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docx

上传人:1564****418 文档编号:9666770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章: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一)化学毒物及其分类l 定义:在肯定条件下,较低剂量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称为毒物l 根本概念: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肯定程度损害而消灭的疾病状态甚至死亡现象称为中毒。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 XX 种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Intral ToxianToxic Substanc);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l 生产性毒物的分类1. 按用途分类: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料、关心原料、中间产品(中间体)、成 品、副产品、夹杂物或废弃物2. 按化学构造分类: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2、3. 按对损害的器或系统分类:(1)神经系统2呼吸系统(3血液系统循环系统5)肝脏(6肾脏l 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气态、液态、固态或气溶胶。识记:化学毒物定义及根本概念理解: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应用: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二职业中毒l 分类: 1急性职业中毒(2)慢性职业中毒 )亚急性中毒(4迟发性中毒l 进入的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吸取进入,其次为皮肤,也可由消化道进入识记:职业中毒分类理解:生产性毒物进入的途径第 4 章: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三常见化学毒物及其危害l 分类及其危害:1。金属与类金属:急性金属中毒多由食入含金属化合物或吸入高浓度金属烟雾或金属气化物所致.在现代操作中,这种类型的接触比

3、较少见,常常是由于意外的化学反响、事故或在密闭空间燃烧或焊接造成;金属还有致癌作用。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通常以局部损害为主,其损害作用的是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理反响而产生刺激作用,当刺激作用猛烈时可引起全身性反响。3.窒息性气体:吸入后,使氧气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而造成机体组织细胞缺氧的气体.4。有机溶剂:皮肤:有机溶剂所致的职业性皮炎,约占皮炎总例数的 2%;中枢神经系统:几乎全部易挥发的脂溶性有机溶剂都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多属非特异性的抑制或全身;四周神经和脑神经:有机溶剂可引起四周神经损害;呼吸系统: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大量接触溶解度低、刺激性

4、较弱的溶剂, 常在呼吸道深部溶解,可引起急性肺水肿。长期接触刺激性较强的溶剂还可致慢性支气管炎;血液系统:苯可损害造血系统,导致白细胞和全血细胞削减,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心脏:心肌对内源性肾上腺素敏感性增加;肝脏:短期内过量接触四氯化碳,可产生急性肝损害;而长期较低浓度接触可消灭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肾脏:四氯化碳急性中毒时,可消灭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多种溶剂或混合溶剂慢性接触可导致肾小管性肾功能不全,消灭蛋白尿、尿酶尿等。有机溶剂接触还可能与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有关;生殖系统:通过胎盘脂质屏障,还可进入有些溶剂(如二硫化碳)对女性生殖功能和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均有影响.致癌5.高

5、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一般来说,高分子化合物的成品无毒或毒性很小。其毒性主要取决于所含游离单体的量和助剂的种类.如脲醛树脂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大于酚醛树脂,是因其所含的游离单体甲醛较多之故。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职业中毒,多发生于单造,如氯乙烯、丙烯腈; 对接触者可致急、慢性中毒,甚至引起职业性肿瘤。聚四氟乙烯生产中,通过二氟一氯甲烷F22高温裂解制取四氟乙烯单体时,裂解气和残液气组分中含有多种有机氟气体,其中八氟异丁烯为剧毒物质,可致接触者急性肺水肿.识记:常见化学毒物分类与危害第章:化学毒物危害与防治(四化学毒物危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治理与法制措施治理与法制措施是搞好防毒工作必不行少的重要措施。所

6、谓治理与法制措施,是指通过家庭、学校和等不同的途径,教育防毒方面的有关学问和操作方法,并通过 XX、部门与企业制定的有关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等来对尘毒的治理.XX 级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应深入第一线,了解调查职业危害的有关状况,有组织、有打算地改善劳动条件。XX 地区、部门、单位每年在 XX 生产打算时,要同时 XX 职业卫生措施打算,所需经费、设备、器材同生产打算一起安排解决,并列入安全技术措施打算予以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与卫生治理组成局部.应从搞好防毒工作动身,建立有关的治理制度。如有关防毒的操作规程与制度、教育制度、右毒有害物质的定期检查与测定制度、设备设施的修理制度、毒物的领取

7、和保管制度、毒物的贮运制度、制定和实施改善作业条件的措施打算、应急处理的培训与演练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对于搞好毒工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还应当认真生产的方针,防止和职业中毒的发生。l 来源掌握:预防掌握措施:铲除毒物、工艺净化回收措施:吸取、吸附、燃烧净化、冷凝l 传播途径掌握:密闭、隔离、通风l 个体防护:皮肤防护、呼吸防护、个人卫生l 环境监测与安康监护:1.环境监测:是毒物的危害评价的根本工作。对工人作业环境进展有打算、系统的监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2。定期对员工进展安康检查。身体安康检查包括进人员从业前安康检查和定期安康检查。

8、识记:治理与法制措施理解:化学毒物来源掌握、传播途径掌握应用:个体防护、环境监测与安康监护第 5 章:生产性粉尘危害与防治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l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依据粉尘的性质分类无机粉尘:金属性粉尘非金属矿物性粉尘人工无机粉尘(2)有机粉尘: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人工有机粉尘(3)混合性粉尘依据空气中的停留状态划分降尘2飘尘()总悬浮微粒3。依据粉尘在呼吸道中的沉积部位划分1非呼吸性粉尘2可吸人性粉尘呼吸性粉尘l 来源:靠物理作用产生的粉尘,即通过裂开、研磨、混合、运输、筛分、包装、装卸、固体外表加工等生成的粉尘。 通过化学作用得到的粉尘,即通过加热、燃烧、升华、蒸发等生成的粉尘。l

9、 理化特性: 粉尘的化学组成:粉尘的化学组成打算了对危害性质和严峻程度的重要因素。 粉尘的粒径:粒径是表征粉尘颗粒大小的参数,是粉尘的根本特征之一 粉尘的分散度:分散度是表征物质被粉碎的程度,指粉尘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数量或质量分布的百分比,前者称为数量分散度,后者称为质量分散度。 粉尘浓度和暴露时间:浓度和暴露时间也是打算其对危害严峻程度的重要因素。 粉尘的硬度:坚硬的、外形不规章的粉尘可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物理损伤,但进入肺泡内的微细尘粒,由于其质量小,加之环境潮湿,对肺泡的机械损伤作用并不严峻 粉尘的溶解度:粉尘溶解度的大小与其对的危害有关。 粉尘荷电性:固体物质在被粉碎和流淌的过程中,相互摩

10、擦或吸附空气中的离子带电,漂移在空气中的粉尘 90带正电或带负电。 粉尘性:某些粉尘在空气中到达肯定的浓度时,假设存在着能量足够的火源(高温、明火、电火花、放电、摩擦、碰撞等)就会引起,这类粉尘称为有危急性的粉尘。l 危害:1. 呼吸系统损害2. 局部作用:粉尘对呼吸道黏膜可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引起鼻炎、咽炎、气管炎等。刺激性强的粉尘如铬酸盐尘等还可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金属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冷静于皮肤的粉尘颗粒可堵塞皮脂腺,易于继发感染而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作用于眼角膜的硬度较大的粉尘颗粒,可引起角膜外伤及角膜炎等,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3. 中毒作用:含有可溶性有

11、毒粉尘,如含铅、砷、锰等有毒物质的粉尘可在呼吸道黏膜很快溶解吸取,导致中毒,呈现出相应毒物的中毒病症。识记:生产性粉尘的分类理解: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二)生产性粉尘的识别、监测与评价l 粉尘的识别:生产性粉尘可以消灭在 XX 个行业,但主要集中在开采、破碎、粉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除尘等生产环节。识别粉尘可以遵循以下内容 :依据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分析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和部位;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或模拟试验测试数据进展类比识别;分析粉尘产生的缘由 ,粉尘集中传播的途径,作业时间,粉尘特性来确定其危害方式

12、和危害范围l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0 级相对无害作业)级轻度危害作业) (3级(中度危害作业4级(重度危害作业l 粉尘 XX 卫生标准及应用我国目前执行的是 GBZ2023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 GB.12023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两个强制性卫生标准.适用于企业 XX、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工程的卫生设计及危害评价,规定了企业选址与总体布局、防尘、防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关心用室以及应急的根本卫生学要求。l 粉尘的卫生学调查:了解作业现场粉尘的特点及其危害程度,评价防尘措施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的概况、历史沿革、生

13、产工艺、设备、粉尘来源、产生缘由及粉尘理化性质等。(2) 生产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特别是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3) 接触粉尘的职工数、年龄、工龄、组成及工种,接触粉尘的方式、时间、强度水平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休息制度等。(4) 了解企业防尘 XX,历年的测定结果及其变化规律,防尘措施效果及使用修理状况,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等 。(5) 职业安康监护档案,工人的体检状况,尘肺等相关疾病的发病及处置状况。l 生产性粉尘的现场监测:现场检测的目的是把握作业环境中粉尘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为粉尘危害定性、定量评价及实行防护措施供给科学依据。准确的现场检测是做

14、好职业卫生防护,降低粉尘危害的保证,也是评价掌握粉尘效果的有效手段。识记:粉尘的识别、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理解:粉尘 XX 卫生标准及应用、粉尘的卫生学调查应用:生产性粉尘的现场监测第章:生产性粉尘危害与防治(三)粉尘危害的综合防治措施l 粉尘危害防护原则:一级防护:1综合防尘)定期检测3安康体检教育5维护l 粉尘作业的个体防护:由于技术和工艺上的缘由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达不到卫生标准的时候,就要对劳动者进展个体防护,佩戴符合技术要求的防护用品,阻挡粉尘吸入,这是防止粉尘进入的最终一道防线。粉尘作业的个体防护主要是的呼吸保护和暴露皮肤的防护。l 防尘综合措施:技术革湿法防尘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人防护治理维护教育监视检查l 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康监护:岗前检查岗中检查离岗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理解:粉尘危害防护原则、粉尘作业的个体防护、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康监护四粉尘危害掌握技术l 掌握技术措施:通风排风罩通风管道设计通风机除尘技术及设备。理解:常见的掌握技术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