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589657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的。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数: 2 第1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了解已有知识、激趣导入: 1、板书:“海底世界”。你对海底世界有多少了解,谁能为大家

2、介绍介绍? 2、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打开书,读读看。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你对海底世界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学习生字新词: 小组学习:看来你们读的很认真,我想你们从这篇课文中也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结合你的预习,相互交流一下你在字词上的收获。 检查: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 请看是否窃窃私语嗡嗡啾啾收缩攻击 普通长途蕴藏煤矿陆地储藏稀有 你们能读正确吗? 自由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读音:啾啾(ji)蕴藏(yn) 哪个字难写易错?重点指导字形:“湃”、“储”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吗? 引出近义词:蕴藏储藏 齐读词语;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吗? 这回你们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吗?二

3、人互查。 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7名同学分读课文。 三、统观全文,理清层次。 1、他们读的时候大家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具 体介绍了海底世界?那么你们认为全文可以分几部分呢?分别讲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生字组词: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能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使学生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让我们和潜水员一起到海底世界

4、深入探寻一番。齐读课题: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海底是的世界?(板书) 二、自由读一读课文 看看你了解到的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教师注意比较学生感受的不同点:个别感受与整体感受,最后归结“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 1、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生自学 2、(随机学习25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好,我们都来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海底怎样奇异吧? 2、学生自由读。 3、感受到了吗?有谁愿意把你感受到的给大家读读 4、多奇异啊!师生对读“海上波涛澎湃”“海底宁静”。 5、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人感到奇异?谁想读读?(海底一片漆黑光点闪烁) 6、我们一起走

5、到海底,看看这奇异的景象吧。 7、这次我们找2名同学读,该怎样读呢? 为什么要这样读?(体会“奇异”是对比出来的。)其他同学闭眼想象一下。 8、海底真是奇异,让我们男女生分读感受一下吧,注意各自应读到哪里。 学习第三自然段:(评读) 1、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了呢?(海底是有声音的。)大家都体会着读一读。 2、指读、评读:你们感觉他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3、都谁认为应该声音大些?那你就大声地读给大家。你觉得海底的声音是这样的吗?你怎么知道声音小?(“窃窃私语”),那么应该怎样读?再读读。 4、那我们也窃窃私语一回?学生表情朗读。 5、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还像什么?有的像?谁来

6、接着说?(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 自学第四自然段:(默读) 1、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了呢? 2、静静地读一读,看看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呢? 用直线画出来。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有什么不同呢?想一想,标一标,把他们都相互比一比,看看谁有所发现。 3、谁愿意把你刚才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 4、师随机点拨:你们看海参收缩爬行;梭子鱼游;他们是(一快一慢)他们两个和乌贼、章鱼比较一下?就这样接着往下谈。它们的活动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海参:爬慢前进 梭子鱼:游快自己动 乌贼和章鱼:喷后退 贝类:爬自己不动 5、如果分读的话,这段应怎样分更好?(大家齐读首句,接

7、着4人分读。) 6、段落中的句子之间如果具有这样的关系,我们就把这段的形式称为“总分”段式。 五、学习五、六自然段:(自由读) 1、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 六、总结全文。 1、如果把全文分读的话,应该怎样读?齐读首尾两段,5人读中间五段。体会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要说的吗? 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4任选) 板书设计: 10、海底世界 深海景象 景色奇异声音 物产丰富活动方法 物产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

8、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

9、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

10、(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一类生字,认识14个二类生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本课所运用的比喻和联想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3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 教学准备: 有关长城悠久历史的文章,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有

11、关长城的图片、音像资料等。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1生字: (1)茫:mng 辽阔,久远,模糊不清。 (茫茫苍茫迷茫茫无头绪) (2)砖:zhun 用土坯烧制而成的长方形或方形建筑材料。(砖头金砖瓷砖冰砖) (3)戍:sh “戈”部军队防守(某一地方)。(戍边戍守卫戍) (4)邦:bng 国。(故国安邦邻邦邦交) (5)凭:png (身体)靠着。(凭栏凭借文凭任凭空口无凭凭空捏造) (6)膀:bng 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肩膀臂膀翅膀) (7)陡:du 坡度很大接近于垂直。(陡峭陡坡陡然陡直) (8)峭:qio 山势高而陡。(陡峭料峭峭拔峭立峻峭) (9)智:zh 见识;才识。(智慧智

12、能智商智育智谋智勇双全) (10)慧:hu 聪明。(智慧聪慧慧眼) (11)焕:hun 光明;光亮。(容颜焕发青春焕发焕然一新) (12)敞:chng 张开,打开。(敞开敞亮宽敞) 2正音字: 嘉峪(y)关崇(chng)山峻岭蜿(wn)蜒(yn)瞭(lio)望屯(tn)兵金戈(g)铁马五六匹(p)马 3多音字: 旋xun(盘旋) xun(旋风) 供gng(供求) gng(供品) 单dn(孤单) shn(姓单) chn(单于) 膀bng(肩膀)bng(吊膀子)png(膀肿)png(膀胱) 4区别字: 茫()砖()邦()膀()陡() 芒()转()帮()傍()徒() 峭()捎()戊()智()焕()

13、消()梢()戍()知()换() 5解词: 蜿蜒盘旋像蛇爬行时弯曲的样子。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屯兵驻扎军队。 堡垒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配合。 金戈铁马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在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战马。意指战争。也形容战士们的威武雄姿。 浴血拼杀浴:洗。这里指浑身浸满。全身是血,还依然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故国安邦使国家安定巩固。 容颜焕发容貌、脸色光彩四射。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谁去过长城?讲讲你见到的长

14、城是什么样子的? 二、看图,初读课文。 1.看到长城图,你想说什么?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三、交流预习,学习生字。 四、读文,理清思路。 1.写了长城不但长而又壮观。 2.写了长城高大坚固的建筑结构。 3.写了作者对古代人民的赞叹。 4.写了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二、小组内分段学习。 第一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请抓住有关词语来讲一讲。 “像一条长龙”“飞过-”“穿过-”“在崇山峻

15、岭之间蜿蜒盘旋” “屹立在-”“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板书:雄伟壮观 第二段:让我们一起走近看长城来看一看。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1.建筑材料。 2.城墙顶上的样子。 3.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 4.城台的样子和作用。 第三段:1.默读,体会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创举?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3怎么读,更能表现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1)个人读、小组读、齐读。 (2)评一评他人的朗读。 第四段:齐读。这段是怎么赞美长城的。 1.“一个伟大奇迹” 2.“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3.“成了-迎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本文

16、通过描写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书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听写所学生字。 二、读一读,积累词语。 嘉峪关 浩瀚 屹立 苍翠 陡峭 创举 智慧 瞭望 山海关 修筑 堡垒 戍边 豪情 遗产 城砖 凝结 三、填一填。 五洲四海、容颜焕发、油然而生、故国安邦、 遥相呼应、高大坚固、波涛滚滚、崇山峻岭 四、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通过两个句子之间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第二个句子在表达上更为具体,生动,突出了长城“长”的特点,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 五、句子的研究。 这三句话是从不同的

17、角度对长城的概括。在语意上来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第一单元要点: 1在正确琉璃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重视对特殊含义的语言的理解。 2通过学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如何让我们自己说话和写文章更有魅力。 3收集精彩的格言警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开阔我们的视野。 1、诗人 知识链接: 本文是一篇特殊的说明文。它说明的对象是让人感到神秘与仰慕的诗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神奇和诗篇的美丽。 学习目标: 1、掌握12个字,认识9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

18、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和文学家。 4、通过阅读课文认识诗人、认识诗,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神奇、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创新精神。 学习重难点: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尝试、创新精神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准备: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指导学习过程:(师生互动)第一课时知识链接,学法指导 一、由诗入文,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诗人),当读到诗人两个字时,你们会想到学过的哪些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诗人的课文。 二、初读感悟、引入情境。 1、自由读课

19、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小组分段朗读课文,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自主交流自学中的重点词句。 4、回答:作者笔下的诗人是什么?(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 三、精读细品,体会诗意。 出示第一组诗。 自由朗读诗句,想一想,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生谈感受。 指导朗读:看到如此色彩丰富的画面,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师:这么美丽的画,诗人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板书:用文字) 诗人真是了不起啊!他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谁来夸夸诗人。 、齐读课文1自然段。 师:我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诗人,我认为诗人的诗非常神奇,他能用文字创造出许多奇迹。诗人除了

20、是大画家,他还有其他的本事。 出示第二组诗。 读一读,说说你的收获。 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师:诗人真是神奇啊!他能指挥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在他的手中,文字也变的神奇起来,能发出声音,能制造我们平时难以看见和想象的画面。让我们拿起书来,再一次感受诗人的神奇、文字的神奇吧! 朗读课文2自然段。 过渡:诗人是大画家、是音乐家,他还是个魔术师呢?他的魔术是怎么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的表演吧! 出示第三组诗。 自由朗读,说说诗人是怎样变魔术的? 小组讨论:诗人把什么变成了人?诗人把人变成了什么?这个魔术神奇在哪呢?全班交流。 师生齐读第3段。 四、拓展延伸,深化体会。 诗人是大

21、画家、诗人是音乐家、诗人是魔术师,同学们,你们想当诗人吗?让我也感受一下你们的神奇。 五、练一练,试一试。 1、抄写生字词。 2、练笔:学当小诗人。映衬:映照、衬托。 绚丽:灿烂美丽。 真谛:真实意义或道理。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一池碧水,映衬着白里透红的荷花。”“蔚蓝的天幕,点缀着朵朵银花,片片白絮。”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诗句:碧绿代指荷叶,白里透红写出了荷花的颜色。蔚蓝是写天空的色彩,银花和白絮分别比喻小云朵和大云团,这两句诗就如两幅色彩缤纷的图画,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诗人能用文字绘画出色彩缤纷的图画。 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神奇魅力,让学生知道文字也能说话

22、,能静也能动。“斜阳醉倒了,摔了个跟头,跌在西山后。”“我张开心灵的翅膀,飞进云端逐彩霞。”这句话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斜阳当作人来描写,说它是“醉倒了,摔了个跟头,跌在西山后”,将太阳下山的情景拟人化和诗意化了。“我张开心灵的翅膀,飞进云端逐彩霞”是将人带饿心灵化成有翅膀的事物,使看不见的心灵形象化。 指导过程:(师生互动)第二课时学法指导 一、点评导入。 出示学生所写的诗句并邀请作者上台为大家朗读。 诗人是大画家,他的笔是彩笔,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诗人是音乐家,他的笔是指挥棒,能使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诗人是魔术师,他的笔是魔棒,能用文字把事物变成人,把人化成事物。诗人还能是什么呢

2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精读细品、深入探究 1、诗人还能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4、5自然段,把你找到的句子划下来,仔细地读一读,并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 诗人是哲学家:教师引导学生在谈出自己体会的同时把自己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诗人是文学家。当学生谈完体后板书。 板书:诗人是个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 你发现他们的不同了吗?作者为什么说诗人当然是文学家。 诗人是如何让平凡的语言文字变的不平凡的呢? 板书:吸收、观察、思考、尝试、锻炼。 指名说说对这十个字的理解,难理解的词是:吸收) 3、齐读课文第6段。 三

24、、回顾总结,巩固所学 师:学完这篇课文,我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诗人真得是的吗?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诗,并不是难学的东西,只要我们肯吸收、肯观察、肯思考、肯尝试、肯锻炼,我们也能拥有新奇的想象,无穷的创意、丰富的情感,我们也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奏出悦耳的乐章,表演神奇的魔术,说出深刻的道理,也能让平凡的语言文字变得不再平凡。 四、练一练。: 1、背诵课文 2、练笔:学当小诗人。 五、板书设计: 抓住“当然”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原来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这些都离不开文字,诗人的神奇实际上是语言文字的神奇。诗人正

25、是通过新奇的想象,无穷的创意,丰富的情感写下了那些美妙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说诗人是画家,因为他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说诗人是音乐家,因为他能使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说诗人是魔术师,因为他能用文字把事物变成人,把人变成事物;说诗人是哲学家,因为他能用三言两语说出深刻的道理;说他是文学家,因为他能给文字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令平凡的文字变得不平凡。 2、语言的魅力 知识链接: 语言的魅力一课讲述了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

26、语言的魅力。课文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复述课文。 3、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 4、联系生活,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有魅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能抓住课文中重点的词句,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

27、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打动人心;并练习写一句有美丽的语言。 学习难点: 对语言具有魅力的原因的感悟。 学习准备: 找一段关于“春”的资料片。 指导过程:(师生互动)第一课时知识链接 一、教师指导: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贺知章 东城见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语言怎么样?是的,这些语言很有吸引力,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要运用口头语言、思考要依靠思维语言、写作要驾驭书面语言,即使做梦吧,也会运作潜意识语言今

28、天,我们就来学习语言的魅力这课。 2指名板书“魅力”,指名读。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二、新课: 1、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回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具体在这篇课文中有鬼力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师板书)从总体上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本课有魅力的语言指的内容。 2、再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诗人让彼洁勒加上那几个字前后,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重点词句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体会有魅力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探求魅力所

29、在之处的好奇心。 三、学生自主学习。 1说说本课中书写要注意的字。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完成小字作业。 四、试一试,练一练。 收集体现语言魅力的小故事。繁华形容兴旺热闹的城镇或街市。褴褛形容衣服破破烂烂。乞丐生活没有着落,专靠向人要饭或要钱过活的人。 陶醉着了迷,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美。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无动于衷不理睬,毫不关心,不动一点感情。 学法指导: 文中的外貌、神态描写:她衣衫褴褛,佝偻着腰,头发花白,表情木然。突出地表现出了老妇人生活的贫穷无助,令人长生同情之心。 导学过程:(师生互动)第二课时学法指导 一、细读课文,重点研究第六自然段: (1)自学

30、思考:诗人让彼洁勒加上的那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方法提示: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划、边读边动笔划出相关内容,感受深的地方请做批注。 议、独立学习后可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学习的能力 (2)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动,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体会,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自由读,指名配乐读,全班配乐读)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二、练习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有魅

31、力的警示语。 (一幅是关于爱护花草的图,一幅是关于节约用水的图。)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有魅力的警示语并进行评价。 5、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三、板书设计: 2语言的魅力 漆黑一片,万紫千红 无动于衷,变,产生同情 淡淡一笑,解囊相助 叹息笑着“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在木牌前加了“春天到了”,能激发人们对春天的美好记忆,使人们感受到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形成强烈地对比,从而激发起善良的人们的同情心,所以人们会来帮助这位老人。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作业提示:加点的词语可以让人体会到给老人施舍的人很多,既有

32、有钱人,也有收入低微的小职员,他们都被木牌上的话语所感动而慷慨解囊。 3、书本里的蚂蚁 知识链接: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致的童话,写了一只蚂蚁被一个小姑娘夹进书本变成了一个会走路的字,它挺愿意做一个字,就带着那些沉闷的字,跳跳舞串串门,使那本旧书每天都编出新的故事来,小姑娘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字。理解“孤零零”“随手”“乐意”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复述。 3、学习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初步了解汉语语序在表达语义时的作用,做简单的语序变化练习。 学习重点: 知道宵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那些新奇有趣的事情

33、。 学习难点: 复述课文,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导学过程:(师生互动)第一课时学法指导,知识链接 一、质疑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大家读完这个课题后,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阅读第三课。 二、初读: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 1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指名自由概括) 2学习第1、2自然段: 3指名读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4、呢?(指名说) 4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小蚂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扁扁的了,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四、独立学习: 1学习“墙、零”等9个字。 2让学生多识记字形:随手:顺手。在文中说明小蚂蚁来到书本是偶然的,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乐意:心甘情愿。 花蕊: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导学过程:(师生互动)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小蚂蚁,被小女孩无意间夹到了旧书里面,那么随后又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理解课文,读中领悟。 1、自由读课文的36自然段,思考:自从小蚂蚁住进旧书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 2、学生朗读课文,指名回答。 3、指导

35、朗读:小蚂蚁非常乐意做一个字的,而且它在那本很旧的书里,到处跑来跑去。其他的字也学着它跳跳舞、串串门。它们多快乐呀! 那么现在我就请三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看看你能将小蚂蚁和书本里的字的快乐读出来吗? (体会小蚂蚁的乐意、字的醒悟。注意旁白部分对小蚂蚁描写的朗读。体会“会走路的字”) 4、在小蚂蚁的感染下,旧书里的字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本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学生适当进行个人的想象) 5、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712自然段。旧书里都是“会走路的字”以后,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学生介绍) 6、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小姑娘被这本旧书吸引了呢? (读课文89两段,抓住

36、“一口气”、“忍不住”,来指导朗读。) 一本已经放了很久的旧书,小姑娘为什么会第一天、第二天、“一口气”、“忍不住”的读呢? 默读课文第1012段。 三、指导复述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生活或上下文理解“驱车”、“环顾四周”等词语的意思。 3、读中感悟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4、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我”留下字条,同时也留下了诚实与信任。

37、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吧,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诚信有关,虽然只是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教师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学生书空。 3、指名读题。 【设计意图:由孩子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狼来了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话锋一转,揭示一个让人温暖的故事,又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设计在课堂一开始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懂的词语联系生

38、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 (3)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2、认读词语,理清脉络。 (1)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责任 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指导这几个字的读音:驱、塞、碎、任。 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疑,重点强调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来理解。 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联系上下文,它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出示第二组词语:陌生、电话、金钱、诚实、信任 指名读词语。 指名读课文410自然

39、段。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出示第三组词语:后悔、地址、深深、脑海 指名读词语。 默读课文11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11自然段。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 现在,你能用上这三组词语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以及事故的处理情况完整地说一说吗?(相机小结:课文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概括是中年级学生颇感困难的一个能力,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冗长罗嗦。而且仅仅是学一课会一课,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语言训练形式,由浅入深,教给学生概括课文的方法。本环节,我将生词分组出示,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来概括课文。并通过三次此类训练,最后完整地概括,相信这样的方法指导会深入孩子的心中。学生从训练中掌握了构段的方法、规律。】 4、指导书写 (1)分类指导生字书写。 上下结构:毕责寄 左右结构:诚障碎辆址 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