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1台X射线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6572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1台X射线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1台X射线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1台X射线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1台X射线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报告编号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1 台 X 射线探伤机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二二年九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监制表 1 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1 台 X 射线探伤机项目建设单位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锦峰村项目建设地点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锦厝村公司厂区 2#车间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 投资(万元)70项目环保 投资(万元)7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10%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占地面积()/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

2、用)类类类类非密封 放射性 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类 类其他/一、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1、建设单位概况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属于泉州市华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子公司, 位 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锦厝村, 是一家从事经营第一类压力容器、空压机、电焊机、机电产品制造与加工、安装、销售的公司。2、项目建设内容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公司拟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锦厝村公司厂区西侧2# 车间内新建1间探伤室(目前未建),计划使用定向型X射线探伤机1台,作业方式为室内探伤,这是企业首次开展核技术利用项目。1本项目X射线探伤机主要用于对机械设备及配件

3、和压力容器元件等产品进行无损检测。本次计划使用的探伤设备情况见表1.1-1。表 1.1-1 本次 1 台 X 射线探伤机项目情况名称数量型号管电压管电流装置 分类应用目的场所X 射线 探伤机1 台XXQ-2505=250 kV=5mA类无损检测探伤室3、项目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订)、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管理条列 (国务院令第682号, 2017年7月修订)中有关规定, 一切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均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关于发布 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中“工业用X射线探伤装置

4、”的规定, 本项目拟开展的使用X射线探伤机,属于类射线装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关 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 (生态环境部 令第1号) 中“五十、核与辐射” 中“19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生产、使用类射线装置”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的委托江西悦成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对“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1台X射线探伤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评价专题组对本项目及评价区域进行了现场踏 勘。在认真调查研究及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基础上, 结合本项目区域的环境特点 和区域规

5、划, 对本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4、项目情况项目名称: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1台X射线探伤机项目建设地点: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锦厝村公司厂区2#车间内项目位置: 经度 118.741146、纬度 24.942328(中心地理位置坐标)建设单位: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25、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锦厝村, 其地理位 置图见图1.5-1。项目探伤室区位于公司厂区用地西侧, 项目所在的探伤车间, 在 厂区所在的2#厂房1楼西侧。拟建探伤室东侧为操作室、暗室(含危废间)、评片 室。探

6、伤车间东侧约10m处为试水压区、南侧为车间过道,过道相邻为喷砂区和 喷漆烤区、西侧10m处为半成品堆放区、与之相邻为厂区外道路、北面10m处为过道,过道北侧为3#厂房,探伤室上方2楼为材料存放区,无地下负一层。图1.5-2 项目所在车间的平面位置图公司探伤车间所在的厂区2#厂房,东侧156米为公司办公楼(目前为厂房在 建)、东南侧17米为1#厂房(目前为厂房在建)、南侧6.4米为规划绿地(目前 为空地) 、西侧为公司道路和公司17.4米红线外为规划道路(已建) 、北侧20米 为3#厂房(目前为厂房在建) 。项目所在的车间的平面布置见图1.5-2。公司外环 境关系位置图见图1.5-3、探伤车间的

7、外环境关系位置图见图1.5-4、探伤室平面布局图见图1.5-5,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照片见图1.5-5。该区相对较独立, 周围主要为公司生产车间, 平面布置合理, 在采用良好的 辐射防护措施后, 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同时拟建探伤室周边50m范围无居民点、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选址较为合理。3图1.5-1 项目地理位置图4图1.5-3 公司外环境关系位置图5力达(中 国)机电 有限公司5F 5#厂房规 划 道主要出入口路图例: 项目位置总平面布置图0 10 20 40m规26800次要出入口划 道 路 杏 惠 路 6# 5F 宿舍楼 办公楼 3F 1370 2#厂房水景水景5F绿化半地下室出入口

8、门卫1#厂房3F绿化绿化锦厝村3F50米评价范围3#厂房规 划 绿 地机动车停车场溪 仔 埔图1.5-4 项目外环境关系位置图6图 1.5-5 探伤室平面布局图7照片 1 拟建项目场地(厂房 2#车间在建)照片 2 拟建项目场地东侧(厂房在建)照片 3 拟建项目场地南侧(厂区道路)照片 4 拟建项目场地西侧(厂区道路)照片 5 拟建项目场地北侧(3#车间在建)照片 6 拟建项目车间大楼东侧(厂房在建)图 1.5-5 本项目周边现状照片8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

9、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 性质活动 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9表 4 射线装置(一)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 号管电压 (kV)管电流 (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X 射线 探伤机类1 台XXQ-2505250kV5mA无损 检测探伤室(二) 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10、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三) 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10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 名称活度月排 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 口浓 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和氮氧化物气态/少量少量/通过动力通风装置引 导臭氧排 到探伤室 外,无组织排放到大 气中。臭氧在 50min 后自动分解废显、定影液液态/3000kg/专用容 器桶内委托具有危险废物 经营许可证并具有 相应经营范围的单位 处理。废胶片固态/300张

11、/专用密 封袋内阴极射线管固态/1根/10年/委托资质单位处理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 ;年排放 总量用 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说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 或 Bq/m3)和活度(Bq)。11表 评价依据法规 文件一、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 2018年12月29日起

12、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 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5)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部令第1号, 2018.5.1起施行);(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9年修改,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 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7)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47号, 2017年12月12日发布施行);(8

13、)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5日施行);(9)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0)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 2006年9月26日);(11)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闽环保辐射201310号);(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订),自2016年11月7日起施行;(1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办固体函2019722号;(14) 关于核技术利

14、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12态环境部公告, 2019年笫57号,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1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29 号令),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6)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 年 3 月 29 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 29 次会议修订)。技术标准二、评价技术规范(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 2016);(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三、评价技术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

15、8871-2002);(2)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4)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9);(5)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6)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2523-2011)。其它四、其它(1)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

16、相关资料;(2)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5.8;(3)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源与屏蔽,李德平 潘自强主编; 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 辐射安全,原子能出版社, 1987 年;(4)辐射剂量学常用数据,中国计量出版社, 1987。13表 7 保护目标和评价标准一、评价范围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规定,“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结合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 的辐射特点, 项目为使用类射线装置项目, 因此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为机房屏蔽墙外周围50m区

17、域。二、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该公司从事探伤工作人员及探伤作业现场周围活动的公众成员等。根据探伤场所外环境特征, 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7.2-1。表 7.2-1 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类别名称与源项区域相对位置(与探伤室最近距离)规模敏感点特征电离 辐射辐射 工作 人员操作室及暗室及辐射安全负责人紧邻2人辐射工作人员公众 人员探伤室周边生产人员及偶尔路过或停留的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E ,2#厂间试水压区10m约25人非辐射工作人员S ,2#厂间喷砂区10m约35人非辐射工作人员S ,2#厂间喷漆烤区25m约35人非辐射工作人员W,规划道路17m流动人员非辐射工作人员N,厂区

18、道路20m流动人员非辐射工作人员N ,2#厂间组装区21m约12人非辐射工作人员楼上层仓库2.8约12人非辐射工作人员三、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B1.1 职业照射中 B1.1.1.1 条规定: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平均)14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 50mSv;B1.2 公众照射中 B1.2.1 规定:实践使公众中有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算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 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 5 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

19、量不超过 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 5mSv;在环境评价中,出于“ 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原则,对于某单一项目的剂量 控制, 可以取这个限值的10%30%进行管理(引自本标准中的11.4.3.2条款剂量 约束值通常在公众照射剂量限值10%30%(即0.1mSv/a0.3mSv/a)的范围之内。 但剂量约束的使用不应取代最优化要求, 剂量约束值只能作为最优化值的上限),则本项目剂量约束值如下表:表 7.3-1 本项目剂量管理限值序号照射类别评价项目评价指标1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值5mSv/a2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值0.25mSv/a2、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

20、BZ117-2015)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的防护要求:1、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操作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尽量避开有用线束照射方向。2、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 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3 、X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 对职业人员不大于100Sv/周, 对公众不大于5Sv/周。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Sv/h。4、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a )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邻旁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

21、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上述3中的要15求。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 探伤室顶外表面30cm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100Sv/h。5、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联锁装置, 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 关闭 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X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 自动开始X射线照射。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方便探伤室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探伤室。6、探伤室门口和内部应同时设有显示“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 提示装置。 “预备”信号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 以确保探伤室内人员安全离开。 “预 备”信号和“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

22、有明显区别。7、照射状态指示装置应与X射线探伤装置联锁。8、探伤室内、外醒目位置处应有清晰的对“预备”和“照射”信号意义的说明。9、探伤室防护门上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0、探伤室内应安装紧急停机按钮或拉绳, 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 能立即停 止照射。按钮或拉绳的安装, 应使人员处在探伤室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按钮或拉绳应当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11、探伤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排风管道外口避免朝向人员活动密集区域,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3次。4. 2 安全操作要求4. 2. 1 探伤工作人员进入探伤室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配备个人 剂量报警仪。

23、当辐射水平达到设定的报警水平时,剂量仪报警,探伤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探伤室,同时阻止其他人进入探伤室,并立即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4. 2. 2 应定期测量探伤室外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或环境的周围剂量当量 率,包括操作者工作位置和周围毗邻区域人员居留处。测量值应当与参考控制水 平相比较。当测量值高于参考控制水平时,应终止探伤工作并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4. 2. 3 交接班或当班使用剂量仪前,应检查剂量仪是否正常工作。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剂量仪不能正常工作,则不应开始探伤工作。164. 2. 4 探伤工作人员应正确使用配备的辐射防护装置,如准直器和附加屏蔽,把潜在的辐射降到最低。4. 2. 5 在每

24、一次照射前,操作人员都应该确认探伤室内部没有人员驻留并 关闭防护门。只有在防护门关闭、所有防护与安全装置系统都启动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探伤工作。4. 2. 6 开展探伤室设计时未预计到的工作,如工件过大必须开门探伤,应遵循 5.1 、5. 3 、5. 4 、5. 5的要求。6、放射防护检测6.1 检测的一般要求6.1.1 检测计划运营单位应制定放射防护检测计划。在检测计划中应对检测位置、检测频率 以及检测结果的保存等作出规定,并给出每一个测量位置的参考控制水平和超过该参考控制水平时应采取的行动措施。6.1.2 检测仪器用于X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检测的仪器, 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 并取

25、得相应证书。使用前,应对辐射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包括是否有物理损坏、调零、电池、仪器对射线的响应等。6.1.3 检测条件检测应在X射线探伤装置的限束装置开至最大,额定管电压、管电流照射的条件下进行。6. 2 X射线探伤室的检测和检查6. 2. 1 探伤室周围辐射水平的检测6. 2. 1. 1 周围辐射水平巡测探伤室的放射防护检测,特别是验收检测时应首先进行周围辐射水平的巡测,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高辐射水平区。巡测时应注意:a ) 巡测范围应根据探伤室设计特点、照射方向及建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决定并关注天空反散射对周围的辐射影响;b ) 无固定照射方向的探伤室在有用线束照射四面屏蔽墙时,应巡测墙上不同位

26、置及门上、门四周的辐射水平;17c ) 设有窗户的探伤室,应特别注意巡测窗外不同距离处的辐射水平;d ) 测试时,探伤机应工作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没有探伤工件、探伤装置置于与测试点可能的最近位置,如使用周向式探伤装置应使装置处于周向照射状态。6.2.1.2 定点检测一般应检测以下各点:a ) 通过巡测,发现的辐射水平异常高的位置;b ) 探伤室门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 1m处,门的左、中、右侧 3个点和门缝四周;c ) 探伤室墙外或邻室墙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每个墙面至少测3个点;d ) 人员可能到达的探伤室屋顶或探伤室上层外30cm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 5个检测点;e ) 人员

27、经常活动的位置;f ) 每次探伤结束后,应检测探伤室的入口, 以确保 X 射线探伤机已经停止工作。6.2.1.3 检测周期探伤室建成后应由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验收检测;投入使用后每年至少进行1次常规检测。6. 2. 1. 4 结果评价X射线探伤装置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探伤室周围辐射水平应符合4.1.3和4.1.4的要求。3、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本标准规定了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 500kV 以下的工业 X 射线探伤装置的探伤室。1、探伤室墙和入口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以下简称剂量率)和每周剂量当量(以下简称周剂量)应满足下列要求:a)

28、 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Hc )和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d):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 Hc 如下:职业工作人员: Hc100Sv/周;公众: Hc5Sv/周。18b) 关注点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 Hc,max :Hc,max =2.5Sv/hc) 关注点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 Hc:Hc 为上述 a)中 Hc,d 和 b)中的 Hc,max 二者的较小者。2、探伤室顶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应满足下列要求:a) 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者探伤室旁邻建筑物在自然辐射源点到 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距探伤室顶外表面 30cm 处和(或) 在该立体角区域内的高层建筑物中人

29、员驻留处, 辐射屏蔽的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同1。b) 除 2 、a )的条件外,应考虑下列情况:1)穿过探伤室顶的辐射与室顶上方空气作用产生的散射辐射对探伤室外地 面附近公众的照射。该项辐射和穿出探伤室墙的透射辐射在相应关注点的剂量率总和,应按 1 、c )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 Hc(Sv/h)加以控制。2) 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 探伤室顶外表面 30cm 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 100Sv/h。表 7.3-2(原表 3) 有用线束屏蔽所需厚度屏蔽厚度管电压 kV距靶点不同距离处的有用线束所需厚度2m3m4m6m8m10m15m铅1504.34.03.83.53.23.12.82

30、006.56.05.75.24.94.74.2250121110.69.69.08.47.53002321201817161440039373432302825混凝土150360340320300280260240200450420400370350330300250510470450420400380350300570540510480450430400400640600580540520500460注:表中数据按 4.1 计算得出,铅的密度为 11.3t/m,混凝土的密度为 2.35 t/m。 其它要求:3.3.1 探伤室一般应设有人员门和单独的工件门。对于探伤可人工搬运的小型工件探伤室,

31、可以仅设人员门。探伤室人员门宜采用迷路形式。3.3.2 探伤装置的控制室应置于探伤室外,控制室和人员门应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3.3.3 屏蔽设计中,应考虑缝隙、管孔和薄弱环节的屏蔽。3.3.4 当探伤室使用多台 X 射线探伤装置时,按最高管电压和相应该管电压19下的常用最大管电流设计屏蔽。3.3.5 应考虑探伤室结构、建筑费用及所占空间,常用的材料为混凝土、铅和钢板等。表 7.3-3(原表 4) 泄漏线束屏蔽所需厚度屏蔽厚度管电压 kV距靶点不同距离处的泄漏线束所需厚度2m3m4m6m8m10m15m铅1502.32.01.71.41.21.00.72003.42.92.52.01.71.

32、40.92507.86.86.19.69.08.47.5300151312108.57.44.44002219171414117.8混凝土1501701401301008470462002101801501201008655250240210190160130120863002702402101701501309640027024021017015013096注:表中数据按 4.1 计算得出,铅的密度为 11.3t/m,混凝土的密度为 2.35 t/m。 表 7.3-4(原表 5) 散射线束屏蔽所需厚度屏蔽厚度管电压 kV距靶点不同距离处的泄漏线束所需厚度2m3m4m6m8m10m15m铅15

33、03.83.53.22.92.62.52.12004.13.73.53.23.02.72.42505.65.14.84.33.93.63.23005.85.34.94.44.13.83.340012.011.010.39.38.68.07.0混凝土150280250240210200180160200300270260230210200180250350320290260240220190300360330300270250240200400380340320290270250220注:表中数据按 4.1 计算得出,铅的密度为 11.3t/m,混凝土的密度为 2.35 t/m。表 7.3-5(

34、原表 A.1) 不同场所与环境条件下的居留因子场所居留因子 T示例全居留1控制室、暗室、邻近建筑物中的驻留区部分居留1/21/5走廊、休息室、杂物间偶然居留1/81/40厕所、楼梯、人行道注:取自 NCRP14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最高容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在一个工作日内、20任何时间、工作地点的化学有害因素均不应超过的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在实际测得的

35、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平均接触浓度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劳动者短时间(15 min)接触的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在实际测得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平均接触浓度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劳动者短时间(15 min)接触的加权平均浓度。其标准值为: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臭氧): 0.3mg/m3。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氮氧化物):PC-TWA:5mg/m3 ,PC-STEL:10mg/m3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36、GB12523-2011)标准施工期场界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标准。表 7.3-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dB(A)标 准昼间夜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705521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一、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 项目地理和场所位置项目固定式探伤房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锦厝村泉州市新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厂区西侧 2#车间内。2、环境质量与辐射现状监测为掌握项目工作场所辐射环境现状, 已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 对本次环评项目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2.1 检测因子、检测方法检测因子: 辐射剂量率2.2 监测点位按

37、照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及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 测定规范(GB/T14583-93)中有关布点原则和方法, 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测量离地面高度1m处辐射剂量率,本项目辐射剂量率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示意图见图 8-1。3、检测方案、质量保证措施、检测结果3.1 监测方案3.1.1 监测时间及环境条件监测时间: 2020 年 8 月 7 日天气情况:多云;风速;南风 3 级温 度: 34相对湿度:湿度 45%3.1.2 监测方法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3.1.3 监测仪器本次监测仪器为 、 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仪器参数见表 8.1-1。22表 8.1-1 监测所使用的仪器情况仪器名称环境监测用 、 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仪器型号JB4000 型生产厂家上海精博工贸有限公司灵敏度1Sv/h350cps能量响应48Kev3Mev测量范围0.01Gy/h600Gy/h探 测 器3025mm ,NaI(TL)能量响应48Kev3Mev30%(相对于137Cs)监测规范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图 8-1 监测点位布点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