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体系_王慕雪.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84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体系_王慕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体系_王慕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体系_王慕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体系_王慕雪.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类编号 : 单位代码 : 10065 : 09208011 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 评价体系 学生姓名: 王慕雪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申请专业名称: 人文地理 研究方向: 城市与区域规划 指导教师姓名: 孟广文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提交论文日期: 2012年 5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天 津师范大学 或 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2、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0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円 期 : 丨 i年 /月丨 7円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直接影响世界各国的生态安 全、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引起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甚至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 了减缓气候变化、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亟需减少 C02排放、发展低碳 经济。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地方,发展低碳经济已 经逐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控制碳的排 放量,做到经济的低碳发展以及城市低碳建设,己经逐少成为 21世纪

3、中国乃至 世界各国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为了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步伐需要 建立一套合理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对城市的低碳建设进行评价,找出 发展中的主 要矛盾。本文利用国内学者的理论框架,探索建立了适应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评 价体系,该体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核心,由经济发展、低碳发展、社会发展三 大系统、 14个指标构成。 利用上述评价体系,本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得 出的结论是 :天津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但是,这其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发展指数一直以来波动性较大,表明社会发展状态 并不稳定。其次,2005年之前和 200

4、8年以后,低碳指数增长相对较慢, 2005 年以前低碳指数明显低于经济指数和综合指 数, 2005年以后低碳指数迅速上升, 超过了经济指数和综合指数,但在 2008年以后,低碳指数上升速度又一次变缓。 笔者针对这其中的原因,做出了相关解释。 本文最后总结了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低碳城区建设、循 环经济发展等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并且从低碳政策的编制和实施、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结构、加强低碳化管理、提高碳生产率、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等 方面,提出未来滨海新区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低碳城市建设方针。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路径 Abstract As a glob

5、al problem concerned by people from all the world over, climate change has influenced the ecological safety, growth patter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f global countries directly. The constant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has cause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disasters and it has even threatened human exis

6、tence.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 great challenge facing every country. In order to slow down the climate chang so a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each city should decrease the emission of C 2 and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 Serveing as the economic hard core for human act

7、ivities, cities should improve their essence by developing this kind of economy. How can we control the emission of carbon while developing economy speedily so as to achie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 modem city has ranked as a dominant topic for China and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8、 21st century.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city, this thesis has evalu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kind of city according to the a reasonable low-carbon city system aiming to defin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within the development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ng pace. Based on the

9、theroetical outline of the scholars at home, this thesis made certain exploration of a suitabl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guided b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made up of three sub-systems as well as 14 specific items. Referr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system, this thesis has evaluated

10、the low-carbon construction of the Binhai New District of Tianjin and has reached a conclusion that it has constantly improved its developing level. However, certain problems do exist. For example, Social-developing index has been unstable indicating the unstable condi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11、 In addition, the growth rate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has been floating, with the rate surpassing the to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fore 2005 while getting surpassed by the latter one after 2008. And the author has given several explanation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hidden behind the phenomen

12、on. At last, this thesis has conclude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this district. Furthermore, the author has also raised his own suggestions for the low-carbon constrction concerning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compiling and carrying out certain policies and so on. Key words: Low-carbon City, Low-car

13、bon Economy, PCA, AHP, Methods III 目录 第一章导论 . 1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1.1.1论文的研究背景 . 1 1. 1.2论文的研究意义 . 2 1.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3 1. 2. 1主要研究内容 . 3 1. 2. 2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3 1.2. 3主要创新点 . 5 第二章国内外理论及实践发展现状 . 6 2. 1国外研究综述 . 6 2. 1. 1低碳经济 . 6 2. 1.2低碳城市 . 6 2. 2国内研究综述 . 7 2.2. 1低碳经济 . 7 2. 2. 2低碳城市 . 8 2.3国内外低碳城

14、市发展现状 . 9 2. 3. 1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 9 2. 3. 2国内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 10 2. 4与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相关的城市评价体系 . 11 2. 5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12 第三章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 14 3.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4 3. 1.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14 3. 1.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16 3. 1. 3主要评价统计指标的解释说明 . 17 3. 2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19 3. 2.1主成分分析法 . 19 3. 2. 2层次分析法 . 22 3. 3选用的评价模型 . 26 IV 第四章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

15、设现状及评价 .27 4. 1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概况 .27 4. 2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 .27 4. 2. 1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27 4. 2. 2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发展水平评价 .30 4. 2. 3天津市滨海新区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33 4. 2. 4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综合评价 .35 4. 3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评价结果 .37 第五章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路径及对策建议 .40 5. 1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路径 .40 5. 1. 1加强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 .40 5. 1.2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41 5. 1.3低碳城区建设

16、 .41 5. 1.4循环经济发展 .42 5. 2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42 5. 2. 1发展低碳经济研究,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 42 5. 2. 2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的消耗 .42 5. 2. 3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探索新能源 .43 5. 2. 4降低建筑耗能,打造低碳城市 .43 5. 2. 5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城市交通低碳化 .43 5. 2. 6建设绿色滨海,积极扩大自然炭汇 .44 5. 2. 7促进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和市场建设 .44 5. 2. 8推进城市居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 .44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46 6

17、. 1总结 .46 6. 2不足与展望 .46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47 m .5 g i射 .51 v 第 一 章 导 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论 文的研究背景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直接影响世界各国的生态安 全、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并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已经导致地球表层 温度逐渐升高,南北极冰川都有趋于融化的迹象,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条 件近期全球气候变化的分析文件中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是不容置疑的事 实,全球平均温度正在逐渐上升,而且北半球伴随有大面积溶雪己经导致海平面 的上升;从地球上各个大洲的情况来看,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的

18、影响和 破坏; 1970至 200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成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达到 70%。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也成上升态势,升高了 0.69 C。 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上升导致全球变暖以至于大规模的生物系统和自然系统发生变化; 1850到 2005 年间,气候灾害频频发生,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破坏,农作物歉收。因此,气候 变化已经成为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排放出了大量的二 氧化碳。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形态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家在 “ 十二五 ” 规划中也提出了 节能减

19、排的规划。目前,我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带动城 市集群整体向前飞速发展,从而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这是一 直以来我过的经济发展重心。到 2010年为止,我过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 50%, 城市户口人数己经超过 6亿,建制城市达到 655座,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型城市 达到 1丨 8座,超大城市 39座 中国发展报告 2010中提出:从 2011年开始, 要在 20年以内解决中国的 “ 半城市化 ” 问题,到 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会 达到 65%。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 的态势,同时 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

20、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Climate Change 2007 the Fourth IPCC Assessment Report(Synthesis Report). UN:IPCC,2007 2岸边 .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J .环境保护与循坏经济 . 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会处于一个大量提升的态势,城市将成为温室气体的 主要排放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少加深,城市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超出其所能承受的 范围。同时,碳覆盖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城市将会严重超出 其二氧化碳的承载能力。据统计,全球各地的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

21、量已经占到温 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75%左右,城市己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在城市 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过多的排放温室气体,难以逃避温室气体排放过去的责任。 因此,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控制碳的排放量,做到经济的低碳发展以及城 市低碳建设,已经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1.1.2论文的研究意 义 近年来随着 Fi常生活中及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概念的提出并且在社会上不 断的传播,低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的概念也被广泛流传开来。低碳,意为 相对较低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 创新、制度完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高效利用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措施,同时减 少高碳

22、能源的使用,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 时进行的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是指在各行各业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前题下,通 过技术创新,同时转变居民以往的消费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 目标,提 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天津市滨海新 区作为全国的重点开发区,其功能定位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宜居的生态城市。因此,只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满足其功能的建设需要, 才是实现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理论研究内容 基础上,初步建立一个简单合理的低碳城市评价系统,对滨海新区 21世纪以来 低碳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

23、确定滨海新区的低碳建设水平,总结滨海新区已走 过的低碳之路。同时根据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总结滨海新区未来低碳建设的方向, 提出滨海新区低 碳城市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 1.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2.1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在全球低碳理念迅速蔓延的趋势下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许 多城市都提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城市建设为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争做新世 纪新型城市建设的揩模。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区 -滨海新区也不例外。但是怎 样对低碳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又将呈现出那些特点, 出现哪些问题,都是城市的发展过

24、程中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急需我们解答 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出发,逐步了解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建设过程中已经发生的和 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通过对 2001年以来滨海新区的一些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统 计指标的研究和分析,对滨海新区新世纪以来低碳城市建设的成果予以评价和描 述。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于低碳经济和低 碳城市概念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现实状况;第二部分在国内外学 者研究 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针对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低碳建设的评价体系,并介 绍评价体系选取的指标、评价的方法、包含的内容以及

25、综合评价的方法;第三部 分通过对滨海新区近年来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进而对天津市滨海新区 21世纪以 来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描述;第四部分首先总结天津市滨海 新区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未来滨海新区低碳城市建设 道路的对策建议。 1.2.2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由于评价模型和指标权重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因而评价的结果主观性较 强,因而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而 各个子系统的指标数数量又会相对较多, 如此以来就会产生评价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因此,在计算个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的过程中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w来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采用层次分 析法 11),

26、来确定各子系统权重。主要是因为层次分析法可以合理地使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把决策的过程层次化。把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分解开来,形成若干 1于 HN英,冯之浚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汁 4中国软科学 ,2005 (12): 44-53. 内何晓辟 .多元统计分析 M.北京 :中 PI人民人学出版社, 20 4. 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组成要素,并按决定关系构造出具有 一 定层次的结构,进 而进行两两相互比较,确定各个组成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将主观因素量化,运用 数学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过 程。 除此之外,本文还将运用 -文献收集法:收集国内外低碳城

27、市理论的研究论 文与专著,及其相关理论及实践;对立统一法:论文在分析涉及影响低碳城市发 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地理因素等基础之上,抓住主线,分析影响 “ 低碳城市 ” 建设的主要矛盾。案例分析法:采集相关背景资料、现状描述、前沿动态、成功 经验等资料,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案例研究。综合方法: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和实 际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研究成果。 图 I.丨论文的研究思路 1.2.3主要创新点 2003年低碳经济在英国政府文件中被第 一 次提出,到现在有九年的时间, 还是一个新鲜的趋势化的事物。低碳经济这个名词从 2003年第一次在英国政府 文件中提出到现在只不过九年时

28、间,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也 刚刚起少,概念和内涵还都不是很完善。世界各地的低碳城市建设也处于起步阶 段。为了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城市的建设,应该建立一套低碳城市建 设评价体系,这样彳能准确的认识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和可能存在 发生的 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方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通过对国内外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建立低碳城 市评价体系,并从低碳角度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做出评价以及提出滨海新区未来低 碳之路的对策建议。 5 第二章国内外理论及实践发展现状 2.1国外研究综述 2.1.1低碳经济 “ 低碳经济 ” 的概念

29、是在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被 提出的,一经提出变引起了全球所有国家的瞩目;能源白皮书中指出,低碳 经济就是指牺牲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产出,从 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从而为高的生活质量和标准提供途径,为应用先 进的技术创造机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很对学者针对 “ 低碳经济 ” 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斯特恩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每年以 1%的 GDP的投入将可以避免未来每 年 5%-20%的 GDP的损失,并呼吁所有国家的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6。 2007年的 12月,在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 一

30、项决议,那就是 在 2009年以前针对应对全球气 候变化问题的安排举行谈判,并制定了针对应对 气候变化的著名的 “ 巴厘岛路线图 ” ;i。 随后在 2008年 7月的 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会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签约的其他国家一并努力,争取实现到 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50%的 目标 2.1.2低碳城市 円本的学者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设路径两方面内容进行了相关研究 和分析,并且日本政府提出了以 1990年円本全国碳的排放量为基数,到 2050 年计划降低碳排放量70%的目标。 FJ本政府表示,在今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会遵 5 DTI(Department of Trade a

31、nd Industry) ,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published by TSO(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3. 6 Nicholas stem,stem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OO?. 7 Koji Shimada,Yoshitaka Tanaka Kei Gomi,Yuzuru Matsuoka .Developing a long

32、-tenn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 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 Energy policy,2007. 8 周培賴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 . 6 循: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量;改变当下高消费的社会模式,进而上升到高质量的社 会模式转变;并且与大自然和谐生存 !0,这三个经济发展的基本发展原则。 英国为了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在政府的推动下,英 国成立了碳信托基金会 (Carbon Trust),该部门的主要功

33、能是将公共部门与企 业、事业等单位联合起来,加大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协助并监督各种形 式的组织降低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碳的排放量 。 2008年 Glaeser和 Kahn两位学者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 土地的开发利用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发现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而升高,也就是一个城市的规模越大,那么它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也就相对较多,表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城市建设规模呈现出正相关 关系;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土地的开发利用密度呈现出负相关关 系,也就是说开发利用土地的约束条件越多,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就相对较 少,城市的碳排放水

34、平也就越低 1。 2.2国内研究综述 2.2.1低碳经济 付允、刘怡君、马永欢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做出了 解释说明。强调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前提并且最终获得高 效益、高效率和高效能,三低三高理论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经济建设的核心, 以节能减排为经济建设的路径,以碳中和技术为经济建设的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 模式庄贵阳学者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是能源的使用效率问题和清洁能 源的结构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以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以 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的经济建设模式。 9“2050 Japan Low-Carbon society

35、” Scenario team. Japan scenarios and actions towards Low-Carbonsocieties. EB/OL. http:/2050.nines.go.jp/material/2050-LCS-scenarios-actions-english-080715.pdf.2008-5-28 ,0Wee-Bean Jong.Energy saving trust,and the Carbon Trust.Low-Carbon cities programmer.EB/OL. http:/www.frdata.co.uk/CcsPres2007/Ric

36、hard-Rugg.pclf. 2008-5-28 f1 Edward Kahn and Matt Glaser the greenness of cites, car bom dioxide emissions and urban development august 2008NBER working paper #14238.www.nber.org. 1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 .低碳经济的发 M模式研究 J.中 H人 u 资源匈环境, 2008,18. 13】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彳潜力分析 J. W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 8(3) 7 2.2.2低碳城市 付允、汪云林、

37、李丁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的建设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加快城 市的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进行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F1常生产和生活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彻底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 费和大量浪费的模式,提倡勤俭节约,经济发展上实现循环利用、结构优化、节 能高效的目标, R常生活中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方式,最 终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夏堃堡学者认为,低碳城市的建设就是在城市发 展过程中实行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形 态,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体系,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5。 在 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

38、中表明低碳城市具有经济 性、区域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性质。并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的支撑 体系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 1)低碳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 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因此建 设低碳城市首 先需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化; ( 2)低碳城市的产业结构 体系:产业结构体系是一个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标志,在城市的低碳建设过程中 应当使产业结构向减少能源消费的方向转化,加速城市产业结构由工业型向服务 业型的转变,由重化工型向高加工型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 量的目标。 ( 3)低碳城市的消费支撑体系:低碳城市建设过

39、程中应该发扬勤俭节 约的生活模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由高消费,高浪费向高质量转变,从而减少 R 常生活中的浪费。 ( 4)低碳城市的政策制度体系:合理的政策制度是城市发展的 先决条件,也是 城市发展的保障。在城市进行低碳建设过程中,应当制定完善的 低碳城市建设制度和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并且大力宣传,表明建设低碳、宜居、 生态友好、环境和谐的低碳城市的决心 10; 2) 3) %=1,被称作正互反判 aj 断矩阵。 表 3. 2 1-9标度的含义 比例标度 含义 1 两个元素相比较, 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3 两个元素相比较, 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两个元素相比较, 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两个元素相比

40、较, 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 两个元素相比较, +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2, 4, 6, 8 表示上述相邻重要性判断的中间值 将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设为 A,准则层设为 B,并建立准则 层 B相对于目标层 A的判断矩阵。见表 3. 3 表 3. 3 B相对于 A的判断矩阵 A B, B2 Bn B, 1 bi2 tln B2 t21 1 b2n BN bi bn2 1 表中 分别为 1, 9的整数或者是与整数相对应的倒数。 (3)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向量,求出每一层次中 各个要素的权重值,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24 具体操作少骤如下: 1) 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乘积 Mi (blJJ, , n) 2) 计算 Mi的 n次方根 $ W:=4K 3) 对向量示 =巧, ,尿 jTIH规化,即 yl 则示 =巧,巧, ,巧 r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4) 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 ;l,nax 几 max / -=i nwt 式中 + 表 示 向 量 jfF的第 i个元素 5) 致性检验 若判断矩阵不具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