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社会动员与组织_结构_机会与框架_陈舒一 (1).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2571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7.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的社会动员与组织_结构_机会与框架_陈舒一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媒体的社会动员与组织_结构_机会与框架_陈舒一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体的社会动员与组织_结构_机会与框架_陈舒一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的社会动员与组织_结构_机会与框架_陈舒一 (1).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 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 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J/lj- 糾年丨 / 月 A曰 必 |年, /月在曰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

2、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办 h年 /月曰 摘要 2014年 3月 18日,在台湾由黑色岛国青年阵线联盟发起的学生运动 “318 太阳花运动 ” ,在台湾、大陆,甚至是国际上都引起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是近年来在台 湾发生的持续时间最长、声势最浩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社会运动。 本文以 R.Kel

3、ly Garrett的理论为框架,分别从社会动员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和框 架过程三个层面来进行剖析。以太阳花学运中出现的新媒体技术和社群网站为文本, 探讨新媒体如何在社会运动中完成社会动员与组织的角色,如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让独立的个人找到群体归属感、凝聚集体共识,并且成功地在现实中发起社会运动, 表达自己的声音。 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对太阳花学运进行全面深入 的剖析。并得出结论: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公民不服从成为可能,并为参 与者搭建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以 弱连接的方式,使信息在不同的网络社群中 流传,起到动员组织的作用。同时新的信息沟通技术,降低了民

4、众参与社运的门檻和 成本,产生强大的集体认同感,并增加了 “ 政府 ” 进行镇压的成本。社运组织灵活运 用新媒体,以特定的方式建构特定的诉求,并在建构中使用文化干扰,刻意抹黑对方, 提高自己的正当性,进而增加动员的成功率。 关键词:新媒体,太阳花学运,社会动员结构,政治机会结构,框架过程 Abstract On March 18, 2014, in Taiwan, China launched a movement by black island youth front - sunflower movement,which caused a huge impact on Taiwan and

5、mainland China, even all over the world.This has been the longest, greatest and had most supporters movement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Taking RXelly Garretts theory as the framework, respectively from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mobilization,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and frame process to analyze

6、 the issues.Consider the new technology in the movement as text, discuss how the new mediei in the social movement complete the role of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 and how to let individuals in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fi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collective consensus, express his ow

7、n voice ,in the end successfully launched a social movement in reality.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analysis, case analysis and depth interview method, to analyse Sunflower Movement thoroughly.Then draw the conclusion: New media, convey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widely,make civil disobedience possibl

8、e and build a platform for participans to express their views.Whafs more,let informatio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circles in the form of weak, then play a role of mobilizing. Stand on new media platform, social movement organizers framing their appeal and put pressure on the governme

9、nt. Meanwhile, the participation of new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duced the threshold and costs of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ovements,produce powerful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increase the cost of government crackdown.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use new media flexiblely, construct a p

10、articular appeal in a particular way, and in the use of cultural interference, deliberately smear opponents,thus enhance their own legitimacy, which would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mobilization. Keywords: New Media, Sunflower Movement, mobilizing sturctures, opportunity sturctures, framing proces

11、ses. 第一章绪论 . 1 1. 1研究背景 .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1. 3研究方法 . 2 1.4研究框架 . 2 1.5文献综述 . 2 第 章 社会动员结构 . 8 2. 1参与程度 . 8 2. 1. 1减少参与的成本 . 8 2. 1.2创建社区,提高集体认同 . 13 2.2电子公民不服从与反转的圆形监狱 . 17 2.2. 1打破地理上的限制 . 17 2. 2. 2互动性增强 . 18 2. 2. 3把关人缺失,网友互动确认新闻真实 . 21 2.2.4公民记者诞生,自行设置议题 . 23 2. 2. 5反转的圆形监狱 . 24 第三章政治机会结构 . 29

12、3. 1网络全球动员与跨国行动对政府所造成的影响 . 29 3. 2网络传播阻碍了政府对信息流和政治传播的控制 . 33 第四章框架过程 . 39 4. 1大众媒介扭曲报导 . 39 4.2变更诉求,自我建构 . 40 雜 . 53 参考文献: . 54 书籍类: . 54 期刊类: . 55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一 章 绪 论 1. 1研究背景 进入网络时代,社会运动的动员和组织都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方式,而是开始使 用新媒体这一科技手段。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几年的很多社会运动,比如突尼斯的茉 莉花革命、深圳 PX事件、台湾的野草莓运动,甚至很多国家在竞选时,都有新媒体 的参与,并在其中起

13、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反对国民党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宣告存查, 2014年 3月 18日晚上 9 时爆发了由学生发起,占据 “ 立法院 ” 议场的行动。 3月 17日下午 “ 内政委员会 ” 中, “ 立法委员 ” 张庆忠 30秒宣布完成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委员会审査,学生 认为黑箱操作,于 18日 18时在 “ 立法院 ” 外进行抗议;之后有 400多名学生趁警员 不备,进入 “ 立法院 ” 内静坐抗议,接着于晚间 21时突破警方的封锁线占领 “ 立法 院 ” 议场。此次学运,初称 “318 学运 ” ,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名称是 太阳花学运 ” ,该 名称源于 3月 19日黑色岛国青年阵

14、线联盟在脸书 ( Facebook) po文 ( 在网上发布文 章、帖子 ) 希望大家帮忙买太阳花来为学运加油打气,一名新北市永和区的花店负责 人与其两名友人立刻自掏腰包,在两天 内送了 1300多朵太阳花给现场民众。公民透 过新媒体科技分享实时信息,被西班牙记者伊纳希欧 哈莫内 ( Ignacio Ramonet)称为 “ 第五权 ( TheFifthEstate),此次由网络燃烧起的太阳花学运为期 24天,获得国际 媒体高度关注 1。从 3月 18日起,不论收看哪一台电视新闻频道,或是浏览新闻网站, 所有的话题皆围绕在 318太阳花学运。台湾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媒体脸书 ( Facebook)

15、, 也被学运疯狂 洗版 ” ,身边话题也离不开学运事件。这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学运话 题,大量使用 懒人包 ”的信息传 播方式 ,亦被华尔街日报称之为史上最科技的抗议 (the most digitally organized protest ever)。 这次太阳花学运与以往台湾社运最大的区别,是新媒体的参与和新科技的应用。 新媒体在虚拟的环境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分享共同的意义、完成身份的虚实 转换,并由此动员群众来参与运动。可见,如今的新媒体不仅仅是社会运动的策略手 段之一,而已经成为了很多社会运动的主要动员力量与核心沟通方式。比如最初的社 会动员、资金的募集、会场秩序的维持、行动诉

16、求的宣传等方面,都是通过新媒体来 1 http:/www.zaobaox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40420-334453 中国学术期干 ij c光盘版 ) 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以及脚注和参考文献中 所谓台湾白勺 “ 行政院 ” 、 立法院 ” 、 “ 立法立委 ” 、 “ 台独 ” 等均应力口弓 |号 1 第一章绪论 完成,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试图解释两个问题:第一、新媒体是如何完成在虚拟社群中创造共同的意义 共享,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凝聚?第二、新媒体如何依靠自身特点,成功动员和组织社 会运动?遂以此次在台湾发生的社会运动为

17、案例,细致分析新媒体如何在本场社运中 完成动员与组织的任务,如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让独立的个人找到群体归属感、凝 聚集体共识,如何抵抗 “ 政府 ” 的压力,如何在 24天的抗议中建构诉求,如何成功 地让每一个网民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声音。 本文希望可以探究出新媒体如何在社运中发挥 自身的优势,以 “ 动员者 ” 和 “ 组 织者 ” 的身份,来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并最终促成社会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1.3研究方法 本文釆用多元综合的研究方法,以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为主。 首先通过搜集台湾、大陆和国外的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并对它们进行整理研究,掌 握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与社会运动这一

18、研究方向,所做出的前期铺垫和最新进展情 况,为本论文准备充足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以 “318 太阳花学运 ” 作为主要研究 文本,深入剖析了新媒体的动员与组织作用。最后是深度访谈,仅通过收集资料进行 文本分析,所获得的均是 “ 二手 ” 信息。因此本文也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此次 社会运动中几家民间独立媒体的创办人和参与学生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了解这些独 立媒体是如何运用新媒体完成对学运的动员和组织。 1.4研究框架 美国学者 R.Kelly Garrett通过对几十年来,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长期研究,在前 人著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新媒体对社会运动之影响的全新理论框架,分别从社会动 员结构、

19、政治机会结构和框架过程三个层面来进行剖析、本文建立在 Garrett的理论 框架之上,以 “318 太阳花学运 ” 为案例进行分析,通 过对学运组织应用新媒体的方 式,以及学运中媒体角色改变的研究,来探讨说明新媒体在此次太阳花运动的动员与 组织方面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学运的促进作用。 1.5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新媒体对社会运动的动员和组织作用,研究的事件是今年发 1 RKelly Garrett, Protest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ocial Movements and New ICTs 西北大学硕士

20、学位论文 生在台湾的 “318 太阳花学运 ” ,因此在文献梳理上,结合了大陆、台湾和国外三个部 分的成果。在此分别来进行说明: A. 大陆研究现状 大陆对社会运动的研究由来已久,从 20世纪 20年代就有学者对社会运动进行了 研究。曾任清华大学讲师的吴其昌,师从王国维和梁启超,对历史和文化学术史有很 深的研究,固 1926年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宋代学生千政运动考。二十世纪六十 年代,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的论学校工作中的群众运动,但对于群众运动的 思考,更多的落脚在是否有利于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有利于贯彻 群众路线、促进学校 工作的跃进方面。在文章中,作者表示:“ 学校工作能不能搞群众运动和

21、如何搞群众运 动,关系到贯彻总路线和教育方针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基于这一 问题,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并不一致,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也有人怀疑。我们认为在 学校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才能让我们 的学校工作不断跃进。因为群众路线是我们长期以来,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 的根本路线 迸入 20世纪 90年代,开始逐渐有了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和反思。但这一时期,大 陆本土的社会运动并不多见 ,因此很多研究都选取国外的运动事件作为案例分析,比 如战后英国的新妇女运动、新法西斯主义运动简论和梦想的幻灭 关于美 国颓废派运动的回顾与反思。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

22、,大陆的研究还是主要以西方 运动为主,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运动,如 “ 五四运动 ” 、抗美援朝运动 等。对西方社会运动的研究,不再是简单的选取一个个案来进行分析,而是开始梳理 整个西方的社会运动的脉络,包括学生运动、妇女解放运动、跨国社会运动、反体系 运动等,思考这些社会运动是如何形成的、运动的具体策略是什么、造成了哪些影响 、 对社会有怎样的意义。 2007年,孙玮发表在新闻大学上的 “ 我们是谁 ” :大众媒 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一一厦门 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案研 究 ,从发生在大陆本土的社会运动着手,分析大众媒介如何在这场环保运动中定义 “ 我 们是谁 ”

23、 、建构集体认同感,并探究大众媒介在社会运动及民主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 2005年,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上的网络 BBS里的 “ 宝马撞人案 ” ,较 早将新媒体纳入研究的范畴。作者逋过分析和解读强国论坛讨论区里的网友发帖,认 为:论坛上的公众讨论仍趋于理性;通过互联网平台,网民可以自行设置议题,并通 1论学校工作中得群众运动,上海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I960 3 _ 第一章绪论 _ 过网友的力量,影响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表达,不仅形成了一个虚拟 的讨论空间,还在现实中推进社运的进程。但是,我们不应该高估互联网公开讨论所 产生的影响力。从 2005年开始,关于社会运动和新媒体的

24、研究逐渐增多,学者开始 注意到新媒体在社会运动中的力量,开始分析新媒体对社会运动的作用及局限。普遍 认为新媒体为民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话语的空间,无法获得传统媒体话语权的群体 , 在虚拟的环境中塑造自己的话语权,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但新媒体只是整个社会运动 的一个手段,并不是全部的力量。 B. 台湾研究现状 台湾的社会运动较多,所以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发生于自己本土的运动上。广义的 社会运动是指近三十年来,特别是台湾后解严时期,能见度最高、象征意义最明显的 社会现象。萧新煌在社会力:台湾向前看这本书中提到,战后台湾的历史分为三 个发展阶段: 1947-1962的政治力挂帅阶段、 1963-1978的

25、经济力挂帅阶段和 1979-1989的社会力发展挂帅阶段、 1979年以前的社会力范畴非常狭窄,不够成熟。 自 1979年 “ 美丽岛事件 ” 后,台湾便进入了社会力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可以理解 为社会力蠢蠢欲动的新阶段。王甫昌认为,社会运动的大量涌现,是 1980年代以后, 台湾新型的社会现象。在 1981年以后的十年间,有二、三十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运动 迅速兴起,例如原住民权利运动、二二八和平纪念运动、社区反污染自救运动、老兵 权利运动、外省人返乡运动、客家文化运动、学生运动、知识界反对军人干政等,虽 然 90年代后它们逐渐消失,但对台湾社会造成的冲击及影响,却是难以估计的。进 入二十一世纪

26、,台湾对社会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媒体与社会 运动的互动关系,另一个是语义批评在社运中的影响。 网络信息时代,很多群体在进行社会运动时,都会选择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壮大 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人听到。林鹤玲和郑陆霖对网络媒介的研究较有系统性,他们 归整出了网络媒介利于应用在社会运动中的特性:第一,网路的即时性、大量传送、 便于转寄、互动性强等媒介特性,在进行社运团体内部联系动员、搜集资料、确认重 要议题、形 成共识、开展行动,以及对外争取同情等方面,都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 功能。不论是在成本还是在时间的运用上,较传统媒体成本都偏低。第二,网络沟通 使地理和物理障碍消除。第三、网络

27、传播,因管控困难不易管制,被认为是更为民主 1 1萧新煌,社会力,台湾向前着,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 1989 4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互动媒介。第四,网络互动即时而不必同步,使得网络媒介的沟通非常弹性、 Griffin在历史运动的语义中对社会运动研究提出了规范性的理论。并建议运 动研究要多注意次要言说者或弱势言说者等社会运动团体内的其他声音,不以单一伟 大言说者的论述为社会运动语义批评的唯一研究素材。总体来看, Griffin的论点有一 下几个特点: 1.将语义运动与历史运动二分,认为语义运动的研究要对历史运动有意 义,而研究者可以从运动的种类、言说者的性质、运动的三阶段这三个线索去找出历

28、 史运动的语义面向。 2.任何一个运动发展的周期都是线性的。 3.语义运动的研究必须 要达到理论建构的目的 1 2。 C. 国外研究现状 与大陆和台湾不同,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国外开始的比较早。查尔斯 蒂利在其著 作 社会运动中提到: “ 社会运动就是普通人通过一连串的诉求表演、展示、竞争等 方式表达某种诉求。社会运动有三个核心要素,一、运动,针对目标当局进行诉求伸 张运动;二、常备剧目,一系列的诉求表演;三、 WUNC展示,即价值、统一、规模 和奉献的公开表达 3。 ” 由此可以看出,在蒂看来社会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和政 治策略。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 帕克使用了集体行为这个词,他认为: “ 集

29、体行为是在 共同的集体冲动影响之下的个体行为。 ” 通过以上这些学者下出的定义可以看出,在早 期的研究中,学者对集体行为普遍带有偏向性,认为它 是一种非理性的病态行为,这 样的观点尤其在古斯塔夫 勒庞的乌合之众中被推向极致。进入 20世纪 60年 代,诸如民权、反战等社会运动开始逐渐改变了社会与政治中的不平等与政府当局违 背人民意愿的权力行为,至此学者逐渐抛弃了对集体行为的偏见,认为它可以突显参 与者的理性与诉求,一种理性表达,是充分权衡了利益和价值得失的一种策略性行为。 这种理性的权衡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还表现在社会关系、政治权力以及民众生活等 层面。 国外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研究新媒体和社

30、会运动的关系:新媒体扮演的角色; 公民新闻;信息传播与权 力的博弈。 一,新媒体扮演的角色。根据卡斯特的观点: “ 新媒体建构了一个真实的虚拟空间, 该空间以信息系统被边界,人们可以 共享信息、分享情感并相互支持 ,形成群体在 1萧远,网际网络如何影响社会运动中的动员结构与组织形态? 一 以台北野草莓学运为个案研究 I,台湾民 主季刊, 2011年 9月 2王孝勇 , 社会运动的语义分析 I,传播与管理研究 , 2006年 1月 3查尔斯 蒂利,社会运动,胡位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5 第一章绪论 场感。不仅虚拟空间中的个体得到动员,而且还提高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美国学 者林茨通过研究

31、新媒体对埃及革命的影响,认为社交媒体会对集体行动产生四大作用: 一、让怀有不满情绪的市民更协调的公开行动;二、通过信息瀑布流提高参与者对成 功可能性的预估;三、提高统治集团对社会运动的镇压成本;四、通过信息传播,吸 引其他区域,甚至是全世界公众的目光。加拿大学者玛瑞亚 .巴卡德杰瓦认为,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在社运报道上的多元结合,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 “ 媒介城邦 ” ,不同性质的 空间与诉求得以联接,为不同空间的社运行动者提供了新机遇 。亚历山大 塞格贝里 认为, 2009年发生的 “ Twitter革命 ” 让人们看到了新媒体强大的动员与组织作用, 它也为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要求研究

32、者们将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探究传 播技术是如何嵌入社会运动的生态之中的,即不要仅将社交媒体的传播当作是收发信 息和组织。 二、 公民新闻 “ 公民新闻 ” 的主体是民间的个体或组织,通过这些非专业的主体自行收集资料、 分析数据、并进行新闻报道的行为,强调通过新媒体技术,如手机、互联网等进行 “ 补 偿 ” ,为民主社会所需的独立、准确、广泛、新闻需要提供可能。格里尔 .克里斯 等学 者将发生在 2009年G20峰会期间的抗议活动作为研究文本,重点探究新媒体技术产 生的作用与影响,以及传播技术在报道时的媒介建构。此研究的意义在于 .一、新的 传播技术的发展,动摇了传统新闻的权威地位,使其受到公民记

33、者的挑战;二、不论 是专业的记者从业人员还是非专业的公民记者,都尝试积极寻求此类信息;三、新技 术开拓的信息传播市场,满足了大众对抗争性新闻的消费需求。英国学者诺瑞汀纳 . 米拉蒂研究了 “ 阿拉伯之春 ” 中的民间影像生产与传播,他发现只要能够使用互联网, 并拥有一台摄像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运动 中来,并可以改变和控制运动进程。公 民记者报道的诞生,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 时空协作 ” ,对于传统媒体没有报道的 事件,公民记者可以自行进行报道,填补了传统媒体的空缺,让社会运动具有了新的 意义。 同时公民新闻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二、提高了审查 成本。三、信息爆炸。

34、 三、 信息传播与权力的博弈 社会运动的动员者和参与者,多半是有着某种特定诉求的群体或组织,新媒体为 1曼纽尔 .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6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提供了表达自己诉求的平台,也是抗争双方进行话语权争夺的激烈战场。传播与 权力的博弈主要在以下三个主体中进行:一、国家与政府,权力机关的统治功能,要 求它们必须将所有的信息传播机构控制在其掌控范围内;二、新媒体机构,媒体还要 遵循市场规律,满足受众的口味与需求;三、逐渐具有主体意识的民众,希望可以通 过新媒体平台,打破由权力集团与传统媒体信息垄断的局面,创造合理的民主讨论空 间。在现实中这

35、三个主体不可避免会陷入矛盾冲突,而这也正是西方学者在研究新媒 体与社会运动时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西方学者研究了 “ 阿拉伯之春 ” 中政府与传播机构的权力互动,发现政府为了掌握信 息流的主动权,往往会采用强制关闭互联网、控制传播媒介、硬性审查等方式来抵制 人们对议题的讨论。同时,他们也会营造一个信息透明的幻象,有策略地选择传播渠 道和内容,遏制 “ 百花齐放 ” ,摒除异己。对此,很多学者建议,通过以下六种途径, 社运的参与者可维持和提高运用社交媒介的能力:一、发挥市场杠杆作用,选择拒绝 向权力集团妥协的媒体 ;二、以法规形式,遏制权力可能带来的风险;三、转向互联 网公开的国家;四、加强互联网

36、行业的规范;五,通过民间呼吁的形式,给媒介集团 施压;六、拥护非政府、非盈利性质的 “ 公共媒体 ” 。 7 第二章社会动员结构 第 章社会动员结构 动员结构是指能够使人们组织和从事社会运动的机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动 员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利用新的信息沟通技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有意图地传 播相关信息,诱发意见倾向,从而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与认同,动员和号召网民在现实 社会中进行行动 本 章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太阳花学运的社会动员结构:一个是网 民的参与程度,一个是电子公民不服从与反转的圆形监狱。 2. 1参与程度 新的信息沟通技术对社会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上。网络政治动员分 为三

37、个阶段:一是从实到虚的转化启动阶段,即在现实社会中通过政治事件来诱发网 络动员,动员主体进入网络空间发布动员讯息;二是网络空间的符号化互动阶段,动 员主体和网民在网络空间里,进行即时沟通;三是从虚到实转化完成阶段,被成功动 员的网友,在现实社会以公民的身份,按照动员者的期望作用于政治事件 2。在这三个 阶段中,新技术为动员者提供了倍增的廉价渠道来传播信息,使得网民接触和参与社 会运动的成本降低,新技术创建了便于即时沟通的社群媒体,在社群媒体上,天南海 北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对某一议题发表观点,从而提高集体认同 3。 2.1. 1减少参与的成本 新的信息沟通技术减少了大众接触社会运动信息的成本,

38、具有改变政治信息流的 潜在可能,它提供了低成本参与社运的方式,最终推动社会运动进入高潮。通过降低 沟通和协调的成本,新的信息沟通技术可以快速促进团队的形成,提高运作效率。新 技术为参与者提供了接触实时信息的渠道,这些新渠道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还能提供 具有丰富内容的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的可能性,并且允许多重信息的融合,创造了一 个灵活的信息环境。 此次参加学运的族群以数位原住民(生长在网络及科技世代)为主,非常依赖网 络且习惯在多个屏幕中流动,因此他们更懂得如何运用众多的网络资源和工具,来管 理物资、对外联系与动员组织,新的网络世代用自己的力量,将新媒体整合并将其功 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Prote

39、st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ocial Movements and New ICTs , R.Kelly Garrett 2类成武 , 政治学研究,论网络政治动员 - 种非对称态势, 2010年 2月 3布鲁斯 宾伯,信息与美国民主 技术在政治权利演化中的作用,科学出版社, 2011年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即使在网络 y 讯号千扰的情 况下,依然可 以透过蓝牙科 技的乎机 APP- Fire Chat1 JvU 步接收无链接 使爪行动装贾 , 快速透过 Us tream CNN i Report实况报 逬以避

40、免传统媒 体炒作,同时在 V Face book 上 頂丽稱 传递最新的阁文 讯息,在PTT上 也问时发布新 讯息 快速建立了 gOv、 1am中英文官方 N站、 fr大穿弄 间 E论坛,并整 合 fN络协同 工具 nackfoHr、 imcJcpad google docs在 内,以丨 !:整和 分配汀 动资汛, wmcTmiT 转发 2 :透过 r Flying C延伸 半 .V democracy) 群众 #资 M站以 3 小时的速度募资 到 6907J刊抒广力 y 丁 -苹果 I丨报 和纽约时报 图 1. 如图 1所述, 318学运爆发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四种互相配合、并行 作

41、用的网络手段:免费通讯软件、在线整理工具、公民新闻平台和群众募资平台。 1.免费通讯软件。由于学运期间, “ 立法院 ” 内外都聚满了学生,手机讯号早已饱 和,学生难以与外界联系。免费通讯软件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即使在网络与讯号 干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透过蓝牙科技的手机 APP-Fire Chat与范围内的伙伴同步接收 无链接的最新信息。 2.在线整理工具。进入到 “ 立法院 ” 里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约有三四百人,但 “ 立法院 ”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所有人的神经,为了能够快速传递 “ 立法院 ” 内的情 况,很多技术高手快速建立了零时政府 ( gOv.today)、 4am中英文官方网站

42、( 太阳花 学运官方英文介绍网站)、台大新闻 E论坛等在线整理工具,以现场直播、图文配合、 共同编辑等方式,零时差的将最新消息传递出来。同时还整合了网络协同工具 Hackfoldr、 Hackpad、 Google Docs,以汇整和分配行动信息,实时文字更新转发。 比如 Hackfoldr, “ 议场 ” 内外六个频道同步直播,三个文字转播说明现场的人正 在讨论什么,还实时做成英文版本,或转译成日文在 niconico网站流传。 Google Docs也是这次社运中常用的网络协同工具,亦称 “ 共笔 ” ,即在专门幵放 9 第二章社会动员结构 的页面上,每个成员都可以写出自己对某一议题的看法

43、,所有的观点都可以被看到。 尤其是在对物资的支持方面,大家釆用 “ 共笔 ” 的形式,编辑会场所需的物资,如果 物资已够,则会有人在 “ 共笔 ” 上更改,让大家实时知道最新需求情况。 3. 公民新闻平台。在此次学运中,对新媒体的运用不得不提的是 “ iPad+拖鞋 ” 的搭配。这位用 iPad做屏幕,拖鞋做支架的数位原住民, Longson,中文名张龙侨, 现在任职于非政府组织陈文成基金会,在之前曾经是一名网页工程师,对于架设网站 和整合前端系统都很有经验。从 3月 18日下班后,就跟着抗议学生进到 “ 议场 ” 内 的 Longson, 是第一个架起现场实况转播平台、向全世界传递准确学运讯息的主力。 Longson表示,第一天晚上跟着学生进到 “ 议场 ” 里面时,为了对外传递正确的学运 信息,改善以往只有第四权的媒体才有对 学运解释权的状况,参考了先前 “ 反核 4S6” 一整年反核不中断的现场实况转播方式,决定透过 iPad、 网络以及实况转播平台 UStream, 真实地将议场内的学生抗议状况,传递到外面的世界。这一方式成为当时 人们了解 “ 议场 ” 内部状况的主要影像来源,即使是传统媒体一开始也是通过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