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890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46卷第 4期 2015年 8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Vol.46 No.4 Aug. 2015 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 吴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1620) 摘要: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在史料编排、史实考证方面能考核众说,严辨真伪,除烦补阙,自成 一 家 ,体现出 卓越的史学编纂才能 ,堪称清初学者编撰前古史的 “ 先驱 ” 之作。但由于该书搜集史料务求内容之繁博,因此后世 有 “ 稗贩 ” 之讥。但这些评价多有歧误,吴书在凡例设计、人物归类、义理诉求等方面均有独到创新之处,其 “ 史家

2、义 法 ” 尤值得深察。 关键词:吴任臣;十国春秋 ;体例创新 ;史家义法 中图分类号: K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0448 (2015) 04 -0105 -05 DOI:10.13764/ki.ncds.2015.04.017 明清易代之际,私家修史之风未绝,大批史家将 治史眼光投于古史研究,期冀以此求取治乱兴亡之 历史经验,此类史学撰述之涌现与专以前朝史为著 述对象者殆有殊异 ,其中才识兼备、文质俱优者当推 吴任臣及其十国春秋。十国春秋于史料编排 及史实考证方面能核辨众说,严滤真伪,去烦补漏, 自成一家 ,体现出吴任臣卓越的史学编纂才能,堪称 清初学人编撰古史之

3、 “ 先驱 ” 。然则该书于史料搜 集 “ 专务内容之繁博 ” 1 (P409),故不免招致后世 “ 非 议 ” 。如吴兰修南汉纪序竟以为该书 “ 徒为稗贩 , 都无别择,沾然而棼,抑又甚焉 ” 2(P1)。其实,仅以 史料编排能力之出色尚不能概其全,吴任臣之成功 非系于吴兰修所谓 “ 稗贩 ” 之胜也,其于史料裁择背 后所寄之“ 史学义法 ” 尤其值得后世深究。与吴氏 同时代之学人叶具京曾言十国春秋者 “ 其才易 见,其法不易见 ” 3 (_。为抽绎吴氏 “ 史法 ” ,以下 拟从凡例创新、人物归类、义理诉求等方面,对十 国春秋之史学价值重加探讨。 继承与创新:十国春秋在体 例设计上与资治通

4、鉴等书之关系 鉴于官修史乘有关五代时期南方割据政权(包 括北汉政权)之记载相对简略,吴任臣研究这 _时 期“ 十国 ” 之史迹只能 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 言,并证以正史 ” 4(P917)。 其中,正史所能依靠者无 非新、旧塘书、新、旧五代史宋史几种,其余 除宋初四大类书、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 ) 、 通考等官修史籍以外,亦仅赖小说、方志、传记、 野史、碑铭、文集,乃至佛、道两教文献而已。处置如 此繁杂之史料 ,编纂者光是存真去伪必至花费大量 时间与精力,尔后比陈史料、编束成集之工作更需拥 有善驭史实、统筹全局之能力。梁启超尝批评吴任 臣记载 “ 故事 ” 往往 “ 不注出处 ” “ 体

5、例多缺谨 严 ” E(P419),此种看法未免苛责太甚。纵观整部十 国春秋,论其叙述,详略得当, _气呵成,断无旧例 注疏文体佶聱、晦涩之通病。显然,吴氏修史前必以 严谨之体例设计绘成于胸,绝非简单 “ 注史 ” 或堆砌 史料。 吴任臣于十国春秋之卷首自订 “ 凡例 ” ,对书 中年号、纪传、正朔等重要问题作出整体规范。凡例 明言十国春秋之作盖参酌新五代史宋史等 既有体例,如在处理本国与他国的历史叙事问题上, 根据表述对象不同,巧妙变换对方称谓,以示遵循 重内而略外 ” 之基本原则。再如叙述十国之时,确 收稿日期: 2015 -06 -10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 “ 权利

6、、制度和学术:清代经史特科与江南学风的嬗变 ” ( ZZGJD1209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博士文科基金项目 “ 政府角色与民间学术文化事业管理:以明清江南为中心 ” ( A-0501 -12 -20)。 作者简介:吴超 ( 1984 -),男,上海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史学史研 究。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10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 当提及唐、宋

7、王室者,均尊称 “ 唐某帝 “ 宋某宗 ” ,以 显 “ 春秋尊王、朝大、居正之义 ” 5 (P1)。这些做法 可视为对以往正史编纂体例之继承。 当然 ,吴任臣之体例设计亦大有独到创新之处。 譬如在谈及十国以外的中原政权时,吴氏采取一视 同仁的 “ 平等 ” 史观,将 五代 ” 目为与 十国 ”同时 并存之 “ 对等 ” 政权,从而打破了官方史乘多以北方 政权为 正统 ” 、四方藩镇为 “ 偏霸 ” 的传统史观,体 现出其以史实为先、卓尔不群之 史识 ” 。 论体例 L十国春秋虽可归为纪传体之断代 史 ,但吴任臣并没有墨守传统的纪传分类方法,反而 “ 破天荒 ” 地 “ 创造 ” 出一种新体例

8、,即某国政权数位 君主中有称帝者列入 本纪 ” ,未称帝者仍作为 世 家 ” ,于是出现 世家在前,本纪在 后,同属 一 国 ”的 “ 新异 ” 体例格局。十国政权 “ 特殊 ” 的性质导致正 史对其定位不同:旧五代史仅将其列入 “ 世系 ” “ 朁伪 ” 列传,而欧阳修则以十国政权割据一方为 据 ,认为其已形成相当于古代诸侯的历史事实,故而 专辟 “ 世家 ” 以录之。显然,吴氏做法在尊重史实方 面又较欧氏之 史识 ” 更进一步。 在十国春秋编纂过程中,吴任臣基本按照 资治通鉴叙事作为史料排序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保证历史叙述在细节上遵循一定规则并达到前后 一统之效果,吴氏在体例设计方面既有对

9、资治通 鉴之模仿与承继 ,也有其 “ 推陈出新 ” 之处。 为申明十国春秋在编纂体例上与通鉴之 因袭关系 ,权作表 1: 表 1十国春秋与资治通鉴体例对照表 资治通鉴凡例 通鉴释例原文 十国春秋应用之处举例及其所在卷 、 传数 书帝王未即位例 “ 帝王未即位皆名,自赞拜不名,以后不书 名。 ” 吴高祖杨隆演未即位时,径称其名。如 “ 隆演以彦恭为淮 南节度副使 ” 。见卷二吴二 “ 高祖世家 ” 。 书帝王将受禅例 “ 帝王将受禅,赞拜不名,以后不名。 ” “ 冬十月乙酉,齐王遣右丞相徐玢奉旨诣帝。 ” 徐知诰将受 禅,故只称 “ 齐王 ” 不称名。见卷三吴三 “ 睿帝本纪 ” 。 书建国称王

10、例 “ 五代晋 、 岐 、 蜀 、 吴越 、 吴楚 、 闽之类,建国 皆称王者。 ” “ 冬十月,晋王存勖遣使来约,会兵伐梁。 ” 见卷二吴二 “ 列 祖世家 ” 。 诸王书名例 “ 吴越王钱镠 , “ 受五代爵命 , “ 终是敌 国,皆宜称王而不名,然其国爵屡变,乍见 莫知为谁 ,故于事初则名,后则不名。 ” 先书 “ 彭城王镠 ” ,后爵位变更则书 “ 吴越王镠 ” 。见卷一 口 1 . III ” 吴一太祖世家。 书兼职例 “ 以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建兼侍中。 ” “ 是岁,唐加王兼侍中。 ” 见卷一吴一 “ 太祖世家 ” 。 书聘使例 “ 遣某人使于契丹。 ” “ 是岁,唐遣谏议大夫薛

11、昭文使福州。 ” 见卷三吴三 “ 睿帝 本纪 ” 。 资治通鉴叙事跨越时间逾千年,其中部分体 例未必完全适用于一朝一代,是故吴任臣在设计体 例时并非通盘接受而是间有发挥。以书历史人物之 “ 死 ”字称法为例资治通鉴 “ 书列国例 ” 时,定规 曰 “ 帝后皆称殂,王公皆称卒 ” 63。此例为吴氏吸收 并遵循之十国春秋 凡例称 :帝、后之死用 “ 殂 ” 不用 “ 崩 ” ,即 “ 仿资治通鉴纪曹魏诸君之 法 ” 5(P1)。不过 ,吴氏在 “ 薨 ” 字书法上却并未遵照 资治通鉴体例,而是自行创设规则。他说: “ 王与 妃、夫人称薨,太子、世子亦称薨,诸王亦称 薨。 ” B(P1)资治通鉴中

12、“ 崩 ” 和 “ 薨 ” 之书法一般用 于统一时期的帝、后,而十国春秋叙史之时期显 然不必再考虑 “ 统一与否 ” 之前提,因此吴氏于春秋 笔法之运用自当别致一格。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曾指责吴任臣曰: “ 怀 措大之见,内吴越为故国,颇右钱氏而薄南唐。凡各 国春秋,于它国君皆直称姓名,惟遇吴越则称某 王。 ”7(P310)细绎十国春秋之编撰体例显见,李氏 之辞乃对吴书的误解和臆测。所谓 “ 右钱氏而薄南 唐 ” ,是吴氏叙述吴越国史所秉持之 重内而略外 ” 原则的一种表现 ;而 “ 惟遇吴越则称某王 ” 之说法也 与前文所述十国春秋之书法凡例不相符。由于 李氏未及深察十国春秋之体例设计,因而

13、 断章 取义 ” ,不免造成误读与偏识。 按 :本表所采用资治通鉴之凡例称法及通鉴释例原文 ,均参考邬国义通鉴释例三十六例的新发现(史林 1995年第 4期,第 1页至第 19页)一文。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4期 吴超 :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 107 二更定与整合:十国春秋关于 历史人物传记归类的 “ 史法 ” 创见 十国春秋辑录并为之作传之历史人物多达 1 200余名 ( 另有大量提及姓名而无传者 ), 这些传记 史

14、料之存录对后人窥睹彼时社会历史之真实面貌贡 献匪浅。然则吴任臣治学以博采为能事,故其传作 难免有 兰艾同收,玉石混采 ” 之嫌。王鸣 盛曾批评 吴书“ 每得一人即作一传,凡僧道及妇人之传每篇 只一二行者甚多, 8(P923)。 王氏之言固然切中十 国春秋广繁猥 ” 之弊病,但若论历史人物归类及评 价之处理,吴氏绝非简单堆砌史料,而是遵循特定之 “ 史法 ” 对其进行组织与编纂。 体例完备之纪传体史书在人物传记的分类问题 上,自当有明确而统一的编纂方法。吴任臣之十 国春秋非徒具 春秋 ” 之名,乃深谙孔子笔削、斧钺 之 “ 史义 ” ,其于十国人物之传略整合及次序编排 上,皆有大胆的突破与创新。

15、为进一步挖掘吴书 “ 史法 ” 之奥阼 ,权作表 2: 表 2十国春秋人物分类 国别 人物分类 女宪传、宗室传、谋臣传、名将传、贰臣传、酷吏传、 天 文臣传、儒林传、奇人传、叛逆传、释道传 女宪传、宗室传、元老传、功勋传、降将传、谏臣传、 南唐朋党传、忠烈传、儒林传、义士传、降臣传、奇人传、 前蜀 后蜀 南汉 楚 吴越 闵 荆南 北汉 释道传 女宪传、宗室传、义养传、功勋传、降将传、良臣传、 儒林传、奇人传、奸佞传、释道传 女宪传、宗室传、功勋传、良吏传、降将传、诤臣传、 忠孝传、武将传、儒林传、奇人传、阉宦传、释道传 女宪传、宗室传、功勋传、良臣传、庸将传、儒林传、 奇人传、阉宦传、盗贼传、

16、叛逆传、释道传 假王传、女宪传、宗室传、功勋传、文臣传、武将传、 儒林传、奇人传、蛮将传、叛逆传、释道传 女宪传、宗室传、功勋传、良相传、文臣传、儒林传、 奇人传、叛逆传、释道传 假王传、女宪传、宗室传、功勋传、文臣传、儒林传、 忠孝传、烈女传、奸佞传、叛逆传、释道传 女宪传、宗室传、功勋传、文臣传、儒林传、武将传、 奇人传、 释道传 女宪传、宗室传、义养传、功勋传、儒林传、叛逆传、 补传 对照表中内容可见,吴任臣在搜集与整理十国 人物传记史料过程中,对人物归类及编次均有统筹 部署 ,非王鸣盛所谓 每得一人,即作一传 ” 。这种 部署贯穿全书,与以往记载五代十国史事之纪传体 史书大相径庭。 首

17、先 ,就人物传记编次观之十国春秋各国 列传一般先述文臣,后记武将,且 开国功勋传 ” 中 亦尝以谋臣位前,名将居后。 “ 先文而后武 ” 的叙事 顺序似与五代时期藩镇林立、战乱不休之历史实景 有所出入,但在吴任臣看来,以霸力建国者须施以文 治方能久安。他在前蜀 高祖本纪中赞许王建 “ 故武人,而雅好儒臣,礼遇有加 ” ,因而可以 智驱 田、陈 ,力并杨、顾,北问罪于岐陇 ,南御侮于长和,功 基茂矣 ” 5(P529)。由此可见,吴氏谋局之深意在于表 彰文治之功,同时强调乱世中文运之不可衰,这显然 也与其 书生撰史 ” 之身份相符。 其次十国春秋对于历史人物的 德 ” 与 才 ”之褒贬亦各有侧重

18、。通常文臣中先嘉奖 骨 鲠 “ 贤良 “ 方正 “ 直谏 ” 之臣,尔后列 “ 奸佞 ”“ 谄 媚 “ 宵小 “ 阉宦 ” 之徒以示惩戒。如十国春秋 叙南唐文臣诸事,前 _卷内称赞张易、张义方之 “ 侃 直 ” 、萧俨之 忠戆 ” 、李贻业之 议寝监国 ” 、欧阳广 之 “ 伏阙上书 ” 乔匡舜 之 “ 力沮亲征 ” 汪焕之 死谏 佞佛 , “ 皆江南骨鲠臣也 ” 5(P35S)。 后一卷内旋即 痛斥同时代之陈觉、李征古、魏岑等六人朋比结党, 蟠据中外,递相柄任,卒与正人为雠,兵连祸 结 ” 5 (P372)。而各国 “ 武将传 ” 中亦必以 “ 名将 “ 良 将 “ 猛将 “ 忠义之师 ”

19、置乎前,继以 “ 降将 “ 败将 ” “ 庸将 ” 乃至 “ 叛逆之徒 ” 属于后。如南汉八 列 传论及南汉后主亡国时之诸将首推暨彦赟等三 人,称其“ 抗詈不屈,慷慨殉难,可不为烈哉? ” 其余 望风惊溃、不战而降者皆贬为 斗筲之流 ” 5(P914)。 吴书作此分 类旨在为乱世匡立人物评价之标准,以 此辩别正邪,伸张 “ 忠义 ” ,故各国列传中又辟有 “ 忠 烈 “ 义士 ” ,或 “ 阉宦 “ 叛逆 ” 等传目,亦皆出于 此意。 此外,从十国春秋个别传目之开设,亦可见 吴任臣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与超前的历史 意识。譬如十国春秋在各国列传中专辟 儒林 传 ” ,对该传之设立,吴氏别有

20、深意。章学诚尝言 “ 儒术至宋而盛,儒学亦至宋而歧 ” 9 (P222)。从五代 更递至北宋开国的半个多世纪里,儒学何以能走出 低迷、迎来新发展,始终是后世学人关心探讨之问 题。赵宋虽代周而兴,掌握中原政 权 ,但彼时学术文 化之重心已经由于北方迭连战乱而悄然南移。王夫 之宋论云: 惟彼江东、西蜀者,保国数十年,画疆 自守,兵革不兴,水涘山椒,縢缄无损 ,故人士得以其 从容之岁月,咀文苑之英华。则欲求博雅之儒,以采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21、 108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 群言之胜 ,舍此二方之士,无有能任之者。 ” E0 (P37)吴 氏对于 “ 江东 “ 西蜀 ” 两地幸得保存学术之看法与 王氏完全相同。 以十国春秋南唐之 “ 儒林传 ” 为例,该部分人 物传记史料主要来自北宋马令与南宋陆游之同名史 著南唐书,其中马令之书虽辟有 儒者传目, 但仅仅收录 14人 11(P3)。 而吴氏为彰显南唐文风 之盛及其对北宋学术发展趋势之影响,在十国春 秋中开设前后两组 “ 儒林传 ” ,收录人数多达 52 人,几乎为马令南唐书之 4倍,其中增收儒者之 生平事迹大多从宋史内辑出。由此可见,吴氏在 对待五代时期学统

22、南移以及北宋对江东学术之吸收 等问题时,展现出超凡之历史眼光。 三考据与义理:十国春秋史学 价值再认识 唐代刘知几概括 “ 史学三长 ” 之说,仍是衡量中 国古今史家及其史著良庸与优劣的重要标准。章学 诚文史通义云: “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 尤难 ” ,三者中 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 , 非学无以练其事 ” E2(P219)。 也就是说 “ 史 学 ” 考验 的是史家收集和把握史料之功夫,而 “ 史才 ” 反映其 操持文笔、驾驭史料、编纂史书之综合能力。然则欲 独秀于史林,史家尚需具备卓尔不群之历史意识与 史学见地。此三者不仅是对史家自身能力与素养的 要求,同时也是优秀史学

23、作品不可或缺的品质。 杜维运认为史学著作有 “ 记注、撰述、考据、衡 评 ” 之 四端 ” E3 (P2),可涵盖构成史著之三大要素: 史料依据、考证方法及史学评论。一般而言 ,优秀史 著在史料搜集上强调旁征博引、 “ 竭泽而渔 ” ,而其 考证讲求严谨、精当,至于史论方面则应有与众不同 之创见。以此品评吴 任臣十国春秋之优长可谓 若合符节。诚如为吴书拾遗补阙的清中叶学人周昂 所言十国春秋 猨据该核,良史家也 旁搜博 引,洵无遗义 ” B(P1 779)。李慈铭也曾感慨吴书 采 取极博 ,后之考据家多不能知其出处 ” &(P309)。 由于吴任臣眼光独到,取材广博,故十国春 秋_书为后世研究五

24、代十国时期之政治经济发展 与社会变迁提供了大量珍贵史料,以下权取若干史 例证之: 1. 掌故 作为对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之补充 “ 养子制 ” 由 来已久,唐末五代时尤盛。吴氏在考察前蜀高祖王 建所收数十位义子的身世及史实之余,也对这种收 养制度之形成及其特点详加考证。他认为 “ 养子 制 ”起源于特定时期之军事、政治需要: “ 唐末,中官 典兵常养壮士为子以自卫,诸将往往多效之。沙陀 氏至设 义儿 一军盛矣。史言高祖(即王建)假子 凡百 二 十 人 皆 功 臣 , 虽 冒 姓 连 名 而 不 禁 婚 姻。 ” B(_ 2. 经济 吴氏认为币制改革乃国家经济治理之重要举 措 ,货币质量之优劣直接关

25、乎民生与社会安定。因 此,他从各地方志中搜略相关史料列入各国本纪、世 家之大事年表中,此举无疑弥补了以往正史关于五 代十国时期泉币发展记载之不足。同时,吴氏也重 视各国地方经济之发展状况 0楚 武穆王世家 记录有该国种植茶叶以利民生之举措,这为后世研 究两湖地区茶文化发展保留了重要史料: ( 马殷) 奏梁于荆、襄、唐、郢、复诸州置回图务,运茶河之南 北以易缯纩、战马 梁主诏曰 可 由是属内民 皆得摘山箅茗箅,募户置邸阁以居。茗号 八床主 人 ,岁收数十万,国用遂足 。 ” B(P 937) 3. 宗教 吴氏于十国人物传目必设 “ 释道传类,其中 所载佛、道逸事可视为唐末五代时期两大宗教在中 国

26、南方地区曲折发展之真实写照。如,聂师道本 为 当时南方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新、旧五代史 等正史文献对其几无所涉,而吴书则详载其事 迹 5(P179)。又如前蜀十三 .列传 .杜光庭谓 “ 道门诸科醮仪始自光庭 ” 5 (P676),并将其文著目录 逐 _考录 ,这对道教典籍之目录编纂贡献巨大,且有 助于古今道藏之搜罗与清理工作。当然,吴氏撰述 “ 释道传 ” 之初衷并非纯然记录宗教发展之历程,而 是为彰显突出释、道两教在战乱时期于稳定人心、教 化社会等紧要处所起到之世俗功能。因此,吴氏在 高僧、名道的传记中,往往强调这些人物在日用人 伦、国民生计等方面所作之 积极贡献 ,如其所记聂师 道感化

27、盗贼 5 (P179)以及嵩山道士李平上书南唐李煜 劝农策诸事 5 (P341)云云,即例证也。 在处置纷繁复杂、真伪不一之史料时,吴任臣早 年在小学和经学等领域积累的深厚考据功力发挥了 重要作用。归纳而言十国春秋所采用之考证方 法有以下两种: 1.史、志之互证 吴氏常以 任臣按 ” 起首,考辨地名、人名及年 代等历史细节问题。如闵 太祖世家所记王审 知之卒年月日,吴氏采信通鉴之说并以此反证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4期 吴超 :再论

28、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 109 福州志之误 5 (P1314)。又如,吴氏根据福州双石 祠记所署年号 ,推演彼时吴越与契丹之关系,此皆 正史所未详考者 5(P1145)。 2.金石碑刻与文献资料之互证 吴氏编纂十国春秋不仅翻阅大量的典籍文 献 ,而且为求证吴、南唐和吴越诸国之史实,亲历江 南,遍访遗迹。因此,吴书保留了众多碑刻铭文等一 手史料 ,足可补正史文献之缺。如欧阳修新五代 史认为吴越王钱鏐 “ 有改元而无称帝之事 ” 然其 所给证据仅 1条。吴氏为查清真相,亲访吴越 _地 并搜集寺庙石刻、碑铭、墓志十余处 ,最终补充证实 了欧史之说,且进一步得出 武肃王(即钱鏐)于中 原正朔或遵

29、或废,阳用而阴违 ” 之客观史论 5 (P1115)。 吴任臣之考证功夫固然炉火纯青,然其背后所 蕴藏之 义理 ” 不可不察。新五代史 曾引用后周 招降北汉大将巩廷美、杨温之诏文,指责两人先降而 后叛乃 “ 反复小人 ” 。但吴氏却在十国春秋中坚 持为巩、杨两人 “ 平反 ” ,其谓: “ 廷美等款状卒不见 , 则周诏亦不足据也 当周、汉革命之时,中原已非 刘氏有矣 ,而廷美、温独以区区孤城为(刘)赟坚守, 以死迹其始终,亦何愧死节之士? ” 他还称赞朱熹 通鉴纲目特书 “ 湘阴公(即刘赟)故将巩廷美等举 兵徐州 ” 之做法 深得春秋之旨 ” 5 (P1514) !由此 显见,吴氏之所以驳斥欧

30、阳修之陈见 ,意在表彰乱世 英雄之忠义气节,而此举亦可表明十国春秋 并非 徒具 “ 春秋 ” 之名,吴氏实欲借史笔 ,效孔子 “ 史法 ” , 申张特定之 “ 史义 ” 。 参考文献: 1梁启超 .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 M.朱维铮,校注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2 吴兰修 .南汉纪 M.王甫,校注 .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 版社 ,993. 3 魏禧 .魏叔子文集 M.北京:中华书局 ,003. 4 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 M.北京:中华书 局, 1997. 5 吴任臣 .十国春秋 M.北京:中华书局 ,983 6 邬国义 .通鉴释例三十六例的新发现 J.史林 ,995

31、 (4) :5. 7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 M.北京:中华书局 ,006. 8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 M.黄曙辉,点校 .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社 ,005. 9 章学诚 .乙卯札记(外二种) M.北京:中华书局 ,006. 10 王夫之 .宋论 M.北京:中华书局 ,003. 11 马令 .南唐书 M /四部丛刊续编(一五 ) .上海:上海 书店出版社 ,1984. 12 章学诚 .文史通义 M.叶瑛,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3 杜维运 .清代史学与史家 M.台北:台北东大图书有 限公司 , 1984. Further Discussion on Style Innovati

32、on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History of Ten Kingdoms WU Chao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I Wu Renchen, s History of Ten Kingdoms could check different statements to identify their authenticity in the fields of historical dat

33、a collation and historical facts research and collate historical data to form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 This book reflects his talent of historical compilation and could be called as one of the pioneering work of ancient history compiled by the schola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But someone also ca

34、lled Wu Renchen a hawker because he was keen to collect wide range of historical data. We did not think this evaluation was right. Wu Renchen; s work had much unique innovation in the fields of style design, character classification and writing purpose. So its historical value should be discussed deeply. Key words: Wu RencheniHistory of Ten Kingdoms; style innovation; historical value (责任编辑书华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