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全一册学案打包14套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zip

举报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全一册学案打包14套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zip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全一册学案打包14套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zip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资源描述
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一节人口分布学习目标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表资料,描述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3树立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观点,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核心素养1运用世界人口分布的图表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明确世界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2结合实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了解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本节要点1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2一般而言,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地区,人口较为稠密。3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可能因为人文条件的不同,人口数量也会存在显著差异。知识点一世界的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_很不均匀_。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 90%的人口居住在_北半球_,尤其在_北纬 2060_地带。(2)从海拔来看:近 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_500_m 以下的低平地区。(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 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 200 km 以内的_沿海_地区。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_东亚_、南亚、欧洲西部和_北美东部_。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2023 年 3 月 26 日,世界人口时钟显示,全球人口总数超过 80.86 亿人。从大陆分布来看,亚洲人口总数约 46.42 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数的 59%;非洲人口总数约 13.52 亿人,欧洲人口总数约 7.45 亿人,北美洲人口总数约 6.03 亿人,南美洲人口总数约 4.42 亿人,大洋洲人口总数约 0.43 亿人。下图为世界人口(2014 年)的分布图。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地区及成因是什么?提示:主要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平原地带及沿海地区。成因:沿海降水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类活动,历史悠久。(2)图中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3)图中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地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地区(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归|纳|拓|展1.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分布规律具体内容原因中、低纬度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20N60N的中低纬度地区,其人口数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90%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近海岸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距海岸 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由于降水量的差别而相继出现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和荒漠植被。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不同,人口分布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多的地方人口密集平原规律世界上海拔 500 m 以下的低平地区,居住着全球 80%以上的人口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高山、高原地区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加上气候寒冷、风力大等不利因素,人口较稀疏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总体特征分布区原因东亚、南亚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人口密集区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区域性人口稀疏区南极洲大陆区自然条件恶劣纬度分布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海陆位置分布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地带性垂直分布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典|例|剖|析例题 1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A温带平原地区 B热带平原地区C高山高原地区 D寒带内陆地区(2)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D)A撒哈拉沙漠 B亚马孙平原C南极半岛 D湄公河三角洲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人口 50%以上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近 70%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由此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地区,故选 A。第(2)题,撒哈拉沙漠属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A 错误;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B 错误;南极半岛位于寒冷干燥的寒带气候区,不适合人类居住,C 错误;湄公河三角洲位于东南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D 正确。对点训练(2023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图示意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读图,据此完成(1)(2)题。(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南半球沿海地区C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D南半球平原地区(2)图中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B)A地纬度低,海拔高,人口稀少B地气候湿热,人口稀少C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D地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世界上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南半球人口稀少,故 A 正确,B、C、D 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地人口稠密,A 错误;地地处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B 正确;地地处印度,人口稠密,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C错误;地地处澳大利亚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 错误。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主梳理探新知1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_中、低纬度_地区。(2)地形因素:_平原_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3)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_供水_方便,具有交通、_水产养殖_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2人文因素(1)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时期人口主要分布在_农业发达_地区;工业社会时期人口向_城镇_聚集。(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_稠密_。(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_稠密_。(4)其他因素:_政治_、军事、_文化_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便开始有“谷仓”之美称。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与图示地区东部相比,影响嘉南平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说明原因。提示:地形、水源、农业等因素。原因:相对于东部地区,嘉南平原面积大,土地较广阔;河流多,水源充足;河流冲积土壤深厚,农业发达。(2)说明嘉南平原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提示: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阔,适合耕种;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产量升高;气候适宜;高雄为台湾南部的工业中心,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归|纳|拓|展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资料,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如下表所示: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原因案例地形平原和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低地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适宜人类的生存繁衍;而山地和高原海拔较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土层瘠薄、交通困难,尽管山区在自然资源赋存方面可能占有优势,但总体来说,这些地区的居住条件不如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气温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气候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既不像热带地区那么酷热,也不似寒带地区那么严寒,鲜明的季节更迭为人类开展多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使之成为适宜居住的地带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人类逐水而居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矿产资源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矿产的开采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鹤岗等2.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原因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活动方式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分布多交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政治、文化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等典|例|剖|析例题 2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 8 050.7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29,总人口较 2017 年末增加 21.4 万人,增长率为 2.7。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分布表。回答(1)(2)题。人口密度/(人/km2)7004007001004001010010 以下省级行政区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1)江苏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主要原因不包括(D)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2)影响西藏自治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A地形 B光照C水源 D矿产解析第(1)题,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因此人口密度大;江苏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商业贸易繁荣,因此人口密度大;江苏省产业规模大,需要的矿产资源量很大,但矿产资源储藏量有限,矿产资源紧张,因此矿产资源丰富不是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原因。第(2)题,读表可知,西藏人口密度在 10 人/km2以下,人口稀疏。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导致人口分布稀疏,因此影响西藏自治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条件具有明显优势;西藏地区冰川和地表径流等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西藏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总量也较丰富。对点训练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局部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B)A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C城市发展水平高 D工业发展较早(2)甲处只形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B)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少B自然环境条件较差C水稻种植业发达D自然条件优越(3)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B)A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轮廓和位置可判断甲处位于亚洲内部,乙处位于南亚,南亚形成人类大陆与其自然条件优越有关。第(2)题,甲处形成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口稀少;该地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自然环境条件较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第(3)题,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策略指导1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1)描述人口分布不均还是均匀。(2)描述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例如,从什么地方向什么地方递增(递减),或者哪些地方分布多、哪些地方分布少,或找到明显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3)极值区域。什么地方人口分布最多或分布集中,什么地方分布最少。(4)分布形状。分布呈点状、环状、线状还是面状等。一般来说,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呈面状;河流、海岸线、交通线附近人口分布呈线状;沙漠中城市多分布在绿洲上,人口分布呈点状。2人口密度示意图的判读技巧(1)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例如,“埃及人口密度示意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埃及,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人口的空间分布。(2)看数值。一般人口密度超过 100 人/km2的地方,属于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低于 25 人/km2的地方,属于人口稀少区。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在同一幅图上比较人口密度的差异,人口密度数值大的称为人口密集区,数值相对小的称为人口稀少区。(3)判特点。对照图例,比较不同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并归纳出人口分布的特点。例如,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4)析成因。通过地图分析人口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剖析,从影响人口分布因素的角度,综合分析并找出成因。考题展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秘鲁是世界矿产出口大国,矿产资源丰富且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山区。下图为秘鲁人口和矿产分布示意图。(1)描述秘鲁人口分布特点。(2)甲地区人口稀少,试分析原因。解析(1)从整体特点和地区差异两方面描述。(2)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经济发展水平低,因而人口稀少。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密集。(2)甲地区位于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雨林广布,开发难度大;地处内陆,对外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一、选择题下表是各大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据此完成 12 题。洲名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世界面积所占比例%48.726.919.438.526.844.230.1人口所占比例%54.947.345.151.362.894.350.31.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D)A欧洲 B北美洲C南美洲 D大洋洲2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B)A欧洲 B亚洲C南美洲 D大洋洲解析 本题中,“人口比重”越大,“人口数量”不一定越大。表格只给了人口比重,要判断人口数量的多少,还应结合各大洲总人口数量进行分析。对于其他类似有关“比重”和“数量”的试题,也需多加注意两者关系。第 1 题,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大洋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是 94.3%,为各大洲最高。所以,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大洋洲。故 D 项正确,A、B、C 项错误。第 2 题,亚洲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由于亚洲人口数量远高于其他各大洲,其居住于沿海的人口数量为各大洲最多,故 B 项正确,A、C、D 错误。下图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读图,据此完成 34 题。3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D)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4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B)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平均海拔低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地广人稀A BC D解析第 3 题,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大,低地不适宜居住,甲为非洲;欧洲海拔最低且纬度较高,适宜在低地居住,丙是欧洲,乙是亚洲,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有青藏高原,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低地,故选 D。第 4 题,大洋洲虽然热带面积较广,但平均海拔低,且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五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数据统计表。回答 56 题。省级行政区面积/(万/km2)人口总量/万人人口密度/(人/km2)上海市0.632 3013 629湖北省18.595 723308四川省48.58 041166甘肃省45.52 5575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62 181135.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密度(B)A南北差异大B东西差异大C与行政区面积呈正相关D与行政区人口数呈正相关6上海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省级行政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A人口总量 B气候C地形 D经济解析第 5 题,表中没有明确的有关北方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信息,无法反映出人口密度南北差异;上海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甘肃、新疆属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并且与上海相比,人口密度差异悬殊,说明我国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新疆面积大而人口密度小,故与行政区面积呈正相关的说法是错误的;四川人口数量最多,但人口密度却小于湖北、上海,故人口密度与行政区人口数呈正相关的说法是错误的。第 6 题,上海人口密度大于表中其他省级行政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上海经济发达,对人口的吸引力强;上海人口总量低于湖北和四川;上海与湖北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地形平坦,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平原也属于平坦的地形。读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分布越多)变化曲线图。回答 78 题。7图中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是(D)A BC D8据图分析,影响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A地形 B气候C河流 D土壤解析第 7 题,图中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低于 1,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大于 1 小于2,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大,平均为 3,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大于 4,其人口分布相对数最大,因此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是。第 8 题,读图可知,当地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少;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多。因此影响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二、综合题9(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在 1935 年就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此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地理学界称其为“胡焕庸线”。回答下列问题。(1)“胡焕庸线”东部和西部的人口分布有何差异?(2)该线东南部的山东省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什么?(3)新疆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该省级行政区域地广人稀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2)地形相对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开发历史较早。(3)新疆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地区。该省地广人稀的原因是气候干旱,多荒漠,交通不便。解析本题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题,读“胡焕庸线”图,结合材料可知此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结合左侧图例可知“胡焕庸线”东部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人口稀疏。第(2)题,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山东省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有:山东省主要的地形为平原和丘陵,地形相对平坦;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水陆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早,经济较为发达。第(3)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环境最大的特点为干旱,因此该省地广人稀的原因是气候干旱,多荒漠,交通不便。限制新疆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水源,人们往往逐水而居,因此新疆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地区。第三节人口容量第三节人口容量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2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含义及影响因素。3举例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核心素养1结合实例,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区别。2结合实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3了解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联系,进而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追求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的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本节要点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知识点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自主梳理探新知1概念在保证_资源_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_生态环境_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因素影响自然资源状况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_自然资源_“短板”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_扩大_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均消费水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_提高_而降低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材料一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地球上的人口发展而言,这一理论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材料二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 1 亿之内,到乾隆年间,人口增加到 3 亿。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材料三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国土总面积 378 000 km2,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且多火山、地震,可居住面积 110 000 km2,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 7.5 倍。日本资源极其匮乏。日本人口约 1.26 亿(2019 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 3 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 23 位。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假设各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木桶装的水代表资源环境承载力,那么该图揭示了什么道理?提示:揭示了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最短板”直接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2)在我国西北地区,短桶板代表什么资源?为什么?提示:水资源。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3)中国人若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乾隆年间的 3 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提示:可能会不断减少。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重要影响,呈负相关。(4)日本的资源严重匮乏,但日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为什么?提示:影响环境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不仅包括资源,还有其他因素,如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日本虽然资源短缺,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对外开放其程度较高。归|纳|拓|展1.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1)影响因素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等,这些因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因素相关性影响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正相关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自然资源越丰富,承载的人口越多;自然资源越贫乏,承载的人口越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科技水平越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人均消费水平越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经济越不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受教育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2)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2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由于假设条件不同,不同的人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不同的估计结果。观点估计依据主要论点乐观论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资源,解决种种难题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悲观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增长太快,资源利用速度加快,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世界人口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若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中间论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认为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 100 亿左右典|例|剖|析例题 1读图,回答(1)(2)题。(1)下列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D)环境质量 资源数量 科技发展水平 文化消费水平A BC D(2)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C)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的文化水平C资源状况D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资源数量和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环境质量和文化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所以符合题意。第(2)题,读图可知,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科技发展水平、资源、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境质量等,其中资源状况是首要因素,一个地区的资源总量越丰富,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对点训练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B)A矿产资源 B水资源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2)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C)A新疆 B湖北C山东 D广东(3)提高该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C)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跨流域调水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解析第(1)题,图示木桶代表水资源的木板最短,说明其数量最少,因此该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水资源。第(2)题,由图可知,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结合选项可知最可能是山东;新疆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不丰富;湖北和广东水资源丰富。第(3)题,大力开采地下水易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加快矿产资源开发会造成资源枯竭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扩大耕地面积并不符合发展实际;跨流域调水可增加本地区的水资源量,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知识点二人口合理容量自主梳理探新知1概念按照合理的_生活方式_,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最适宜_的人口数量。2意义Error!Error!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区域具体措施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_合理_的规模之内世界建立_公平的国际秩序_,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各国、各地区_因地制宜_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材料一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 1.23108 hm2,播种面积1.93108 hm2,粮食总产量 8.3108 t,若以人均 500 kg 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的人口为 16亿左右。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8 亿9 亿。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 7 亿之内。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两则材料中“16 亿”与“7 亿”的区别?提示:材料一中的“16 亿”指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是我国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材料二中的“7 亿”指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材料二说明,为满足人类更高级的需要,人口合理容量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为了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提示:人口合理容量减小。应提倡适度消费。归|纳|拓|展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表解如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大小关系某一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共同点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一定历史阶段,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方法技巧图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最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典|例|剖|析例题 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据此完成(1)(2)题。2050 年人口数量14 亿15 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 亿16 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 亿或 166 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 亿9 亿(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C)A15 亿16 亿 B15.1 亿或 16.6 亿C8 亿9 亿 D14 亿15 亿(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的是(D)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的人口政策解析第(1)题,读表格可知,14 亿15 亿是预测的 2050 年我国的人口数量,D 错误;15 亿16 亿、15.1 亿或 16.6 亿是根据不同标准预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A、B 错误;8 亿9亿是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即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C 正确。所以选 C。第(2)题,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A、B、C 正确,国家的人口政策不属于影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D 错误。本题选择不属于的影响因素,所以选 D。对点训练 读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1)(2)题。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km2)长江中下游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1)青海、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D)地势高、气候寒冷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资源丰富 土地生产潜力小A BC D(2)据研究分析,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其原因可能是(A)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西藏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自然灾害的增多A BC D解析第(1)题,青海、西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这里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所以环境承载力小,正确;自然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所以青海、西藏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这一项,错误。第(2)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西藏的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由于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所以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正确;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当地的资源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正确;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西藏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提高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错误;生态环境破坏,诱发的自然灾害增多,减少当地的资源总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正确。策略指导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曲线图的判读1人口数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模式图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人口数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友好程度由好到差为、。图中人口数始终低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故人类与环境关系最友好(协调);图中新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原资源环境承载力显著下降,这说明在人口增长过程中,环境受到破坏,故人类与环境关系最不友好;图中有一段时期人口数高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但资源环境承载力没有下降,故人类与环境关系较友好。2最佳人口规模图注:P、P为不同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1)最佳人口规模是指人口合理容量。图中横坐标为人口规模,纵坐标为生活质量,P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2)在特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口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经济发展。读图可知,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考题展示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2)题。(1)下列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B)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不断变大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 BC D(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依次是(A)A、B、C、D、解析第(1)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不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无限)变大,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第(2)题,在三种模式中,模式最好,因为人口数量没有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式最差,人口数量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一、选择题(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1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D)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图示区域环境承载力较低,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C)A矿产资源 B政府政策C水资源 D科学技术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均分布在河流沿岸。因南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所以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水资源分布及数量,D 对。故选 D。第 2 题,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自然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某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大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环境承载力较低,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水资源,C 对,A、B、D 错误。故选C。(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据此完成 34 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人)人口合理密度(人/km2)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30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B)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4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D)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解析第 3 题,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B 正确;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均属于人文因素,故 A、C、D 错误,故选 B。第 4 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最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故 D 正确;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10N50N 范围内,因此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均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故 A、B、C 错误,故选 D。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据此完成 56 题。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 16 亿人温饱型消费水平10 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 亿9 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富裕型消费水平7 亿之内5.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A BC D6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C)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解析第 5 题,分析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表示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示在不同消费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第 6 题,、数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 1 900 千米。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