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760804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186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ppt(1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宁夏吴忠市疾病预防中心宁夏吴忠市疾病预防中心 田玉山田玉山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2概述概述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因素。3职业卫生工作的内容职业卫生工作的内容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研究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是研究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响,提出改

2、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防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措施的一门科学。防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措施的一门科学。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内容: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消除职业危害,使工作环境中职境和条件,消除职业危害,使工作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降低,达到卫生标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降低,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加强防护,减少接触,防止职业准的要求,加强防护,减少接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以及对职业病进行诊断、治疗、病的发生,以及对职业病进行诊断、治疗、处理和报告。处理和报告。4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非电离辐

3、射、高温、噪声、振动等高温、噪声、振动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其他因素:功效学、精神因素等其他因素:功效学、精神因素等化学因素:粉尘、毒物等化学因素:粉尘、毒物等国家重点防治:粉尘、放射性、有国家重点防治:粉尘、放射性、有 毒有害物质毒有害物质5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于3个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如铅、汞、砷等有毒物质,矽尘、石棉尘、茶叶尘等无机的有机的及混合性的、放射性的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X射线等高热、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

4、疽杆菌、布氏杆菌等。2、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造成的。3、在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缺乏必要的完善技术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不全。6 化学毒物危害的评价化学毒物危害的评价 主要包括接触评价和危害评价两个方面主要包括接触评价和危害评价两个方面:接触评价接触评价主要是通过弄清个人目前工作中接触的危害因素强度、接触频率以及接触时间,并与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职业危害程度。危害评价危害评价主要是解决对工人的健康现在影响如何、不久的将来影响如何、在他

5、们人生的工作期间如何以及对后代影响如何等问题。7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控制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控制对职业危害的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对职业危害的控制,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个方面:工作措施工作措施。通过采取工程技术的手段,消除或减少污染物质的使用,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强度。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如改变工人在接触有害因素的场所工作的时间、工作方式等手段,降低工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程度。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在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暂时无法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通过提供适宜的个体防护用品,降低工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强度。8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概念职业病职业病:当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人

6、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力,产生职业性相关疾病。法定职业病的条件为以下法定职业病的条件为以下3点点: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劳动部纳入职业病管理范围。9职业病的种类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目前,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有10类115种。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10一、概述(基本概念

7、)一、概述(基本概念)二、刺激性气体二、刺激性气体 三、窒息性气体三、窒息性气体 四、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点四、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点五、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常见的原因五、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常见的原因六、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六、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八、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八、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九、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典型案例九、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典型案例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毒物(毒物(poison):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改变,

8、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化学物质称为毒物。2.中毒(中毒(poisoning):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后引起: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3.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产性毒物。4.职业中毒(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为职业中

9、毒。5.外剂量外剂量(external dose):机体在环境中接触化学:机体在环境中接触化学物的量称为外剂量或接触剂量物的量称为外剂量或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126.内剂量内剂量(internal dose):化学物进入体内后:化学物进入体内后血循环中外来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量是内血循环中外来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量是内剂量或体内负荷剂量或体内负荷(body burden)。7.靶剂量靶剂量(target dose):化学物达到靶部位与:化学物达到靶部位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不良效应的量,或称生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不良效应的量,或称生物有效剂量有效剂量(biological eff

10、ective dose)。8.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是指对眼、呼是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体。9.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es)是指是指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影响氧的供应、摄入、运输和利用的气体。影响氧的供应、摄入、运输和利用等环节。等环节。13职业卫生常见术语职业卫生常见术语一、职业接触限值(OEL)(一)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

11、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浓度。(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pc-STEL)是与pc-TWA想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制,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三)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14职业卫生常见术语二、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浓度。三、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四、工作地点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

12、进行生产管理或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15职业卫生常见术语五、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卫生标准中所指化学有害因素除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外,还包括生物因素。六、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粉尘。七、空气动力学直径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接视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八、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频率为50%,简称“呼尘”16职业卫生常见术语九、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

13、GT指数25作业。十、生产性噪音: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噪音。十一、手传振动:生产中使用手传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径作用或传递到人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动。十二、职业危害: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各种损害。十三、职业禁忌: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是,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17生产性毒物的分类生产性毒物的分类按存在形态1、固态。如氰化钠、对硝基氯苯2、液态。如苯、汽油3、气体。

14、CO、CI2、NH34、蒸气。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由固体升华或液体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蒸气。如汞、苯。5、雾。6、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um颗粒。7、气溶胶。系指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10um的固体颗粒。18按化学构成按化学构成1、金属与类金属。如铅、汞、砷。2、有机化合物。如笨、汞、锰、砷等。3、高分子化合物有关单体。高分子化合物均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过聚合或缩合而成。19按用途按用途1、有机溶剂。工业生产中经常应用的有机溶剂约有百余种。如芳香烃、卤代烃、脂肪烃、醚类、酯类、酮类、二酮衍生物。2、农药。3、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201、窒息性气体。是指

15、能使机体发生缺氧的气体,它可分为单纯性缺氧和化学性缺氧两大类。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化学性气体或蒸汽。3、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的毒物。如笨、苯胺、砷化氢等。4、主要作用于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等。5、可作用于心肌的毒物。6、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按对人体危害按对人体危害211、分布面广2、多种毒物同时存在3、接触毒物的浓度或剂量与工种有关三、生产性毒物的分布特点22(一)毒性指标(一)毒性指标1、常用表示毒性大小指标、常用表示毒性大小指标、致死剂量或浓度:、致死剂量或浓度: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huoLC10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

16、50huoLC50)。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吸入中毒可能性系数。蓄积系数。阈浓度或剂量。毒作用带。四、毒物的危害四、毒物的危害232、常用毒性参数毒毒性性上上限限。系系指指引引起起实实验验动动物物急急性性中中毒毒或或死死亡亡的的某某化化学学物物质质的的剂剂量量(或或浓浓度度),是是评评价价化学物毒性和危险性的一类重要参数。化学物毒性和危险性的一类重要参数。毒性下限。毒性下限。急急性性阈阈剂剂量量或或阈阈浓浓度度(Limac),系系指指一一次次接接触化学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触化学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242、常用毒性参数慢慢性性阈阈剂剂

17、量量或或阈阈浓浓度度(Limch),系系指指长长期期连连续接触化学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续接触化学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最最大大无无作作用用剂剂量量或或浓浓度度(ED0或或EC0),指指化化学学物物在在一一定定时时间间内内,按按一一定定方方式式与与机机体体接接触触,按按一一定定的的检检测测方方法法或或观观察察指指标标,不不能能观观察察到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251、绝对毒性,又称固有毒性、绝对毒性,又称固有毒性。是以LD50或LC50的绝对值表示。2、相对毒性、相对毒性,又称比较毒性。是以数种毒物的LD50或LC50倒数的比值表示毒性。3、有效毒性,又称实际毒性

18、。、有效毒性,又称实际毒性。是以相对毒性和相对挥发性的乘积所表示的毒性。4、急性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即从急性阈浓度或半数致死浓度之间的幅度,常以LC50/Limac的比值表示。此数值越小者,毒性愈大,反之毒性则小。(二)毒性程度评价(二)毒性程度评价26毒物的危害性是指产生毒害的可能性大小。毒性大的化学物质,不一定危害性大;反之,毒性小的化学物质,不一定危害性小。(三)毒物的危害性分级27列入高毒物品目录的依据,共计54种收入高毒物品目录。高毒物质的特点:毒性强;危害大;易发生急慢性中毒,尤其是急性中毒或亚急性中毒;易发生癌变;易被利用于恐怖事件或战争。1、高毒物质282、毒物危害性分级

19、分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吸入LC50/(mgm-3)200200200020000经皮LD50/(mgkg-1)1001005002500经口LD50/(mgkg-1)25255005000急性中毒发病状况生产中易发生中毒,后果严重生产中可发生中毒,预后良好偶可发生中毒迄今未见急性中毒但有急性影响慢性中毒发病状况患病率高(50%)患病率较高(5%或症状发生率高(20%)偶有中毒病例发生或症状发生率较高(10%)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慢性中毒后果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脱离接触后可基本治愈脱离接触后可恢复,不致严重后果脱离接触后自行恢复,无不良后果致癌性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

20、实验动物致癌物无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mgm-3)0.10.11.010293、影响危害性的因素、影响危害性的因素 影响影响 危害性的因素:有毒物因素如毒物的危害性的因素:有毒物因素如毒物的化学结构,人体因素,个体差异。例如接触化学结构,人体因素,个体差异。例如接触毒物者的健康状态、营养、内分泌功能、免毒物者的健康状态、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都可对危害性产生影响。此外还有环疫状态都可对危害性产生影响。此外还有环境因素,如毒物的联合作用以及毒物与环境境因素,如毒物的联合作用以及毒物与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等;防护措施的有无也是影因素的联合作用等;防护措施的有无也是影响毒物危害性因素之一。响毒物危

21、害性因素之一。30(四)职业中毒的分类1、毒物的吸收吸收是指外界环境(空气、水和食物等)中的毒物进入人体内的过程。呼吸道。皮肤。消化道。312、接触机会金属与类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化合物农药,有机磷农药合成、包装、喷洒等作业接触有机磷农药。323、职业中毒的分类毒物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由工业上使用的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三种类型。急性中毒。是指一次短时间的,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的经皮吸收或呼吸道的吸入;慢性中毒。系指长时间的,如吸入、经皮侵入或经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中毒之间的,称为亚急性中毒。334、常见的职业中毒金属中毒。

22、刺激性气体中毒。急性中毒可影响多人。急性中毒与毒物的理化性质有关。急性中毒与毒物的浓度有关。窒息性毒物中毒。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二氧化碳等中毒,可引起缺氧而发生昏迷。有机溶剂中毒。笨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杀虫剂等农药中毒。34 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 Irritant Gases35一、概述一、概述 1.概念:概念:v 刺刺激激性性气气体体是是指指对对眼眼、呼呼吸吸道道粘粘膜膜和和皮皮肤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v化工生产中最常见。化工生产中最常见。v多具腐蚀性多具腐蚀性。36二、二、刺激性气体的种类刺激性气体的种类:(一)种类(一)种类1.酸:硫酸、盐酸

23、、硝酸、铬酸。酸:硫酸、盐酸、硝酸、铬酸。2.成成酸酸氧氧化化物物:二二氧氧化化硫硫、三三氧氧化化硫硫、二二氧氧化氮、铬酐等。化氮、铬酐等。3.成酸氢化物: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成酸氢化物: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4.卤族元素:氯、氟、溴、卤族元素:氯、氟、溴、碘。碘。375.无无机机氯氯化化物物:光光气气、二二氯氯亚亚砜砜、三三氯氯化化磷磷、三三氯氯化化硼硼、三三氯氯氧氧磷磷、三三氯氯化化砷砷、三三氯氯化化锑、四氯化硅。锑、四氯化硅。6.卤烃类:溴甲烷、氯化苦。卤烃类:溴甲烷、氯化苦。7.酯酯类类:硫硫酸酸二二甲甲酯酯、二二异异氰氰酸酸甲甲苯苯酯酯、甲甲酸甲酯。酸甲酯。8.醚类:氯甲基甲醚

24、。醚类:氯甲基甲醚。389.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10.有机氧化合物:环氧氯丙烷。有机氧化合物:环氧氯丙烷。11.成碱氢化物:氨。成碱氢化物:氨。12.强氧化剂:臭氧。强氧化剂:臭氧。13.金属化合物:氧化镉、羰基镍、硒化氢。金属化合物:氧化镉、羰基镍、硒化氢。14.军用毒气:亚当氏气、路易氏气、氮芥气。军用毒气:亚当氏气、路易氏气、氮芥气。39 (二)(二)常见的刺激性气体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最多见的刺激性气体有:最多见的刺激性气体有:氨、氯、氮氧化物、光气、氨、氯、氮氧化物、光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氟化氢。40三、职业暴露特点:三、职业

25、暴露特点:1.存在情况复杂:存在情况复杂:v多以原料或产品存在多以原料或产品存在;v夹夹杂杂物物(如如SF5中中常常混混有有SF4,后后者者的的毒性较前者大毒性较前者大8倍)倍);v中间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中间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412.特殊性特殊性v一般情况下,防护好;一般情况下,防护好;v多为成酸、成碱或氧化物,腐蚀性很强;多为成酸、成碱或氧化物,腐蚀性很强;v存放此类物质的管道、容器压力较大;存放此类物质的管道、容器压力较大;v涉及面广且严重;涉及面广且严重;v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预防工作尤为重要;423.联合作用联合作用v生产条件下多为单独起作用;生产条件下多为单独起作用;v一起存在时

26、,会产生联合作用,如生一起存在时,会产生联合作用,如生产中的氮氧化物中常含有光气。产中的氮氧化物中常含有光气。43四、毒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四、毒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毒作用特征:(一)毒作用特征:1.中毒性质:急性、事故性。中毒性质:急性、事故性。2.中中毒毒损损害害部部位位:局局部部损损害害。损损害害部部位位范范围围与与刺刺激激性性气气体体的的水水溶溶性性、浓浓度度及及暴暴露时间有关。露时间有关。3.损害性质:腐蚀性、刺激性。损害性质:腐蚀性、刺激性。44(二)影响因素:毒物本身、机体、环境(二)影响因素:毒物本身、机体、环境 1.刺激性气体本身:刺激性气体本身:1)化化学学结结构

27、构:随随着着化化学学结结构构的的不不同同,引引起起损损害害的的程程度度、性性质质也也不不同同,如如SF4SF5,且差异很大。,且差异很大。452)溶解度:潜伏期、损害部位)溶解度:潜伏期、损害部位&潜伏期:潜伏期:水溶性大者,潜伏期较短,愈后好;水溶性大者,潜伏期较短,愈后好;水溶性小者,则潜伏期较长,愈后差。水溶性小者,则潜伏期较长,愈后差。46&损害部位:损害部位:v高溶解度:刺激性强、部位浅表,如高溶解度:刺激性强、部位浅表,如HCl、NH3;v中等溶解度:如中等溶解度:如Cl2、SO2,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高浓度时则可侵犯全呼吸道;高浓度时则可侵犯全

28、呼吸道;v 低溶解度:如低溶解度:如NO2、光气,作用慢,部位深,对、光气,作用慢,部位深,对上呼吸道刺激性小,进入呼吸道深部并逐渐与水上呼吸道刺激性小,进入呼吸道深部并逐渐与水分作用而对肺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常引起化学分作用而对肺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常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性肺炎或肺水肿。47毒物量的特性毒物量的特性浓度和时间:浓度和时间:&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如中等溶解度的反应关系:如中等溶解度的Cl2、&SO2,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高浓度时则可侵犯全呼吸道;高浓度时则可侵犯全呼吸道;&时间时间反应关系:毒物暴露的时间的长短反应关系:毒物暴露的时间的长短

29、&可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时间的长短。可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时间的长短。482.机体的反应性:机体的反应性:v个个体体差差异异:由由于于遗遗传传和和其其它它因因素素导导致致不同个体对同一毒物的反应性不同;不同个体对同一毒物的反应性不同;v过过敏敏反反应应:过过敏敏体体质质者者,会会对对某某些些刺刺激激性性气气体体产产生生过过敏敏反反应应,如如二二异异氰氰酸酸甲甲苯苯酯酯(MIC)有有致致敏敏性性,可可引引起起过过敏性哮喘。敏性哮喘。493环境因素:辅助条件环境因素:辅助条件v高温:高温:毒物蒸发量毒物蒸发量管管道道及及储储藏藏罐罐内内压压力力,易易产产生生跑跑、冒冒、滴滴、漏;漏;机机体

30、体出出汗汗,毒毒物物吸吸附附于于皮皮肤肤上上,成成酸酸物物质质转转变为酸性化合物,其毒作用增强;变为酸性化合物,其毒作用增强;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扩张,毒物吸收量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扩张,毒物吸收量v湿湿度度:成成酸酸物物质质转转化化为为酸酸性性物物质质,从从而而增增加加其其腐蚀性腐蚀性50五、毒作用表现:五、毒作用表现:(一)急性刺激作用:(一)急性刺激作用:直接化学作用直接化学作用 刺激和腐蚀刺激和腐蚀51表现:表现:v眼部: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眼部:流泪、畏光、结膜充血;v皮肤:炎性反应、溃疡、灼伤;皮肤:炎性反应、溃疡、灼伤;v呼吸道:呼吸道:刺激作用:流涕、喷嚏、咽部充血及咽痛;刺

31、激作用:流涕、喷嚏、咽部充血及咽痛;炎性作用:鼻炎、喉头痉挛或水肿、化学炎性作用:鼻炎、喉头痉挛或水肿、化学性气管炎、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化学性肺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水肿。52(二)化学性肺水肿二)化学性肺水肿(chemical pulmonary edema)53(三)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三)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1.概念:概念:是继严重创伤、中毒、休克、烧伤、是继严重创伤、中毒、休克、烧伤、感染等疾病过程、以进行性呼吸窘迫、感染等疾病过程、以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死亡低氧血症为特

32、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可高达率可高达50%。542.临床表现:四个阶段临床表现:四个阶段 原发疾病症状;原发疾病症状;原发病后原发病后24-48h,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出出现现呼呼吸吸窘窘迫迫,肺肺部部水水泡泡音音,X线线胸胸片片有有散散在浸润阴影;在浸润阴影;呼吸窘迫加重,神志障碍,胸部呼吸窘迫加重,神志障碍,胸部X线有广线有广泛毛玻璃样融合浸润阴影。泛毛玻璃样融合浸润阴影。553.特点:特点:v病因明确;病因明确;v对气道粘膜上皮的直接损伤较重;对气道粘膜上皮的直接损伤较重;v体征、体征、X线表现、病理改变明显;线表现、病理改变明显;v无其它原发病,预后较好。无其它

33、原发病,预后较好。56 4.诊断:综合分析诊断:综合分析v有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史;有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史;v经一定潜伏期后突然发病;经一定潜伏期后突然发病;v严严重重的的进进行行性性呼呼吸吸困困难难,呼呼吸吸频频率率28/min,两两肺肺满布湿性啰音满布湿性啰音;v血气分析血气分析 PaO226.7Kpa(200mmHg););vX线胸片有边缘模糊的斑片状或大片状均匀阴影;线胸片有边缘模糊的斑片状或大片状均匀阴影;v排除其他相似疾病。排除其他相似疾病。57(四)全身症状和体征:特殊反应(四)全身症状和体征:特殊反应v高浓度的高浓度的Cl2:刺激三叉神经,反射性:刺激三叉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迷

34、走神经兴奋,抑制呼吸、心跳,的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呼吸、心跳,呼吸麻痹、猝死;呼吸麻痹、猝死;v吸入吸入NOX: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Hb),使使Hb携携O2的能力下降,机体缺氧,而的能力下降,机体缺氧,而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58(五)致敏作用:(五)致敏作用:v致致敏敏物物:某某些些刺刺激激性性气气体体如如Cl2、二二异异氰酸甲苯酯(氰酸甲苯酯(MIC););v过敏体质;过敏体质;v过过敏敏反反应应:如如过过敏敏性性皮皮炎炎和和过过敏敏性性哮哮喘。喘。59(六)致癌作用:(六)致癌作用:v确认致癌物确认致癌物 氯甲醚氯甲醚 肺癌肺癌 羰羰 基基 镍镍 肺

35、癌、鼻癌;肺癌、鼻癌;v可疑致癌物可疑致癌物 氧氧 化化 镉镉 睾丸癌睾丸癌60(七)慢性影响:(七)慢性影响:v皮肤黏膜的皮肤黏膜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如慢:如慢性结膜炎、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性结膜炎、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v酸蚀症酸蚀症:如铬酸、氟酸等可引起鼻中:如铬酸、氟酸等可引起鼻中隔穿孔及牙齿酸蚀症;隔穿孔及牙齿酸蚀症;v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急性Cl2中毒。中毒。61 六、化学性肺水肿:六、化学性肺水肿:(一)定义:(一)定义:吸吸入入高高浓浓度度刺刺激激性性气气体体后后所所引引起起的的以以肺肺间间质质及及肺肺泡泡腔腔液液体体过过多多聚聚集

36、集为为特特征征的的疾疾病病,最最终终可可导导致致急急性性呼呼吸吸功功能能衰竭。衰竭。62 (二)易引起肺水肿的刺激性气体:(二)易引起肺水肿的刺激性气体:光光气气、二二氧氧化化氮氮、氨氨、氯氯、臭臭氧氧、氧氧化化镉镉、羰羰基基镍镍、溴溴甲甲烷烷、氯氯化化苦苦、硫酸二甲酯、甲醛、丙烯醛等。硫酸二甲酯、甲醛、丙烯醛等。63 (三)肺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三)肺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 取取决决于于刺刺激激性性毒毒物物的的毒毒性性、溶溶解解度度、浓度、作用时间及机体的应激能力。浓度、作用时间及机体的应激能力。一一般般是是水水溶溶性性较较小小的的刺刺激激性性气气体体进进入入到呼吸道的深部而引起的水溢肺间质。到呼

37、吸道的深部而引起的水溢肺间质。64(四)临床表现:四期(四)临床表现:四期(1)刺激期:上呼吸道炎或合并有支气管肺炎。刺激期:上呼吸道炎或合并有支气管肺炎。v上上呼呼吸吸道道感感染染症症状状:短短时时间间内内出出现现呛呛咳咳、气气急急、流流涕涕、咽咽干干、咽咽痛痛、胸胸闷闷、呼呼吸吸困困难难及及全全身身症症状状,如如头头痛痛、头头晕晕、乏乏力力、恶恶心心、呕呕吐等;吐等;v有时症状并不突出;有时症状并不突出;v闪电式窒息。闪电式窒息。65(2)潜伏期(诱导期、假象期):潜伏期(诱导期、假象期):v病情稳定: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稳定: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v肺部病变:在发展,实属肺部病变:在发

38、展,实属“假象期假象期”;v潜潜伏伏期期:多多为为124h,长长者者可可达达36h,影影响响因因素是毒物水溶性的大小;素是毒物水溶性的大小;v表表现现:轻轻度度的的气气短短、胸胸闷闷、肺肺部部出出现现少少许许干干性性啰啰音音,胸胸部部X片片可可见见肺肺纹纹理理增增多多、模模糊糊不不清等;清等;v积极治疗:防止或减轻肺水肿发生。积极治疗:防止或减轻肺水肿发生。66(3)肺水肿期(症状再发期):肺水肿期(症状再发期):v症状加重:剧烈咳嗽、胸闷气憋、烦躁症状加重:剧烈咳嗽、胸闷气憋、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不安、大汗淋漓、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痰;v体检:末端发绀、两肺湿啰音、血压下

39、体检:末端发绀、两肺湿啰音、血压下降、血液浓缩、降、血液浓缩、WBC增加、心率剧增、增加、心率剧增、低氧血症;低氧血症;67v变化快:变化快:24h内最变化剧烈,严防进入内最变化剧烈,严防进入ARDS。v并发症:酸中毒、自发气胸、脑缺氧及水肿、并发症:酸中毒、自发气胸、脑缺氧及水肿、肝损、肾损、心损、继发肺部感染;肝损、肾损、心损、继发肺部感染;v胸部胸部X线片:早期仅见两肺透光度降低、肺线片:早期仅见两肺透光度降低、肺纹理增粗、紊乱和外延。随着肺水肿的形成纹理增粗、紊乱和外延。随着肺水肿的形成和加重,两肺可见散在的和加重,两肺可见散在的1-10mm大小不等大小不等的片絮状阴影,边缘不清,由肺

40、门向两侧肺的片絮状阴影,边缘不清,由肺门向两侧肺野呈放射状的蝴蝶形阴影;野呈放射状的蝴蝶形阴影;68特点:特点:v症状加重;症状加重;v严重缺氧、血容量减少;严重缺氧、血容量减少;v胸部胸部X线表现;线表现;v继发影响;继发影响;v变化剧烈、积极治疗变化剧烈、积极治疗69(4)恢复期:)恢复期:v肺水肿:肺水肿:23d内控制;内控制;v症状、体征:症状、体征:34d减轻并逐步消失;减轻并逐步消失;v胸部胸部X线:线:1周内消失;周内消失;v病情:病情:711d恢复,多无后遗症。恢复,多无后遗症。70v后发症:后发症:氨气: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在支气管壁上形氨气: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在支气管壁上形成

41、痂皮,当做运动时,痂皮脱落,阻塞支气成痂皮,当做运动时,痂皮脱落,阻塞支气管,造成窒息死亡。管,造成窒息死亡。氯气:可遗留有阻塞性支气管炎。氯气:可遗留有阻塞性支气管炎。二氟一氯甲烷:产生广泛的肺纤维化和支气二氟一氯甲烷:产生广泛的肺纤维化和支气管腺体腺瘤样增生,继而引发呼吸功能衰竭。管腺体腺瘤样增生,继而引发呼吸功能衰竭。71防止毒物继续吸入:防止毒物继续吸入:v撤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保温;撤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保温;v迅迅速速用用大大量量清清水水或或中中和和剂剂彻彻底底清清洗洗被被污污染的部位;染的部位;v有有密密切切接接触触史史者者,严严密密观观察察,卧卧床床休休息息,限制活动,对症

42、处理。限制活动,对症处理。七治疗:七治疗:72八八 预防:预防:重点重点v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发生;滴、漏,杜绝意外事故发生;v做好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减少大气做好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减少大气的污染。的污染。731严严格格遵遵守守操操作作规规程程:贮贮存存和和运运输输过过程程应应注注意意防防爆爆、防防火火、防防漏漏气气的的要要求求,避避免免受受阳阳光光、热热辐辐射射的的影影响响和和相相互互碰碰撞撞,以以免免内内压压升升高高引引起起爆炸。爆炸。2加强设备维修加强设备维修 3卫卫生生技技术术措措施施:例例如如采采用用耐耐腐腐蚀蚀材

43、材料料制制造造的的管管道道,生生产产和和使使用用刺刺激激性性气气体体的的设设备备加加强强密闭抽风,生产流程自动化;密闭抽风,生产流程自动化;744个人防护:防护用品个人防护:防护用品 工作服、手套、眼镜、胶鞋、口罩;工作服、手套、眼镜、胶鞋、口罩;v防护皮肤污染:防护油膏,如防酸用防护皮肤污染:防护油膏,如防酸用3%氧化锌油膏,防碱可用氧化锌油膏,防碱可用5%硼酸油硼酸油膏;膏;v防牙齿酸蚀症:防牙齿酸蚀症:1%小苏打或白陶土溶小苏打或白陶土溶液濑口。液濑口。75v防护口罩:防护口罩:SO2、HCl、酸雾可用碳酸钠饱和溶液及、酸雾可用碳酸钠饱和溶液及10%甘油浸渍的纱布夹层口罩;甘油浸渍的纱布

44、夹层口罩;HF用碳酸钙或乳酸钙溶液浸过的纱布夹层口用碳酸钙或乳酸钙溶液浸过的纱布夹层口罩;罩;Cl2、光气用碱石灰、活性炭作吸附剂的防毒、光气用碱石灰、活性炭作吸附剂的防毒口罩;口罩;NH3用硫酸铜或硫酸锌防毒口罩用硫酸铜或硫酸锌防毒口罩。定期性能检查,以防失效定期性能检查,以防失效765 5废气的回收利用:废气的回收利用:v如如氮氮氧氧化化物物用用液液碱碱或或氨氨喷喷雾雾吸吸收收,生生成硝酸钠或硝酸铵成硝酸钠或硝酸铵;vSO2用液碱喷雾吸收可生成硫酸钠。用液碱喷雾吸收可生成硫酸钠。776卫生保健:卫生保健:v就就业业前前和和定定期期体体检检:发发现现各各种种就就业业禁禁忌忌征征以以及早期不良

45、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及早期不良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措施。v配配备备必必要要的的急急救救设设备备:如如防防毒毒面面具具、冲冲洗洗器器及冲洗液等。及冲洗液等。v环环境境监监测测:定定期期进进行行环环境境监监测测,及及时时发发现现问问题,采取相应维修或改革措施。题,采取相应维修或改革措施。78小小 结结q熟悉刺激性气体的职业暴露特点及影响刺激性气体熟悉刺激性气体的职业暴露特点及影响刺激性气体毒作用的因素;毒作用的因素;q掌握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掌握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q掌握化学性肺水肿的概念、引起化学性肺水肿的常掌握化学性肺水肿的概念、引起化学性肺水肿的常见气体、化学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见气

46、体、化学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q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绝意外事故发生;79 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 Asphyxiating GasesAsphyxiating Gases80一、定义:一、定义:1窒息:窒息:v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功能障碍;v机体缺氧;机体缺氧;v呼吸困难甚至是呼吸停止呼吸困难甚至是呼吸停止。812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v引起机体窒息的气体。引起机体窒息的气体。v影响氧的供应、摄入、运输和利用影响氧的供应、摄入、运输和利用等环节。等环节。82二、分类:二、分

47、类:(作用机制作用机制)1单纯窒息性气体单纯窒息性气体 v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v空空气气中中含含量量较较高高,O2相相对对含含量量,肺肺P O2 ,动脉动脉P O2,窒息。,窒息。v如如CH4、CO2等。等。83N2 CH4 CO2含量含量 O2含量含量 P肺肺O2 PaO2 机体缺氧机体缺氧 窒窒 息息842化学窒息性气体:化学窒息性气体:v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v血液血液运氧运氧或组织或组织用氧用氧的能力障碍;的能力障碍;v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v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能与细

48、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氧化作用,阻断细胞呼吸;吸酶的氧化作用,阻断细胞呼吸;vCO、氰化物和、氰化物和H2S。85CO HCN H2S血液运输血液运输氧能力氧能力 组织利用组织利用 氧障碍氧障碍与细胞色素氧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化酶Fe+结合结合组织缺氧组织缺氧细胞内窒息细胞内窒息阻断呼吸链阻断呼吸链 缺氧缺氧 窒息窒息86三、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特点三、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特点1主要致病环节是机体缺氧。主要致病环节是机体缺氧。氧气的运输:氧气的运输:大气大气 肺肺 泡泡 血血 液液 组织组织 细胞细胞供供O2 吸吸O2 运运O2 吸收吸收O2 利用利用O2 供氧不足供氧不足 交换障碍交

49、换障碍 运氧障碍运氧障碍 吸收氧障碍吸收氧障碍 利用氧障碍利用氧障碍 872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脑对缺氧极为敏感:v能量供应能量供应由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供给;由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供给;v耗氧量大耗氧量大:重量占:重量占2%,而耗氧量占,而耗氧量占1020%;v氧氧储储备备较较少少:储储存存的的ATP在在10min就就可可消消耗耗完完;v功能不能相互取代功能不能相互取代。883不同窒息性气体,中毒机制不同,解不同窒息性气体,中毒机制不同,解毒方法不同。毒方法不同。vCO:产产生生HbCO,影影响响O2运运输输 吸吸氧;氧;v氰氰化化物物:与与细细胞胞色色素素氧氧化化酶酶的的Fe3+结结合合,阻阻断断呼呼

50、吸吸链链,“亚亚硝硝酸酸钠钠一一硫硫代代硫硫酸酸钠钠”疗法疗法894慢性中毒,尚缺乏确证。慢性中毒,尚缺乏确证。vCO:神神经经和和循循环环系系统统功功能能影影响响明明显显,但客观体征少,且可产生适应性;但客观体征少,且可产生适应性;v氰氰化化物物:出出现现慢慢性性刺刺激激症症状状、类类神神经经症症、自自主主神神经经功功能能紊紊乱乱、肌肌内内酸酸痛痛及及甲甲状腺肥大等,无特异指标;状腺肥大等,无特异指标;v 硫化氢的慢性影响亦相类似。硫化氢的慢性影响亦相类似。90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1缺氧征候群:缺氧征候群:v皮肤、黏膜:紫绀或樱桃红色;皮肤、黏膜:紫绀或樱桃红色;v 呼吸、循环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