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806618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学科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学科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学科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科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论文之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方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方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展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历、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的核心技术是3(、)。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

2、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开展和社会进步效劳。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表达了改革的呼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如此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通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

3、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给予了新的教育意义。是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方式。“整合”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才能。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裂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展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征询题。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假设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

4、法、甚至是比拟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器摆花架子。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取决因而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目前教学改革存在的征询题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教学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打破,主要征询题在于,现有教改对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方式等的“改革”不完全,是在不触动原有体系的根底上的“改良”,未能对其施行“大手术”。主要表如今:1.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定位上;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智力的培养而轻视才能、情感的培养,至今未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跨入素养教育;创新

5、认识培养匮乏。2.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材大同小异,没能超出既定方式,创新成为了奢谈。3.教学手段:各个学校添置了不少设备,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被闲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教学方法:在教改中我们推出了不少的新教学方法,但遗憾的是最终由于种种主、客观缘故都未能推而广之。5.教学方式:深受前苏联学者教学方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稳定检查效果)的阻碍,典型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然运用。在21世纪信息时代,我们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改革,进展学科整合,促进教学改革。三、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施行1、留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每位

6、老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表达新型教学构造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因而方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假设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也确实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即“研究性”学习方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方式)和“协作式”学习方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方式)。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完全改革传统教学构造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的,因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

7、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化变革。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关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关于我国传统教学构造与教学方式是极大的冲击;建构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步开展起来的,能够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就没有今天的广泛阻碍,它能够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3、高度注重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立。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觉察和自主探究,老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

8、落空。注重教学资源的建立,并非要求所有老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老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老师本人去进展开发。4、留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展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谢励工具)。最理想的方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构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习惯“既要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表达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构造”的创立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展教学设计

9、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谢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5、紧紧围绕“新型教学构造”的创立来进展整合。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创立既能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表达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构造(“学教并重”教学构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构造”的创立这一中心来进展,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老师亲切留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本人将要进展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缘故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征询题进展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方式能较好地表达新型教学构造的要求,如此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