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九省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9729339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九省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九省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九省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九省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玉”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清脆悦耳的音乐效果,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可以用来表现温润而美好的感情,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2)古人治学,注重质疑和求实。陆游主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反对“_,_”的做法。(3)古代文人对秋天的月亮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你最喜欢的两句是:“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以“_,_”为喻,引

2、出后天学习、反省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的论断。(2)过秦论中,贾谊写的陈涉兵微势弱却能振臂一挥令“_,_”,山东豪杰最终推翻强秦一事,发人深思。(3)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大力渲染欢乐场面,街市里“_”,城中鼓乐齐鸣,月光流转,“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_”八个字同时写到了美玉、黄金、珍珠等。(2)书法和茶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_,_”两句同时写到了书法和茶道。(3)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从古至今,选贤任能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诗词中也常有尊重贤才的句子,如“

3、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舷、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达到了“忘形”的兴奋地步的句子是“_,_”。(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文章看似平凡而其主旨却十分重大,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而表达的意义却极其深远的两句是“_,_”。(3)“云”具有随风飘荡、游止不定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常用“云”这个意象来表现游子漂泊流离、无所依附,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破亡的原因是“_”,并规劝当朝统治者“_”。(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4、古中,感叹刘义隆想要效仿古人,建立“_”那样大功,但由于行事草率,仓促北伐,最终却落得“_”的惨败,这对比透露出辛弃疾反对轻率用兵的思想。(3)“瑟”是我国传统拨弦乐器,也是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可用来祭祀神祇,也可象征高洁的情操,或者寄托丰富的情感。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学习不能用心浮躁,荀子对此有着深刻的感触,劝学中的“_,_”两句用蟹及其居住之所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这个道理。(2)贾谊过秦论中,“_”一句写出了秦孝公君臣对周王室的觊觎,而“_”一句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3)育才中学拟举办地理知识黑板报评比,小辉同

5、学负责有关“关山”内容的推介,他把“_,_”两句诗作为开场白,赢得大家的好评。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_,_”两句在间接称赞了公西华同时又指出其过分谦虚。(2)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正如苏轼赤壁赋中“_,_”,就是大自然恩赐给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3)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后世不少诗文对这些英杰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

6、补自身的不足的两句是“ _ ,_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两句是“_ ,_ ”。(3)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 ,_ ”两句表达了对见到“贤”与“不贤”之人的两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采摘花草赠给远方之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如涉江采芙蓉中“_?_”两句就以问答的形式写出了这种现象。(2)种树郭橐驼传中一些所谓的爱树忧树者与郭橐驼的做法不同,甚至出现了“_,_”的极端做法。(3)人不能盲目自大,当别人夸奖你的专长时,你可以用师说中的“_,_”两句来表达你的谦逊。名篇名句默写(本题

7、共1小题,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写道,各国的各式珍宝被送到阿房宫,“_,_”,秦人随意到处丢弃,也不觉得可惜。(2)青衫泪是元代马致远创作的杂剧,其内容取材于白居易的琵琶行,标题来源于诗中的“_,_”两句。(3)江水滔滔,皓月当空,“江月”意象常常引发古人的想象,牵动诗人的思绪,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开篇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又在后文论述中强调齐国最后一个被灭国的原因是“_”。(2)唐诗大辞典云:“按元白体当指元稹、白居易浅切平易之诗风。”杜甫客至中“_,_”两句,表现了真率淳

8、朴的邻里关系,也符合“浅切平易”这一特点。(3)强华要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线上展览活动,他引用诗句“_,_”,来再现古人使用铜镜的生活场景。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登泰山记中,姚鼐在介绍完自己选择的登山路线后,用“_,_”两句写自己登山时攀登的艰难之状。(2)杜甫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秋日景象,与黄庭坚登快阁中“_,_”两句所营造出的意境非常相似。(3)班级准备开展“古诗里的音乐”专题活动,小刚在他准备的发言稿中写到:在古人的名句中,常借乐器之声来抒发情感,如:“_,_”两句。名

9、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两个表转折关系的句子对离骚进行了评价。(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想象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_,_”两句描写了神兽、神鸟的形象,并点明山上的仙人之多。(3)“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吉祥、好运等,“凤”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_,_”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2)古代诗人想象丰富,把汹涌波涛卷起的浪花比作雪,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

10、”一句,又如柳永望海潮中的“_”一句。(3)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重视意象组合,唐宋诗词中就有组合落木和江水这两种意象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名句,如:“_,_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两句是“_,_”。(2)杜甫蜀相中,“_,_”两句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相融合。(3)小明学成语时,老师说,“学成语要结合文言文来学”“成语是文言文的活化石”。于是,他看到成语“源远流长”时,很快想到了魏征提到的“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

11、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继承前代君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的两句是“_,_”。(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两句是“_,_”。(3)在古诗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_,_”两句。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两句描绘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_”两句,借“衡阳雁”典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3)酒能唤醒内心、激发灵感、在古诗词中常

12、与“愁”相伴而生,诗人们借此创造出酒愁文化,如“_ ,_ ”就是体现这种审美意境的千古名句。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一句感慨了阿房宫的结局,“_”一句指出了如果后人只是哀叹而不以史为鉴的结果。(2)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开创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来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导致国家发生祸乱,自身处境艰难。我们可以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这两句来点评这一历史现象。(3)小明正在阅读三国演义,他对三国时期的许多英雄人物非常喜欢,他想引用古诗词来称赞三国时期的某个英雄人物,他想到了“_,_”这两句。名篇名句默写(本

13、题共1小题,6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一句写秦国将珍宝到处丢弃,尽显其“奢”,“_”一句谴责其掠夺的“贪”,为后文写“族秦者,秦也”蓄势。(2)杜甫登高中,从空间之广、时间之长两个方面叙写自己的生活状况,同时抒发深沉的悲秋之感的两句是“_,_”。(3)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马”,如“宝马雕车香满路”,以“宝马”代表优渥的生活;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以“班马”表达别离的不舍之情;如“_,_”,以“铁马”描绘战争场面。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间接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

14、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两句是:“_, _。”(2)荀子在劝学中,“ 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 _”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3)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通过上下文意的互相交错、渗透、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比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对于水面的雾气常有不同的表达,如赤壁赋“”中的“露”和梦游夭姥吟留别“”中的“烟”都是指水汽。(2)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的改造,把阳光反射到室内,解决了项脊轩的采光问题。(3)在青年人才交流会上,杨书记说,“人民需要”是党和政府选贤任能的标尺,对于符合“

15、人民需要”的才能出众的人和好的意见,我们应该像魏征说的那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当年“,”的刘裕,他所住的地方现在也成了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 突出了前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观点。(2)深受核危害的日本居然要往太平洋里排放核废水,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十二章 中的句子: “,。”(3)写作课上,老师要求以“忧患意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并要求在文章中要引用名句,小明 时想不起来,小刚说用“,”就可以。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南粤中学的校训中有“自强”“弘毅”四字,

16、前者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者则出自论语的“_,_”。(2)杜甫在登高中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描写了自己晚年孤独病弱的境况,其登岳阳楼中“_,_”两句也写出了类似的境况。(3)学校的“文学廊”为古今诗人制作名片,文佳想引用两句诗来概括曹操的形象,陈老师提醒他用曹操自己写的诗就很合适,比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把笔直的木头制成车轮,即使又经风吹日晒,结果也“_”,原因是“_”。(2)古诗常有“以阔境显孤危”的写法,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先以雄健笔力描写洞庭湖的阔大景象,接着以“_,_”两句

17、描写了自己孤苦凄怆的生活处境。(3)“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诗词中常借它表示收复失地的情怀,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月”为核心营造出空灵曼妙的意境,“_,_”两句,寄寓了离人情怀和月洒江林的寥落。(2)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3)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表达各自的情怀,如李白的“_”,陶渊明的“_”。附:参考答案(教师版)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8、(1)“玉”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清脆悦耳的音乐效果,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可以用来表现温润而美好的感情,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2)古人治学,注重质疑和求实。陆游主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反对“_,_”的做法。(3)古代文人对秋天的月亮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你最喜欢的两句是:“_,_。”【答案】.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蓝田日暖玉生烟 . 事不目见耳闻 . 而臆断其有无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详解】本题

19、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凤凰、臆、徘徊。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以“_,_”为喻,引出后天学习、反省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的论断。(2)过秦论中,贾谊写的陈涉兵微势弱却能振臂一挥令“_,_”,山东豪杰最终推翻强秦一事,发人深思。(3)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大力渲染欢乐场面,街市里“_”,城中鼓乐齐鸣,月光流转,“_”。【答案】. 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 . 天下云集响应 . 赢粮而景从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一夜鱼龙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砺”“利”“赢”“景

20、”“雕”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_”八个字同时写到了美玉、黄金、珍珠等。(2)书法和茶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_,_”两句同时写到了书法和茶道。(3)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从古至今,选贤任能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诗词中也常有尊重贤才的句子,如“_,_”。【答案】. 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 矮纸斜行闲作草 . 晴窗细乳戏分茶 . 周公吐哺 . 天下归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21、。易错字词:鼎、铛、砾、哺。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舷、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达到了“忘形”的兴奋地步的句子是“_,_”。(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文章看似平凡而其主旨却十分重大,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而表达的意义却极其深远的两句是“_,_”。(3)“云”具有随风飘荡、游止不定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常用“云”这个意象来表现游子漂泊流离、无所依附,如“_,_”。【答案】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举类迩而见义远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详解】本题考

22、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啸、指、迩、青枫浦。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破亡的原因是“_”,并规劝当朝统治者“_”。(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刘义隆想要效仿古人,建立“_”那样大功,但由于行事草率,仓促北伐,最终却落得“_”的惨败,这对比透露出辛弃疾反对轻率用兵的思想。(3)“瑟”是我国传统拨弦乐器,也是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可用来祭祀神祇,也可象征高洁的情操,或者寄托丰富的情感。如“_,_”。【答案】. 弊在赂秦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 锦瑟无端五十

23、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弊、胥、赢、鸾、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学习不能用心浮躁,荀子对此有着深刻的感触,劝学中的“_,_”两句用蟹及其居住之所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这个道理。(2)贾谊过秦论中,“_”一句写出了秦孝公君臣对周王室的觊觎,而“_”一句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3)育才中学拟举办地理知识黑板报评比,小辉同学负责有关“关山”内容的推介,他把“_,_”两句诗作

24、为开场白,赢得大家的好评。【答案】. 蟹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螯”“鳝”“窥”“笞”。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_,_”两句在间接称赞了公西华同时又指出其过分谦虚。(2)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正如苏轼赤壁赋中“_,_”,就是大自然恩赐给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3)三国

25、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后世不少诗文对这些英杰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如“_,_”。【答案】. 赤也为之小 . 孰能为之大 . (惟)江上之清风 . 与山间之明月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赤、孰、初、樯橹、酾、槊。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的两句是“ _ ,_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

26、意会不可言传的两句是“_ ,_ ”。(3)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 ,_ ”两句表达了对见到“贤”与“不贤”之人的两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答案】. 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 悠然心会 . 妙处难与君说 .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生”“假”“悠”“省”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采摘花草赠给远方之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如涉江采芙蓉中“_?_”两句就以问答的形式写出了这种现象。(2)种树郭橐驼传中一些所谓的爱树忧树者与郭橐驼的做法

27、不同,甚至出现了“_,_”的极端做法。(3)人不能盲目自大,当别人夸奖你的专长时,你可以用师说中的“_,_”两句来表达你的谦逊。【答案】. 采之欲遗谁 . 所思在远道 .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遗、疏、闻、攻。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写道,各国的各式珍宝被送到阿房宫,“_,_”,秦人随意到处丢弃,也不觉得可惜。(2)青衫泪是元代马致远创作的杂剧,其内容取材于白居易的琵琶行,标题来源于诗中的“_,_”两句。(3)江水滔滔,皓

28、月当空,“江月”意象常常引发古人的想象,牵动诗人的思绪,如“_,_”。【答案】. 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 座中泣下谁最多 . 江州司马青衫湿 .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鼎、铛、衫、尊、酹。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开篇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又在后文论述中强调齐国最后一个被灭国的原因是“_”。(2)唐诗大辞典云:“按元白体当指元稹、白居易浅切平易之诗风。”杜甫客

29、至中“_,_”两句,表现了真率淳朴的邻里关系,也符合“浅切平易”这一特点。(3)强华要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线上展览活动,他引用诗句“_,_”,来再现古人使用铜镜的生活场景。【答案】. 弊在赂秦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肯与邻翁相对饮 . 隔篱呼取尽余杯 . 照花前后镜 . 花面交相映(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默写和识记能力。此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赂、嬴、翁、篱、映。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0、。(1)在登泰山记中,姚鼐在介绍完自己选择的登山路线后,用“_,_”两句写自己登山时攀登的艰难之状。(2)杜甫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秋日景象,与黄庭坚登快阁中“_,_”两句所营造出的意境非常相似。(3)班级准备开展“古诗里的音乐”专题活动,小刚在他准备的发言稿中写到:在古人的名句中,常借乐器之声来抒发情感,如:“_,_”两句。【答案】.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磴、澄、怨、

31、度、僻、牍。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两个表转折关系的句子对离骚进行了评价。(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想象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_,_”两句描写了神兽、神鸟的形象,并点明山上的仙人之多。(3)“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吉祥、好运等,“凤”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_,_”。【答案】.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举类迩而见义远 . 虎鼓瑟兮鸾回车 . 仙之人兮列如麻 . 身无彩凤双飞翼 . 心有灵犀一点通(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

32、名句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指、迩、鼓、麻、翼、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_,_”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2)古代诗人想象丰富,把汹涌波涛卷起的浪花比作雪,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一句,又如柳永望海潮中的“_”一句。(3)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重视意象组合,唐宋诗词中就有组合落木和江水这两种意象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名句,如:“_,_ 。”【答案】.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卷起千堆雪 . 怒涛卷霜雪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示例二

3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弩”“何”“萧”。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两句是“_,_”。(2)杜甫蜀相中,“_,_”两句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相融合。(3)小明学成语时,老师说,“学成语要结合文言文来学”“成语是文言文的活化石”。于是,他看到成语“源远流长”时,很快想到了魏征提到的“_,_”。【答案】. 推此志也 .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

34、英雄泪满襟 . 欲流之远者 . 必浚其泉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捷、长、襟、浚。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继承前代君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的两句是“_,_”。(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两句是“_,_”。(3)在古诗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_,_”两句。【答案】. 奋六世之余烈 . 振长策而御宇内 . 尔来四万八千岁 . 不与秦塞通人烟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多

35、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策”“御”“繁”“鬓”“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两句描绘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_”两句,借“衡阳雁”典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3)酒能唤醒内心、激发灵感、在古诗词中常与“愁”相伴而生,诗人们借此创造出酒愁文化,如“_ ,_ ”就是体现这种审美意境的千古名句。【答案】. 佛狸祠下 . 一片神鸦社鼓 . 塞下秋来风景

36、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消愁愁更愁(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祠”“鸦”“衡”“鬓”“潦”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一句感慨了阿房宫的结局,“_”一句指出了如果后人只是哀叹而不以史为鉴的结果。(2)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开创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来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导致国家发生祸乱,自身处境艰难。我们可以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这两句来点评这一历史现象。(3)小明正在阅读三国演义,他对三国时期的许多英雄人物非常喜欢,他想引用古诗词来称赞三国时期的某个英雄人物,他想到了“_,_”这两句。【答案】. 可怜焦土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载谁堪伯仲间(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怜”“复”“逸”“豫”“载”“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