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之道课件教学资料.ppt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6460030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大学之道课件教学资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学大学之道课件教学资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大学之道课件教学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大学之道课件教学资料.ppt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大 学学 之之 道道礼记礼记 “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孙中山孙中山 1.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2.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理解“三纲三纲”“”“八目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 关联。关联。3.3.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大学本出礼记。礼

2、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1.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

3、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资料汇编。文学常识 2.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

4、,为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大学中庸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把它们编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四书”,并被,并被确立确立“四书之首四书之首”。文学常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5、,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大学之道,在

6、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止于至善。注释:注释: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明:动词,彰明。明: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明德:美好的德行。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亲民:亲近爱抚民众。止:至,到。止:至,到。译文:大学的宗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

7、先后,则近道矣。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知止而后有注释: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至善”境界,则志向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坚定不移。静:心不妄动。静:心不妄动。安:性情安和。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详。虑:思虑精详。得:处事合宜。得:处事合宜。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

8、物的先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了。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欲齐其家者,先

9、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本。注释:注释: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关系和谐,家业繁荣。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致

10、其知:获得知识。致其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庶人:普通百姓。庶人:普通百姓。壹是:一律,一概。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本:本源、根本。译文:译文: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

11、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

12、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第二段重点写了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八目”,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哪些内容?“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不自欺。“正心正心”:就是教人防

13、止个人情感的偏向。: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修身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八条目”的中枢地的中枢地位。位。“齐家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治国”和和“平天下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八目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14、身”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人。“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纲三纲”“”“八目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诸人”(1)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

15、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首先要要求自己。(2)它体现了儒家注重内向用功、律己)它体现了儒家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日常

16、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怎样实现怎样实现“三纲三纲”“”“八目八目”的目标?的目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知”、“止止”、“定定”、“静静”、“安安”、“虑虑”、“得得”,是实现,是实现“三三纲纲”、“八目八目”的七个步骤。的七个步骤。大学之道大学之道穷理:穷究事物之理,追求真理。穷理:穷究事物之理,追求真理。正心:内心光明豁达,公正无私。正心:内心光明豁达,公正无私。修身:修养身心。修身:修养身心。治人:治人之身,治人之心。治人:治人之身,

17、治人之心。文化常识:古代学制文化常识:古代学制 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穷

18、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孟子尽心上),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尽心上),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

19、、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补充:礼记的价值影响补充:礼记的价值影响礼记中的许多篇章,是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范。礼记中的许多篇章,

20、是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范。礼记的许多章节,高扬仁爱、正义、爱国、反对不义之政礼记的许多章节,高扬仁爱、正义、爱国、反对不义之政等进步思想,影响深远。等进步思想,影响深远。书中大量记载了包括称谓、辞令、服饰、家教、尊老、丧祭、书中大量记载了包括称谓、辞令、服饰、家教、尊老、丧祭、教化、礼俗等在内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教化、礼俗等在内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对于读古书,传承中华文明,是难得的文化宝库。有方面,对于读古书,传承中华文明,是难得的文化宝库。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礼记在曹魏时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礼记在曹魏时期升格为期

21、升格为经经,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五经五经之一,取代了仪之一,取代了仪礼的地位礼的地位;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并列,被尊为四书四书之一。之一。在儒家在儒家十三经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礼记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其弟子子游以答问的形式提出了著名礼运中,孔子与其弟子子游以答问的形式提出了著名的的大同大同社会理想,并进而说明社会理想,并进而说明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特征,是大同社会的特征,而礼制则是而礼制则是

22、小康小康社会的纲纪,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建设。社会的纲纪,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建设。礼记许多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儒家礼乐文化礼记许多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儒家礼乐文化和和的精神及其重要的精神及其重要意义。礼记意义。礼记儒行明确提出儒行明确提出:礼之以和为贵。礼之以和为贵。这种这种贵和贵和的价值取向有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当代许多大学从礼记中,借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校训。如河南大中国当代许多大学从礼记中,借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校训。如河南大学校训为学校训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训为,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23、东,东南大学校训为南大学校训为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复旦大学校训为,复旦大学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等,这些等,这些校训影响着大学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校训影响着大学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礼记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家庭结礼记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家庭结构状况,并且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形成的独构状况,并且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家庭伦理规范,指导着当代伦理道德。具特色的家庭伦理规范,指导着当代伦理道德

24、。礼记礼记乐记中乐记中中和中和的美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它主要从音乐的美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它主要从音乐的本质和作用来使人们的心理和精神达到平和,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的本质和作用来使人们的心理和精神达到平和,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自然之间和谐共存。钱理群先生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个人利益。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课所学加以阐释。我认同。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

25、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之后,又具体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这“八目”,由推究事物的原理依次扩展,到处理家族关系,最终到“天下平”,即承担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反观当下一些学校的教育,急功近利,过度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技能的培养,而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才出现了清华学子向狗熊泼硫酸、复旦学子给室友投毒这些由极度自私引发的令人发指的案件。而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责任意识、缺失家国情怀。在大学这类传统典籍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令其承担社会责任。这对当下一些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轻视道德培养的学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鼓励青年学生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强调构建个人的道德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只以个人利益为唯一的考量。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