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医学演示文稿 PPT课件.pptx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6993510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电图—医学演示文稿 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肌电图—医学演示文稿 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电图—医学演示文稿 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电图—医学演示文稿 PPT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肌电图2015-4肌电图检查概述。肌电图检测方法及一些异常的表现。几种常见病的肌电图表现。本科室正常值范围及影响肌电图的因素概述肌电图适应症肌电图适应症:用于下:用于下 运动神经元疾病(运动神经元疾病(定位定位)前角细胞病(运动神经元)前角细胞病(运动神经元)神经根病(颈、腰间盘突出)神经根病(颈、腰间盘突出)神经丛病变(臂丛神经)神经丛病变(臂丛神经)各种周围神经病(多神经、单神经)各种周围神经病(多神经、单神经)神经神经-肌肉接头病(重症肌无力)肌肉接头病(重症肌无力)各种肌肉病(肌营养不良等)各种肌肉病(肌营养不良等)功能科常用组套“6+3”“8+5”“糖尿病”“重复频率电刺激”等6

2、根神经+3块肌肉8根神经+5块肌肉8根神经四肢双上肢双下肢四肢+胸锁乳突肌臂丛神经糖尿病四肢报告内容肌电图检测分为:1.1.神经传导检测:神经传导检测:电刺激神经诱发的反应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速度、波幅、波形)F波及H反射,重复频率电刺激2.2.肌电图:肌电图:肌肉在放松与收缩时的电活动 (针电极)插入活动及静息电位 (肌肉)轻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 (肌肉)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常规肌电图检测的感觉神经为粗大的有髓神经。直径较小的有髓神经及无髓的C类神经不能通过常规肌电图检查。(可以通过“感觉定量”检测,南湖院区)正常人感觉神经传导随距离延长而出现波形离散

3、,所以不用感觉神经评价传导阻滞及轴索损害。正中神经正中神经SNCVSNCV1.远端刺激来记录感觉神经电位,记录点,皮肤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2.正常范围时,双侧相差50也有意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距离/时间(只反映快传导有髓纤维)影响感觉神经传导的因素局部皮肤不干净或肌肉紧张肢体水肿、局部皮肤增厚、肥胖局部温度身高近远端比较年龄,60岁以上,双侧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可以引不出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潜伏期:神经轴索中快传导纤维到达肌肉的时间潜伏期:神经轴索中快传导纤维到达肌肉的时间传导速度:计算方法?传导速度:计算方法?波幅、波形、曲线下面积(参与混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肌纤维数量)波幅、波形、曲线下面积(

4、参与混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肌纤维数量)时程(每个单个肌纤维是否在同一时间被兴奋)脱髓鞘病变时,每个神经干时程(每个单个肌纤维是否在同一时间被兴奋)脱髓鞘病变时,每个神经干传导速度不一样,导致每个肌纤维不能在同一时间兴奋,造成时程延长,波传导速度不一样,导致每个肌纤维不能在同一时间兴奋,造成时程延长,波形离散形离散1111正中神经正中神经MNCVMN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减低”(双侧对比)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全程)波幅减低1.部分轴索损伤2.所支配肌肉萎缩波幅反应的是参与动作电位的肌纤维的数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近端波幅下降”局灶性严重脱髓鞘传导阻滞波幅降低50“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形离散、波幅降

5、低、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不均匀节段性脱髓鞘GBS?脱髓鞘典型改变: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神经传导阻滞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轴索病变: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降低,末端潜伏期正常或稍微延长(一般不超过正常上线130)。损害严重时,才会出现传导速度减慢(一般不低于正常下限75)。为什么?快纤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常见异常神经失用神经失用:即传导阻滞,局灶性严重脱髓鞘,不伴轴索:即传导阻滞,局灶性严重脱髓鞘,不伴轴索损伤。去除病因后数天到数周可恢复。损伤。去除病因后数天到数周可恢复。脱髓鞘脱髓鞘: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形离散,继发波幅降

6、低。形离散,继发波幅降低。轴索损伤轴索损伤:全程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传导速度轻度降低:全程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传导速度轻度降低或正常。或正常。神经断伤神经断伤:近远端均不可引出动作电位。:近远端均不可引出动作电位。注意除外肌肉萎缩F波和H反射怀疑根性或近神经根怀疑根性或近神经根损害。损害。H反射F波1919重复频率电刺激(重复频率电刺激(RNS)用于用于 检查神经检查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肌肉接头的功能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1.1.突触后异常;突触后异常;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减乙酰胆碱受体减 少所致少所致.以骨骼肌易疲劳为特

7、征以骨骼肌易疲劳为特征 2.2.突触前异常;突触前异常;肌无力综合症肌无力综合症,突触前膜中乙突触前膜中乙 酰胆碱释放不足酰胆碱释放不足,易疲劳和近端肢体力易疲劳和近端肢体力 弱弱.肉毒中毒肉毒中毒 3.3.既有突触后又有突触前混合性异常。其作用既有突触后又有突触前混合性异常。其作用 机制是乙酰胆碱受到抑制。最常见的是机制是乙酰胆碱受到抑制。最常见的是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肌无力综合征。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肌无力综合征。停药停药12-1812-18小时小时重复频率电刺激用于检测神经用于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肌肉接头功能。检测神经:面神经、尺神经。检测神经:面神经、尺神经。检查方法:分别给

8、予检查方法:分别给予1 1、3 3、5 5、1010、2020、50Hz50Hz电刺激,判断递减或递增电刺激,判断递减或递增。2222两类两类疾病的肌电图疾病的肌电图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突触后膜异常)(突触后膜异常)重复频率电刺激(释放的乙酰胆碱量子数逐渐重复频率电刺激(释放的乙酰胆碱量子数逐渐减减 少,导致最初的终板电位波幅减低),低频递少,导致最初的终板电位波幅减低),低频递 减减(?为主)(?为主),高频递减,高频递减(?)(?)或正常。或正常。肌无力综合症肌无力综合症(突触前膜异常)(突触前膜异常)重复频率电刺激,低频递减,高频递增重复频率电刺激,低频递减,高频递增。针极肌电图观察肌

9、肉的运动单位在静息状态、轻收缩状态、重收缩状态下的电活动情况用于鉴别肌肉是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原性损害同心圆型针电极肌电图检查评价指标 (针电极)插入活动及静息电位(未附图)(肌肉)轻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 (肌肉)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正常肌肉轻收缩时限、波幅神经源性损害:神经支配比例增大,运动单位的范围增加肌源性损害:运动单位中肌纤维损害,运动单位的范围减小,神经支配的比例减低宽时限大于20高波幅大于100(神经源性损害)正常时限正常波幅短时限低波幅(肌源性损害)正常时限正常波幅常见大力收缩募集电位相干扰相单纯相(神经源性损害)病理干扰相(肌源性损害)几种常见疾病的肌电图表现1.神经根性病变2

10、.前角细胞病变3.格林巴利综合征4.多灶性运动神经病5.重症肌无力6.肌炎等3232神经根性病神经根性病(与神经根支配范围有关例(与神经根支配范围有关例C8-T1C8-T1)神经传导检测:感觉神经传导正常;(尺神经)神经传导检测:感觉神经传导正常;(尺神经)运动传导正常或轻度减慢。运动传导正常或轻度减慢。波幅可以降低。波幅可以降低。H H反射或反射或F F波改变。波改变。肌电图检测:肌电图检测:沿损害神经根分布的肌肉呈沿损害神经根分布的肌肉呈 神经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3333 腰痛伴双下肢无力腰痛伴双下肢无力3 3年,无明显肌肉萎缩。年,无明显肌肉萎缩。肌电图异常按神肌电图异常按神经根分布

11、。经根分布。腰骶神经根性病腰骶神经根性病变变前角细胞病变的肌电图表现(运动神经元病或脊髓灰质炎)1.1.神经传导:神经传导:SCVSCV:感觉神经正常,低运动-正常感觉型 MCVMCV: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通常维持正常,仅是波幅极低时才轻度下降,但一般不低于正常值 的70%(快传导纤维轴突丧失)。疾病晚期,运动神经元大量死亡,CAMP波幅可降至极低甚至无法测出。2.EMG2.EMG:神经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大力募集差。失神经现象: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轴索损伤活动期。失神经支配2W后,肌纤维兴奋性增高)疾病的进展情况和严重程度?慢性神经再生现象:2月后。进展缓慢,功能好:宽时限、高波幅运动单位

12、电位。肌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萎缩的肌肉继发肌病,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合并肌源性损害,且肌活检证实了肌源性。1.病变早期神经传导往往正常,针电极肌电图非常重要。诊断异常至少3个肢体近远端肌肉以上。(无症状肢体亦有异常)2.胸段椎旁肌及延髓肌(鉴别)3.特征的束颤电位。3636 四肢无力四肢无力1 1年半,年半,左下肢为重,伴饮水呛左下肢为重,伴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四肢远咳,吞咽困难。四肢远端肌肉萎缩。端肌肉萎缩。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广泛神经源性损害 肌电图。肌电图。前角细胞病变前角细胞病变 (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3737 婴幼儿,婴幼儿,5 5个月起个月起四肢无力,哭声小。四肢无力,哭声小。

13、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肌肉神经源性损害。肌肉神经源性损害。有家族史。有家族史。前角细胞病变前角细胞病变 (SMA)(SMA)几个需要鉴别的疾病 1.神经根性病变 高颈段脊椎病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棘旁肌、舌肌 2.Kennedy 病(Kennedys disease,KD)又称脊脊髓延髓肌萎缩症髓延髓肌萎缩症(SBMA),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前角及延髓运动神经元和脊髓后根感觉神经节脊髓后根感觉神经节,是一种晚发的性连锁遗传病.中年起病,病程冗长,进展缓慢,常在病程十几年时尚保持某种程度的工作能力和相对完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几乎均为男性,症状多自下肢开始,近端受累突出,舌肌萎缩常见,

14、无上运动神经元受累征象;可有乳房女性化和睾丸萎缩等内分泌改变;可有感觉减退的症状或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检查除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外,可提示感觉受累。感觉受累。脱髓鞘型GBS典型电生理改变发病前几天,感觉、运动传导均可正常,最早F波H反射潜伏期延长或消失(近端脱髓鞘)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传导阻滞、波形离散。(典型改变在2-3周左右)早期感觉神经传导可以正常。10天-2周,针电极显示自发电位;3周以后,针电极肌电图可显示宽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急性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脱髓鞘型脱髓鞘型发病发病两周内两周内病人二条或二条以上,至少符合下

15、列一项:病人二条或二条以上,至少符合下列一项:1.1.如果波幅高于正常下限的,如果波幅高于正常下限的,传导速度传导速度低于正常下低于正常下 限的;如果波幅低于正常下限的,传导速限的;如果波幅低于正常下限的,传导速 度低于正常下限的;度低于正常下限的;2.2.如果波幅正常,如果波幅正常,末端潜伏期末端潜伏期大于正常上限的,大于正常上限的,如果波幅于低正常下限,末端潜伏期大于正常上限的如果波幅于低正常下限,末端潜伏期大于正常上限的 1212;3.3.明确的暂时性明确的暂时性波形离散波形离散;4.4.波波潜伏时大于正常上限的;潜伏时大于正常上限的;轴索型轴索型 1.1.没有以上所述的脱髓鞘证据;没有

16、以上所述的脱髓鞘证据;2.2.波幅低于正常下限的。波幅低于正常下限的。慢性慢性炎性脱髓鞘型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炎性脱髓鞘型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运动神经传导诊断标准为:运动神经传导诊断标准为:1.1.传导速度慢于正常低限的传导速度慢于正常低限的7575(条神经以上条神经以上)2.2.远端潜伏期长于正常高限的远端潜伏期长于正常高限的130130(条神经以上条神经以上)3.3.肯定的一过性离散或近端远端波幅比低于肯定的一过性离散或近端远端波幅比低于.(条神经以上条神经以上)4.4.波潜伏期长于正常高限的波潜伏期长于正常高限的130130(条神经以上条神经以上)符合上述条标准中的条以上,可诊断有髓鞘脱

17、失。符合上述条标准中的条以上,可诊断有髓鞘脱失。4242 四肢无力,双下肢重,吞咽困难四肢无力,双下肢重,吞咽困难2 2周。周。有前驱上感史。有前驱上感史。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运动均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运动均受累。受累。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GBS)GB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速度减慢、波幅降低、波形离散。可伴传导阻滞。肌肉可有神经源性损害或正常。可有F波潜伏期延长。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特点:缓慢进展,自身免疫相关 选择性损害运动纤维 的下运动神经元性、多灶性运动神经疾病。慢性、多发、不对称。多小于50岁,男性多见,上肢受累多见,远端重于近端,病

18、程大多至少半年以上。MMN肌电图表现1.运动神经传导:不对称的节段性传导阻滞(非近端,非常见受压位置)(动作电位波形离散,时程增宽,波幅降低及局部传导减慢)2.感觉神经传导正常。3.针电极肌电图非特异性神经源性改变。4.上肢远端受累多见,临床无症状的肌肉肌电图多正常。与CIDP及MND鉴别很少有颅神经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病程进展相对缓慢,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偶见自动缓解。肌萎缩与肌无力不成正比,受累运动功能局限于单个周围神经支配区而非脊髓节段型,病程呈进行性加重肌无力按脊髓节段分布,肌无力与肌萎缩程度成正比。颅神经受累多见并可有上运动神经征象,电生理检查的振幅下降为非局灶性的,肌电图为广泛的失

19、神经改变。目前来说是一种可治性疾病而尚未发现有效治疗手段。表现为广泛对称性的感觉运动神经受累双下肢起病多见,的中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中蛋白 明 显 升 高抗。抗 体 滴 度 在中 常 有 增高而在中 鲜 有 增 高。电 生 理 检 查 中为可有轻度运动传导速度下降感觉神经正常而有明显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的降低伴远端潜伏期的延长病理学检查都有脱髓鞘伴葱球样改变无炎性浸润而有明显的炎性浸润4646重症肌无力重复频率电重症肌无力重复频率电刺激检测结果刺激检测结果。4747 感染史,发烧,腿感染史,发烧,腿 痛,双下肢无力,痛,双下肢无力,心肌酶谱轻度升高。心肌酶谱轻度升高。1.1.感觉、运动神经感觉、运

20、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传导速度正常。2 2 肌电图肌源性损害肌电图肌源性损害 多发肌炎肌电图多发肌炎肌电图 不适合EMG检查的人群血液病患者病毒或其他感染因子,通过针极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被检肢体内有金属物体不能耐受针极检查者一些语句的理解1.左胫前肌静止时无自发电位,大力呈单纯相。(无失神经,募集不好的原因)2.左胫前肌轻收缩及大力时无运动单位电位。3.双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感觉动作电位未引出。(水肿、年龄)正中神经正中神经 速度(m/s)中指-腕 15-24 64 55 73 16 7 35 25-34 62 53 71 14 6.5 31 35-44 60 51 69 13

21、 6 27 45-54 58 49 67 11 5 25 55-64 57 48 66 10 4.5 22 65-74 55 46 64 9 4 20 75-84 53 44 62 8 3.5 17尺神经尺神经 速度(m/s)波幅(v)小指-腕 年龄(岁)平均 下限 上限 平均 下限 上限 15-24 59 48 70 17 7 43 25-34 58 47 69 16 6 40 35-44 57 46 68 14 5.5 36 45-54 55 44 66 13 5 33 55-64 56 47 65 10 4 26 65-74 52 43 61 7 2.5 17 75-84 49 40 5

22、8 5 2 12腓腓浅浅神经神经 速度(m/s)波幅(v)小腿-中踝 年龄(岁)平均 下限 上限 平均 下限 15-24 60 48 72 4.5 0.9 25-34 59 47 71 4.0 0.8 35-44 58 47 69 3.5 0.7 45-54 57 47 67 3.1 0.6 55-64 56 47 65 2.7 0.6 65-74 55 46 64 2.5 0.5 75-84 53 46 60 2.2 0.4 感觉神经传导测定正常值以上正常值为中国医大盛京医院神经功能检查室正常值。每个年龄组人数30人。上限为均值+2.5个标准差。下限为均值2.5个标准差。腓总神经腓总神经 速

23、度(m/s)波幅(mv)腓骨小头-中踝 年龄(岁)平均 下限 上限 平均 下限 上限 15-24 52 44 58 8 3 21 25-34 51 44 58 35-44 51 44 58 45-54 50 43 57 55-64 50 43 57 65-74 50 43 57 正中神经正中神经 速度(m/s)波幅(mv)年龄(岁)平均 下限 上限 平均 下限 上限肘-腕 30-74 57.7 52.8 62.6 7.0 4.3 9.7腋-肘 30-74 63.4 57.2 69.6 7.2 4.3 10.1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正常值以上正常值为中国医大盛京医院神经功能检查室正常值。每个年龄组人数50人。上限为均值+2.5个标准差。下限为均值2.5个标准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