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564737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强基联盟浙江强基联盟 202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学年第一学期高一 12 月联考月联考物理试题物理试题考生须知: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2答题前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姓名、考场号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5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3 年 10 月 3 日 21:30,杭州亚运会田径男子 4100 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 38.29s 的成绩夺得金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月 3 日 21:30 指时间间隔B.38.29s 指时间间隔C.运动员完成 4100 米的位移为 400mD.每位运动员均完成 100m 位移2.以下各图是亚运会中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帆船比赛的成绩时,帆船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运动员的跨

3、栏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丙图中乒乓球的旋转情况时,乒乓球的大小可以忽略D.研究丁图中运动员跳高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3.子弹等对象速度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运动物体初速度(m/s)末速度(m/s)时间(s)子弹在枪筒中08000.016高铁起步050150汽车急刹车3006A.汽车急刹车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B.汽车急刹车的速度变化最快C.高铁起步的速度变化最慢D.子弹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最大4.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A.力2kg m/sB.速度km/hC.动摩擦因数N/kgD.弹簧劲度系数N/m5.杭州亚运会足球

4、比赛中中国队球员争顶头球瞬间照片,如图所示,则()A.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球受到人的作用力是球的形变产生的D.足球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头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头的作用力6.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壁虎受到惊吓时它的尾巴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墙壁沿图示路线 I 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壁虎受到两个力B.壁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C.壁虎断尾后沿路线 II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壁虎在尾巴断裂前后,受到的摩擦力不变7.乱扔香蕉皮是不文明的行为,路人前行踩到香蕉皮会滑倒,

5、引发安全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踩到香蕉皮滑倒是因为人的惯性变小了B.人行走越快越容易滑倒,所以速度越大,人惯性越大C.人踩香蕉皮滑倒是因为人下半身的速度大于上半身的速度D.人踩到香蕉皮应该会向前滑倒8.用骨头刀砍骨头的情景如图所示。可以视刀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砍骨头的时候可以认为垂直刀背方向施加一个大小为 F 的力,该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使刀的两个侧面推压骨头,劈开骨头。设刀背的宽度为 d,刀的侧面长为 l,不计刀自身的重力,该力产生的作用于侧面的推力的大小为()A.dFlB.lFdC.2lFdD.2dFl9.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 5s,如图所示。关于汽车在

6、此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x、速度 v、加速度 a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10.用阻力补偿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小车质量大约为 20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要用 4 节干电池作为电源B.实验中小车中增加钩码,改变小车质量,务必重新平衡阻力C.为了保证实验精度,滑轮下细线悬挂槽码的总质量越大越好D.槽码和槽码盘的总质量比小车的质量小得多时,拉小车的力才约等于槽码和槽码盘所受的总重力11.杭州亚运会上,用电子机器狗运送铁饼、标枪既便捷又安全,如图所示。将机器狗在某次运送标枪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机器狗相继经过两

7、段距离为 20m 的路程,用时分别为 5s 和 10s。则机器狗的加速度大小是()A.2215m/sB.24m/s15C.216m/s45D.21m/s212.校运动会上,无人机带着相机进行拍摄,课外学习小组测得无人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高度 H 随时间 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PQ 可视为直线,则()A.无人机上升过程中,升力总是大于其总重力B.PQ 段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小于其总重力C.PQ 段无人机竖直下降的速度约为 2m/sD.PQ 段无人机所携带的相机处于失重状态13.某学习小组为了测量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在弹簧的边上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8、首先观察到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对应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23.50cm,挂上两个质量均为 100 克的钩码,弹簧下端对应刻度尺的读数为 28.50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10m/sg()A.0.4N/mB.4N/mC.20N/mD.40N/m14.如图所示,猴子单臂挂在倾斜的树枝上处于静止状态,猴子慢慢向枝端移动时,树枝缓慢地下弯(即树枝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在树枝缓慢下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猴子始终只受重力和树枝对它的弹力两个力的作用B.树枝对猴子的支持力一直变小,而摩擦力一直变大C.树枝对猴子的支持力先变大后变小,而摩擦力一直变大D.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变大15.小明同学为

9、了测量学校科技楼的高度,从科技楼的顶部由静止释放一小石子,约 4s 后听到石子落地的声音;小明同学还观察到一片银杏树叶从树顶飘落,树叶从离开树顶到落地用时约 4s,则学校科技楼和银杏树的高度最接近()A.75m、15mB.75m、80mC.20m、15mD.80m、80m1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叠作业本,共 30 本。每本作业本的质量都是 m,作业本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作业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且12。现用手对一作业本施一水平力,将第 10 本作业本快速水平抽出(从上往下数第 10 本),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在抽出作业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A.桌面可能不受作业本对它摩擦力的作用B.作业本对桌面的摩擦力为230mgC.第 11 本作业本受到第 10 本作业本的摩擦力为1mgD.水平拉力一定大于119mg17.学习小组利用智能手机测量加速度,打开手机上测加速度的应用软件,将手机向上抛出,然后又在抛出点接住手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截取一段如图所示的手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手机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t时刻手掌对手机的作用力为 2mgB.2t时刻手机刚好离开手掌C.3t时刻手机刚好离开手掌D.4t时刻手机已经落到手掌上18.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磁力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且在 0.5s

11、时间内相互靠近,得到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甲、乙两曲线交于 P 点,虚线是两曲线在 P 点的切线,则()A.甲、乙两车在 0.5s 时刻相遇B.甲、乙两车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甲、乙两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可能相同D.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为 2:3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46 分)分)19.某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1)图中选用的打点计时器是_(选填“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该计时器使用_(选填“直流”或“交流”)_伏电源;(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单选);A实验装置中的重锤可以用小木球替代B为了使纸带上的点迹更清晰,应先释放纸带后给打点计时器通电C释放纸带前,应当手持纸带且尽可能地靠近打点计时器D释放纸带前,使重锤、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纸带尽可能地在同一竖直平面内(3)学习小组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如图 2 所示,并根据刻度尺读出相应计数点的读数,请完成表格;计数点1234567读数/cm0_2.163.785.828.2511.06(4)根据表中数据,打下计数点 2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2m/s(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20.小李同学进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13、规律”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实验前需要校准弹簧测力计。有两种方案,方案一:两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对拉;方案二:两弹簧测力计置于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对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单选)。A方案一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B方案二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C方案一、方案二均可以(2)小李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某位置,并用铅笔标注点 O。分别记录 A 处、B 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N,_N 及力的方向。(3)请你根据记录的数据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的本题插图中作出这 2 力的合力_,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N。(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单选)。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

14、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1.汽车驾驶员发现马路前方有突发情况,踩刹车将车刹停,所经历的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还来不及踩下刹车,车速视为匀速,踩下刹车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研究发现车以 108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在 102m 的距离内被刹住;以 72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在 48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定驾驶员反应时间不变,求:(1)驾驶员的反应时间;(2)踩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22.一质量为1kgm 的物体 A 放置在水平板上,抬升板的右端,当倾角为时,物体恰能沿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已知tan0.5,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5、210m/sg。(1)求物体 A 与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将板恢复到水平位置,对物体 A 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 F,物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求 F的大小;(3)将板恢复到水平位置,对物体 A 施加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的恒力25NF,如图丙所示,试问满足什么条件,物体 A 不会被推动。23.杭州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双人 10 米台,中国组合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在某次试跳时,两位运动员的起跳可视为竖直向上起跳,双手上举,并直立下落,空中没有其他动作,如图所示。假设两位运动员手伸直后长度一样,重心在身体的中间,起跳后(脚离开跳台),重心最高都能上升 0.45m,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空气阻力不

16、计,210m/sg。(1)运动员起跳后(脚离开跳台时)的速度是多少?运动员从起跳到脚接触到水面共用时多少?(结果可保留根式)(2)假设运动员起跳过程中(从开始起跳到脚离开跳台),共用时 0.15s,运动员体重为 40kg,则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受到跳台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3)假设两位运动员质量均为 m,刚接触到水面时的速度为 v,落水后运动员会受到水的阻力和浮力,假设平均浮力为重力的78,两位运动员分别下潜AH和BH时速度减为零,运动员在水中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两位运动员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ABff(用题中给的字母表示结果)。浙江强基联盟浙江强基联盟 2023

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学年第一学期高一 12 月联考月联考物理试题物理试题考生须知: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2答题前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姓名、考场号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5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18、有一个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3 年 10 月 3 日 21:30,杭州亚运会田径男子 4100 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 38.29s 的成绩夺得金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月 3 日 21:30 指时间间隔B.38.29s 指时间间隔C.运动员完成 4100 米的位移为 400mD.每位运动员均完成 100m 位移【答案】B【解析】【详解】A10 月 3 日 21:30 指时刻,A 错误;B38.29s 指时间间隔,B 正确;C4100 米的 400m 指路程,C 错误;D

19、每位运动员完成的 100m 指路程,D 错误。故选 B。2.以下各图是亚运会中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帆船比赛的成绩时,帆船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运动员的跨栏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丙图中乒乓球的旋转情况时,乒乓球的大小可以忽略D.研究丁图中运动员跳高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研究甲图中帆船比赛的成绩时比较时间的长短,与帆船的形状和大小无关,可以看成质点,故A 正确;B研究乙图中运动员的跨栏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 B 错误;C研究丙图中乒乓球的旋转情况时不能忽略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故 C

20、 错误;D研究丁图中运动员跳高动作时,身体各部分速度方向不同,故 D 错误。故选 A。3.子弹等对象速度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运动物体初速度(m/s)末速度(m/s)时间(s)子弹在枪筒中08000.016高铁起步050150汽车急刹车3006A.汽车急刹车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B.汽车急刹车的速度变化最快C.高铁起步的速度变化最慢D.子弹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最大【答案】C【解析】【详解】A汽车急刹车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 A 错误;BC加速度大小242800m/s5 10 m/s0.016a 子弹22501m/sm/s1503a高铁2230m/s5m/s6a汽车所

21、以子弹的速度变化最快,高铁起步的速度变化最慢,故 B 错误,C 正确;D子弹的加速度最大,但研究的时间未知,速度变化量不一定最大,故 D 错误。故选 C。4.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A.力2kg m/sB.速度km/hC.动摩擦因数N/kgD.弹簧劲度系数N/m【答案】A【解析】【详解】A由Fma可得力的单位-2Nkg m s故 A 正确;B根据xvt可得速度单位为m/s,故 B 错误;C根据NfF,可得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故 C 错误;D由Fkx和Fma联立可得劲度系数 k 的单位为2kg s,故 D 错误。故选 A。5.杭州亚运会足球比赛中中国队球员争顶头球瞬间

22、照片,如图所示,则()A.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球受到人的作用力是球的形变产生的D.足球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头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头的作用力【答案】A【解析】【详解】A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A 正确;B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头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 B 错误;C球受到人的作用力是人的形变产生的,故 C 错误;D足球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球受到头的作用力与本身的重力合力不为零,故 D 错误。故选 A。6.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壁虎受到惊吓时它的

23、尾巴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墙壁沿图示路线 I 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壁虎受到两个力B.壁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C.壁虎断尾后沿路线 II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壁虎在尾巴断裂前后,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壁虎所受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墙壁对壁虎有摩擦力,一定也有弹力,故 A 错误;B壁虎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方向竖直向上,故 B 错误;C壁虎断尾后沿路线 II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摩擦力与重力平衡,保持不变,故 C 正确;D壁虎在尾巴断裂前后,重力变小,受到的摩擦力变小,故 D 错误。故

24、选 C。7.乱扔香蕉皮是不文明的行为,路人前行踩到香蕉皮会滑倒,引发安全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踩到香蕉皮滑倒是因为人的惯性变小了B.人行走越快越容易滑倒,所以速度越大,人惯性越大C.人踩香蕉皮滑倒是因为人下半身的速度大于上半身的速度D.人踩到香蕉皮应该会向前滑倒【答案】C【解析】【详解】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人踩到香蕉皮滑倒,惯性大小不变,故 A 错误;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速度变大,但人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 B 错误;C人踩香蕉皮滑倒是因为人下半身的速度大于上半身的速度,故 C 正确;D人踩到香蕉皮下半身的速度大于上半身的速度,应该会向后滑倒,故 D 错

25、误。故选 C。8.用骨头刀砍骨头的情景如图所示。可以视刀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砍骨头的时候可以认为垂直刀背方向施加一个大小为 F 的力,该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使刀的两个侧面推压骨头,劈开骨头。设刀背的宽度为 d,刀的侧面长为 l,不计刀自身的重力,该力产生的作用于侧面的推力的大小为()A.dFlB.lFdC.2lFdD.2dFl【答案】B【解析】【详解】将力 F 分解为 F1、F2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分别与劈的两个侧面平行,根据对称性,两分力 F1、F2大小相等,这样,以 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就是一个菱形。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所以根据三角形相似122dFlF解得12lFF

26、Fd故选 B。9.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 5s,如图所示。关于汽车在此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x、速度 v、加速度 a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图可知,汽车制动过程,相邻每 1s 内的位移差为2mx 可知汽车制动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根据x 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x t图像的切线斜率应逐渐减小;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vt图像是一条斜率为负值的倾斜直线;at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故选 B。10.用阻力补偿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小车质量大约为 200

27、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要用 4 节干电池作为电源B.实验中小车中增加钩码,改变小车质量,务必重新平衡阻力C.为了保证实验精度,滑轮下细线悬挂槽码的总质量越大越好D.槽码和槽码盘的总质量比小车的质量小得多时,拉小车的力才约等于槽码和槽码盘所受的总重力【答案】D【解析】【详解】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而干电池是直流电源,故 A 错误;B实验中小车中增加钩码,改变小车质量,不必重新平衡阻力,故 B 错误;C为了保证实验精度,滑轮下细线悬挂槽码的总质量不是越大越好,故 C 错误;D槽码和槽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槽码和槽码盘所受的总重力约等于拉小车的力,故 D 正确

28、。故选 D。11.杭州亚运会上,用电子机器狗运送铁饼、标枪既便捷又安全,如图所示。将机器狗在某次运送标枪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机器狗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 20m 的路程,用时分别为 5s 和 10s。则机器狗的加速度大小是()A.2215m/sB.24m/s15C.216m/s45D.21m/s2【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段的平均速度为120m/s4m/s5xvt第二段的平均速度为21020m/s2m/sxvt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115(5s 10s)s22t 则加速度为22244m/sm/s15152vat 故机器狗的加速度大小

29、是24m/s15。故选 B。12.校运动会上,无人机带着相机进行拍摄,课外学习小组测得无人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高度 H 随时间 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PQ 可视为直线,则()A.无人机上升过程中,升力总是大于其总重力B.PQ 段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小于其总重力C.PQ 段无人机竖直下降的速度约为 2m/sD.PQ 段无人机所携带的相机处于失重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H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无人机上升过程中,不是一直向上加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方向不是一直向上,升力不是总大于其总重力,故 A 错误;BCD根据H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 PQ 段无人机向下做匀速运动,无人机受到的升力等

30、于其总重力,无人机所携带的相机处于平衡状态,无人机竖直下降的速度约为35 10m/s2m/s5037.5xvt故 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13.某学习小组为了测量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在弹簧的边上竖直固定一刻度尺。首先观察到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对应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23.50cm,挂上两个质量均为 100 克的钩码,弹簧下端对应刻度尺的读数为 28.50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10m/sg()A.0.4N/mB.4N/mC.20N/mD.40N/m【答案】D【解析】【详解】弹簧的弹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即22NFmg弹簧的伸长量为2

31、8.50cm23.50cm5cm0.05mx 根据胡克定律有2N40N/m0.05mFkx故选 D。14.如图所示,猴子单臂挂在倾斜的树枝上处于静止状态,猴子慢慢向枝端移动时,树枝缓慢地下弯(即树枝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在树枝缓慢下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猴子始终只受重力和树枝对它的弹力两个力的作用B.树枝对猴子的支持力一直变小,而摩擦力一直变大C.树枝对猴子的支持力先变大后变小,而摩擦力一直变大D.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A猴子受重力和树枝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 A 错误;BC设树枝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根据力的平衡条件cosNmg,sin

32、fmg随着夹角的增大,树枝对猴子的支持力 N 变小,摩擦力 f 变大,故 B 正确,C 错误;D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始终等于重力,保持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B。15.小明同学为了测量学校科技楼的高度,从科技楼的顶部由静止释放一小石子,约 4s 后听到石子落地的声音;小明同学还观察到一片银杏树叶从树顶飘落,树叶从离开树顶到落地用时约 4s,则学校科技楼和银杏树的高度最接近()A.75m、15mB.75m、80mC.20m、15mD.80m、80m【答案】A【解析】【详解】设小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时间为 t1,声音传播时间为 t2,则有124tt21212hgtv t声楼解得7

33、2mh楼又因为树叶飘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无法忽视,实际加速度较重力加速度较小,因此同样下落 4s,树叶的下落距离应远小于石子,故选项中最为接近的为 A 项,故 A 正确。故选 A。1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叠作业本,共 30 本。每本作业本的质量都是 m,作业本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作业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且12。现用手对一作业本施一水平力,将第 10 本作业本快速水平抽出(从上往下数第 10 本),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在抽出作业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可能不受作业本对它摩擦力的作用B.作业本对桌面的摩擦力为230mgC.第 11 本

34、作业本受到第 10 本作业本的摩擦力为1mgD.水平拉力一定大于119mg【答案】D【解析】【详解】ABC第 10 本与第 11 本之间摩擦力大小为1111010fmgmg将下面 20 本看成一个整体,因为1230fmg所以下面 20 本作业相对左面静止,桌面对其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1110fmg故 ABC 错误;D第 10 本与第 9 本之间摩擦力大小为21199fmgmg若要把第 10 本抽出,水平拉力12119Fffmg故 D 正确。故选 D。17.学习小组利用智能手机测量加速度,打开手机上测加速度的应用软件,将手机向上抛出,然后又在抛出点接住手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截取一段如图所示的手

35、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手机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t时刻手掌对手机的作用力为 2mgB.2t时刻手机刚好离开手掌C.3t时刻手机刚好离开手掌D.4t时刻手机已经落到手掌上【答案】C【解析】【详解】A1t时刻2120m/s2a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Fmgma解得3Fmg手掌对手机的作用力为 3mg,故 A 错误;B2t时刻加速度,手掌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手机没有离开手掌,故 B 错误;C3t时刻手机刚好等于重力加速度,手机刚好离开手掌,故 C 正确;D4t时刻以及后面一段时间,手机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手机没有落到手掌上,故 D 错误。故选 C。1

36、8.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磁力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且在 0.5s 时间内相互靠近,得到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甲、乙两曲线交于 P 点,虚线是两曲线在 P 点的切线,则()A.甲、乙两车在 0.5s 时刻相遇B.甲、乙两车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甲、乙两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可能相同D.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为 2:3【答案】D【解析】【详解】A甲、乙两车在 0.5s 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故 A 错误;B根据vt图像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都为正值,也就是两车速度方向相同,故 B 错误;Cv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所以两车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故 C 错误;D根据vt图像可知甲乙

37、两车的加速度分别为222m s10m s0.2a 甲22220m sm s0.33a 乙甲、乙两磁力小车之间的作用力等大反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3mama甲乙乙甲故 D 正确。故选 D。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46 分)分)19.某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1)图中选用的打点计时器是_(选填“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该计时器使用_(选填“直流”或“交流”)_伏电源;(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A实验装置中的重锤可以用小木球替代B为了使纸带上的点迹更清晰

38、,应先释放纸带后给打点计时器通电C释放纸带前,应当手持纸带且尽可能地靠近打点计时器D释放纸带前,使重锤、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纸带尽可能地在同一竖直平面内(3)学习小组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如图 2 所示,并根据刻度尺读出相应计数点的读数,请完成表格;计数点1234567读数/cm0_2.163.785.828.2511.06(4)根据表中数据,打下计数点 2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2m/s(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答案】.电火花计时器.交流.220.D.0.88(0.850.90).0.54.9.72【解析】【详解】(1)123

39、图中选用的打点计时器是电火花计时器,该计时器使用交流 220 伏电源。(2)4A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验装置中的重锤不可以用小木球替代,故 A 错误;B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后释放纸带,故 B 错误;C释放纸带前,应当手持纸带上端,使重锤尽可能地靠近打点计时器,故 C 错误;D释放纸带前,为了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应使重锤、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纸带尽可能地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故 D 正确。故选 D。(3)5由图可知计数点 2 对应的刻度读数为0.88cm;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打下计数点 2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21322.16 10

40、m/s0.54m/s22 0.02xvT7根据逐差法可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222471422(11.063.783.78)10m/s9.72m/s99 0.02xxgT20.小李同学进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实验前需要校准弹簧测力计。有两种方案,方案一:两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对拉;方案二:两弹簧测力计置于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对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单选)。A方案一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B方案二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C方案一、方案二均可以(2)小李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某位置,并用铅笔标注点 O。分别记录 A 处

41、、B 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N,_N 及力的方向。(3)请你根据记录的数据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的本题插图中作出这 2 力的合力_,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N。(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单选)。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答案】.B.2.62#2.60#2.61#2.63#2.64#2.65.1.10#1.08#1.09#1.10#1.11#1.12.3.10#3.20#3.30#3.40#3.50.B【解析】【详解】(1)1对拉弹簧测力计是为了校准两弹簧测力计,但是在校准前必须要调零,然后在水平面上对拉两弹簧测力计,若其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竖直方向上对拉时考虑弹簧自

42、身重力的影响,并且与弹簧的量程无关,故 B 正确,AC 错误。故选 B。(2)2 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为0.1N,读数要读到0.01N,图中读数为2.62N。3 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为0.1N,读数要读到0.01N,图中读数为1.01N。(3)4由于标度已经选定,作图时要保证表示。12FF、的线段长度为标度的 2.62 倍和 1.01 倍,作图如下量出作图法求出的合力长度约为标度的 3.1 倍,所以合力大小为3.10N。5 使力 F 单独作用时与力共同作用时对橡皮条的作用效果相同,体现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故选 B。21.汽车驾驶员发现马路前方有突发情况,踩刹车将车刹停,所经历的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

43、: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还来不及踩下刹车,车速视为匀速,踩下刹车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研究发现车以 108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在 102m 的距离内被刹住;以 72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在 48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定驾驶员反应时间不变,求:(1)驾驶员的反应时间;(2)踩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答案】(1)0.4st;(2)25m/sa【解析】【详解】(1)(2)依题意108km/h30m/s72km/h20m/s汽车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xvt踩刹车制动以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222axv制动距离12xxx代入数据可得23030102m2ta 2202048m2ta 联

44、立求得0.4st 25m/sa 22.一质量为1kgm 的物体 A 放置在水平板上,抬升板的右端,当倾角为时,物体恰能沿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已知tan0.5,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10m/sg。(1)求物体 A 与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将板恢复到水平位置,对物体 A 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 F,物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求 F的大小;(3)将板恢复到水平位置,对物体 A 施加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的恒力25NF,如图丙所示,试问满足什么条件,物体 A 不会被推动。【答案】(1)0.5;(2)5N;(3)53【解析】【详解】(1)物体恰能沿板向下做

45、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则有sincosmgfmg解得0.5(2)物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有Fmg解得5NF(3)当拉力的水平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 A 不会动,则有sincosfFmgF解得53当53物体 A 推不动。23.杭州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双人 10 米台,中国组合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在某次试跳时,两位运动员的起跳可视为竖直向上起跳,双手上举,并直立下落,空中没有其他动作,如图所示。假设两位运动员手伸直后长度一样,重心在身体的中间,起跳后(脚离开跳台),重心最高都能上升 0.45m,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210m/sg。(1)

46、运动员起跳后(脚离开跳台时)的速度是多少?运动员从起跳到脚接触到水面共用时多少?(结果可保留根式)(2)假设运动员起跳过程中(从开始起跳到脚离开跳台),共用时 0.15s,运动员体重为 40kg,则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受到跳台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3)假设两位运动员质量均为 m,刚接触到水面时的速度为 v,落水后运动员会受到水的阻力和浮力,假设平均浮力为重力的78,两位运动员分别下潜AH和BH时速度减为零,运动员在水中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两位运动员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ABff(用题中给的字母表示结果)。【答案】(1)3m/sv,方向竖直向上,3209s10t;(2)N1200NF;(3)2244BAABABHvH gffHvH g【解析】【详解】(1)由202vHg得3m/sv 方向竖直向上,规定竖直向上为正,由题意知从起跳到接触到水面,重心的位移10mH ,则由212vtgtH得3209s10t或3209s10t(舍去)(2)由vat得220m/s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Fmgma解得N1200NF(3)运动员落入水后做匀减速运动22AAva H22BBva H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78AAfmgmgma78BBfmgmgma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