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48332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25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漳州核电项目部 X 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开版)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盖章)2019 年 5 月环境保护部监制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 X 射线探伤项目建设单位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路 11 号项目建设地址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北侧的刺仔尾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 资(万元)93项目环保投 资(万元)13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14.0%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其它占地面积(m2)150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2、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区 使用区类 类其他/项目概况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漳州核电厂刺仔尾厂址位于福建省云霄县列屿镇刺仔尾,是福建省首个在项 目起始阶段就按照第三代 ACP100 核电技术论证的成熟沿海厂址。项目规划建设 6 台 ACP100 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 750 万千瓦,土建施工单位为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厂工程钢结构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射线检测作业(主要 是对焊缝的检查) ,为保证工程质量,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拟在漳州核 电厂生产临

3、建区建设 1 座曝光室,并购进 3 台 X 射线机,探伤作业分为两部分: 在曝光室内对制作的工程钢结构等开展固定探伤作业,在漳州核电厂现场工程钢结构制作、安装过程开展现场 X 射线探伤作业。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拟聘用 31 名已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1书的人员, 具体见附件 2 ,其中 12 名为专职辐射操作人员、 4 名辐射安全管理员,其他为管理、辅助等人员。1.2 项目建设内容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 X 射线探伤项目拟在漳州核电 厂生产临建区建设一间曝光室(位置见图 1.2.3),并购进 3 台 X 射线机, 射线设备具体参数如下:表 1.2.1 射线设备参数

4、射线机型号数量出射线束穿透力管电压管电流设备存放地址XXG-25052定向发射,锥形 线束(405)40mm 钢250kV5mA曝光室XXG-3505160mm 钢350kV5mA曝光室由 1 间曝光室、 1 间操作室、 1 间暗室、 1 间评片室和 1 间照片存储室组成,具体见图 1.2.4。项目 3 台 X 射线机根据作业需要分别在曝光室开展固定探伤、在核电厂内开展移动探伤。1.3 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 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修改部 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

5、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名录等国家辐射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切实做好该项目的环境保护 工作,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委托福建省环安检测评价有限公司对拟建项 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 3)。本次环评主要针对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 X 射线探伤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 法的公告等有关规定和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该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1.4 项目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 X 射线探伤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北侧的刺

6、仔尾,曝光室处于漳州核电厂一期生产临建区北侧,曝光室西侧和北侧为临建区道路、南侧为成品堆场、东侧为周转区,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见图 1.2.1、图 1.2.2、图 1.2.3。2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枚数类别活种动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 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种动类实际日最大 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 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 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

7、8871-2002)。7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 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 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工业 X 射线探伤机类2XXG-25052505工业探伤曝光室、核 电厂内定向、 便携式2工业 X 射线探伤机类1XXG-35053505工业探伤曝光室、核 电厂内定向、 便携式(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 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

8、 压(kV)最大靶电 流(A)中子强 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8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 态核素名称活 度月排放量年排放 总量排放口 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 和氮 氧化 物气体/少量少量/排放量极少, 经过稀释后, 对环境基本无影响废显影 液、 定影 液及液 体/少量少量/危废仓库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废旧 胶片固体/少量少量/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年排放总 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 或

9、Bq/m3 ) 和活度(Bq)。9表 评价依据法 规 文 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8 年 12 月 29 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05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2008 年 12 月 6 日起实施;(7)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环境保护

10、部令第 3 号, 2008 年 11 月 21 日发布施行;(8) 环境保护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二、对放射性同位素与 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作出修改”,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 47 号修订,2017 年 12 月 20 日起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8 年 4 月 28 日修正; (10)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2011 年 5 月 1日起实施;(11)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公告, 2017 年 12 月 5 日起实施;(12)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

11、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 号, 2006 年 9 月 26 日;(13)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闽环保辐射201310 号);(14) 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加强放射性废物(源) 收贮管理工作的通知,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2017 年 5 月 10 日。10技 术 标 准(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4)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

12、B18871-2002);(5)工业 X 射线探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6)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7)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 1993);(8)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Z/T144-2002); (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其 它(1)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与本项目相关资料;(2)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李德平、潘自强编, 原子能出版社,1987年;(3)技术咨询合同, 2018 年 1 月。11表 7 保护目标与

13、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本项目为新增使用 3 台 X 射线探伤机, 可分别在曝光室内固定探伤、核电厂 内移动探伤,运行过程中主要为电离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辐射环境保 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HJ 10.1-2016)的相关规定,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评价范围为:曝光室屏蔽墙体外周边 50m 范围,核电厂内以探伤设备为中心的 100m 范围内。保护目标按照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及项目的特殊性,确定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的 X 射线探伤机在曝光室内均为隔室操作、在核电厂内为移动式现场探伤,本项目周围环境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7.2.1。表 7.2.

14、1 项目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名称周围环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规模评价标准曝 光 室北墙外 30cm生产临建区内 道路偶尔经过的人员(公众人员)流动人群 (2人)电离辐射 防护与辐射 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南墙外 30cm操作室、暗室操作人员(职业人员)4 人西墙外 30cm生产临建区内 堆场偶尔经过的人员(公众人员)流动人群 (2人)东墙外 30cm操作室、暗室操作人员(职业人员)4 人说明: 屋面无人到达核电 厂内核电厂内为移动式现场探伤,无固定环境敏感目标;控制区外监督区内的探伤人员, 以及偶尔进入监督区的其他人员为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标准辐射环境评价标准 采用电离辐射防 护与

15、辐射源安全基 本标准 (GB18871-2002),包括职业照射、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X 射线探伤机工作场所 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控制标准采用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包括 X 射线探伤机控制区、监督区的划分。1、剂量限值与剂量约束值剂量限值分为有效剂量限值和对单个器官的当量剂量限值,根据本项目的情况,仅列出有效剂量限值。12(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B1.1 职业照射中 B1.1.1.1 条规定: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平均

16、),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 50mSv;B1.2 公众照射中 B1.2.1 规定:实践使公众中有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算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 1mSv;b)特殊情况下,如果 5 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 5mSv;综合考虑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使用射线装置的具体情况和将来发 展, 并为其他辐射设施和实践留有余地, 取年有效剂量限值的 1/4 作为职业人员的 年受照剂量约束值,即 5mSv/a;取公众年剂量限值的 1/4 作为公众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即 0.25mSv/a。(2)现场 X 探伤场所空气比

17、释动能率控制标准X 射线探伤机工作场所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控制标准采用工业 X 射线探伤放 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包括 X 射线探伤机控制区、监督区的划分。被 检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 15Sv/h 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 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 2.5Sv/h 的范围内划为监督区。(3)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本标准规定了工业 X 射线探伤室探伤、工业 X 射线 CT 探伤与工业 X 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 500kV 以下的工业 X 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 X 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的探伤工作。4 工业 X 射线探伤

18、室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4.1 防护安全要求4.1.1 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操作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尽量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4.1.2 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 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134.1.3X 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 100Sv/周,对公众不大于 5Sv/周;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 2.5Sv/h。4.1.4 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a)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

19、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 4.1.3;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 30cm 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 100Sv/h。4.1.5 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关闭 后 X 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 X 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 自动开始 X 射线照射。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应方便探伤室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探伤室。4.1.6 探伤室门口和内部应同时设有显示“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 提示装置。“预备”信号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 以确保探伤室内人员安全离开。 “预 备”信号和“照射”信号应

20、有明显的区别, 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 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4.1.7 照射状态指示装置应与 X 射线探伤装置联锁。4.1.8 探伤室内、外醒目位置处应有清晰的对“预备”和“照射”信号意义的说明。4.1.9 探伤室防护门上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4.1.10 探伤室内应安装紧急停机按钮或拉绳,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能立即停 止照射。按钮或拉绳的安装,应使人员处在探伤室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按钮或拉绳应当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4.1.11 探伤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排风管道外口避免朝向人员活动密集区。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 3 次。5 工业 X

21、射线现场探伤的防护要求5.1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分区设置要求5.1.1 探伤作业时,应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5.1.2 一般应将作业场所中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15Sv/h 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14如果每周实际开机时间明显不同于 7h,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按式(1)计算:K=100/t( 1)式中:K 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为微希沃特每小时(Sv/h);t 每周实际开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1005mSv 平均分配到每年 50 工作周的数值,即 100Sv/周。5.1.3 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 X 射线区”警告牌, 探伤作业人员在控制

22、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5.1.4 现场探伤作业工作过程中,控制区内不应同时进行其他工作。为了使控制区的范围尽量小, X 射线探伤机应用准直器, 视情况采用局部屏蔽措施(如铅板)。5.1.5 控制区的边界尽可能设定实体屏障,包括利用现有结构(如墙体)、临时屏障或临时拉起警戒线(绳)等。5.1.6 应将控制区边界外、作业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2.5Sv/h 的范围划为监 督区, 并在其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 必要时设专人警戒。5.1.7 现场探伤工作在多楼层的工厂或工地实施时,应防止现场探伤工作区上层或下层的人员通过楼梯进入控制区。5.1.8 探伤机控制

23、台应设置在合适位置或设有延时开机装置,以便尽可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15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监测内容监测内容为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厂拟建曝光室区域内的环境 X- 剂量率,监测点位详见图 8.1.1。2、监测仪器与规范监测仪器参数与规范见表 8.2.1,监测报告见附件 6。表 8.2.1 X- 射线剂量率监测仪器参数与规范仪器设备名称便携式 X- 剂量率仪仪器设备型号HD-2005管理编号ESE-C040检定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研究检定证书编号DYjl2018-9023有效期2019.12.17测量范围110-8Gy/h110-4Gy/h探测下限110-8Gy/h检测

24、依据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 199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评价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3、质量保证措施(1)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2)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 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3)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5)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经过校对、

25、校核, 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6)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及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4、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结果见表 8.4.1。16表 8.4.1 拟建曝光室环境 X- 剂量率水平监测结果序号监测位置X- 剂量率(10-8Gy/h)范围值平均值1项目东墙侧16.3 18.117.62项目南墙侧16.3 18.317.33项目西墙侧15.5 17.716.74项目北墙侧17.1 18.117.85项目中央点位17.121.018.8注:检测结果均未扣除宇宙射线响应。由表 8.4.1 可知,拟建曝光室所在地及周边环境 X- 剂量率水平在 0.155 0.210Sv/h(155210nGy/h)

26、之间, 平均值在 0.1670.188Sv/h(167188nGy/h) 之间,均处于漳州地区环境本底范围值内。(注:漳州地区原野辐射剂量率范围在 90.5363.3nGy/h 之间,来源于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1718图 8.1.1 监测点位示意图19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1、产品概述X 射线机是产生 X 射线的装置, 其主要由 X 射线管和 X 光机电源以及控制电 路等组成,而 X 射线管又由阴极灯丝和阳极靶以及真空玻璃管组成, X 射线机电 源又可分为高压电源和灯丝电源两部分,其中灯丝电源用于为灯丝加热,高压电 源的高压输出端分别夹在阴极灯丝和阳极靶两端,提供一

27、个高压电场使灯丝上活 跃的电子加速流向阳极靶, 形成一个高速的电子流, 轰击阳极靶面后, 99%转化为热量, 1%由于轫致辐射产生 X 射线。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使用的 X 射线探伤机型号为 XXG-2505 、 XXG-3505 ,均为风冷式定向探伤机。 XXG 型为定向陶瓷,其 X 射线管为波纹陶瓷管,使 X 射线发生器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抗震动性能更佳。图 9.1.1 项目使用 X 射线机照片示意图2 、工作原理X 射线探伤机通电时通过高压发生器、 X 光管产生电子束,电子束撞击阳极 靶,产生 X 射线。 X 射线探伤机可连续工作,根据工件厚度设定曝光时间。检测 时, 工件焊缝置

28、于该角度范围内, X 射线探伤机发出的 X 射线穿过被检测工件时, 由于工件内部缺陷的密度与母材的差别使得对 X 射线吸收不同, 穿过工件的 X 射 线就携带有工件内部形状及缺陷的信息。因而可以通过胶片上的影像亮度差异判断工件焊缝质量是否符合要求。XXG 型 X 射线探伤机的工作电流是固定的(为 5mA),工作电压连续可调,可以根据检测工件厚度进行选择设定,最大工作电压为 350kV。有用线束形状为20圆锥形,辐射角小于 40(即轴线与锥面夹角为 20),立体角为 4 的 3%。工作原理图见图 9.1.2。图 9.1.2 X 射线探伤的工作原理3、设备结构组成本探伤系统主要由控制器、 X 射线

29、发生器、电源电缆、连接电缆等附件组成。X 射线管示意图见图 9.1.3。1图 9.1.3 X 射线管示意图4、探伤操作流程曝光室将制作的钢结构件通过人工或其他运输设备运至曝光室内,将探伤机放置在 平台上,清理曝光室内人员,关闭防护门,确认曝光室内无人员滞留及防护门关闭好的情况下,实施探伤作业。核电厂接到核电厂钢结构件安装焊缝检测任务,安全监督部应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确认,如存在安全隐患或不适于检测作业,应及时要求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整改21将探伤物件运至曝光室内清理曝光室内人员,确 认无人时,关闭防护门设置出束参 数,出束前 声、光预警停止出射, 探伤结束X射线探伤机 出束出具报告工作 完成曝光后

30、的胶片在暗室进行显影等后处理显影废液、定影 废液、废胶片出具 报告X射线 完毕后方可进行检测作业。前定制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天数、曝光次数、所需胶片数量及其它需要注意 的事项。当计划确定后,由计划人员在现场施工范围内进行宣传通告。确保所有员工知道 X 射线的危害性,并在辐射工作期间自觉远离辐射工作区域。射线工作前安全员对辐射区域进行巡视、人员清场,待清场后迅速设置和固 定探伤机、划出控制区与监督区并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操作人员及安全员在整个射线工作过程中必须携带“个人辐射剂量仪”等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在划定监督区域后,布置胶片及曝光场景,进行电压、电流和曝光时间的参数设置,启动延时曝光按钮后人员

31、迅速撤离至警戒线外。曝光结束后关闭射线机, 对已曝光的胶片进行回收并布置下一次的曝光场景。根据探伤物件厚度选择合 适的探伤机,探伤机摆位评片 分析X射线少量臭氧、氮氧化物图 9.1.4 曝光室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任务承接、 前期准备制定探伤工作计 划、通知公告射线工作前现场准备X射线探伤机出束少量臭氧、氮氧化物工作 完成评片 分析曝光后的胶片在暗室 进行显影等后处理停止出射, 探伤结束显影废液、定影废液、废胶片图 9.1.5 核电厂内移动探伤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当天的射线工作完成后,已曝光的胶片在暗室进行洗片;进行评片工作,出具检测报告。22污染源项描述1、辐射污染源分析由 X 射线探伤机的工作原

32、理可知, 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X 射线探伤机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曝光状态)才会发出 X 射线。因此,在开机曝光期间, X 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2、非辐射污染源分析(1)X 射线工作状态时, 会产生电离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 但总体平均 浓度较低, 臭氧在排入空气 50 分钟后, 会自动分解为氧气, 对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影响。(2)X 射线探伤机在运行时无其它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产生。(3)项目洗片工作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全部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3、正常工况的污染途径X 射线探伤机在对工件进行照相的工况下, X 射线经透射、散射、漏射,对作业场所及周

33、围环境及人员产生的辐射影响。4、事故工况的污染途径X 射线探伤机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有 X 射线发出,断电后无射线。因此只 有在探伤机开机透照时,发生设备故障,导致探伤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接受意外的 X 射线外照射。23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项目安全设施1、控制区与监督区划分项目将 X 射线探伤机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监督区, 曝光室内固定探伤: 曝光室为控制区, 曝光室外 0.5m 范围内划为监督区;核电厂内移动探伤: 被检物 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 15Sv/h 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 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 释动能率大于 2.5Sv/h 的范围内划为监督区; 实行分区管理,避免人员误闯入

34、或误照。 曝光室控制区与监督区划分图见图 10.1.1。2、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1)辐射防护措施项目拟建的曝光室墙体及屋顶材料均采用混凝土, 具体屏蔽情况详见表10.1.1。表 10.1.1 曝光室污染防治措施情况一览表项目位置厚度材料曝 光 室北侧墙体墙厚 700mm混凝土,密度不低于 2.35t/m3西侧墙体墙厚 700mm混凝土,密度不低于 2.35t/m3东侧墙体墙厚 700mm混凝土,密度不低于 2.35t/m3南侧墙体墙厚 700mm混凝土,密度不低于 2.35t/m3顶棚顶棚厚 450mm混凝土,密度不低于 2.35t/m3迷道墙迷道墙体厚 700mm混凝土,密度不低于 2.35

35、t/m3迷道防护门门厚度 60mm防护门铅当量 25mmPb大防护门门厚度 200mm防护门铅当量 32mmPb(2)辐射安全措施曝光室内固定探伤拟采取以下辐射安全措施:曝光室、控制台设置监视和对讲设备。曝光室门口和内部同时设有显示“ 预备”和“ 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 装置,“预备”和“照射”信号有明显区别, 并与区域内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状态指示灯与 X 射线探伤装置设置联锁装置。曝光室设置门-机联锁装置,保证在门关闭后X 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立即停止 X 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自动开始 X 射线照射。曝光室内设置急停按钮,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能立即停止照射。急停按2

36、4钮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曝光室防护门上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曝光室内、外醒目位置处拟设置清晰的对“预备”和“照射”信号意义的说明。曝光室设计了通风系统,在屋面北侧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位置避开了有用 线束方向,排风口大小均为 37cm37cm,拟配备的排气扇排气能力为 2400m3/h , 能使曝光室有效换气次数 9.97 次/h 以上,满足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 117-2015)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操作时佩带个人剂量计, 并定期送检,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配备铅防护服、个人剂量报警器等辐射防护用品,拟配备辐射监测仪。核电厂内移动探伤拟采取以下辐射安全措施:对工作

37、场所实行分区管理,控制区边界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 X 射线区”,探伤作业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必要时设专人警戒。探伤机控制台设置在合适位置或设置延时开机装置,尽可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配备环境监测用 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警示标志牌和辐射安全警示笛。配备安全警示灯。配备辐射作业警戒隔离带。为每名操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报警器、个人辐射监测剂量计。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已制定了严格的 X 射线探伤机管理制度 (GC-HSE- 11(076-HZZ-JY) 探伤作业安全管理 )和安保措施, X 射线 机存放在公司的曝光室,射线主机及控制台分开存放,且是断电存放。曝光室在 下班后,由

38、安全员专人锁门保管钥匙;控制台的钥匙由安全员专人保管,工作前由安全员指定方能借出,并签署“射线装置使用登记 ”。三废的治理(1)放射性污染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其主要放射性污染因子为 X 射线对公众及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外照射。运行期均没有放射性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25物产生。设备正常工作下,X 射线经透、反射对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对检测工作人员及周边公众形成放射性外照射。(2)非放射性污染本项目使用 X 射线探伤,采用射线照相,经显影液显影后再经定影液定影后 成像。此过程将产生废显影液、定影液及废旧胶片,均属危险废物。废显影液、定影液用塑料桶收集、废旧胶片用塑料袋收集,最终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X 射线探伤机运行过程中,因射线与空气相互作用会产生少量的臭氧及氮氧 化物, 但总体平均浓度较低, 臭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 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这部分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6图例: 控制区 监督区图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