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22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48646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5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2022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襄阳市2022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2022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2022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襄阳市2022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一)本试卷共24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种嗜热好氧杆菌,能从中提取到耐热的 DNA 聚合酶。它还长有许多“触角”,“触角”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利用阳光来维持生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是该菌与水绵的重要区别B嗜热好氧杆菌细胞内没有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C该菌能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微生物D耐热的DNA聚合酶有利于该菌在高温条件下完成DNA复制2豆制品营养丰富,其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

2、相似,同时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及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等,却不含胆固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氮元素,根瘤菌寄生于其体内是其适应性的表现B胆固醇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豆制品中的铁被人体吸收后可用于成熟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D若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缺乏大量元素磷,将影响生物膜、H、ATP等结构或物质的合成3酶的活性中心是指直接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部位,它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与底物结合的部分称为结合中心;促进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的部分称为催化中心。下列有关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结合中心决定酶的专一性B酶的高效性

3、与酶的催化中心有关C低温条件下,酶的催化中心结构不变,而结合中心结构发生了改变DpH过高或过低可能会破坏酶的结合中心和催化中心的结构4. 细胞周期的调控需要一系列蛋白的参与,其中的两类关键蛋白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和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DKs),cyclins在细胞中的浓度会发生周期性变化,CDKs是一种对关键酶及相关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进行磷酸化的酶。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CDKs处于失活状态,CDKs须与cyclins结合才能行使功能,在G2期二者结合形成一种化合物MPF,能够促进细胞进入分裂期。据此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DKs直接作用使细胞周期中的关键酶磷酸化以激活

4、酶的活性B细胞周期蛋白的周期性降解是启动或维持细胞周期的关键C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D在细胞分裂末期,有活性的MPF越来越少5正反交实验是遗传学中探究基因遗传方式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必须利用正交和反交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可行方案是()A对于基因型为AaBb的某植物,欲探究其雌雄配子产生的种类及比例B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欲探究其基因是否只在X染色体上C某植物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欲探究其基因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D人类视网膜炎是一种遗传病,欲探究其基因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6转化是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组成细胞的DNA,而使其自身基因组成和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下

5、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DNA均可使对方转化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并使其具有荚膜C给小鼠注入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混合物后,R型细菌会被转化并导致小鼠死亡D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加S型细菌的DNA比加入等量DNA和蛋白质混合物的转化效率要高7已知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分别是由HAT(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HDAC(去乙酰化转移酶)催化的,组蛋白的乙酰化促进转录,而去乙酰化则抑制转录。染色质上的组蛋白被乙酰化后成为活性染色质、去乙酰化后成为非活性染色质,如图。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

6、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不属于可逆反应BHDAC复合物使组蛋白去乙酰化伴随着对基因转录的抑制C激活因子、抑制因子可能改变了组蛋白的空间结构D活性染色质更便于D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81966年,科学家提出了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片段后再进行连接(如图1)。为验证假说,进行如下实验:用标记T4噬菌体,在培养噬菌体的不同时刻,分离出噬菌体DNA并加热使其变性,再进行密度和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60秒相比,120秒

7、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BDNA的半不连续复制保证了DNA的两条链能够同时作为模板进行复制C该实验可用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代替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标记DNAD若以DNA连接酶缺陷的噬菌体为材料,则图2中的曲线峰值将右移9染色体拷贝数目变异(CNV)是人类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覆盖的染色体范围广,可引起人群中巨大的遗传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性状。正常人的基因成对存在,即2份拷贝,若出现1或0拷贝即为缺失,大于2份拷贝即为重复,在拷贝过程中还会出现倒位、易位等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CNV的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一定出现变化B发生CNV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会出现

8、联会现象C染色体片段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通常不会改变“拷贝”的数量D若某DNA分子复制时在基因中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碱基对,则属于CNV中的重复10某种兰花细长的花距底部分泌花蜜,主要由采蜜蛾类为其传粉。多年后发现,在某地其传粉者从采蜜蛾类逐渐转变为采油蜂类。进一步研究发现,花距中花蜜大量减少,而二乙酸甘油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有所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B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有关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能与传粉动物变换有关C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是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D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在相互影响下不断进化和发展,

9、体现了共同进化11神经中枢的抑制机制有3种模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模式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B模式中,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兴奋、抑制C模式中,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兴奋由传向D屈肘反射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12研究发现,睡眠主要依靠脑部多个脑区产生的胞外腺苷来调节,胞外腺苷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促进睡眠。咖啡、茶、可乐等饮料中均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腺苷类似物,能与受体结合,但并不引起胞外腺苷相应的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动物激素类似,胞外腺苷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灭活或重吸收B胞外腺苷与受

10、体结合后可能引起突触后膜上Cl内流C咖啡因与胞外腺苷受体结合,减少了胞外腺苷与受体结合产生的睡眠效应,缓解了睡意D过多摄入咖啡因就会引起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而超负荷工作,对健康不利13人类血型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RhD蛋白,分为Rh阳性(Rh)和Rh阴性(Rh)。RhD蛋白由基因D控制合成。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D的天然抗体,但Rh的人接受Rh人的血液后会产生抗体。当Rh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时,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者RhD蛋白可以通过破损的胎盘进入母体并产生抗体。如果此抗体进入胎儿的循环系统,会造成新生儿溶血,甚至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输血之前,不仅要检验ABO血型

11、,还要对RhD蛋白进行检测B当母亲与胎儿基因型相同时,胎儿不会发生红细胞溶血;当母亲与胎儿基因型不同时,胎儿不一定会发生红细胞溶血C当母亲和胎儿的RhD蛋白不相容时,第一胎生产时一般不会发生明显溶血症状,第二胎出现溶血症状的概率大大增加D若一位Rh的母亲第一胎生了一个Rh的孩子,产后立即注射清除抗体的药剂,第二胎胎儿不会发生红细胞溶血14下图为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诱导的生长和细胞壁酸化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或推测合理的是()A图甲中随着IAA浓度的增加,曲线表示的长度不断增加B中性缓冲液可能抑制生长素的作用,酸性缓冲液可能引起生长加快C图乙bc段表明生长素促进生长,cd段表明生长素抑制生长D在生长

12、素作用下,细胞膜外排H+促进细胞壁酸化,有利于细胞分裂15高强度的森林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该林地及其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下图是发生高强度火灾后的某地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烧后的黑色物质会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土壤表面增温,但不会改变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B火灾后土壤中植物甲的繁殖体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C图中优势物种高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说明该地正在向森林群落演替D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可以提高了生

13、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6矿山开发后留下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经生态修复,这些矿山的“疤痕”可变成焕然新生的景观。在生态修复中,矿坑岩壁的绿化是最大的难题,如图为矿山岩壁绿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岩壁绿化中设置的种植穴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B经改造过的矿坑生物群落发生的变化属于初生演替C矿坑绿化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和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在增加D垂吊植物、攀援植物、灌木的不同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17将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胰岛素、定量的抗胰岛素抗体与待检测的血液混合,待检测血液中的胰岛素就会与带标记胰岛素竞争,与抗胰岛素抗体结合;再将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出来,检测其放射性强度。下列

14、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来标记胰岛素B该方法应用的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C利用该方法可以诊断糖尿病患者病因是否是胰岛素分泌不足D“抗原抗体”复合物放射性越强,说明待测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越高18科学家提取光合细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复合物M和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复合物N,与人工脂双层膜构建重组囊泡,进行实验并得出如下表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囊泡类型囊泡内溶液pH囊泡外溶液pH囊泡外溶液ATP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甲M人工脂双层膜不变不变无无乙N人工脂双层膜不变不变不变不变无无丙MN人工脂双层膜不变不变无有丁人工脂双层膜不变不变不变不变无无注:4组囊泡

15、均置于富含ADP和Pi的溶液中,囊泡内外溶液pH均为7,“”和“”表示下降和上升,数量表示变化幅度。AM为H载体,运输H的能量来自光能BM能接受光能,且具有ATP合酶的功能C乙组和丙组对比,说明N能接受光能D丙组中ATP合成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囊泡内H的内流19双层平板法是一种利用底层和上层均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噬菌体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先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是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是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看见由于噬菌体侵染周围细

16、菌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形成的空斑即噬菌斑。通常一个噬菌斑来自原液中的一个噬菌体。根据噬菌斑的数目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作为选择培养基选择出噬菌体的宿主细胞B加入混合液后,使用灭菌后的涂布器将混合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C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因此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D双层平板法获得的噬菌斑易发生上下重叠现象20. 自然界中很少出现蓝色的花,天然蓝色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花瓣细胞液泡中花青素在碱性条件下显蓝色。我国科学家利用链霉菌的靛蓝合成酶基因(idgS)及其激活基因(sfp)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如下图),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白玫瑰

17、中,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稳定显色的靛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获得蓝色玫瑰的方案中无需转入能调控液泡pH的基因B将sfp基因插入Ti质粒时使用的限制酶是PmeI和BamHICsfp和idgS基因具有各自的启动子,表达是相互独立进行的D农杆菌可将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白玫瑰染色体DNA上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60分。21(14分)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植株最后长出的、位于最上部的叶片称为旗叶(如图甲所示),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有更多的类囊体堆叠,对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注:RuBP羧化酶和SBP酶(景天庚酮糖-1,7-磷酸酶)是旗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

18、(1)在旗叶的叶肉细胞中存在着如图乙所示的代谢过程。下列关于图中的物质与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多选)ARuBP羧化酶可以催化E物质的还原过程BCO2浓度可以影响过程中RuBP羧化酶和SBP酶的活性C小麦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以参与糖类、脂质等其他有机物的合成D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消耗水分不产生水分研究发现,RuBP羧化酶还可催化C5与O2反应产生乙醇酸,乙醇酸中75%的碳又重新生成CO2和C3,即光呼吸过程。该过程_(填“降低”“促进”或“不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同时使细胞内O2/C O2的值降低,有利于生物适应_(填“高氧低碳”或“低氧高碳”)的环境。 (2)为指导田间管理和育种,科研人员

19、对某品种的小麦旗叶在不同时期的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数值代表相关性,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越大。时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灌浆末期气孔导度0. 300. 370. 700. 630. 350. 11胞间CO2浓度0. 330. 330. 600. 570. 300. 22叶绿素含量0. 220. 270. 330. 340. 480. 45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旗叶气孔导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_期。若在此时期干旱导致气孔开放程度下降,籽粒产量会明显降低,有效的增产干预措施是_。根据以上研究

20、结果,在小麦的品种选育中,针对灌浆后期和末期,应优先选择进行培育旗叶_(填“叶绿素含量高”“水分含量多”“气孔导度大”或“胞间CO2浓度高”)的品种。(3)在植物体内,制造或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欲研究小麦旗叶与籽粒的“源”“库”关系,请写出简单的研究思路:_。22(14分)科研人员发现中性粒细胞对癌症的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1)细胞中与癌变相关的_等基因突变,会引发细胞癌变。造成癌细胞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细胞表面变化是_。(2)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除了能吞噬细菌发挥_功能外,其分泌的E酶通过作用于跨膜蛋白CD95的羧基端(C端)

21、,诱导癌细胞DNA损伤,杀伤癌细胞。CD95的C端位于细胞内,据此推测:E酶须进入细胞内才能杀伤癌细胞。为验证该推测,有人用胞吞抑制剂处理癌细胞,检测E酶是否入胞,请评价并改进该实验方案。_。(3)科研人员在图1所示接瘤小鼠的某些肿瘤内注射一定量E酶(注射的E酶无法运输到非注射瘤),检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和CD8+细胞(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相对数量,结果如图2。 请根据图2结果补充E酶抑癌的新机制_。 从下列表格中选择能证明新机制的实验材料及对应的实验结果。_实验材料实验结果、去除CD8+细胞的接瘤小鼠、敲低E酶胞吞受体的接瘤小鼠、正常接瘤小鼠A注射瘤重量差值:实验组小鼠小于对照组B注射瘤重量差值

22、: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几乎相同C非注射瘤重量差值:实验组小鼠小于对照组D非注射瘤重量差值: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几乎相同23(16分)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引种,后入侵到农田等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其快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_。(2)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某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生长产生影响),研究者利用其鲜叶浸提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结果如图1。由图1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不同,依据是_。(3)研究者推测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是植物入侵的原因。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条件,将

23、对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比较。实验步骤如下:在不同氮素浓度下,用上述供体植物和小麦各10株共培养,30天后与相同氮素浓度下单独培养的小麦比较干重,计算生物干扰率。移出各培养箱中的植物,将培养液调至实验初始时的氮素浓度水平,移入_,30天后比较干重,计算化感作用干扰率。资源竞争干扰率这一指标反映本地化感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小麦竞争氮素资源从而对小麦生长情况产生的影响,则资源竞争干扰率=_。基于图2实验结果,有人认为不能证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入侵优势,你是否支持上述观点,并阐明理由_。(4)硝化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氧化为植物根系能够利用的。在低氮土壤环境下,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分

24、泌物能够促进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闸述加拿大一枝黄花成功人侵的原因_。24(16分)大豆原产中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大豆为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两性花,自然下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研究者在大豆突变体库中筛选出纯合突变体甲,并对其展开研究。突变体甲表现为叶皱缩型,如下图。(1)以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为亲本,进行正反交获得F1。采用特异性引物对两亲本基因组DNA 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F1植株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结果判断,110中_是杂交成功获得的F1植株;推测F1中

25、出现其它植株的最可能原因是_。F1自交收获F2,发现突变型124株、野生型380株,说明突变体甲叶型突变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2)研究发现突变体甲是7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预测该缺失范围内有6个基因(记为基因16)最有可能与甲的叶皱缩有关,而这6个基因在8号染色体上均有功能类似的基因(记为基因16)。为确定基因16中与甲的叶皱缩直接相关的基因,研究者从野生型_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获得cDNA作为PCR模板,根据上述基因设计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发现只扩增出基因14,以及基因1、3、5、6,故锁定基因_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后命名为基因P和基因Q。(3)研究者将同为叶皱缩表型的突变体

26、乙与突变体甲杂交,子代均表现为叶皱缩,说明突变体乙与突变体甲的突变位点是_(相同/不同)的。进一步对突变体乙的基因测序,发现仅有基因Q发生突变。为确定基因Q的功能,将该基因转入_的大豆中,若发现_,则可证实基因Q与叶片正常发育直接相关。(4)研究发现基因Q与大豆叶表皮角质层的发育过程有关,角质层具有保水、抵抗病菌和昆虫侵袭等作用。请预期该研究的应用价值:_。生物参考答案1-10 BDCAD ADDCC11-20 BADBA ADACB21(14分,每空2分)(1) ABD 降低 高氧低碳(2) 灌浆前 合理灌溉 叶绿素含量高(3) 阻断旗叶有机物的输出,检测籽粒产量的变化(或阻断籽粒有机物的输

27、入,检测旗叶光合速率的变化,或给旗叶提供14CO2,检测籽粒中含14C的有机物的比例)22(14分)(1)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分)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1分)(2)(非特异性)免疫/免疫防卫(2分) 方案存在两处缺陷。应补充一组未用胞吞抑制剂处理的癌细胞作为对照。应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癌细胞的杀伤率(可多答DNA损伤)(4分)(3)答案1:E酶通过提高CD8+细胞数量,抑制肿瘤(注射瘤和非注射瘤)生长(2分) I (2分)和AC(2分) 或 答案2: E酶通过提高CD8+细胞数量,抑制非注射瘤的生长(2分) I (2分)和BC(2分)23(16分)(1)第一营养级(1分)(2)不同浓度的鲜

28、叶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幼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成正相关(2分);对绿豆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分)(3) 与A步骤实验初始时生长状况相同的10株小麦(2分) 生物干扰率-化感作用干扰率(2分) 不支持(1分)。各种氮素浓度水平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小麦的生物干扰率、化感作用干扰率以及资源竞争干扰率均高于本地植物(2分)(4)加拿大一枝黄花分泌的化感物质抑制植物生长(2分);通过促进硝化细菌繁殖,提高土壤中氮素含量,增强其资源竞争优势(2分)24(16分,每空2分)(1)3、4、7、9 亲本发生自交 (2)叶片 2、4 (3)相同 基因Q突变(突变体乙)转基因的突变体叶表型恢复为野生型 (4)对培育抗旱、抗病虫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