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电湛江外罗风电项目二期环评报告书.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39985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952 大小:1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风电项目二期环评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2页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风电项目二期环评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风电项目二期环评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粤电湛江外罗风电项目二期环评报告书.docx(9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环评证甲字第 1812 号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 年 2 月目 录1 总论 11.1 评价任务由来11.2 编制依据21.3 评价目的和内容61.4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71.5 环境保护目标101.6 环境评价标准141.7 评价方法和时段201.8 评价工作重点201.9 评价工作程序212 工程概况 232.1 项目概况232.2 工程方案242.3 工程施工32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522.5 一期工程回顾分析563 工程分析 593.1 产污环节分析593.2 工程各阶段污染环境影响分析603.3 工程各

2、阶段环境影响因子723.4 工程各阶段主要评价内容744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754.1 自然环境概况754.2 社会环境概况974.3 海洋资源和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概况98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155.1 水文动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155.2 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46I5.3 海水水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585.4 海洋沉积物环境调查与评价1775.5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835.6 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现状调查与评价2275.7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515.8 鸟类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2565.9 中华白海豚、江豚现状调查264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

3、价 2686.1 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686.2 地形地貌与冲淤影响预测与评价3056.3 海水水质影响预测与评价3116.4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3236.5 海洋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影响分析3246.6 水下噪声及电磁环境影响评价3406.7 对鸟类影响分析3506.8 对其他海域生态敏感目标影响分析3546.9 其他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577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3627.1 风险事故识别3627.2 通航环境风险分析3627.3 溢油事故风险分析3827.4 其他环境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措施4158 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4278.1 清洁生产分析4278.2 海域污

4、染防治措施4298.3 海洋生态保护措施4328.4 鸟类及陆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建议4358.5 总量控制分析436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40II9.1 环保投资4409.2 经济效益4419.3 环境损益4419.4 环境经济损益综合分析与评价44210 海洋工程环境可行性44410.1 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分析44410.2 项目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45410.3 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46111 工程生态用海方案分析46911.1 用海布局优化46911.2 污染物排放与控制47011.3 生态保护与补偿47111.4 跟踪监测与监测能力建设47112 环境管

5、理与监测47212.1 环境管理47212.2 环境保护管理建议47512.3 环境监测计划47512.4 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及监督实施47912.5 环保验收清单48013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48213.1 工程分析48213.2 环境现状评价48313.3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48813.4 环境事故风险49213.5 清洁生产与污染对策措施49313.6 公众参与结论49313.7 结论与建议494III附录附录 12017 年春季海洋生物调查名录附录 22016 年秋季海洋生物调查名录附录 3红树林植物调查名录附录 4项目及周边地区鸟类分布名录及保护状况附录 5项目及周边地区 2

6、018 年鸟类调查现状附件附件 1 委托书附件 2 关于下达我省 2018 年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粤发改能新函20176702 号)附件 3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场项目二期海底电缆路由专家审查意见和会议纪要附件 4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通航安全影响分析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5 关于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220kV 陆上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附件 6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鸟类调查与评价专题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水下噪声及电磁环境对海洋生物影响专题研究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8 数模率定验证结果附件 9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

7、清单附件 10 专家复核意见附图附图 1 工程地理位置图附图 2 工程平面布置图附图 3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IV附图 4 工程区域海洋功能区划图附图 5 一期工程平面布置图V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评价任务由来近年来, 在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价格不断走高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多重 压力下, 世界各国都把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放到了重要位置。在众多可再生能 源中,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 具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电对于调节能源结构, 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非

8、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了到203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国家把积极发展新能 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是广东省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的迫切要求, 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 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广东省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中非水可再 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比重达到7%(目前的占比只有2%),必须加快发展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广东省具有发展海上风电的资源优势, 海上风电是最具规模化开发 前景的领域, 广东省要提高非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必须大力发 展海上风电。目前广东省正在编制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并将海上风电开发

9、布局 纳入了规划之中, 广东省政府专门召开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协调会, 部署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工作,这些将有利于促进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修编成果, 规划到2020年底, 建成投产海上风 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粤东、粤西和珠三角海域各有1-2个海上风电项目投产并 网。到2025年底, 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规模300万千瓦,初步形成海上风电规 模化开发格局。到2030年底,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约800万千瓦,形成规 模化沿海风电带; 海上风电产业成为广东省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之一。根据 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 上风

10、电项目二期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下海村东面海域, 场址最近端距离外罗 陆岸13km,最远端距离陆岸20km。场址用海面积32km2 ,水深019m之间, 本期 工程拟布置37台5.5MW风机,装机容量为203.5MW。海上设置一台升压站,220KV海缆于徐闻县锦和镇下海村一片自然砂质岸段登陆。1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 境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的规定, 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 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11、广东粤电曲界风 力发电有限公司委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项 目前期申报及核准工作,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 对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接受委 托后, 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收集工程资料和海域自然、生态环境监测调查资 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有关技术规范以及评审会专家评审意见要求, 于 2018 年 12 月编制完成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由于本项目大型设备、施工物资直接从生产厂商码头通过外罗渔港运至施工 现场, 运维码头拟租用外罗渔港, 本项目将不再新建码头

12、, 陆域集控中心已编报 相应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因此本报告不包含码头及陆域集控中心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6.11.7);(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8);(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

13、促进法(2012.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10.4);2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12);(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10);(13)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6475 号;(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 561 号;(1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国发198534 号;(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7.9.1;(17) 国家能源局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394 号;(18)

14、 关于国际海事组织73/78 防污公约1995 年修正案(附则 V)生效的通知,交通部;(1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 2000.12.20;(20)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200539号;(21) 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2012.11);(22)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国家环护总局, 19998 号;(23)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国务院, 2012.3.3;(24)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 ,2016.9;(2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发200424 号

15、;(26)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 2017 年 6 月修订;(2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 167 号, 2011.1;(28)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农业部, 1995.5.29;(2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 2004.6.26;(30)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工程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77 号;(31)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国家海洋局, 2004.3.1;(3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 2006.1.8。3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2.2 规程、规范和导则(1)海上风电工程环境

16、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海洋局, 2014.4.17);(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4(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地面水环境(HJ/T2.3- 1993);声环境(HJ2.4-2009);生态影响(HJ 19-201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10)环境影响

17、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11)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12)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2007);(13)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 2002年);(14)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海洋出版社, 1986);(15)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2007)。1.2.3 国际公约(1)国际防止废物和其它物质倾倒污染海洋公约,联合国;(2)经 1978 年议定书修正的 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73/78),国际海事组织;(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

18、定,1981.3.3;(4)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6.10.20;(5)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82 年 3 月 12日议定书修订;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6)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6.5,签订于里约热内卢。1.2.4 规划区划(1)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5);(2)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 年);(3)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4)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修编) (2018.4);(5)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19、 年)(2012.11);(6)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1999.7);(7)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 (2017.9);(8)湛江港总体规划(2012.5)。1.2.5 其他依据(1)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开展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国能新能2012129号);(2)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6,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3)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工程规划报告, 2012.10,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4)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工程区及周边海域中华白海豚、江豚的调查与保护对策,南京师范大学;(5)广东粤电湛江外罗

20、海上风电项目水域生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报告(秋季), 201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6)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水域生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报告(春季), 2017.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7)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鸟类现状调查及评价报告,2017.6,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上风电场鸟类调查专题报告,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2018.9;5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9)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工程附近海域红树林生态现状监测,2014.1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10

21、)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2018.5,广州中洋航海技术研究所;(11)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水下噪声及电磁环境对海洋生物影响专题研究报告, 2018.10,厦门大学;(12) 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8.4,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13)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场项目二期海底电缆路由选择依据说明材料, 2018.6,广州三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中心;(14)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报告, 2012.7,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1.3 评价目的和内容1.3.1 评价目的海洋

2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 将工程建设对环境造 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为原则, 对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质量现状 进行调查、监测与分析, 评价拟建项目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 通过工程分析, 查 清污染源及其排出危害周围环境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方式、排放强度, 分 析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预测和评价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范围和程度, 评价拟建项目对岸形、水深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域流场、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海洋生物、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资源产生的影响。根据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切实可靠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将本工程 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23、, 达到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 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全面地评价该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为该项目的环境 保护工程设计及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为工程开发项目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管理与决策根据。6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3.2 评价内容根据项目及其周围环境的特点, 本次环评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分析、工程海 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工程建设对海洋水文动力、地形地貌与冲淤、海水 水质与沉积物环境、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水下声环境和电磁环境以及对鸟类资 源的影响预测评价、环境事故风险分析、清洁生产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工程环境可行性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4、等内容。1.4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1.4.1 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为海上风电项目, 主要包括海上风电机组、海底电缆和海上升压站等 工程内容。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规范中评价等级判定标准, 本工程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203.5MW, 海底电缆长度大于 20km 小于 100km,工程所在海域环境敏感, 因此,海上风电 机组工程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和海洋生态评价等级为 1 级,沉积物环境评价 等级为 2 级;海底电缆工程水质环境和海洋生态评价等级为 1 级,水文动力环境 和沉积物环境评价等级为 2 级,见表 1.4- 1。本工程占海面积超过 50h

25、m2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评价等级为 1 级,见表 1.4-2。根据上述单项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 水文动力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水质环境、海洋生态评价等级为 1级,沉积物环境评价等级为 2 级。本工程建设 220kV 海上升压站一座,海上升压站为户内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 3 级。本工程运行期内不产生废气, 仅施工期内会产生船舶废气和施工扬尘,因此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本项目主体工程位于海上,项目建设前后基本无声环境敏感目标受到影响,因此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7广东粤电湛江外罗

26、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行期均存在船 舶事故溢油风险, 燃油泄漏风险, 涉及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且工程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和脆弱,因此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表 1.4- 1 海洋水文动力、水质、沉积物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工程所在海域和 生态环境类型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水文 动力 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岸边火力电站、潮汐电站、波浪发电、温差发电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大型(100MW)生态环境敏感区1121其他海域2222海上和海底电(光) 缆等工程长度 100km20km生态环境敏感区2121其他

27、海域3232表 1.4-2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评价等级工程类型1海上风电项目所有工程类型总占海面积超过 50104m2 以上的。表 1.4-3 项目评价等级汇总表序号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水文动力环境12水质环境13沉积物环境24海洋生态15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16电磁辐射37大气环境38声环境39环境风险11.4.2 评价范围1.4.2.1 海域(1)水文动力与海洋水质根据海洋工程环评导则, 本项目水文动力环境评价范围为一个潮周期内水质 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 海洋水质评价范围则为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悬浮扩散与污染影响范围。考虑本工程海域潮流特性及可能的海洋水质环境

28、影响8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范围,确定水文动力与海洋水质评价范围为风电场场址及海底电缆所在向外延伸15km 所包含的海域。(2)生态环境与水下噪声根据生态环境评价导则,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 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考虑本工程 生态环境不利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悬浮扩散等, 因此海洋生态评价范围同海洋水质评价范围。(3)电磁环境电磁环境评价范围为升压站站界外及电缆两侧边缘各外延 40m 范围。综上确定本工程海域评价范围为风电场场址周围、电缆所在向外延伸 15km所包含的海域。工程海域评价范围见图 1.4- 1,

29、评价范围角点坐标见表 1.4-4。表 1.4-4 评价范围角点经纬度坐标序号经度(E)纬度(N)A11028.982023.502B11048.902023.502C11048.902046.188D11023.282046.1889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 1.4- 1 评价范围图1.4.2.2 环境风险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为风机及海缆路由占用海域周围 30km 范围内海域。1.5 环境保护目标1.5.1 环境功能区保护目标为使工程建设对工程海域及周边海域环境功能不造成明显影响, 提出以下环境功能区保护目标:(1)生态环境工程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滩涂养殖、渔业资源)

30、 不因本工程建设而发生明显恶化。工程海域及周围鸟类种群、种类数量、迁徙条件及其栖息生境等不因本工程建设而发生明显变化。(2)自然环境10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控制工程建设对工程海域水文动力、地形冲淤环境的影响, 工程海域海水水质、沉积物环境质量不因本工程建设而恶化,满足相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3)海域开发利用控制工程建设对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协调本工程用海与海域开发利用规划的关系。1.5.2 环境敏感目标1.5.2.1 海域环境敏感目标本工程场址位于湛江市徐闻县新寮岛及外罗以东的近海区域, 根据相关资料 及现场调查,工程附近海域环境敏感目标主要包括海域生物资源

31、(渔业资源)、海洋保护区、航道等,见表 1.5- 1,具体分布见附图 3。表 1.5- 1 工程附近海域环境敏感目标序号环境敏感目标相对位置概况影响因素类型名称1海域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新寮岛增殖区登陆点西北约5.0km 处,风电场区域西侧约 12.0km现为增养殖悬浮泥沙、 水下噪声2外罗滩涂养殖区登陆点西北约6.2km 处,风电场区域西侧约 15.3km现为养殖3新寮岛滩涂养殖区登陆点西北约9.3km 处,风电场区域西侧约 15.2km现为养殖4开放式养殖区北侧, 最近处距风 电场区域约 1.39km开放式养殖5陆上养殖区登陆点南北两侧沿 岸各 1.5km 范围主要为虾塘6徐闻外罗人工鱼礁

32、 区风电场区域南侧约 6.0km 处在建7中华白海豚、江豚工程海域周边8红树林登陆点西北侧约4.8km 处,风电场区域西侧约 13.2km秋茄、白骨壤、桐花 树等9航道外沙航道风电场东侧 4.0km 处现为航道水动力、泥 沙冲淤、通11序号环境敏感目标相对位置概况影响因素航安全类型名称10北沙航道风电场北侧 3.6km 处现为航道11外罗航道220kV 海缆穿越, 风电场西侧约7.8km现为航道12保护区北莉口海洋生态系 统保护区(湛江国家 级红树林保护区北 莉口片区和徐闻县级圆尾鲎自然保护区)登陆点西北侧约4.8km 处;风电场区域西侧约 13.2km现有红树林;东至:1102802 西至:

33、1101750 南至:203345 北至:204535悬浮泥沙、 海水水质、 海洋生态、 水下噪声13徐闻大黄鱼幼鱼资 源保护区风电场南侧约 11.6km 处保护大黄鱼幼鱼及 其生境14无居民岛拦船沙风电场西侧约7.7km,220kV 电缆南侧约 3.3km尚无开发利用活动水动力、泥 沙冲淤15白母沙风电场西侧约15km,220kV 电缆北侧约 4.3km多为陆上海水养殖16生态红线前山重要砂质岸线及邻近海域限制类红线区登陆点南侧约10km,风电场区域南侧约 9.8km面积 92.66m2 ,海岸线长度 17.99km,生态保护目标为沙滩、自然岸线及海洋生态环境悬浮泥沙、 海水水质、 水下噪声

34、17徐闻南部重要渔业 海域限制类红线区登陆点东南侧约13.5km,风电场区域南侧约 8.0km面积 1332.84m2 ,生态保护目标为渔业资源及海洋生态环境18外罗港- 白沙尾砂质 岸线220kV 电缆登陆区 所在岸线生态保护目标为自 然岸线及潮滩海缆登陆施 工1.5.2.2 环境风险敏感目标本工程建设涉及的环境风险敏感目标见表 1.5-2。表 1.5-2 环境风险敏感目标序号环境敏感目标相对位置概况影响因 素类型名称1海域生 物资源硇洲南人工鱼礁区风电场区域西北侧约 20km 处已建溢油风 险事故12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序号环境敏感目标相对位置概况影响因 素类

35、型名称2保护区东里海洋保护区风电场区域西北侧 33km 处东至:1102658 西至:1102407 南至:204959 北至:205131 3硇洲岛南海洋保护 区风电场北侧约 20.0km 处东至:1103506 西至:1103043 南至:204702 北至:204959 4后海岛北海保护区/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市级自然保护区风电场西北侧 20km 处东至:1102859 西至:1102559 南至:204359 北至:204600 13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6 环境评价标准1.6.1 环境质量标准(1)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

36、11-2020 年),本工程主体位于雷州湾农 渔业区, 评价范围内涉及北莉口海洋保护区、后海岛北海洋保护区、硇洲岛南海 洋保护区、新寮岛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罗斗沙旅游休闲娱乐区、外罗水道矿产与 能源区等,见图 1.6- 1 。北莉口海洋保护区、雷州湾农渔业区海水水质目标为第 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新寮岛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基本功能未利用前, 执行海水水质二类标准,工程建设期间及建设完成后,执行海水水质三类标准。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在北莉口海洋保护区、雷 州湾农渔业区海洋沉积物执行为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 新寮岛工业与城镇用海 区基本功能未利用前, 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

37、准, 工程建设期间及建设完成后,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二类标准。双壳类海洋生物质量采用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进行评价,非双 壳类海洋生物体内污染物质(除石油烃外) 含量评价标准采用全国海岸和海涂 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规定的生物质量标准, 石油烃含量的评价标准采用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中规定的生物质量标准。14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 1.6- 1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15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1.6- 1 海水水质标准 单位: mg/L(pH 除外)污染物名称标准类别一类二类三类四类pH7.88.

38、57.88.56.88.86.88.8DO6543COD2345BOD51345非离子氨(以 N 计)0.020无机氮(以 N 计)0.20.30.40.5活性磷酸盐(以 P 计)0.0150.0300.0300.045SS(人为增加量)1010100150石油类0.050.050.300.50铜0.0050.0100.050铅0.0010.0050.0100.050锌0.0200.0500.100.50镉0.0010.0050.010汞0.000050.00020.0005砷0.0200.0300.050总铬0.050.100.200.50硫化物(以 S 计)0.020.050.100.25

39、表 1.6-2 渔业水质标准 单位: mg/L(pH 除外)编 号项目标准值1pH 值海水 7.08.52DO连续 24h 中, 16h 以上必须大于 5,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 33BOD55,冰封期34汞0.00055镉0.0056铜0.017锌0.18石油类0.059硫化物0.2表 1.6-3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单位: mg/L(pH 除外)项目标准值一类二类三类汞(10-6)0.20.51.0镉(10-6)0.501.505.00铅(10-6)60.0130.0250.0铜(10-6)35.0100.0200.0锌(10-6)150.0300.0600.0铬(10-6)80.0150.0270.0砷(10-6)20.065.093.016项目标准值一类二类三类硫化物(10-6)300.0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