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43970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31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pptx(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回顾复习回顾复习回顾复习回顾复习1.1.写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写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2.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三种类型和三大部门。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三种类型和三大部门。1.1.写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写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2.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三种类型和三大部门。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三种类型和三大部门。特点:特点: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的经营方式;地主阶级的土地制度;地主阶级的土地制度;精耕细作的耕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作技术。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家庭手工业经济;家庭手工业经济;民营

2、手工业经济;民营手工业经济;官营手官营手工业经济。工业经济。三大部门:三大部门:纺织业;纺织业;冶铸业;冶铸业;陶瓷业。陶瓷业。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第第5

3、5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第第5 5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知识再学习知识再学习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一)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刀耕火种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的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用石犁翻土播种石器锄耕石器锄耕 商周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主要工具仍是耒耜耒耜和石锄和石锄、石犁、石犁铁犁牛耕铁犁牛耕(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铁农具和

4、牛耕出现并推广(2)汉代汉代:出现两牛牵引的出现两牛牵引的耦犁耦犁。汉朝以后。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普及)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普及)(3)唐代唐代:出现出现曲辕犁,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中国传统步犁基本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奠定了精耕细作的基础。定型,奠定了精耕细作的基础。)影响影响积极积极:耕作技术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局限局限:以以小农户个体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经营为主,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命性的发展。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

5、作方式(二)(二)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1.1.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时期时期土地制度土地制度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氏族集体所有制氏族集体所有制土地公有土地公有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商周)(商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井田制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战国以来)(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地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自耕农所有制自耕农所有制1.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2.2.井田制(商周)井田制(商周)(1)(1)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一

6、切土地归国王所有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奴隶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土土地国有地国有制度制度)(2)(2)国王层层分封土地国王层层分封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受封者世代享用,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转让与买卖。不得转让与买卖。(3)(3)庶民和奴隶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集体耕种,劳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劳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3.3.封建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出现)(1)(1)原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是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战争频繁加速其形成。战争频繁加速其形成。(2)(2)形成形成:春秋时期春

7、秋时期,鲁国等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鲁国等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以以法律的形式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私有制。(3)弊端弊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原因:根本原因原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兼并农民土地。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兼并农民土地。危害:危害:自耕农破产,生产秩序破坏自耕农破产,生产秩序破坏;加剧社会矛盾,社会动加剧社会矛盾,社会动荡不安荡不安;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影响国家赋税收入;租佃关系普遍化。租佃关

8、系普遍化。(3)弊端弊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封建统治者是如何抑制土地兼并的?封建统治者是如何抑制土地兼并的?抑制措施: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政府实行均田制;明朝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取赋税。均田制定义:均田制定义: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基本的土地制度。这这一一

9、制度初期对制度初期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作用。但随着国家掌控的土地越来越少,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但随着国家掌控的土地越来越少,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一一条鞭条鞭法法”是是明代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万历九年(1581)(1581)推广到全国。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新法规定:把把各州县的田赋、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

10、缴纳缴纳,大大简化税制大大简化税制,方,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标志着赋税由实物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思考:小农经济思考: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是什么?的局限性是什么?封闭性封闭性分散性分散性脆弱性脆弱性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落后性落后性生产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生产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性发展易受天灾、苛政、土地兼并的影响易受天灾、苛政、土地兼并的影响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的土

11、地制度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的土地制度2.2.贫者无立锥之地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土地制度)(1)(1)主要土地制度主要土地制度商周时代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了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北魏到唐前期北魏到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实行均田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2)(2)土地兼并及影响土地兼并及影响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宋代以后尤其宋代以后尤其严重。严重。土地私有制是造成土地兼并的

12、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安。使使“平均平均”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的土地制度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的土地制度(三)(三)沉重的赋税和徭役沉重的赋税和徭役(1)(1)赋税名目繁多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2)(2)农户缴纳的赋税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3)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是古代王

13、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多至农民无法忍受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以致引发社会动乱。(四)(四)水利事业的进步水利事业的进步(1)(1)水利文献水利文献:主要有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河渠书沟洫志等。等。(2)(2)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李冰主持的都江堰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水利工程的典范。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基本解除了水患。(3)(3)灌溉

14、工具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高转筒车。宋代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出现了风力水车。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注重水利兴修、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注重水利兴修、生产经验积累、生产工具革新等)生产经验积累、生产工具革新等)(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1.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2.2.经营方式经营方式:以以家庭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男耕女织,自给自自给自足足。3

15、3.耕作技术:精耕细作耕作技术: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小农户个体经营。4 4.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以以种植业种植业为主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家畜饲养业为辅。5 5.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所有制形式:实行以实行以地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私有制。(六)促进(六)促进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1)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提高。(2)(2)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等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等,具有生产积极性。具有生产积极性。(3)(3)为了求得生存为了求得生存,精耕细作。精耕细作。(4)(4)政府重农政策。兴修水利工程政府重农政策。兴修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李冰兴

16、建都战国时期李冰兴建都江堰、江堰、郑国建郑国渠郑国建郑国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等。灌溉工具、东汉王景治理黄河等。灌溉工具:隋唐时北方立井水车、隋唐时北方立井水车、南方高南方高转筒车转筒车;宋代水转翻车宋代水转翻车;明明清风力水车清风力水车;等。等。(七)(七)阻碍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1)农民经营规模小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条件简陋。(2)(2)封建剥削严重。封建剥削严重。(3)(3)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八)(八)评价小农经济的作用评价小农经济的作用(1)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

17、建社会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生产的基本模式的基本模式;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是封建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2)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但但自自然经济的然经济的牢固存在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原因。结论要语结论要语辨一辨一辨辨 1.1.西周时期西周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18、。()2.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3.3.小农经济不等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不等于自然经济,仅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仅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4.“4.“自给自足自给自足”中中“足足”是指是指“富足富足”。()5.5.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点。()6.6.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指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指地主土地私有制。()

19、旁栏边角旁栏边角练一练练一练 1.1.阅读必修第二册第阅读必修第二册第9 9页页“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这首诗说明古代农民的生这首诗说明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如何活境况如何?2.2.阅读必修第二册第阅读必修第二册第1010页课文页课文,随着土地的集中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结合所学知识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田庄生产经说明田庄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营活动的特点。3.3.成都平原之所以被称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之所以被称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天府之国”,”,主要与哪主要与哪一水

20、利工程有关一水利工程有关?谁主持修建的谁主持修建的?生活状况:生活状况:农民辛勤劳动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获得丰收却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特点:特点:分工明确分工明确;自给自足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是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者:李冰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者:李冰。重难点解析重难点解析1.1.小农经济的形成因素及特点小农经济的形成因素及特点形成因素:形成因素:铁铁犁牛耕的出现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封建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男耕女织;负担沉重的赋税徭负担沉重的赋税徭役役;土

21、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具有脆弱性具有脆弱性2.2.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1)(1)分散性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的分散个体经营。一家一户的分散个体经营。(2)(2)封闭性封闭性: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男耕女织,除盐铁外除盐铁外,一一般不外求。般不外求。(3)(3)自足性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自自给自足。给自足。(4)(4)脆弱性脆弱性:由于规模小由于规模小,水平低水平低,因此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因此

22、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5)(5)落后性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很难扩大再生产。大再生产。3.3.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因素 有利因素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农民自身的因素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生产积极性高;努力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封建政府的扶持封建政府的扶持:采取重农政策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注意减轻农

23、民负担,扶持小扶持小农经济农经济不利因素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由于自耕农生产规模小和条件简陋由于自耕农生产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练习题练习题材料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材料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

24、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这种井田之外开垦的私田垦成为可能。这种井田之外开垦的私田,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上劳动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导致公田日益衰败。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 1)根据材料一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及影响概括指出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及影响。答案:答案:原因原因:铁农具、牛耕的使用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私田开垦数量的增加。私田开垦数量的增加

25、。影响影响: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小农经济的产生。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小农经济的产生。材料二明中叶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二明中叶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土地收益明显上升使土地收益明显上升,刺激了贵族、缙绅刺激了贵族、缙绅地主对土地、财富的贪婪追求。政治腐败在客观上推动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地主对土地、财富的贪婪追求。政治腐败在客观上推动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而且也享有全国土地的处置权而且也享有全国土地的处置权,与皇帝关系密切与皇帝关系密切的贵胄、勋戚百官自然最有条件从皇帝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的贵胄、勋戚百官自然最有条件从皇帝手

26、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推动明中叶贵族、从而推动明中叶贵族、缙绅地主经济蓬勃发展。缙绅地主经济蓬勃发展。(2 2)根据材料二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土地兼并的原因。概括明朝土地兼并的原因。答案:答案:原因原因: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治腐败的助推政治腐败的助推;君主专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特权阶层的推波助澜等。特权阶层的推波助澜等。4.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制 井田制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逐渐瓦解春秋时期逐渐瓦解屯田制

27、屯田制(曹魏时期曹魏时期)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均田制均田制(北魏北魏到唐朝前期到唐朝前期)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5.5.唯物史观唯物史观

28、全面理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特征全面理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特征(1)(1)发展发展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是历史的进步。它是封建社会以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进步。它是封建社会以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地主私有制、自耕农私有制、以及君主私有制等多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地主私有制、自耕农私有制、以及君主私有制等多种形式种形式,其中地主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其中地主私有制占主导地位。(2)(2)特征特征:土地属于个人所有以及允许土地买卖是土地私有制的两大特征。土地属

29、于个人所有以及允许土地买卖是土地私有制的两大特征。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地主土地所有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地主土地所有制日益膨胀制日益膨胀,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日益萎缩是其发展的规律。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日益萎缩是其发展的规律。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20211.(2021全国全国卷卷2525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郡名郡名西汉末西汉末东汉东汉中期中期代郡代郡(今河北、山西间今河北、山西间)56 77156 77120 12320 123太原太原(今属山西今属山

30、西)169 863169 86330 90230 902南阳南阳(今河南南部及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 316359 316528 551528 551汝南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 587461 587404 448404 448豫章豫章(今属江西今属江西)67 46267 462406 496406 496零陵零陵(今湖南、广西间今湖南、广西间)21 09221 092212 284212 284据上表可知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在此期间()A.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

31、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个体农耕经济衰退解析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从材料信息看,豫章、零陵等长江以南地区的民户数急剧增长豫章、零陵等长江以南地区的民户数急剧增长,这说明在此期间长江以南地区经这说明在此期间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济发展迅速,故选故选A A项。项。材料没有体现豪强大族势力的盛衰材料没有体现豪强大族势力的盛衰,排除排除B B项项;汉代中原地区经济依然比江南地汉代中原地区经济依然比江南地区发达区发达,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北差距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北差距,排除排除C C项项;材料不能说明小农经济衰退材料不能说明小农经济衰退,排除

32、排除D D项。项。2.(20222.(2022全国全国卷卷2626手工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宋朝海外贸易中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在宋朝()A.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生产资料B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来源D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手工业生产较为发

33、达解析解析 根据根据“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可知宋可知宋代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手工业品代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手工业品,因此说明宋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因此说明宋朝时期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较为发达,D,D项正确项正确;进口商品多为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奢侈进口商品多为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奢侈品品,并不是基本生产资料并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排除排除A A项项;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排除排除B B项项;材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外贸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不能说明外贸成为国家税

34、收的主要来源,排除排除C C项。项。D D 3.(20233.(2023河南洛阳新高三摸底河南洛阳新高三摸底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铁铁农具开始使用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秦汉以来秦汉以来,创造了犁壁创造了犁壁,从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唐朝前期,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 ()A.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 B.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

35、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C.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D D.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解析解析:由材料可知由材料可知,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后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后,在耕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改在耕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改进进,增加了犁壁、制成了曲辕犁增加了犁壁、制成了曲辕犁,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进步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进步,故选故选B B项项;材料中材料中没有南北方农业生产的比较没有南北方农业生产的比较,排除排除A A项项;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确立了精耕细作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确立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排除排除C C项项;“;“彻

36、底摆脱彻底摆脱”表述过于绝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排除D D项。项。B B 4.(4.(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下表为唐宋时期我国部分省份兴修水利情况的统计表下表为唐宋时期我国部分省份兴修水利情况的统计表(单位单位:个个),),据此可知据此可知()朝朝代代陕陕西西河河南南山山西西河河北北甘甘肃肃四四川川江江苏苏安安徽徽浙浙江江江江西西福福建建广广东东湖湖北北湖湖南南云云南南唐唐32321111323224244 41515181812124444202029294 47 71 1五代五代 4 41 11 11 14 42 2北宋北宋 12127 7252520201 143437 78686

37、1818454516164 45 5南宋南宋 4 44 474749 91851853636636324241414A.A.唐宋时期水利技术不断唐宋时期水利技术不断提高提高 B B.宋代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宋代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C.唐朝政府重农政策十分唐朝政府重农政策十分突出突出 D D.宋代南方的农业发展迅速宋代南方的农业发展迅速解析解析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宋代南方的水利工程数量明显较多宋代南方的水利工程数量明显较多,说明宋代南方的农业发说明宋代南方的农业发展迅速展迅速,故选故选D D项项;材料只能看出唐宋时期水利工程的数量材料只能看出唐宋时期水利工程的数量,无法看出水利技术的高低无法看出水利技术的高低,排排除除A A项项;宋代南方水利工程数量明显多于北方宋代南方水利工程数量明显多于北方,表明南方农业发展迅速表明南方农业发展迅速,但不能直接说明但不能直接说明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排除排除B B项项;重农政策在中国古代一直延续重农政策在中国古代一直延续,从表格中看不出唐朝重从表格中看不出唐朝重农政策的突出农政策的突出,排除排除C C项。项。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