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220754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小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本质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好,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好,都是教化教学范畴中的行为,可以说,教化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化教学的目标也应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因此,毋庸辩驳,信息技术整合应追求的是教化教学方面的目标,而不应是技术方面的目标,详细来说,就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详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活动中,老师应以人本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导向,通过教学设计,以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信息技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教

2、学、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性。 我们承认信息技术对教化教学的重要作用,但绝不意味着“技术目的论”或“信息技术惟上论”,也就是说,绝不能陷入“用信息技术的课就是好的,不用信息技术的课就是不好的”“信息技术用的多的课比信息技术用的少的课好”等误区。用不用信息技术,用哪些信息技术,如何用信息技术完全视乎教学、学习和学生的发展的须要。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性,也绝不意味着“整合目的论”或“惟整合论”,绝不能不顾或忽视教学实效,“为了整合而整合”,也不能无视详细状况,每节课都挖空心事地“整合”,甚至导致整合的滥用和泛化。 须要重申的是,老师应苦苦追求的是每节课或每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教学

3、、学习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实效,而不能过多考虑教学中采纳的信息技术的多与少,或者所用信息技术先进与否。同时,假如脱离上述3个方面的实效,孤立地追求所谓的“整合的阶段”,也没有现实意义。 落实信息技术整合实效性的关键和主要途径是老师在系统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而帮助或引导老师结合校本实践,持续提高信息技术整合推动“整合”的重要突破口。 二、老师的信息技术整合实力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老师的整合实力主要包括: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学问技能。2.辩证的信息技术教化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运用习惯。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实力。老师的教学设计实力是信息技术整合实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依据

4、课程标精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实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学问阅历的实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实力;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实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实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实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施实力。例如:能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的实力等。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评价实力。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发展实力:老师应能利用结合校本的“整合”

5、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以及系统科学的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实力,并利用信息技术及有关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实力发展和终身学习。 老师可以遵循“教学设计校本教学实践和教学探讨反思评价并改进教学设计方案新的教学设计新教学实践和教学探讨”的校本实践路途,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实力,并在实践中总结阅历,渐渐形成适应学校水平、具有校本特色的有效应用模式。 三、老师应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因此,老师应综合考虑该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这些构成性的要素和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分析、选择合适当信息技术并确

6、定合适的应用方式、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又是一个过程性的系统,老师在动态中把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依据我的探讨实践,我建议老师在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原则:第一,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要避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其次,着意发挥信息技术不行替代的优势。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成本较高、某些详细技术尚不成熟,信息技术在有些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志向。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依次考虑以下问题,确保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实效:信息

7、技术是否适用于当前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目标的须要?信息技术在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方面是否具有不行替代的优势?假如具有不行替代的优势,则详细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潜在的优势转变为教学实效?在当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潜在的不利影响,应如何避开? 第三,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避开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全盘信息化”,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第四,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相结合。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和放映机等较为传统的教化技术,甚至黑板、粉笔、挂图和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

8、仍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纵深发展的价值。不能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就盲目淘汰或闲置原有教学技术。第五,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老师要尽可能创建机会为学生供应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让学生在“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上要尽可能为不同的学生供应不同的学习机会留下不同的学习空间,并应尽快超越不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用信息技术“满堂电灌”的应用阶段。第六,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中的社会活动,强调在教学中实现“人机互动”与“人际交往”的共存和互补。不能因为过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而忽视教学的社会特性,例如,用学生在BBS上的探讨取代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

9、交往和情感互动等。 四、整合的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如何来衡量? 我们要坚持以课程实效为取向的信息技术整合观并以此来衡量整合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应追求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及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课程实效。如上所述,评价一节或一系列整合课是否优秀,绝不在于采纳的信息技术的多寡,也不在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或精致与否,而应主要考查其实效如何。其次,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小学教学应体现课程基础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统一,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小学教学应首先保障本事域/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达到有关学科标准在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等方面规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实际状况,引导学生以学科教学或跨

10、学科的学习、探讨性学习活动等作为载体,让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探讨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及其他综合实力。但应留意,许多中小学整合课都在履行“呈现任务?学生上网 查资料?学生汇报“探讨结果”?评价总结”这一形式,但许多课让学生“热喧闹闹”走完这一形式后并未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或其他综合素养。因此,在评价此类课的效果时,肯定要留意考查老师设置的任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好和真正的探究活动,老师是否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探讨方法、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和培育等,老师是否对学生的学生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有意义的总结和评价等,以甄别这些活动对实效符合。第三,提倡

11、高效益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我国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小学教学在追求实际“效果”的同时,还要兼顾“效益”原则,尽量采纳高效益的应用方式和解决方案。学校和老师必需综合考虑“整合”所需的各项成本,尽可能采纳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产出相对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假如利用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就能达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则不要忽视效益、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总结 讲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秀)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