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704714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诗人薄命化”倾向。重视诗赋等文学创作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雅好文章”和提拔文章之士是君主的雅趣。汉书中记载西汉枚乘、司马相如都因善赋而见用,后汉书也记载东汉班固因两都赋名闻天下。隋代李谔上书隋高祖明确指出,诗歌已经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自从唐代实施

2、科举制度,诗歌便成为下层士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真正成为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禄利之路”。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古代诗人遭受厄运的毕竟是少数,而纯粹由于写诗的原因而遭受厄运的诗人,更是少之又少。诗人薄命并不是普遍的事实,“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同时构成事实的整体。如果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便可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人薄命”之说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集体认同:在“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选择了“诗能穷人”;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择了“穷而后工”。虽然“诗能达人”也具

3、有某种真实性与合理性,但这种理论大多仅是对世俗社会现象的总结,没有更深邃、更崇高的传统诗学理想与价值观来支撑,有时还流露出某种世俗功利色彩。而“诗能穷人”或“穷而后工”反映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慕崇高的诗学理想。历史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固然与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多为“穷苦之言”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潜藏的中国古代诗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诗学始终强调和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失志”诗人不得已就把用世之志寄寓于诗文。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接受和抒发之中,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坚守和追求,因而其心灵深处充满了以道自任、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所以,诗人表达的生老病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

4、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穷而后工”的“工”,绝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更因为它具有深刻人文主义情怀与理想。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它可以使人“明察秋毫”,也可以使人“不见舆薪”。“诗人多薄命”并不是对于所有诗人命运的准确总结,而是一种想必如此、理应如此的期待与想象。比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之说,认为历史上许多名著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吕氏春秋离骚都是作者遭受不幸的产物,但司马迁所举例证却多与史记所载不符。如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而史记卷85则

5、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则吕氏春秋明显是在“不韦迁蜀”之前,是得志时所作。“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基本上也是想象之词,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司马迁处于“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的语境,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这里以古人对韩愈的经典

6、理论“不平则鸣”的理解为例。韩愈送孟东野序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钱锺书也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7、。”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让人偏向于把“不得其平”理解为像孟郊一样由于生活的穷苦而悲愤。总括言之,“诗人薄命”并非是一种对历史事实的全面真实的总结,而是古人的一种集体认同。表面看来,这种集体认同比较消极,然从深层考察,却有相当丰富而积极的意义,它表现出古人对诗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于诗人

8、的想象与期待。(摘编自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1. 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在隋代已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但此“禄利之路”在当时并未对所有读书人开放。B. 中国古代文人因其文学作品被任用提拔,或通过考试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C. 中国古代文论选择“穷而后工”说是因为它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色彩,具有更深刻、更崇高的人文情怀与诗学理想。D. “诗能穷人”“穷而后工”“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等都是符合中国古代集体认同的文学观念。2.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失志

9、”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与抒发中表现出对道的坚守和追求,这使其内心具有一定的使命感与崇高感。B. 面对事实,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会使人们“有所见”或“有所不见”,受集体认同引导的人会对事实进行灵活选择。C. 相比史记所载的更为真实的历史,太史公自序中“发奋著书”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D. 从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理解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或理论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的一项是( )A. 王安石任满回乡,途经杭州而作登飞来峰。B. 屈原屡遭放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C. 李白漫游梁宋,与友相会而作将

10、进酒。D. 杜甫漂泊夔州,高台临眺而作登高。4.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本概括。5. 作者是怎样证明集体认同引导下的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这一经典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请根据文本概括。【答案】1. B 2. C 3. A 4. 对(不符合集体认同的)事实进行遮蔽,对事实选择性接受、虚构和改造。 对批评理论进行选择性理解。(如把“选择性”替换为“片面”或“狭隘”也可) 5. 援引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的分析来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不平则鸣”的理解与韩愈的举例是矛盾的。他认为韩愈送孟东野序中有皋陶、大禹、伊尹、周公等成功政治家的事例,这与集体认同理解的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

11、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引钱锺书先生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钱先生认为“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以作者自己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作者认为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故诗能达人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错误,结合原文“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

12、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可知,原文是说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选项“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扩大范围。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错误,结合原文“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可知,原文是说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没有论述学说价值也会削减。选项“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于文无据。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

13、论证方法的能力。A.王安石任满回乡,途经杭州,写下了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不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B.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C.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D.此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

14、、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符合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原文“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可知,对(不符合集体认同的)事实进行遮蔽;结合原文“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可知,对事实选择性接受、虚构和改造;结合原文

15、“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可知,对批评理论进行选择性理解。【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原文“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

16、不平则鸣了”可知,作者援引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的事例,认为韩愈送孟东野序中有皋陶、大禹、伊尹、周公等成功政治家的事例,与集体认同理解的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从而分析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不平则鸣”的理解与韩愈的举例是矛盾的。结合原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可知,引用钱先生认为“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的观点,进而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结合原文“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

17、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可知,作者认为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以自己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明是终极的人类部落,文明的冲突则是世界范围内的部落冲突。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两个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为了对抗来自第三个文明的实体或者为了其他的共同目标,可能形成有限的、临时的、策略上的联系和联盟,以推进它们的利益。然而,不同文明集团之间

18、的关系几乎从来就不是紧密的,它们通常是冷淡的并且常常是充满敌意的。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从历史上继承的联系,例如冷战时期的军事联盟,可能减弱或消失。建立紧密的文明间“伙伴关系”的愿望,如俄罗斯和美国领导人曾经明确表达的那种愿望,是不会实现的。正在形成的文明间的关系通常有从淡漠疏远到暴力对抗,大多数则可能是处于两者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可能接近鲍里斯叶利钦所警告的:俄罗斯和西方未来的关系可能出现“冷和平”。其他文明间的关系可能接近一种“冷战”状态。13世纪的西班牙人在形容他们与地中海区域穆斯林的“不安宁共处”状态时,创造出la guerra fria(即“冷战”)一词。20世纪90年代,许多人看到,

19、在伊斯兰和西方之间又在形成一种“文明冷战”。在各种文明组成的世界里,这种关系并不是唯一的关系。冷和平、冷战、贸易战、准战争、不稳定的和平、困难的关系、紧张的对抗、竞争共存、军备竞赛,所有这些说法,或许最恰当地描述了不同文明实体之间的关系。信任和友谊将是罕见的。(摘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材料二:近二三百年来,西方思想在世界学术界起着主导作用,但在面对全球问题的时候,西方的一些基本思路,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又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比如,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胀起来,“西方至上主义”、“殖民主义”、“极端国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20、”等等思潮,成了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也是造成很多国际性问题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依然摆脱不掉“以我为中心”的影子。因此,我觉得要更好地理解今天世界上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全球化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超越现有的一些思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构建自我文明和他人文明的认识,只有当不同族群、民族、国家以及各种不同文明,达到了某些新的共识,世界才可能出现一个相对安定祥和的局面,这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挑战。要认真深入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必然会碰到诸如文化、文明、人性、族群性等基本概念,会涉及到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样更高层次的问题。比如在探讨文化

21、交流时,常会牵扯到对文化的基本定义;在对各种文明基础和特质进行研究时,也要谈到关于“人”、“人性”这些更基本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比如人类学者对文化、传统的理解;社会学对社会群体结构的理论;民族学对族群性的解释等等,都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思路,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我提及这方面的话题,并不是说我已经有了某种结论,而是希望我们在探讨、研究问题时,要把眼光放开、放远一些;思路变得灵活、广泛一些,不要总局限在一些常识性的、常规性的和偏狭的框框里。在探索关系人类文明这样一个宏大的、长远的课题时,我们的思想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博大的包容性和历史的纵深感;要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智慧,发挥多学科、跨学科的

22、优势来进行研究。人类每逢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所谓“圣贤”,其实,这些“圣贤”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博大、深邃、广阔的新思路和新人文理念的代表人物。我曾经把当今的世界局势比作一个新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又在呼唤具有孔子那样思想境界的人物。我确实已经“听”到了这种时代的呼唤。当然,今天的“圣贤”,不大可能是由某一种文明或某一个人物来担当,他应该,而且必然是各种文明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全体人类“合力”的体现。近年来,在讨论全球化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多次提到“和而不同”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核心。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它是人们的

23、理想。但是要让地球上的各种文明,各个民族、族群的亿万民众,都能认同和贯彻这个理想,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我还提出了“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后来,我又进一步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几句话表达了我对未来的理想,同时也说出了要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我认为,如果人们真的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24、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摘自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亨廷顿认为,未来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互友好、淡漠疏远和暴力对抗三种基本状态。B. “自我中心主义”引发诸多思潮,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世界大战爆发,是很多国际问题的重要原因。C. 解决全球化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文化、文明、人性、族群性等基本概念。D. 我们只有认同欣赏本民族的文明,并对其他文明给予欣赏与尊重,才能真正做到“美美与共”。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列举13世纪的西

25、班牙人与穆斯林相处的例子,旨在论述不同文明间的关系可能接近“冷战”。B. 材料一认为冷和平、贸易战、对抗、竞争共存、军备竞赛等,都是不同文明实体间难信任的缩影。C. 材料二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有效的论证方法,使全文论证具有严密性特征。D. 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说理清晰明白。3.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思考,符合文中“文化自觉”做法的一项是( )A. 端午节临近,美食一条街的商家们围绕“粽”主题装点门面,并制作用于赠送的传统文化产品。B. 学习拿来主义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读弟子规,进行判断取舍,整理适合幼儿阅读内容。C. “卧冰求鲤”

26、讲述王祥赤身卧冰,为继母化冰求鱼的故事。国学讲师非常推崇,希望大家学习。D. 为推行传统孝道,学校开展感恩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在操场为父母洗脚,培养孝顺感恩之心。4. 亨廷顿与费孝通对不同文明间相处的认识有何不同?请你根据材料概括他们各自的观点。5. 石室中学的“模拟联合国大会”邀请你以“文明的冲突与纾解”为主题发表演讲,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具体内容,从现象、原因、策略等方面入手,列出演讲提纲。【答案】1. A 2. C 3. B 4. 亨廷顿认为不同文明相处,其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信任与友谊在不同文明之间很难实现。费孝通认为不同文明间可以通过文化自觉、相互欣赏,达到和谐状态。(或:通过“各美其

27、美”“美人之美”,进而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状态) 5. 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斯兰和西方之间形成的“文明冷战”;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原因:世界存在多种不同的文明,历史上文明之间长期处于既冲突又融合的状态;西方强势文化扩张,“自我中心主义”泛滥,不同文明间缺乏充分的信任与良好的友谊。策略:以“和而不同”作为理想境界;提倡文化自觉,反思自我文明,做到有“自知之明”;进而“各美其美”,欣赏不同文明之美,即“美人之美”,最后实现“美美与共”。【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呈现出相互友好、淡漠疏远和暴力对抗三种基本状态”错。原文“正在

28、形成的文明间的关系通常有从淡漠疏远到暴力对抗,大多数则可能是处于两者之间”可知,关系主要有淡漠疏远、暴力对抗和介于淡漠疏远与暴力对抗之间多种状态。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对比论证”错,材料二有道理论证“我多次提到和而不同概念。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有举例论证“比如人类学者对文化、传统的理解;社会学对社会群体结构的理论;民族学对族群性的解释等等”,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文中的“文化自觉”要求反思自己的文明,理性地看待自身文化,进行批判吸收,

29、做到有“自知之明”。A.是商家行为,目是借文化赚取利益,并非是对文化的反思。B.教师借用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让学生反思弟子规的问题,对传统进行反省,符合“文化自觉”的要求。C.面对传统文化,一味接受,提倡愚孝,没有反思,不是文化自觉。D.将传统文化教育表面化,未曾反思孝道,甚至连孝道内涵也理解有误。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关系几乎从来就不是紧密的,它们通常是冷淡的并且常常是充满敌意的”“正在形成的文明间的关系通常有从淡漠疏远到暴力对抗,大多数则可能是处于两者之间”“冷和平、冷战、贸易战、准战争、不稳定的和平、困难的关系、紧

30、张的对抗、竞争共存、军备竞赛,所有这些说法,或许最恰当地描述了不同文明实体之间的关系。信任和友谊将是罕见的”可知,亨廷顿认为不同文明相处,通常是充满冷漠或敌意的,其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信任与友谊在不同文明之间很难实现。由原文“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它是人们的理想”“就是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可知,费孝通认为不同文明间可以通过文化

31、自觉、相互欣赏,达到和谐状态。(或: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进而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状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现象:由原文“20世纪90年代,许多人看到,在伊斯兰和西方之间又在形成一种文明冷战”“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胀起来”“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可知,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斯兰和西方之间形成的“文明冷战”以及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原因:由材料一第二段“冷和平、冷战、贸易战、准战争、不稳定的和平、困难的关系、紧张的对抗、竞争共存、军备竞赛”可知,历史上文明之间长期处于冲突的状态,而

32、“属于两个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为了对抗来自第三个文明的实体或者为了其他的共同目标,可能形成有限的、临时的、策略上的联系和联盟”则可以看出,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同的文明之间也会出现友好、融合的状态。由此可以得出一部分原因:世界存在多种不同的文明,历史上文明之间长期处于既冲突又融合的状态。由材料一“冷和平、冷战、贸易战、准战争、不稳定的和平、困难的关系、紧张的对抗、竞争共存、军备竞赛,所有这些说法,或许最恰当地描述了不同文明实体之间的关系。信任和友谊将是罕见的”以及“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胀起来”可知,另一部分原因是西方强势文化扩张,“自我中心主义”泛滥,不同文

33、明间缺乏充分的信任与良好的友谊。策略:由材料二原文“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它是人们的理想”可知,避免文明间的冲突需要让地球上的各种文明,各个民族、族群的亿万民众,以“和而不同”作为理想境界。由材料二“什么是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可知,解决文明间的冲突需要做到提倡文化自觉,反思自我文明,做到有“自知之明”。由材料二“我认为,如果人们真的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可知,避免文明间的冲突还需

34、要“各美其美”,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欣赏不同文明之美,即“美人之美”,最后实现“美美与共”。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

35、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周易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

36、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37、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

38、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B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C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D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的形

39、成有促进作用。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B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面的体现。C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D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B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

40、两者存在根本分歧C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D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1C解析:“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不正确。根据原文,易经中“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2D解析:“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分析不正确。从结尾看,本文的立足点是揭示“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3C解析:A项,“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不正确。原文为“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易经;“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的是易经。B项,

41、“两者存在根本分歧”不正确。两者只是“看上去有分歧”,其实相反相成。D项,“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雅斯贝尔斯的观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您认为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存续的力量何在?伍德:简而言之,就是论语中孔子关于“斯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的著名论述。这个理念一直风雨无阻地伴随着中国人,即使有汉末或唐末那样的天下大乱。尽管文化和语言种类繁多,但人们相信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

42、作为基石的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记者:杜甫在中国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您为何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呢?伍德: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画纸为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尽管杜甫

43、寂然离世,但他以美妙的语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到今天。记者:您认为以杜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退去。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在当下的中国寻找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因为在这表面之下,所奔流的依然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深深的源泉,其中诗歌就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一大源泉。中国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要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今天人们依然公认,杜甫的言语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但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写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这位生活在8世纪之人的思索、关于友情的主题、唐诗的

44、世俗视野、禅宗的宇宙人文主义,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然具有当代意义。因此,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追随杜甫当年的足迹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深意,愈加凸显其重要性。(摘编自通过杜甫感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对话英国历史学家、制片人、作家迈克尔伍德)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

45、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家人离散,在与妻子儿女分别三个年头后,杜甫终于可以去探望妻小,到家里写下著名的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战争年代,死,也许是一种常态,而活着,哪怕苟且偷安,也不容易,反成偶然。夜深人静,这对饱受磨难的老夫老妻,执手相看泪眼,依然感觉像是梦一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

46、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这种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的礼乐文明传统,知行合一,家国一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魏晋时期王弼解释周易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这里强调一个“化”字,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

47、共生,强调真、善、美的完整统一,而不是刻意追求科学的“真”而忽略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合作理念。这种精神特质,与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信奉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文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刘跃进文学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作品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涉及的范围很广,他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他的诗作被广泛翻译,仍具有当代意义。B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其中屈原、李白、杜甫、鲁迅等文学大家的作品是代表。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往往需要通过平凡的细节描写来完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文学力量。D鲁迅所谓“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孔子认为他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5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