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地区 高三一模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723364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部分地区 高三一模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部分地区 高三一模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部分地区 高三一模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部分地区 高三一模考试汇编:文言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考试汇编:文言文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游万柳堂记(清)刘大櫆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雍正之初,予始

2、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注】訾(z):毁谤、非议。朘(jun):剥削。22. 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3. 对第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三次游历万柳堂,所见与所闻的差异逐次增大。B. 作者用笔极简,给人一种江河日下,一落千丈之感。C. 与上文描写渲染形成鲜明对照,容易引发读者思考。D.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伤感,同时引出下文的议论。24

3、. 可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A. 耳B. 矣C. 哉D. 乎25. 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罗溪志序(清)钱大昕吾嘉定之东乡,地名罗店,盖创于元明之间,雍正初析置宝山县,因改属焉。吴越之间市集之大者谓之镇。自析县而后,户口滋繁,士夫益底厉于学,往往掇取科名,遂为宝山巨镇。范君翊王先世卜居于此,自副使诚夫公治行显于川蜀,而伯翼公丁明季,以布衣捐躯殉国。子姓多才,踵德趾美,不陨厥问,翊王更孜孜汲古朱墨不去,手著书若干种,罗溪志其一也。诗有之:维桑与梓,必恭敬之。太公云:爱丈人者,及屋上乌。翊王之为斯志也,水渠,先

4、人之经涉;祠庙,先人所修葺;乡先哲,又皆先人所盍簪。而数晨夕者也,握管而纪之,其亦油然生孝弟之心乎!余薄宦垂卅年,足迹半天下,比息影里门,乐与诸同好道邑中故事,披览旧志,以邑人记一邑之事,尚多舛伪,盖事非目见耳闻,虽咫尺之近,犹难以征信,使乡得一人焉如翊王者,起而修之,邱里之言合异以为同,其必为道地图与方志者之所取矣。夫罗店以姓得名,练祁之水自西来,贯市而东,土人或称为罗溪,雪航赵氏尝讥之,然自明以来,其承用也非一日矣,今仍之云。【注释】范君翊王:即罗溪志作者范朝佐,下文诚夫公(范纯)、伯翼公(范国祯)皆是其先辈。 不陨厥问:不失礼节。 盍簪:朋友。 以姓得名:元至元年间商人罗升在这里开店经商

5、而得名。21. 根据文本信息,下列推断罗溪志一书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记载作者先人事迹的传记。B. 记载罗溪之水的地理专著。C. 记载罗店历史文化的史书。D. 记载宝山历史文化的县志。22. 分析第段引用诗经、太公之言的作用。23. 区文化局将要修订宝山区志,面向全区广泛搜集资料,请提供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则资料,并简述推荐理由。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行政、经济、科技、文艺、教育、运输、环境、人口、民生等等。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控(一模)试卷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溯江纪源徐霞客余邑正当大江入海之冲,邑以江名,亦以江之势至此而大且尽也。生长其地者,望洋击楫,知其大不知其远;

6、溯流穷源,知其远者,亦以为发源 而已。余按其发源,江自昆仑之南,流经石门关,始东折而入丽江,为金沙江,又北曲与岷山之江合。岷江经成都至叙州,不及千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乌蒙至叙,共二千余里。江源从无问津,故仅宗其近,其实岷之入江,为支流。既不悉其孰远孰近,第见禹贡“岷山导江”之文,遂以江源归之,而不知导江自岷山,而江源不出于岷山,岷流入江,而未始为江源。不第此也,岷流之南,又有大渡河,西自吐蕃,经黎、雅与岷江合,在金沙江西北,其源亦长于岷而不及金沙,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不第此也,宋儒谓中国三大龙,而南龙之脉自岷山,濒大江南岸而下。此亦不审大渡、金沙之界断其中也。不第此也,并不审是南龙

7、盘曲去江之南且三千里,而谓南龙濒江乎?不第此也,不审龙脉,所以不辨江源。南龙磅礴半宇内,而其脉亦发于昆仑,与金沙江相持南下。龙远江亦远,脉长源亦长。不第此也,南龙自五岭东趋、南散,正脉北度,回龙西结金陵,余脉东趋余邑。是余邑不特为大江尽处,亦南龙尽处也。龙与江同发于昆仑,同尽于余邑。(有删改)【注】徐霞客:江阴(文中“江邑”)人。明代地理学家、探险家、文学家,夙好远游,欲讨江源,崇祯丙子秋,辞家出流沙外,至庚辰秋归。计程十万,计日四年。龙:龙脉,因山脉在形态上多方面与龙相似,故中国风水学将山脉喻为龙。21. 根据文意,可填入第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A. 昆仑B. 岷山C. 金沙江D. 黄河22

8、. 根据第段内容,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 长江发源地的发现是他亲自考察的结果。B. 真正了解河流长短远近才能推算其源头。C. 根据禹贡区分出长江支流和干流。D. 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典籍记载。23. 第段连用五个“不第此也”,赏析其妙处。24. 经科考队考证,长江源头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的沱沱河。与本文作者的结论不符,这是否会影响本文的价值?对此加以评析。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知足斋记 清 张之洞斋以知足名,志箴也。古者箴以志物,示不忘也。朱子箴敬以志斋,江统箴忠以志座右,虽其箴之大小不同,其示不忘,一也。陶君石宗权新邑之次年,

9、始治官舍。为斋于署之东偏,莳盆菊数种,琴书自娱,颜曰“知足”,以为休息之所,恬如也。是岁之冬,石宗因公至郡,述其事,谓余曰:“子亦知吾之所谓足乎?世之所谓足者,或安富尊荣,高车驷马,以焜耀当时。或寸缕鸣恩,壶飧市德,以顾盼自雄。而吾之所谓足者则不然。一官匏系,五斗折腰,小试其锋,久于其地。公余之暇,邑中高人韵士,乐数晨夕,琴鹤寄兴,诗酒谈心,借重烟霞,润色轩冕,黄花香淡,明月一樽,绿墅客稀,清风两袖。此固吾之所谓自足者也,子盍为我序之乎?”余喟然曰:“世固有以政简刑清、狱讼衰息为足者矣,又有以时丰岁稔、政通人和为足者矣。今以石宗之大器而淹久于新邑,其所以为足者,其诚乎?其否乎?其别有所托而为是

10、说乎?噫!吾知之矣。君子素位而行,不愿乎外,新城分理,幅员虽狭,能使政简刑清,足矣!能使狱讼衰息,足矣!能使时丰岁稔,政通人和,足矣!此石宗之观天下于一隅而淹久于新邑之所以为足者也。语云归真反璞,知足不辱者,其石宗之谓欤?”注本文为张之洞12岁时作品。箴:劝告。朱子:朱熹。权:代理官职。颜:匾额。市德:以私惠取悦于人,讨好。匏系:语出论语,像匏瓜一样系在枝头不能食用,比喻不得做官升迁。素位而行:安于平常所处地位,努力做好分内之事。21. 对第段陶石宗关于“足”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石宗认为,世人多将安富尊荣、炫耀当时视作“足”。B. 陶石宗认,有一种人将施恩于人博取名声视为“足

11、”。C. 陶石宗主张安于职守,在一个地方好好做事堪称“足”。D. 陶石宗不喜欢高人雅士风流,觉得“自足”方为“足”。22. 对第段作者有关“足”的感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些地方官员的“足”定位为政简刑清、狱讼衰息。B. 有些地方官员的“足”定位为时丰岁稔、政通人和。C. 才华突出而安处小地方,陶石宗之“足”未必诚心。D. 作者赞叹陶石宗深谙“归真反璞,知足不辱”之理。23. 礼记学记主张“学,然后知不足”,本文以“知足”名斋,请评析二者主张为何不同。上海市奉贤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又与焦弱侯 (明)李贽郑子玄者,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

12、故喜之。盖彼全不曾亲见周、程、张、朱,但见今之讲周、程等人者,以为周、程等人实实如是尔也,故耻而不肯讲。不讲虽是过,然使学者耻而不讲,以为周、程等人卒如是而止,今之讲周、程等人者可诛也。彼以为讲周、程等人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我欲厉俗而风世。”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等人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闻黄生自京师往长芦,跟长芦长官抽丰。至九江,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既见我,曰:“彼显者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则多聚三五

13、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其言如此,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不往,往必满载,尚未厌足,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己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嗛林汝宁。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今之道学,何以异此!由此观之,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有删改)【注释】李贽,号卓吾,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周、程、张、朱:周敦颐,程颢、程颐

14、兄弟,张载,朱熹,宋代理学(也称“道学”)的四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抽丰:旧指利用各种借口向在任官吏骗取馈赠。21. 填入第段方框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B. 则C. 盖D. 其22. 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子玄不肯讲学是因为周、程、张、朱等大家都是虚伪的,他们的学说亦然。B. 郑子玄与讲周、程等人者形成对比,借郑生的“有耻”突出后者的“无耻”。C. 黄生对于不能在我处留宿表示非常遗憾,因为有显者等候自己同游嵩、少。D. 黄生抽丰与讲周、程等人者的行为形成类比,突出双方的贪婪、虚伪与丑陋。23. 第段中的“嗛”有两种解释:(1)通“慊”,快意、满足;(2

15、)疑是“赚”字之误,作“欺骗”解。你更倾向于哪种解释,并简述理由。24. “童心”是李贽的文学主张,内涵之一就是“绝假纯真”。结合本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体现个人的文学主张的。答案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22. 运用整散结合,整句如“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与其前后的句子构成了整散结合的句式特点,写出了万柳堂的布局和优美的景致。句式整齐中有错落,读来朗朗上口。 23. D 24. C 25. 答案示例:本文通过介绍临朐相国冯公在位时建的“万柳堂”由盛及衰的事例,阐述富贵不可久恃的道理,告诫求仕者不要一味追求富贵,为官者应倾全力以勤劳国事,不要通过搜刮民膏去营建自己

16、的安乐窝。【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整散结合指的是写作语言整句和散句的结合使用,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作答时,先指出整散结合句式特点;再分别指出哪些是整句,如“短墙之外”“径曲而深”的隔句呼应,“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结构精美,表现了万柳堂设计的精巧,读来朗朗上口,哪些是散句,“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五、六、九字不等;最后概括整散结合的效果,整齐中有错落,迂回有致。【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伤感”错误,第三段写“三至”的变化,给人以历史桑沧的震动和感喟,没有“伤感”之

17、情。故选D。【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意思是:又为什么一定要搜刮百姓的脂膏来建造园林呢?本句的“何必”表示反问语气。A.“耳”,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用在此处不当。B.“矣”,用在句末,可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语气,用在此处不当。C.“哉”,用在句末,表感叹、疑问、反问语气,可搭配“何必”使用,可以用在此处。D.“乎”,用在句末,可表示疑问或反诘,不搭配“何必”使用,用在此处不当。故选C。【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文章虽为游记,但开篇满含愤敌的议论,指出自古以来,官僚们“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

18、,穷极上木之工,而无所爱惜”。但真正建成之后,也只是偶然去一次两次,而“不得久居其中”。有的甚至终身没机会去。他们耗费巨资搜刮人民。建筑这些园林别墅,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显示自己的富贵和显赫,“欲以真此震耀乡里之愚”。冯溥之修万柳堂无疑正属此类。转入第二部分则叙冯溥其人与其园,在政绩上,他是位很平庸而义显赫的官吏,“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但他耗费巨资修筑的万柳堂却是气度恢弘,景致超群,但是这些只是依据自己对衰败园林观察中的想象来记叙。文章第三节便集中笔墨,以简洁而陡峭的笔势直写其破败:“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干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19、将三次游历所见集中于一段并置之于最后,就是为了引出自己的议论。第四段开始议论,卒章显志。由原文“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可知,作者认为,学有所成之后左做官的读书入不应去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而身聘高位者,则应倾全力以勤劳国事,不要“朘民之膏”去营建自己的安乐窝。写万柳堂的美景是为了反衬今日的衰败,而万柳堂的衰败又警怵人们明白富贵不可久恃的道理,归结到劝告求仕者和为官者应将精力放到国计民生上,不去做那种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无度挥霍的蠢事。参考译文: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过去的人,富贵到了极点,就往往建造别墅来供自己享乐,竭尽建筑艺术的

20、精巧,而不惜一切代价。等到建成以后,却不能常常住在别墅中,偶然去一次罢了,甚至有的终身都没有去过。而能够常住在里面的人,却又无力去建造别墅。其实,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本来就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而庸俗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华别墅向家乡那些无知的人夸耀,使他们感到震惊。(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他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却有座别墅园林在城的东南角。园的周围有三十亩,(园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树,因而题写园中的堂名为“万柳之堂”。在矮墙的外面,骑马经过的人可以望见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利用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

21、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都长满了芦荻,云彩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雍正初年,我刚到京城,喜欢游玩的朋友都对我介绍万柳堂的美景。(我)第一次到(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第二次到(那里),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那里),则凡是园中所种的柳树,都像被斩过的一样,没有一棵留存。人世间富贵的荣耀,它总是随着时间有升有降,大概和这个万柳堂园一样。既然这样,那么士大夫如果能够自己有所领悟的话,就应该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在富贵之中的人,正应当深忧也来不及,又为什么一定要搜刮百姓的脂膏来建造园林呢?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语

22、文试题【答案】21. C 22. 示例:用诗经的诗句说明范翊王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姜太公的话说明范君翊王对先人敬爱之情,自然会扩展到与先人相关的人与物上。体现了范翊王写作罗溪志内在情感(写作意图),赞扬他热爱先人、热爱故乡的孝悌之心。 23. 示例:提供资料:1993年地铁一号线开通之后,又有地铁三号线、七号线、十八号线陆续开通。与此同时,既有逸仙路高架、南北高架、沪太路高架纵贯全区,又有外环高架、郊环高架横贯东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推荐理由:方便了宝山区与外区的联系,缓解了交通压力,促进了宝山经济的发展,是宝山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

23、的能力。根据“吾嘉定之东乡,地名罗店,盖创于元明之间,雍正初析置宝山县,因改属焉”,可知罗店地名的由来;根据“范君翊王先世卜居于此,自副使诚夫公治行显于川蜀,而伯翼公丁明季,以布衣捐躯殉国。子姓多才,踵德趾美,不陨厥问,翊王更孜孜汲古朱墨不去,手著书若干种,罗溪志其一也”,可知罗溪志记载了古代知识;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罗溪志主要记载罗店历史文化的史书。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维桑与梓,必恭敬之”说明范翊王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爱丈人者,及屋上乌”说明范君翊王对先人敬爱之情,自然会扩展到与先人相关的人与物上。故引用诗经、太公之言体现了范翊王写作罗溪志内在情感

24、(写作意图),赞扬他热爱先人、热爱故乡的孝悌之心。【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宝山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方面的变化,再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答即可。如从交通变化的角度,可以分析地铁、桥梁建设贯通等对当地发展的作用。宝山区1993年地铁一号线开通之后,又有地铁三号线、七号线、十八号线陆续开通。与此同时,既有逸仙路高架、南北高架、沪太路高架纵贯全区,又有外环高架、郊环高架横贯东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推荐理由为方便了宝山区与外区的联系,缓解了交通压力,促进了宝山经济的发展,是宝山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参考译文:罗溪志序(清)钱大昕我们嘉定的东

25、乡,地名罗店,大约是在元明之间形成的,雍正初年从嘉定析出设立了宝山县,罗店因此改属于宝山县。吴越之间,大的市集称之为镇。罗店自从析出设县之后,人口更加众多,士大夫更加努力学习,往往取得科举功名,于是成为宝山县的大镇。范君翊王的祖先选择在此定居,自副使诚夫公在川蜀的政绩显赫以来,伯翼公在明末以平民身份为国捐躯。他的子孙后代多有才能,继承先人的美德,不不失礼节。翊王更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古代知识,勤奋不懈,亲手著述多种书籍,罗溪志就是其中之一。诗经上说:见到故乡的树木就会联想到是先人手植,因而要满怀敬意地去爱护。太公也说:喜欢一个人,那么连他屋上的鸟儿也都喜欢。翊王为了完成这部志书,考察了先人经过的水

26、渠,瞻仰了先人修建的祠庙,敬仰了先人的朋友、乡里的先贤。而他数次晨夕之间握笔记录,大概也会让人油然而生孝顺和友爱之心吧。我为官已近三十年,足迹遍布天下,最近回到故乡隐居,乐于与众志同道合之友交流邑中的故事。翻阅旧志,通过本邑人记述本邑中的事,仍有很多舛误和虚假之处,这是因为事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即使距离很近,也难以置信。如果乡里有一位像翊王这样的人,能够起用他来修志,那么乡里之言必将合异而为同,这必将成为地图和地方志的编纂者所取用的重要资料。罗店以姓氏命名,练祁河之水自西而来,贯穿市区向东流去。当地人有时称之为罗溪。赵氏雪航曾经讥讽这种叫法,但自明朝以来,罗店这个名称已经沿用非止一日

27、了。现在仍然称之为罗店啊。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控(一模)试卷【答案】21. B 22. C 23. 五个“不第此也(不止于此/不只是这样)”连贯而下,承接上文对禹贡的误解,提出岷江和金沙江之间还有大渡河,进一步否定岷山导江的说法,又从人们对龙脉的位置错误认识,写到龙脉发于昆仑,与长江一起尽余邑。反复使用,层层推进,强调长江源头确实是在昆仑;含有作者自信、自得,不容辩驳的情感,容易使读者信服,增强说理效果。 24. 答案示例:不影响。本文作者通过亲自考察,指出“岷山导江”的错误,得出长江源自昆仑的结论。虽然结论未必准确,但作者不迷信前人典籍的质疑精神、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值得学习

28、。当我们面对一些“固有”的结论时,也需学习这种调查实践的作风。【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处探寻的是长江的发源地,由第段“第见禹贡岷山导江之文,遂以江源归之,而不知导江自岷山,而江源不出于岷山,岷流入江,而未始为江源”可知,人们以为长江发源于岷山。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原文“江源从无问津,故仅宗其近,其实岷之入江,为支流”,句中说长江的源头从来无人问津,所以仅把那近处的支流作为源头。其实岷江流入长江,成为支流。这里探讨的是长江的源头并不是岷山,并非“根据禹贡区分出长江支流和干流”。故选C。【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

29、力。“不第此也”意思是“不止于此/不只是这样”。第一个“不第此也”承接的是上文“禹贡岷山导江”的错误认识,这里进一步补充“岷流之南,又有大渡河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提出岷江和金沙江之间还有大渡河,进一步否定岷山导江的说法;第二个“不第此也”,紧承第一个层次,从“龙脉”入手,“此亦不审大渡、金沙之界断其中也”,说明宋儒“南龙之脉自岷山”说法错误;第三个“不第此也”,紧承第二个层次,说明“并不审是南龙盘曲去江之南且三千里,而谓南龙濒江乎?”,人们认为南方的龙脉是濒临长江的观点是错的;第四个“不第此也”,紧承第三个层次,说明南方的龙脉“亦发于昆仑”,“与金沙江相持南下”;第五个“不第此也”,

30、紧承第四个层次,说明“龙与江同发于昆仑,同尽于余邑”。五个“不第此也(不止于此/不只是这样)”连贯而下,承接上文对禹贡的误解,提出岷江和金沙江之间还有大渡河,进一步否定岷山导江的说法,又从人们对龙脉的位置错误认识,写到龙脉发于昆仑,与长江一起尽余邑。从效果来看,五个“不第此也”反复使用,层层推进,强调长江源头确实是在昆仑;并且反复使用“不第此也”,不断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含有作者自信、自得,不容辩驳的情感,容易使读者信服,增强说理效果。【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不影响根据注释可知,徐霞客“欲讨江源,崇祯丙子秋,辞家出流沙外,至庚辰秋归。计程十万,计日四年”,作者通过亲

31、自考察,指出“岷山导江”的错误,得出长江源自昆仑的结论。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指出“第见禹贡岷山导江之文,遂以江源归之,而不知导江自岷山,而江源不出于岷山,岷流入江,而未始为江源”,对于禹贡这样的著作敢于质疑,体现饿了可贵的精神品质;同时作者为了探讨长江的源头,不怕吃苦,实地考察,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也非常可贵。虽然结论未必准确,但作者不迷信前人典籍的质疑精神、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徐霞客的精神品质对我们来说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当我们面对一些“固有”的结论时,也需学习这种调查实践的作风。参考译文:溯江纪源徐霞客我们县正当大江入海的要冲之地,县因长江而得名,也因为到了这里长江的水势浩大

32、而且将要到头了。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人,望着浩渺的水流击桨,知道它大不知道它远;溯流穷源,知道它远的人,也只以为发源于岷山而已。考察它们的发源地,长江是在昆仑山的南面,流经石门关,这才向东折入丽江,成为金沙江,又向北弯曲与源于氓山的江水合流。岷江经成都到叙州府,不到一千里,金沙江流经丽江、云南、乌蒙府到叙州府,共有二千多里。长江的源头从来无人问津,所以仅把那近处的支流作为源头。其实岷江流入长江,成为支流。既然不知悉它们谁远谁近,只见到禹贡中“岷山导江”的字句,便把长江的源头归属于岷江,却不知疏导长江起自岷山,而长江的源头也不是源出于岷山。岷江流入长江,而不是长江的源头。不但如此,岷江流域的南边,又

33、有条大渡河,西面源自吐蕃,流经黎州、雅州与岷江合流,在金沙江西北方,它的源头也比岷江远但赶不上金沙江,所以推寻长江源头的,必定应当把金沙江作为第一。不但如此,宋代儒生认为中国有三大龙脉,而南方的龙脉,也是起自岷山,濒大江南岸下延。这也是不清楚大渡河、金沙江在其中隔断了。不仅如此,并且是不清楚南方的龙脉盘绕屈曲离长江的南岸将近三千里,却认为南方的龙脉是濒临长江吗?不仅如此,不清楚龙脉,所以不能分辨长江的源头。唯有南方的龙脉磅礴在半个国家内,而且它的山脉也是起始于昆仑山,与金沙江互相并列往南下延。龙脉远长江也远,山脉长水源也长。不仅如此,南方的龙脉从五岭往东延,向南散开,正脉向北转,龙脉向西回绕盘

34、结为金陵,余脉往东奔向我县。这样我县不仅是大江的尽头处,也是南方龙脉的尽头处。龙脉与长江一同发源于昆仑山,一同在我县到了尽头。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21. D 22. C 23. 两者讨论的对象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学,然后知不足”,讨论的是面对学习的态度,人为了增进知识和能力,要永不知足;本文的“知足”是指安于平常所处地位,返璞归真,努力做好分内之事,知足才能不辱。一是用来丰富提升自己能力,要外求;一是面对已获得的地位、成就,要内省。【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不喜欢高人雅士风流”错误,由原文第二段“公余之暇,邑中高人韵士此固吾

35、之所谓自足者也”可知,他喜欢与高人雅士往来。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未必诚心”错误,由原文第三段“新城分理,幅员虽狭,能使政简刑清,足矣!能使狱讼衰息,足矣!能使时丰岁稔,政通人和,足矣!此石宗之观天下于一隅而淹久于新邑之所以为足者也”可知,陶石宗是诚心的,他做到了自己的分内之事。故选C。【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从出发点看,“然后知不足”针对的是“学”,强调学习的作用是认识自己的不足,反过来要求自己,进而提升自己;“知足”名斋是从做官角度出发,通过评价陶石宗修官舍之事、生活之趣、治理县城之能,谈论做事的原则:“归真反璞,知足

36、不辱”“素位而行,不愿乎外”。从人的发展上看,一个是外求,借助书籍等客观外物来丰富提升自己;一个是内省,“不愿乎外”,反思自己有没有超越本分。参考译文: 知足斋记 清张之洞书斋用知足来命名,是为了记住劝告之言。古人把劝告的话铭记在物品上,来表示不忘记。朱熹把劝告敬畏的话刻在书斋上,江统把劝告忠恕的话写在座位右边,虽然他们箴言的长短不同,但是他们表示不忘的情志,是一样的。陶石宗代任新城县丞的第二年,开始修官舍。在官署的东边修建书斋,种了几盆各品种的菊花,弹琴读书自寻乐趣,匾额题名为“知足”,作为休息的地方,生活安然恬淡。这一年的冬天,石宗因为公务到本郡来,讲述了他的事情,并对我说:“您也知道我所

37、说的满足吗?世人所说的满足,有的是安定富足,尊贵荣华,坐着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来辉煌一时。有的用尺寸的丝缕来让人铭记恩德,用壶盛的汤饭熟食讨好他人,来环视四周,觉得只有自己了不起。而我所说的满足则不是这样。一个官位像匏瓜一样系在枝头不能食用,为了五斗米的俸禄折腰向乡里小人,稍微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长久任职于那个地方。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县里清高之人、风雅之士,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弹琴赏鹤来寄托自己的情趣,赋诗饮酒来谈说自己的心声,借助烟霞,来为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增添秀色,黄花散发淡淡香气,对着明月举起酒杯,山林里客人稀少,只有两袖的清风。这本来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满足,您何不为我写一篇

38、序呢?” 我叹息说:“世上本来有把政治廉明、刑狱简约、诉讼减少断绝当做满足的,又有人把作物丰收、谷物充足、政治开明顺利、百姓安乐和睦当做满足的。现在凭着石宗这样的贤才却在新城长久滞留(久未升迁),他所认为的满足,难道是诚心的吗?难道不是吗?难道是别有寄托才有这番说辞呢?唉!我明白了。君子安于平常所处地位,努力做好分内之事,不愿超越自己的本分,新城各方面得到治理,管辖地虽小,能使该县政治廉明、刑狱简约,可以满足了!能使诉讼减少断绝,可以满足了!能使作物丰收、谷物充足、政治开明顺利、百姓安乐和睦,可以满足了!这是石宗在一个角落里观察天下、在新城长久滞留却感到满足的原因。论语上说的返璞归真,知道满足

39、就不会欺辱自己的身体,难道说的是陶石宗吗?”上海市奉贤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21. B 22. B 23. 第(1)种,作者呈现黄生试图讨好双方,皆不得罪的伎俩;与后文说“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照应,可见黄生的行为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质,显“巧”;与前文“欺”的本质认识形成反差,凸显黄生的虚伪与无耻,传递出作者强烈的讽刺与批判之意。第(2)种,符合黄生行为的本质,与前文“欺”字照应;突出强调了他的叵测居心。 24. 在本文中,李贽对假道学黄生刻画形象生动,呈现他试图名利双收的可笑行径,极尽讽刺之能。先与“以讲道学为耻”郑子玄形成对比,突出前者的可贵、真实,与后者的

40、虚伪、无耻。再借黄生批评否定一切社会上的假道学者,趋炎附势、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失却了做人表里如一的真实。另外,李贽在写作中锋芒犀利,大胆深刻,毫不掩饰对假道学的深恶痛绝,也体现出他主张为文应发自肺腑,出自真心。【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原句“学者耻而不讲,以为周、程等人卒如是而止,口今之讲周、程等人者可诛也”,句意:但是使学者感到羞耻而不愿意去讲,以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如像这样而作罢,那么今天讲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的道学家就该讨伐了”,可见空格前后句是顺承关系,故应选用表示顺承关系关联词“则”。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

41、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为周、程、张、朱等大家都是虚伪的,他们的学说亦然”理解错误,原文“但见今之讲周、程等人者,以为周、程等人实实如是尔也,故耻而不肯讲”,是只看到今天讲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的人,以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也确实像他们那样罢了,所以感到羞耻而不愿去讲学。C.原文“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不往,往必满载,尚未厌足,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意思是“我猜测他的内心实在是对在林汝宁那里捞油水难以割舍吧。林三次上任做官的,黄生没有一次不跟着前往,去了回来一定满载,现在仍没有满足,竟敢欺骗我说是想游览嵩山少林”,可见黄生的感情和

42、说辞都是虚假的。D.“突出双方的贪婪、虚伪与丑陋”错误,原文“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可见两者各有侧重点,黄生行为侧重在“巧”,而讲周、程等人者的行为在于“欺”。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词含义及文章内容的能力。第段中的“嗛”有两种解释:通“慊”,快意、满足;疑是“赚”字之误,作“欺骗”解。根据原文语境“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己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林汝宁。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意思是“他用游览

43、嵩山少林的名义隐藏到林汝宁处去打秋风来欺骗我;又担心林云程怀疑他打完秋风半路离开寻找我,于是用再用舍不得我李贽的原因,再来寻访李贽为理由来使林云程满意。我和林云程差一点都落入他的圈套而不能够察觉,能不说他的手段太狡诈了吗!”,可见是黄生试图讨好双方,皆不得罪的伎俩;与后文说“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照应,可见黄生的行为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质,显“巧”;又可与前文“欺”的本质认识形成反差,凸显黄生的虚伪与无耻,传递出作者强烈的讽刺与批判之意,据此可理解为“快意、满足”;作“欺骗”解符合黄生行为的本质,与前文“欺”字照应;突出强调了他的叵测居心。【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

44、力。李贽的“童心”文学主张,内涵之一就是“绝假纯真”。在本文中首先表现在形象刻画上,李贽对假道学黄生的刻画,可谓形象生动,神形毕肖,“闻黄生自京师往长芦,跟长芦长官抽丰。至九江,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既见我,曰:彼显者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呈现人物试图名利双收的可笑行径,极尽讽刺之能。其次,体现在对做人“表里如一”的人格标准的坚守上。文中先与“以讲道学为耻”郑子玄形成对比,“郑子玄者,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突出前者的可贵、真实;再写

45、后者“讲周、程等人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晓晓然语人曰:我欲厉俗而风世。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等人者也”的虚伪、无耻。第三,“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再借黄生批评否定一切社会上的假道学者,趋炎附势、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失却了做人表里如一的真实。第四,李贽在写作中锋芒犀利,大胆深刻,观点鲜明,如“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今之道学,何以异此”“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毫不掩饰对郑子的肯定、对假道学的深恶

46、痛绝,也体现出他主张为文应发自肺腑,出自真心。参考译文:又与焦弱侯(明)李贽郑子玄,品德朴实而且有知羞耻的心,不愿去讲学,也是位可喜人物,所以喜欢他。他完全没有亲身见过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只看到今天讲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的人,以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憙也确实像他们那样罢了,所以感到羞耻而不愿去讲学。不讲虽然是过错,但是使学者感到羞耻而不愿意去讲,以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如像这样而作罢,那么今天讲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的道学家就该讨伐了。他以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这些人都是口里讲着道德而心里想着高官,志在成为巨富;既然已经得到高官,成为巨

47、富,仍然照样讲着道德,说着仁义;又跟着对人乱嚷乱叫说:“我想要劝勉讽戒社会习俗。”他认为败坏社会风气的,没有能超过讲周敦颐、程颖、程颐、张载、朱熹的人了,所以更加不相信。不相信就不愿意讲。既然如此,不讲也就不是过错了。听说黄生从京城去长芦,向长芦长官骗取馈赠。到了九江,遇到了一位更有权势的官僚,便舍弃了长芦的长官,随即调转马头往北,而撞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见到我之后,对我说:“那个有地位的人想游览嵩山、少林,于是拉着我一起走,因此来到这里,但他已经在城里等着我,在这种情形下,我不能这里住上一夜了。回来的时候再经过这里,经过这里就多相聚几天再分别,现在太过仓促了,实在舍不得分别。”他的话是这样说的,但他的真心又是怎样的呢?我猜测他的内心实在是对在林汝宁那里捞油水难以割舍吧。林三次上任做官的,黄生没有一次不跟着前往,去了回来一定满载,现在仍没有满足,竟敢欺骗我说是想游览嵩山少林。他用游览嵩山少林的名义隐藏到林汝宁处去打秋风来欺骗我;又担心林云程怀疑他打完秋风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