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139628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反复吟咏,达到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重点)2 .正确掌握本文中出现的古文五项,可以适当扩充,并形成知识体系的 思维导图。3 . 完成家庭关系图,通过声韵,正确理解本文的主题,理解文化精神。4 .积累意象典故,掌握文化常识,引导学生探究自己家族的家风家训。(难点)【教学方法】1 .吟诵教学法2 .合作探究法3 .补充讲解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谁能背几首有关雪的诗篇呢?明确: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千里冰封

2、,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 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北方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么多的有关雪的诗篇,如果现在外面飘起雪花,我们一定瞬间凉爽无比, 今天我们就假装窗外飘雪,和谢太傅一起来咏雪二、明确出处1 .世说新语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题目为编者所加。世说新语意为当 世社会上流传的新鲜故事。这是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收录了东汉末年到 魏晋时期名士的逸闻趣事,并加以润色修饰。鲁迅先生称其为“一部名士 的教科书”。世说新语是继承儒家道统的一部著作,共分三卷三十六 门,首卷即以儒家四教“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分门,其中“德

3、 行”排第一,目的是树道德模范,正世俗风气。魏晋时期流行人物月旦、人伦品鉴等“品评人物”的风潮,而评委则是当 世的名士、高士等德高望重者。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当时宗室内部 斗争很激烈,为了避免灾祸,刘义庆选择了外出为官。他广泛结交当时的 文人雅士,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世说新语便是这个文学集团的产物。2 .刘义庆刘义庆( 403-444),字季伯,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后迁居京 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自幼就受刘裕赏识, 其父为长沙王,后被过继给临川王。十八岁便袭封临川王。除了编纂世 说新语之外,还有幽明录一书。三、初读文本,理清关系1. 听吟正音。思考:听吟诵

4、录音,说说哪个字的读音和你的认知不同?明确:似,吟诵的时候,读得是上声,不是去声。教师解释原因:这篇短文中三个人物所说的三句话是押韵的,“似”在古 代是上声字,与“拟”、“起”是同样的声调和韵母。三人随口应答,不 仅辞采华美,而且都是整齐的七言句,还都押韵,等于是联句为诗,表现 出了三人的不凡才情。这三句诗押的韵是上声韵,韵母相当于今天的“ i ”, 上声韵在诗中有婉转温柔之意,从语气中可以感觉到谢太傅一家的闲适、 “欣然”。“似”应文读为第三声si。2 .文的吟诵1)依字行腔:字的读音是几声,就唱几声。2)依义行调:根据意思,自主定调,安排句与句的高低快慢,字与字的长 短等。“谢太傅寒雪日内

5、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交代场景,整体上平读,速度 中等,语调中等。其中“谢太傅”三个字高音重读,强调这次雅集的主人 是著名的“谢安”。从“俄而”开始进入主体部分,“而”字读长,且应该逐渐将调子 升高,速度变快。“公欣然曰开始声音抬高,语速加快,表现谢安的情 致盎然;“兄子胡儿日后面语调下降,感受到胡儿的谦恭温驯;紧接着 “兄女曰后面语调一下高升,比谢安的话还要高,语速加快,突出谢道 镉的儿童口吻和急切表达的心情。“公大笑乐”高音重读,突出谢安的欣 慰。这一部分是由高到低再到高,并且诗句押的是上声韵,温柔婉转,表 现聚会氛围的活泼融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尾声,声调回降,“也”

6、字拖长,语气舒缓,突出对谢道镉的认可和喜爱之情。3)入声短促:入声字短而促,或哽咽,或顿挫,有决绝、痛苦、轻快等情 绪。“即”字,短读重读,郑重其事,突出对谢道镉的欣赏、认可。4)虚字重长:虚字不虚,表达语气时,要读重读长。“而”字读长,引起读者的注意,使其关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前面平读,此处拖长变缓,预示着有事情要发生。“然”字读长,能感受到谢太傅的情致盎然。“也”字拖长,语气舒缓,能感觉到谢太傅对谢道福的认可和喜爱 之情。3 .理清人物关系。明确人物:谢太傅谢安;兄子谢朗(谢长度),其父:谢据;兄女谢道镉,其父:谢无奕;左将军王凝之(王叔平),其父:王 羲之,其妻:谢道镉。大哥:谢无奕二

7、哥:谢据谢太傅父女父子父子夫妇兄妹王羲之王凝之谢道福 谢朗4 .明确事件下雪天,家庭聚会,以诗咏雪。5整理古文五项(本文中重点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和词类活 用)1)古今异义古: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儿女今:子女,父母的儿子和女儿。2)特殊句式白雪纷纷何所似? 倒装句(定后,宾前):纷纷白雪似何?撒盐空中差可拟。省略倒装(省略介词“于”,状后):于空中撒 盐差可拟。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判断(省略主语)3)词类活用寒雪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一个寒冷的下雪的日子。雪:名词活用作 动词,下雪。内集:内,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家里,在内部。4) 一词多义与1 .和:与儿女

8、讲论文义。2,通“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 .给予,给: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4 ,参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然1 .的样子:公欣然曰2 .通“燃”,燃烧。3 .认同,同意。4 .对的,正确的。5 .表转折:然而,但是6 .表顺承:然后,随后。何1 .什么:何陋之有2 .怎么,怎能:蒙汉情深何忍别。3 .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 .为什么:若/如1 .像,好像2 .及,比得上3 .假如,如果因1 .乘,趁(凭借)2 .于是,就3 .顺着,沿着4 .因为,因此(古文五项的内容大部分是凭着记忆写的,如果有错误和不当之如,欢迎 拍砖,渴望得到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有些意思能够帮忙补充

9、上例句那就 更是万分感激啦。)三、再读课文,明确主题。1 .正义通解(声韵分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入声字“雪”“日”“集”要短读,“谢太傅” 重读,“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讲论文义”要重读。“公欣然日”,“欣然”要重读,日要短读,曰是入声字。“白雪纷纷何所似,“似”字在古代是上声,要读为三声。“似”读为 三声,与后面“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形成押韵,是上古 音里的“之部上声韵,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 i ”。上古的“ i ”比今天 的“ i ”开口大。“似” “拟” “起”同为三声,所以在今天仍然可以读得 出押韵来。“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很多人注意了谢道福,就不重视

10、 谢朗(兄子胡儿)说的这句话,觉得他说得不好。谢朗年龄大一些,懂得 谦恭,懂得长幼有序。他说话的语气是面向长辈的,温文尔雅,表现出了 一种知礼的状态。谢道镉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两个字就是冲着谢朗说的, 反驳他“你说得不好,其实还不如这样说呐。”谢朗说话的时候谦恭知礼。 谢道福年纪小,才思敏捷,言辞不加矫饰。这一点显示出她的天真活泼, 自然清新。柳絮飘飘荡荡,随风起舞,而撒盐空中则无法表现柳絮轻盈的特点。 从此以后就形成了意象。红楼梦说林黛玉“堪怜咏絮才”,咏絮之才 就是这里谢道镉的典故。谢道镉成为才女的象征,也是从世说新语来 的。“公大笑乐”不同于“公大笑”,一个“笑”字,一个“乐

11、”字。笑 的是谢道镉抢话逞强可笑,“乐”的是儿女辈成才,欣慰。这里不只称赞 谢道镉,也称赞谢朗良好的气度风韵,所以是“乐”。谢道福当时还很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点出了 她的归宿一一嫁给了同为当时贵族的王家。谢安本来准备让她嫁给王徽之, 王徽之言行洒脱不羁,曾雪夜访戴,尽兴而返;相比之下,王凝之和顺敦 厚,风度翩翩。后来,王凝之守城,被叛军杀害,谢道据在后院奋勇杀敌, 反而震慑了叛军,被叛军释放。“公欣然曰”声音略高,表现谢安情绪微微上扬。“撒盐空中差可拟。” 这一句读得慢,声音低缓,表现出谢朗谦恭有礼的态度。谢道镉这句声音 高,读得快,表现出谢道福的直爽。这一篇小短文通过描述

12、谢安“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的场景,展现 了魏晋时期贵族的家风、家教。2 .思考探索:你能说说谢安具体是“笑”什么、“乐”什么吗?明确:谢安的“笑”,是感觉谢道镉抢话逞强的样子很可笑,而“乐”的 是对儿女辈成才的欣慰之感。他不仅是欣慰谢道镉的才华,还有谢朗(即 兄子胡儿)的气度风韵,所以要“乐”。3 .明确主题明确:这则笔记乃至整部世说新语的主题都是记录、再现魏晋风度, 目的在于树立楷模,纠正社会风气。通过一个才女谢道嗣,引出了魏晋时期的王、谢两个世家大族,虽 然没有对两个家族中的其他人物进行过多的描写,但是其文学素养与审美 情趣已经呼之欲出。文章表面上说的是谢道镉多么有才,背后说的是世家

13、大族的家风、家教。谢家在下雪时“讲论文义”,可见文化氛围之浓厚;聚会时子女们可以 随口联诗,可见整个家族的教育之出众;谢道镉这么小的女孩子对出来的 是千古名句,可见其才华。而胡儿在回答长辈时说“差可拟”,表现出了 一种知礼的状态,懂得谦卑,懂得长幼之礼,温文尔雅,可见礼教之深厚 本文处处充满赞美,赞美谢道镉,赞美胡儿,赞美谢安,也赞美贵族温敦、 融洽的家风。四、深读课文,立德树人1 .深读赏析这篇小故事赞美了谢道福的才华,也赞美了谢家的家风家教,体现了世 说新语推举魏晋风度、树立道德楷模、纠正社会风气的创作目的。文中 谢太傅、胡儿、兄女三人的对话是押韵的,“似”在古代读三声,所以这 是联诗。也

14、许谢安这是随口 一说,但两位小儿却都以联诗的形式接了下去。 仔细听吟诵录音,特别注意三人的语气。“公欣然日”声音抬高,表现谢 安的情致盎然。“兄子胡儿日”语调下降,可感受到胡儿谦恭温驯,因为 胡儿稍大,懂得礼貌,语气谦卑;“兄女日”语调一下高升,语速很快, 表现谢道镉是在抢话,而且才思敏捷、天真要强。这些都令谢安感到有趣 而欣慰,故而“大笑乐”。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谢家良好的家风家教。2 .文化精神所谓“书香世家”,说的是靠文化、道义维系起来的家族。古代的 世家大族之所以是“贵族”,“贵”在文化的教养,而不是因为财富、地 位等。中国的很多家族延续了上千年,靠的就是此种深厚纯良的家风、家 教。很多家族世代相传,还有家谱、家训。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 典型的表现。3 .探寻家风同学们,家风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风的培养要从自己做起, 平常在家的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当仿效前人的经验。比如,朱子 治家格言就是培养家风的经典,参照着去做,慢慢地家风就会越来越浓 厚了,自己的家庭就会越来越有底蕴了。即使现在很多大家族已经不复存 在,但是新的家风可以从现在做起,重新代代相传。五、布置作业1,背诵咏雪原文及课下注释,默写课下注释,并且自主翻译全文。2,探寻自己家的家风,撰写自己家的家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