活情感 西方古典绘画艺术,以其完善的写实技

2、术在世界绘画艺术 之林中显示了独特的视觉美感特怔,尽管艺术的写实不是对生 活现实的直接再现,但 “ 写实 ” 作为一种美的理想,其在视觉上 对生活形象的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20世纪 初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罗杰。弗莱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 这样一个新观点:艺术和人的现实生活无论从目的和手段上来 讲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艺术作品与人们的想象生活有密切的 联系,艺术就是这种想象生活的表现,而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模 仿。 罗杰。弗莱 1866年生于英国伦敦 ,是英国成就卓越的画家 和艺术评论家,在向英国观众介绍后印象派绘画时,弗莱与克 莱夫。贝尔一起,以后印象派艺术为基础,构建起形式主义美

3、学 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对以后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 影响。弗莱深受分析哲学的代表摩尔的 “ 伦理观念 ” 和 “ 直觉 ” 学说的影响,强调伦理意义上的 “ 善 ” 和艺术意义上的 “ 美 ” ,各 自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价值,并由此认为艺术与人的现实活动存 在着本质的区别。作为具有审美感意义上的艺术,它应凭藉其 美的形式取悦于人,由此唤起人的审美情感和心理快感,这种 审美情感和心理快感的产生同任何现实 生活内容无关。作为 一部有价值的艺术,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作品的形式结构,而 不是在于其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作为创造美的艺术家, 他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如何表现,而不是考虑要表现些什么(指 现

4、实生活)。人类世代流传下来的艺术珍品,其价值和意义全 部在于作品本身的形式结构,这种形式结构是艺术品的本质和 精髓。是人类获得审美快感的真正源泉。任何人只要将愉快 和快感这样一些审美情感和对象(艺术 )的形式结成唯一的关 系,并在这些形式中去激发自己强烈的快感,就会获得真正的 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 “ 纯粹的美感 ” 。这就是弗莱和 贝尔全部 美学理论的核心和前提。 一、关于 “ 双重生活 ” 理论 弗莱一生著述颇丰,但主要有视觉与形式 (1920)、艺术 家与心理分析 (1924 )、变形 (1926 )等。其中视觉与形式 是弗莱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的代表作,尤其是书中原发表于 1909 年的论美

5、学篇,集中体现了他的形式主义美学观,曾被贝尔 誉为是 “ 自康德时代以来对这门科学所做的最有益的贡献 ” 。 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人能够过双重生活的观点,即,现实生活和 想象生活。认为人的这两种生活存在着巨大的本质差异,而区 分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时最关键 的则是人的意识。 我们必须从某种心理学的角度着手,从某种关于本能性质 的思考着手。当世界上的万物呈现在我们的感官面前时,它们 使一个复杂的神经机器运转起来,产生某种本能的适当的行 动。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要经历各种不测的危难险境 的威胁。例如,我们在森林中看见一头凶猛动物时,我们的意 识丝毫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一种神经作用就自动产生了,如果

6、我们的意识不进行强迫干预的话,结果就是恰当的逃跑行动, 如此等等。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生存环境的自然淘汰过程是不 可避免的, “ 而躲避危险之类的本能反应也成为整个生活中 的 重要组成部分 ” , 在这些本能反应中,人把他的全部有意识的 努力都集中在这一方面,集中于对付自然的威胁, “ 导致逃跑的 这种神经机制,引起一种相应的特定的精神状态,我们通常称 这种精神状态为恐惧的情感。 ” 除了本能的逃跑和自发的恐惧 情感,我们真是无暇顾及其他一切。而在人类的想象生活中这 种 “ 反应行动 ” 是不需要的,正如弗莱所说 “ 人有一种特殊的本 领,他能够在自己心中再次唤起过去的某种经验的回声,在想 象中

7、再次温习它。 ” 因为人们仅仅是在心中 “ 温习 ” 过去的经 验,并没有真正面对过去的现实,所以,他尽可能把他 的整个意 识都集中在他的生活经验的知觉方面和情感方面。 20 弗莱在文中用 “ 看电影 ” 来观察这种想象生活的本领,清楚 说明了这一问题,电影几乎在各方而逼真现实生活,而在现实 生活中,有些事物无法进入我们的意识,整个意识常常自动集 中在有关我们有利害感的恰当的反应上。正如我们在电影中 看到一个被凶猛野兽追捕的人,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 只会一心拼命逃跑,他实际上仅仅看见能够帮助他作出反应行 动的事物,而我们作为观众虽感觉身临其境,却不必真得参与 其中,明知对自己造不成任何威

8、胁,也就不必作出逃跑或自己 上前干预的 “ 反应行动 ” ,从而我们可以更深刻更充分地体验到 作为当事人无法或不及体验到的情感。虽然这些电影幻想引 起的情感好像比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情感更加微弱,却因为能够 更加明确地提供给意识,从而我们从中感受到非常充分。我们 可以看出,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意识能 力是集中在对付自然的威胁还是集中于属于生活方而的知觉 和情感。艺术就是与后一组的意识能力发生联系,也就是说, 艺术与人的知觉和情感发生联系。这种知觉和情感的产生,就 构成了 一 种艺术活动。弗莱正是从这种与知觉和情感有密切 联系的艺术活动作为他全部艺术和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研究的 考察基

9、点。 二、艺术与想象生活密不可分 与过往的写实理论强调艺术与 “ 现实生活 ” 的关系不同,弗 莱强调的是艺术与 “ 想象生活 ” 的关系。达。芬奇认为 “ 绘画是 自然的孙儿,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 ” ,他以镜 子为例来说明了写实绘画艺术的特点: “ 画家的心和行为都应 当像一面镜子,如实反映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应该晓 得,假如你不是一个能够用艺术再现自然一切形态的多才多艺 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画家。 ” ;“ 若想考查你的写生画 是否与实物相符,取一面镜子将实物反映入内,再将此映象与 你的图画相比较,仔细考虑一下两种表象的主题是否相符 。你的图画就能像一面大镜子中看

10、见的自然物。 ” 达 芬 奇追求画面像镜子一样逼真于自然,这也是西方古典绘画艺术 的特点。弗莱也用西方传统写实理论中的镜子为例,但弗莱眼 中的镜子并不是像达 芬奇一样是用来检查画面的写实性,却 从不同的角度,从截然不同的视觉心理出发,阐明了艺术与想 象生活的关系,而不是艺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观看街道本身,我们一般肯定以某种实用 的目的关注 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如关心橱窗里自己心仪己久的漂亮裙子, 或是迎面走来的漂亮小姐,如此等等。在那一刹那间,街景中 的其余部分实际上是被削弱或忽略的。弗莱认为这种削弱甚 至剥夺的原因,是由于人们 “ 正在对现实生活本身作出反应。 ” 但在镜子

11、里,我们却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为把镜像中的一切 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如弗莱所说, “ 那时,镜子中的景象立刻具 有了幻觉的性质,而我们则成了真正的观众,不再选择我们愿 意看的,而是相同地观看每一样事物。我们由此开始注意一些 外貌和种种外貌之间的关系,这些东西从前(指在现实 生活中) 常常逃脱了我们的注意,其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过去我们对于 我们所愿意吸收的印象的选择,造成了那种永久性的节省,经 由无意识的过程而完成。而这而镜子的镜框,却把所反映的景 象从原来属于我们现实生活的景象抽象成了属于想象生活的 景象。 ” 这是镜子制造幻觉的效果,与我们在电影中体验到的 效果一样 一因为脱离了现实生活,而不

12、会直接导致人的 “ 实 用反应行动 ” ,而却能够导致人们将其意识集中在与其生活经 验有关的 “ 知觉和情感方而 ”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弗莱指出 “ 这而镜子的镜框使它的镜而成为一件非常初步的艺术作品 , 因为它帮助我们达到艺术的幻觉,如同你可能已经猜到的,这 就是这次我所要得出的全部结论, g卩:艺术作品与人们或多或 少地过着的这种占第二位的想象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 弗莱的上述论断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艺术就是这 种想象生活的表现,而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想象创造了艺 术,艺术反过来又刺激了想象 。一 个没有想象力的画家,要想 创作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是不可思议的,同样,没有艺术的发展

13、, 要想提高和丰富人们 (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想象也是不太可能 的。艺术与想象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一切造型艺术都是想象生活的表现,而绝不是对现实生活 的简单模仿。艺术家创作任何一幅作品,在画框的范围内就是 一个假想的空间。黑格尔曾说 “ 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由的具体的 心灵生活,它应该作为心灵生活向心灵内在世界显现出来,从 一方面来说,艺术要符合这种对象,就不能专为感性观照,就必 须诉诸简真,与对象契合成为一体的内心世界,诉诸主体的内 心生活,诉诸情绪和情感。 ” 而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方 式,即描述性绘画(一切宗教画、历史画和风俗画等 ),英国形式 主义美学另一位重要代表克莱夫。贝尔曾明确说过

14、 :“ 我们都清 楚, 有些画虽使我们发生兴趣,激起我们的爱慕之心,但却没有 艺术的感染力。此类画均属于我们所说的 描述性绘画 之类。 它们的形式并不在于唤起一种审美情感而是一种暗示日常情 感、传达信息的手段。具有心理、历史方面价值的画像、摄影作 品以及花样繁多的插图均属于这一类 它们能吸引我们,或 者用上百种不同的形式激动我们,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从审美上 感动我们。按照我们的审美假说,它们称不上艺术品,它们不 能触动我们的审美情感,因为感动我们的不是它们的形式,而 是这些形式暗示和传达的思想和信息。 ” 描述性绘画有如前面 提到 的那面镜子一样的呆板、机械,毫无艺术价值,现在随着摄 影与电影技

15、术的臻于完善,这种绘画便毫无作用了,为了解时 尚风貌,我们会去找附配着报刊文章的精美的摄影照片,而不 会去看描述性的绘画。这也并不是说再现本身是不好的,而是 说它是无关紧要的,完全再现的形式也可能是有意味的,但若 只是为再现而牺牲意味,失去情感。那便是致命的缺陷。弗莱 认为艺术品所引起的审美情感是对形式的欣赏,而艺术家的想 象力和创造性的最终表现是形式的创造。审美的题材不是自 然中美的现象,而是感情的表现,艺术的目的不仅仅是以令人 悦目的造型和 漂亮的颜色来装饰画面,而是要表现感觉的结 果。 弗莱反对惠斯勒的绘画趣味,认为他只是把形式理解为一 21 种画面的完美 .一种和谐的轻音乐效果,这有如

16、是一种只能吃 甜食的审美情趣。弗莱认为画面的形式创造不能停留在一种 形象、技术的完美阶段,而是要进一步将视觉材料(客观物象) 改造为一种独立的、自我满足的 “ 艺术形式结构 ” ,成为艺术家 向观众传递感情信息的工具。而这种 “ 形式结构 ” 不是画家的 随意选择,而是画家的心理结构在感情上的物化形态,也就是 画家对视觉材料的吸收和改造都是由他的心理结构决定的。 正因为画家对形式的表现是一种直觉判断,因此观众在画面上 看到的不仅是使形式显现出来的物象,同时还会感受到画家在 形式上显 现的个性和感情,这样,形式才成为画家向观众传递 感情信息的载体。弗莱力求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研宄构成画 面效果的

17、各种基本形式因素,从而分析画家的创作动机、审美 情感和艺术思想。与以往人们认为想象只是生活现实的反映 不同,弗莱认为想象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与注解。 “ 我们甚 至倒应该以现实生活对于想象生活的关系来为现实生活辩解, 以自然类似于艺术来为自然辩解。 ” 总之,艺术显示一种生活, 这种生活不应受我们实际存在的约束。 弗莱提出的 “ 艺术就是想象生活的表现,而不是对现实生 活的模仿 ” ,这一观点对西方传统写实绘 画方式提出了质疑,为 新兴起的现代艺术进行理论辩护,积极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 展。 三、艺术与情感 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把已存在于生活中的美的形象记录 下来,而是表现艺术家情感的一种 “ 形

18、式 ” ,弗莱提出: “ 艺术作 品的形式是其最基本的性质,但我相信,这种形式是艺术家对 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情感加以理解的直接结果,虽然这种理解无 疑是一种专门的和独特的理解,并且含有一种超脱于世的性 质。观照这种形式的观众势必在艺术家走过的同一条道路上 以相反的方向循进,亲自感受到艺术家原先所获得的情感。我 认为形式与其所传达的情感在审 美的整体中是互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的。 ” 在现实生活中 ,一 般人只是从事物的表面看事物是什么样 子,我们只会看到对我们的目的用的东西,此外的事物,则不存 在反复让人看的观赏价值。但艺术的观看就不同了,艺术品的 存在并非基于实用功利,而是完全为了人们的观赏

19、而被制造出 来,只有与这种艺术品建 :&起来的观赏关系才能真正构成一种 审美观照。弗莱说: “ 只有当一个事物仅仅为了我们的观看这 一目的而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地去观看它, 就象看一件中国的装饰品或是一颗宝石那样。对于这样的东 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采取脱离一般需要的纯 观照的艺术态度。 ” 在现实生活中,某种更强烈的情感,反而会 产生某种麻木的影响,这种由某种强烈情感所产生的麻木影响 由于需要做出 “ 反应行动 ” ,正是这种 “ 反应行动的需要,催促着 我们,妨碍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感受的情感是什么,妨碍我 们将这种情感状态与其它的状态很好的协调起来。 ” 因此,

20、现 实生活中的情感感受是受反应行动制约,在功利条件支配下, 知觉感受和在想象情形下的情感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弗 莱所说的 :“ 我们实际地体验的一种情感动机,对于我们是太密 切了,致使我 们不能明确地感受到它们。 ” 这是指在实在生活 中,由于出于功利,必须做出反应行动而导致感受上的麻木。 相反,在想象生活中,没有功利原则的制约,没有必要的反应行 动,人的整个意识可以全部集中在与经验有关的知觉和情感方 面。所以,尽可以 “ 既能够感受到情感,又能够观照到这种情 感。当我们真正为戏剧所感动时,我们总是既在舞台上,又在 观众席上。 ” 在这里,弗莱指的是在想象生活中所获得的某种 升华或超越,这

21、种升会或超越是当我们在观赏艺术达到一定程 度时所常常发生的现象。 弗莱在解释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时,还以托尔斯泰的观点为 例进行分析。托尔斯泰把由艺术所唤起的情感看成是对现实 生活的情感反应,衡量一切艺术价值的标准在于现实生活,所 谓的艺术创作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 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则为这些感情所感 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这是托尔斯泰全部艺术观的核心。弗 莱站在截然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批驳了托尔斯泰的观点。他主 张 “ 我们必须放弃用艺术作品对生活的反应来评价艺术作品, 我们必须把艺术作品看成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情感的一种表现, 即艺术是想象生活 的表现。 ” 其

22、目的是为了表现在艺术家心中 被唤起的为艺术家早已体验过的情感体验,艺术家的创作目的 始终是 为艺术而艺术 。当我们用无利害关系的想象生活的 眼光观看不同的形式时,抛开了反应行动的约束,摆脱了现实 的局限,我们并不在意这幅画是否再现了现实,所有意识都集 中于体味艺术家通过形式所表达的情感,并充分感受到艺术家 的情感,这些不同的形式便具有相似的情感要素。 “ 我们对艺术作品的反应是对于关系的反应,而不是对于 感觉对象、人物或事件的反应。 ” 正如弗莱所说, “ 审美情感的价 值象最无用的数学理论一样,远离 现实生活及其实际的功 用。 ” 欣赏艺术,我们无需从生活中携带什么,无需具备有关生 活的观念

23、与事物的知识,无需熟悉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艺术将 我们从一个人类活动的世界转移到一个审美升华的世界之中。 综上三点所述, 1.弗莱明确了艺术与想象生活密不可分的 关系,明确区分了审美情感与生活情感。 2.把艺术作为一种通 往生活情感的工具,并从中体会出现实生活中的思想。 3.论述 了艺术决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复制,而是艺术家的主观创造, 是独立于外部事物的一种新的精神性的现实。弗莱的这些美 学观点对以后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 影响。 注: 罗杰。弗莱:视觉与形式 , Vision and Design, Dover,1998, 第 13页。 参阅张弘昕、杨身源 :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0年 版,第 121页。 罗杰。弗莱:视觉与形式 , Vision and Design, Dover,1998, 第 14页。 参阅李醒尘 :西方美学史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 534 页。 罗杰。弗莱,视觉与形式 , Vision and Design, Dover, 1998,第 16,206,1819,20,211 页。 22 (.责任编辑 :刘德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