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九科试卷).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564781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212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九科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九科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九科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九科试卷).pdf(2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校2023-2022023-2024 4学年高二学年高二上学期上学期 1212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九科九科试卷)试卷)目录目录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2.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历史含解析4.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5.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2、月月考试题数学含解析6.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物理含解析7.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英语含解析8.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9.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政治含解析长春外国语学校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二年级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选考)地理试卷(选考)出题人:出题人: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

3、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8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交回。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答题前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粘贴区。2 2选择题必须使用选择题必须使用 2B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工整、笔迹清楚。3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4、草稿纸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第卷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535 小题,共小题,共 7070 分)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上图中点的坐标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A.B.C.D.2.上图中四点坐标位置相同的一

5、组是()A.B.C.D.3.上图中位于地的()A.正北B.东北C.正西D.西北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4.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甲、丙B.甲、乙C.乙、丙D.丙、丁5.四图中 a、b、c、d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abcdB.dcbaC.abdcD.cdba6.下列关于图中 a、b、c、d 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 c 点外,其余三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B.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24 小时C.在 a、c 两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 处的物体向右偏,c 处的物体向左偏D.图中四点一年中仅有一天昼夜长短

6、相同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如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甲地的时间为()A.8 时B.9 时C.15 时D.16 时8.如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A.B.C.D.9.下图为某极地俯视图,若一架飞机由图中地经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10.北京时间 8 月 19 日 15 时 40 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 8 月 18 日14 时 19 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则该客机起飞时

7、,北京时间为()A.8 月 18 日 2 时 19 分B.8 月 19 日 14 时 19 分C.8 月 18 日 23 时 19 分D.8 月 19 日 3 时 19 分读图光照图(俯视图),图中 B、D 两点所在的纬线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图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A、B 两点均位于昏线上,都为 18:00 点B.该日为夏至日前后C.此刻,北京时间是 16:00 点D.B 点地方时为 12:00 点12.如图显示出地球运动特点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B.此刻,A、B 两点的太阳高度相等C.该日,B 点与 D

8、点的昼长相等D.A 点的自转角速度小于 B 点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乙地比丙地先看到日出,纬度 75以内为极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甲地 4 小时之后日出,那么此刻乙地的地方时为()A.8 时B.6 时C.4 时D.2 时14.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15S,30E)B.(15N,30E)C.(15S,30W)D.(15N,30W)小区楼房建设规划中,为满足采光需求,理论上需要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楼间距。下图示意 11 月 22 日济宁市某小区楼房正午日影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从每年 11 月 22 日开始,正午阳光照射不到北楼二层住宅,

9、这种情况大约持续()A.1 个月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16.楼高相同情况下,下列四个城市中理论楼间距较济宁大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杭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A.B.C.D.18.上图中所表示日期与其他三幅图不一致的是()A.甲B.乙C.丙D.丁晨昏线上地方时为 12 时的 P 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如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该时间段是()A.12 月 22 日3 月 216 月 22 日B.3 月 21 日6 月 229 月 23 日C.6 月 22 日9 月 2312 月 22 日D

10、.9 月 23 日12 月 223 月 21 日20.P 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A.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B.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C.各地气候的变化D.各地地方时的差异下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速度:PQMON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C.MO 为晨线 D.NO为晨线2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Q 点的地方时为 17:00B.N 地方时为 6:0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 5 日,则非阴影部分是 4 日D.再过 8 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下图示意河北省某地观察者于 6 月 22 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

11、轨迹,太阳视运动轨迹上的甲点和乙点相距45。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当太阳位于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约为()A.14 时B.15 时C.17 时D.18 时24.与 6 月 22 日相比,该地 12 月 22 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会()A.更短,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B.更长,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高的位置C.长度相同,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D.长度相同,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高的位置下图是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从成因看,花岗岩生成的位置位于()A.B.C.D.26.裸露在山脊上的花岗岩,其形成经历的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

12、升固结成岩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下图为某地区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关于上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B.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C.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28.关于图中 a、b、c、d 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a 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b 处的岩石致密坚硬C.c 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 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图表示我国南方某山区,表示岩层由新到老(属于石灰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M 处的地质构造和 N 处的地形分别为()A.背斜;山顶B.向斜;山谷C.背斜;山谷D.向斜

13、;山顶30.计划在该区域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方案 N 与方案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处线路方案易受岩层不稳定,易出现地面沉降B.L 处线路方案极易受山体滑坡影响,不宜修建公路C.N 处线路方案地势较低,易受洪水影响D.L 处线路方案所在岩层较为坚固,化学溶蚀微弱。内蒙古东部的阿斯哈图分布着一片花岗岩石林,下图为“石林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1.与图中岩石成因有关的是()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32.花岗岩石林形成的地质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C.D.下图示意地壳物质(乙类岩石一般含有化石)循环过程图。读图,完成

14、下面小题。3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岩石类型是()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D.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34.图中的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B.侵蚀作用C.重熔再生作用D.搬运作用35.甲、丙两类岩石转变成乙类岩石需要()A.岩浆侵入,冷却凝固B.在地壳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C.地壳运动,岩层抬升D.裸露地表,长期经受外力作用第第卷卷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3 3 小题,共计小题,共计 3030 分分。)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节气)的太阳光照情况。(2)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

15、)图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这时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_递减,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_值;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图中全年昼夜等长的是_(写字母)。(4)图中 D 点所在经度 60W,此时北京时间为_,与北京在同一天的范围是_。37.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图甲)和地球光照图(图乙,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光照图出现的日期是_,该日期地球在图甲中数码_所代表的位置。(2)今天(2020 年 11 月 7 日),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位于图甲中的_之间(填数字),太阳直射点位于_半球,并向_(填“南”或“北”)运动。(3)此时图乙中 FG 线是_(填“晨”或“昏”)线,其

16、太阳高度角为_。(4)图乙此时北京时间为_,地球上进入新日期的地区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_。38.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 ACB 为晨昏线,且 AC 段为昏线;C 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 0经线的交点。回答下面各小题。(1)据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_(顺、逆)时针转动;处于极昼的地区范围是_。(2)图示为北半球_节气;当天地球绕日公转线速度_(变快或变慢)。(3)B 点的地方时为_时;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_;次日起,长春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为_。(5)新加坡(1N,104E)日落时间约当

17、地时间_时(整点),正午影子朝向_方向。长春外国语学校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3-2024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二年级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选考)地理试卷(选考)出题人:冯敏审题人:王玲出题人:冯敏审题人:王玲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8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交回。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答题前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18、码粘贴区。粘贴区。2 2选择题必须使用选择题必须使用 2B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工整、笔迹清楚。3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

19、修正带、刮纸刀。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第卷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535 小题,共小题,共 7070 分)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上图中点的坐标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A.B.C.D.2.上图中四点坐标位置相同的一组是()A.B.C.D.3.上图中位于地的()A.正北B.东北C.正西D.西北【答案】1.B2.D3.A【解析】【1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点纬度自南向北递增,位于北纬 30附近,自西向东度数增加,位于东经 30,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 错。点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应位于南半球,自西向东度数减少,为西经

20、 30,位于南半球,西半球,B 对。自北向南度数增加,位于南纬 30,位于南半球,C 错。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位于北半球,D 错。故选 B。【2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点纬度自南向北递增,位于北纬 30附近,自西向东度数增加,位于东经 30,点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应位于南半球,自西向东度数减少,为西经 30,自北向南度数增加,位于南纬 30,经度自西向东增加,为东经 30,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位于北半球,该点为东经 30,北纬 30,位置相同,故选 D。【3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点纬度自南向北递增,位于北纬 30附近,自西向东度数增加,位于东经 30,自北向南度数增加,位于南纬 30,经度

21、自西向东增加,为东经 30,位于地的正北,故选 A。【点睛】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 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劣弧范围内,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4.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2、A.甲、丙B.甲、乙C.乙、丙D.丙、丁5.四图中 a、b、c、d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abcdB.dcbaC.abdcD.cdba6.下列关于图中 a、b、c、d 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 c 点外,其余三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B.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24 小时C.在 a、c 两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 处的物体向右偏,c 处的物体向左偏D.图中四点一年中仅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答案】4.A5.D6.C【解析】【4 题详解】甲图中根据 30E 和 120E 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甲正确;乙图中根据 0和 90W 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23、为顺时针,乙错误;丙图中根据 150W 和 60W可以确定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丙正确;丁图中根据 180和 90E 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丁错误。综合上述分析,甲丙正确,乙丁错误,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5 题详解】地球上,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由上一小题分析可知,甲图地球逆时针自转,是北半球,a 的纬度是 20N;乙图地球顺时针自转,是南半球,b 的纬度是 30S;丙图地球顺时针地转,是南半球,c 的纬度是 90S;丁图地球逆时针自转,是北半球,d 的纬度是 70N。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应是纬度由高到低,是 cdba,D 正确,ABC 错误

24、,故选 D。【6 题详解】结合上一小题分析可知,图中 a 点的地理坐标为(20N,30E),b 点的地理坐标为(30S,0),c 点的地理坐标为南极点,d 点的地理坐标为(70N,90E)。线速度 a、b、d 三点相同,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A 错误;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23 时 56 分 46 秒,B 错误;在 a、c 两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 位于北半球,物体向右偏,c 位于南半球,物体向左偏,C 正确;图中四点中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长短均相同,D 错误。故选 C。【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海拔有关,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读中心点

25、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如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甲地的时间为()A.8 时B.9 时C.15 时D.16 时8.如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A.B.C.D.【答案】7.B8.B【解析】【7 题详解】据图可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二分日。图中昼夜的分界线为晨昏线,由于为北极俯视图,地球逆时针自转,故甲点左侧分界线经线为晨线,其地方时是 6:00,而甲在其偏东 45,故甲地方时比其早 3 小时,为 9:00,B 正确。【8 题详解】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河流偏向河道北侧,北岸附近河水流速快

26、,以侵蚀为主,南岸附近流速慢,以沉积为主,则南岸较缓,且应有堆积物。读图可知,B 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 B。【点睛】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9.下图为某极地俯视图,若一架飞机由图中地经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是北极上空的俯视图,中心点为北极点,由图中地经地飞往地,飞行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因此是向西飞行,地地位于赤道,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置偏北,故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 正确,AB

27、D 错误,故选 C。10.北京时间 8 月 19 日 15 时 40 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 8 月 18 日14 时 19 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则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A.8 月 18 日 2 时 19 分B.8 月 19 日 14 时 19 分C.8 月 18 日 23 时 19 分D.8 月 19 日 3 时 19 分【答案】D【解析】【详解】纽约时间为西五区的区时,客机起飞时为西五区 18 日 14 时 19 分,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二者相差13 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得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8 月 19 日 3

28、时 19 分,据此选 D。【点睛】计算两地的经度差:(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 X4 分钟每度(1 小时=15 度,1 度=4 分钟)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读图光照图(俯视图),图中 B、D 两点所在的纬线为极圈,箭头表示地

29、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图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A、B 两点均位于昏线上,都为 18:00 点B.该日为夏至日前后C.此刻,北京时间是 16:00 点D.B 点地方时为 12:00 点12.如图显示出地球运动特点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B.此刻,A、B 两点的太阳高度相等C.该日,B 点与 D 点的昼长相等D.A 点的自转角速度小于 B 点【答案】11.D12.D【解析】【11 题详解】读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说明该图是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因此 A 位于

30、昏线上,地方时为 18:00,B 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交点处,且 B 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12:00,A 错误。该日北极圈内以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冬至日,B 错误。图中 B 点为 45E 地方时为 12:00,算出 120E 即北京时间为 17:00,C 错误。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D 正确。故选 D。【12 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A 正确;此刻,AB 两点都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均为 0,B 正确;BD 两点都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且出现极夜,昼长为 0,C 正确;除南北极点外,

31、地球上所有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D 错误。根据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 D。【点睛】地球自转的速度规律: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其余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北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为 0。线速度的影响因素:纬度和海拔。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乙地比丙地先看到日出,纬度 75以内为极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甲地 4 小时之后日出,那么此刻乙地的地方时为()A.8 时B.6 时C.4 时D.2 时14.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15S,30E)B.(15N,30E)C.(15S,30W)D.(15N,30W)【答案】13.C14.C【解析】【

32、分析】【13 题详解】根据材料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乙地比丙地先看到日出”判断,乙位于丙东方。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乙、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乙所在的经度为 150W。甲地经纬度为(0,180),全年昼夜等长,日出时刻为 6 时,“甲地 4 小时之后日出”,4 小时之前甲地时刻为 2 时。乙地与甲地经度相差 30,比甲地早 2 小时,为 4 时,即甲地为 2 时,乙地为 4 时。选项 C 正确。故选 C。【14 题详解】根据材料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乙地比丙地先看到日出,纬度 75以内为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点在 15S,据此刻甲地为 2 时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地方时 12 时的 30W,选项 C 正确

33、。故选 C。【点睛】乙地比丙地先看到日出说明乙位于丙东方。据此可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小区楼房建设规划中,为满足采光需求,理论上需要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楼间距。下图示意 11 月 22 日济宁市某小区楼房正午日影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从每年 11 月 22 日开始,正午阳光照射不到北楼二层住宅,这种情况大约持续()A.1 个月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16.楼高相同情况下,下列四个城市中理论楼间距较济宁大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杭州【答案】15.B16.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5 题详解】该小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日

34、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从每年 11 月 22 日开始,正午阳光照射不到北楼二层住宅,可知在冬至日前有一个月时间照射不到二层,可推测出冬至日后也会有一个月时间照射不到二层,因此正午阳光照射不到北楼二层住宅这种情况大约持续 2 个月,B 正确。故选 B。【16 题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响越长,楼间距越大,四地相比只有北京比济宁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济宁小,楼间距较济宁大,C 正确。故选 C。【点睛】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

35、是()A.B.C.D.18.上图中所表示日期与其他三幅图不一致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7.B18.A【解析】【分析】【17 题详解】题意表明,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甲图、乙图、丁图为北极指向上的地球侧视图,地球自左向右自转,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昼,应为晨线,线上各地即将时入黑夜,应为昏线,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昼,应为晨线,线上各地即将斡进入黑夜,应为昏线,因此、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丙图为呈逆时针自转的俯视图,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昼,应为晨线,线上各地即将时入黑夜,应为昏线,因此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 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

36、选 B。【18 题详解】读图甲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夏至日,读图乙可知,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冬至日,读图丙可知,呈逆时针自转,中心极点为北极点,则图中显示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冬至日,读图丁可知,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图示日期应为冬至日。由此判断,图中所表示日期与其他三幅图不一致的是甲,A 符合题意,排除 BCD。故选 A。【点睛】春分日(3.21)和秋分日(9.23):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3.21)至秋分日(9.23):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长,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秋分日(9.23)至春分日(3.21):南半球

37、昼长于夜,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夏至日(6.22)至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缩短,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增长。冬至日(12.22)至夏至日(6.2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增长,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缩短。夏至日(6.22):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南半球夜长达到最长,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12.22):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北半球夜长达到最长,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晨昏线上地方时为 12 时的 P 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如示,读图

38、完成下面小题。19.该时间段是()A.12 月 22 日3 月 216 月 22 日B.3 月 21 日6 月 229 月 23 日C.6 月 22 日9 月 2312 月 22 日D.9 月 23 日12 月 223 月 21 日20.P 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A.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B.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C.各地气候的变化D.各地地方时的差异【答案】19.D20.B【解析】【分析】【19 题详解】晨昏线上地方时为 12 时的 P 点,则 P 点为 12 时经线、晨昏线的交点,也是晨昏圈与纬度圈的切点,P 点正午时太阳高度为 0,说明 P 点所在的纬线圈正好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知,图中

39、b 时刻北极圈(66.5N)正好出现极夜现象,应表示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图中 a、c 时刻北极点(90N)正好出现极夜现象,应为两分日,由于 a 时刻位于 b 时刻(冬至日)之前,c 时刻位于 b 时刻(冬至日)之后,因此 a 时刻应为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c 时刻应为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由此判断,图示时间段是 9 月 23 日12月 223 月 21 日,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20 题详解】P 点为晨昏圈与纬度圈的切点(出现极夜的),P 点的移动直接表示极地地区极夜范围的大小变化,这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也是地球公转运动导致的。水平运

40、动物体的偏移、各地地方时的差异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导致的,与 P 点的南北移动无关,排除 AD;各地气候的变化是地球较长时期的周期变化(全球变暖)和异常引起,与 P 点的南北移动关系不大,排除 C;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导致,与 P 点的南北移动密切相关,B 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日(3.21 左右)和秋分日(9.23左右),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22 左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22 左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秋分直射北半球;秋分春分直射南半球;夏至冬至直射点向南移动;冬至夏至直射点向北移动。下

41、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速度:PQMON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C.MO 为晨线 D.NO为晨线2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Q 点的地方时为 17:00B.N 地方时为 6:0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 5 日,则非阴影部分是 4 日D.再过 8 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答案】21.D22.D【解析】【21 题详解】读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因此,线速度M=N=Q=PO,A 错误;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河流左岸侵蚀严重,

42、B 错误;读图可知,图中 P 所在经线与晨昏线垂直,可能是 12 时或者 0 时所在经线。结合材料“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知,P 所在经线可以是 180或者 0 时所在经线,综上分析,P 点应在 0 时所在经线,Q点所在经线应为 180,晨昏线 MON 的右侧是夜半球,左侧是昼半球,判断出 NO 为晨线、MO 为昏线,C错误,D 正确。故选 D。【22 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 点地方时为 0:00,Q 点所在经线为 180经线,而 P、Q 相差 120,故 Q 点的地方时为 16:00,A 错误;从 P 点到 N 点的经度差大于 90,故 N 地地方时不是 6:00,B 错误

43、;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若阴影部分日期是 5 日,因 0 时所在经线向东为新的一天,则非阴影部分是 6 日,C 错误;图示时刻,再过 8 小时,Q 地 180地方时为 0:00,则全球处于同一日期,D 正确。故选 D。【点睛】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日界线为 180和 0 时所在经线。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值越大。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 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 时。下图示意河北省某地观察者于 6 月 22 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太阳视运动轨迹上的甲点和乙点相距45。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当

44、太阳位于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约为()A.14 时B.15 时C.17 时D.18 时24.与 6 月 22 日相比,该地 12 月 22 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会()A.更短,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B.更长,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高的位置C.长度相同,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D.长度相同,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高的位置【答案】23.B24.A【解析】【分析】【23 题详解】根据太阳视运动一周 360用时一天 24 小时,每小时移动 15,甲点和乙点相距 45,甲位于天穹顶为正午12 时,故乙为 15 时。B 正确。故选 B。【24 题详解】12 月 22 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太阳直射

45、南回归线,与 6 月 22 日相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与 6 月 22 日相比,12 月 22 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该地 12 月 22 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会更短,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A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组考查太阳的视运动图,重点考查学生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太阳运动方位与地方时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熟练掌握,题目整体较难。下图是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从成因看,花岗岩生成的位置位于()A.B.C.D.26.裸露在山脊上的花岗岩,其形成经历的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

46、升固结成岩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答案】25.A26.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25 题详解】从成因看,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岩层所形成的,生成的位置位于图中的处。答案选 A。【26 题详解】裸露在山脊上的花岗岩,其形成经历的过程首先要有岩浆的侵入作用,形成花岗岩,随着地壳的抬升,表层岩层受到风化剥蚀、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花岗岩出露地表。答案选 D。下图为某地区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关于上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B.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C.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2

47、8.关于图中 a、b、c、d 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a 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b 处的岩石致密坚硬C.c 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 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答案】27.D28.A【解析】【27 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断裂错位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前,故断层形成时间晚于地层,A 错;处为变质作用,处为岩浆活动,两者的内力作用不同,B 错;处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C 错;根据图中断层两侧同一岩层的位置关系,可判断出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D 正确。故选 D。【28 题详解】图中 a 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A 正确;b 处的岩石是喷出岩,多气孔,B 错误;

48、c 处是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固,不适宜建坝蓄水,C 错误;d 处为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属于流水侵蚀地貌,D 错误。故选 A。【点睛】向斜槽部、断层处可找水、打井等;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处常出现地下水出露成泉。向斜槽部可采煤矿、背斜处可找油、气:向斜部分的地下储存着煤矿,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图表示我国南方某山区,表示岩层由新到老(属于石灰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M 处的地质构造和 N 处的地形分别为()A.背斜;山顶B.向斜;山谷C.背

49、斜;山谷D.向斜;山顶30.计划在该区域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方案 N 与方案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处线路方案易受岩层不稳定,易出现地面沉降B.L 处线路方案极易受山体滑坡影响,不宜修建公路C.N 处线路方案地势较低,易受洪水影响D.L 处线路方案所在岩层较为坚固,化学溶蚀微弱。【答案】29.B30.C【解析】【分析】【29 题详解】读图分析,M 处岩层向下弯曲,可知为向斜构造;N 处地势比两侧低,可知为山谷,B 正确。故选 B。【30 题详解】读图分析,N 处位于背斜的顶部,岩层上拱,结构稳定,不易出现地面沉降,但 N 处线路位于山谷,地势较低,易受洪水影响,A 错误,C 正

50、确;L 线路位于向斜的一翼,岩层倾斜方向和坡向不一致,不易出现山体滑坡,B 错误;由材料可知,岩层为石灰岩,易受流水化学溶蚀,D 错误。故选 C。【点睛】地质构造的应用内蒙古东部的阿斯哈图分布着一片花岗岩石林,下图为“石林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1.与图中岩石成因有关的是()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32.花岗岩石林形成的地质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C.D.【答案】31.B32.C【解析】【31 题详解】材料显示图中岩石为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故 B 正确。故选 B。【32 题详解】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