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卷(八)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629788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押题卷(八)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押题卷(八)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押题卷(八)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押题卷(八)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押题卷(八)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是历年中考各必考的内容之一。考查内容:教材外文言文语段的阅读,选文简短,文章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近几年来,中考对该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1.题型基本固定,3道题,一般客观题、主观题交替出现。2.考查的范围,多考语境中对文言知识运运用及文章内容理解进行考查。3.考查知识点基本固定,词义辨别,语句断句,人物形象概括分析。以下六大考点基本涵盖历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一、划分句子节奏 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

2、不能停顿。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

3、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技巧五: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二、实词解释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

4、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二题中“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道”的意思。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上面二题中“以供岁赋”的“赋”的意义推断,大家可以把“赋”组成几个词语,从中做选择:赋税、诗词歌赋、天赋通过筛选,不难找到“赋税”这个意思。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

5、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地方”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理解为“脸色”。三、虚词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技巧二:代入检验法各地中考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同学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

6、以推断出其在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技巧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同学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时就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某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四、句子翻译 技巧一:从宏观上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并要对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语、修辞和语法,都准确把握。技巧二:从微观上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词类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实词,都要准确把握。

7、技巧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 “达” “雅”文言句子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译,不漏译,不错译;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五、内容理解与概况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

8、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第四步:综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六、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步: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第二步:通读原文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第三步:分析原文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

9、;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速记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补充:概括分析人物言行类题,其解题方法与分析人物形象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分析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品行品质为切入点,围绕着这一切入点在原文中找出体现人物此品行的具体事例,最后对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茅阁记元结唐代己巳中,平昌孟公镇湖南,将二岁矣。以威惠理戎旅,以简易肃州县,刑政之下,则无挠人。故居方多闲,时与宾客,尝欲因高引望,以抒远怀。偶爱古木数株,垂覆城下,遂作

10、茅阁,荫其清阴。长风寥寥,入我轩楹,扇和爽气,满于阁中。世传衡阳,暑湿郁蒸,休息于此,何为不然?今天下之人,正苦大热,谁似茅阁,阴而庥之?於戏!贤人君子为苍生之庥荫,不如是耶?诸公咏歌以美之,俾茅阁之什,得系嗣于风雅者矣。(选自文苑英华)【注】戎旅:军旅,兵事。刑政:刑法政令。与:结交。扇和爽气:像扇子扇出的和爽之风。郁:积聚,郁积。庥(xi):庇护。俾:使。什:书篇。嗣:继承,接续。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故居方多闲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B尝欲因高引望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C垂覆城下箬篷覆之(核舟记)D何为不然公欣然曰(咏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1、。平昌孟公镇湖南,将二岁矣。今天下之人,正苦大热。3结合文本,分析茅阁与贤人君子有何相似之处。(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题目。李少翁传(节选)李少翁者,名莳,字德春,豫章人。翁家世受医,精脉法。翁乃沉默长者,入门无流视,未尝预问病者病,第令伸臂出示,手指一着腕上,形神忽往。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病者隐结,少焉投药,犹掇之耳。余尝谓翁诊脉甚苦,而投药甚快。余始不甚识翁,会余弟妇病风眩,状类尸蹶,举家喧言“瞑矣”!翁至,视其脉:“治也!”进一匙而苏。期以逾月,法当病如前,再进一匙,乃愈。余始奇其言,神其术。后余数患奇疾,法当死,翁数起之。已而,友得绵疾,翁起如之,

12、以是益神翁医。于是,人争家之,念缓急可立应。翁赴人急甚于己,百里外,中夜叩门,不以家累为解,不以风雨寒暑为辞。会岁两大祲,翁煮药如池,积片成丘。翁所医者莫知其名,安问糈?翁性不忤物,不以人所不能而愧人,不以人所不知而傲人。翁足迹半朱门,不传言,对主人未尝暴僮仆之过。所游病者家,酒法食单,丰约优劣之数,不挂齿牙。其为长者如此。翁为人诊脉,思虑与病者相通。与人处,不相疑。余以知李翁,几乎道者也,非医者也。(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改)【注】形神忽往:全身心迅速投入到诊断病情上。隐结:隐伏的病根。掇(du):拾取。尸蹶:一种病症,类似休克。祲(jn):瘟疫。糈(x):粮食。这里指报酬。忤物:冲撞人。4

13、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余尝谓翁诊脉甚苦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期以逾月( )(2)余数患奇疾( )(3)会岁两大祲( )(4)安问糈(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余始奇其言,神其术。7文中有多件事能体现李少翁医术高明,请概括其中的两件事。8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李少翁作为医者的“仁心”。9(2022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所学礼乐等,皆融之弟子传授。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东归,融叹曰,“礼乐皆东。”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

14、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未久,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之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与之,终成服氏注。(选编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注薄言往愬:出自诗经;愬,诉说。服子慎:人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B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C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D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5、)A在马融的指点下,郑玄学习转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B郑玄家的婢女因做事不符合他的心意而遭到了毒打。C面对后来婢女的发问,前面婢女用诗经的话作答。D服子慎的服氏注实际上是抄袭郑玄的春秋传。(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融叹曰:“礼乐皆东。”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学医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工于治疗,尤精医方,遂大有时誉。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少时与同郡何颙客游洛阳,颙探知其学,谓人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尝见侍中王仲宣,仲景曰:“君

16、年至四十当有疾,须眉脱落,脱落后半年必死,宜豫服五石汤,庶几可免。”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仲景曰:“观君气色,非饮药之诊,何轻命欺人如此邪?”仲宣益深恶之。后二十年果有疾,须眉皆脱落。越一百八十七日卒。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著伤寒卒病论【注】十卷行于世。盖推本素问热论之旨,兼演伊尹汤液而为之。探赜钩玄,功伴造化,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仲景又著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寔为“千古医方之祖”。自汉魏以迄于今,海内学者,家肆户习,诵读不暇,如士子之于六经。论者推为医中亚圣,而范晔后汉书乃不为仲景立

17、传,是故君子有遗憾焉。(节选自 明李濂医史,有删节)【注】伤寒卒病论:即伤寒杂病论。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起:治愈B宜豫服五石汤豫:事先C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加:超越D家肆户习,诵读不暇习:练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B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C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D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

18、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仲景曾经跟随同郡张伯祖学习医术,何颙认为张仲景青出于蓝,堪称一代神医。B金匮玉函要略方研究了伤寒与杂病,记载了相关医方,被尊为“千古医方之祖”。C从汉魏起,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就得到民间的极大推崇,被提高到了与六经相等的地位。D张仲景在医学理论上成就很大,有“医中亚圣”之称,后汉书却无传,令人遗憾。(2022浙江衢州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学习任务。幽梦影(第二二则)清张潮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裁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曾秋岳曰:藏书可以邀友。崔

19、莲峰曰:酿酒可以邀我。尤艮斋曰:安得此贤主人?尤慧珠曰:贤主人非心斋而谁乎?倪永清曰:选诗可以邀谤。陆云士曰:积德可以邀天,力耕可以邀地,乃无意相邀而若邀之者,与邀名邀利者迥异。庞天池曰:不仁可以邀富。(选自幽梦影)注释本书有二一九则短文,每则短文由作者的随笔和朋友的评点组成。心斋:张潮号心斋。13仿照示例,对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进行解释和品评。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示例艺花可以邀蝶:艺,意思是种植,但又不止于种植,还包含插花、赏花等意思,让人联想到花引蝶、蝶恋花等养花带来的乐趣。14仿照张潮写七件事的句式,续写一件事。提示:你可以从李白、柳宗元、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的作品中得到灵感。15文中朋

20、友的评点各见性情,请你从曹秋岳、崔莲峰、陆云士、庞天池中选一位品评。16古人读书追求雅趣,阅读此文时适宜做下列哪件事?请说明理由。A品茶B听雨C焚香D_(自定)17从“风”“雨”“柳”“水”中选两个,分别写出含有此物的古诗句(各连续两句)。(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韩亿传(北宋)苏舜钦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景祐二年,通判陈州。时郡界河决害民,计其补塞费巨万,公驰至其地,集濒河丁壮,就伐薪藁,亲为裁画,一物不取于民而堤复完坚。又去郡数十里有群寇,大浮舰而下,将劫旁邑。公廉知之,自部十余卒,夜掩至,命堰河绝上流,举火伐鼓以疑之,贼弃舟迸走,尽

21、束以付吏。转运使郑文宝闻之,走檄会公于许。既至,叹曰:“急欲识公之面颜耳。”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寻擢侍御史,时淮浙蝗旱,民饥殍流散。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廪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羊之。合肥有陂可溉田,久为右姓专其利,公决导以济下户,得以衣食者不可胜数。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景祐中,西夏称藩日久,当遣人至京师货易,出入民间

22、如家。公深以为不便,请下诏推恩置馆舍,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 注走檄:紧急发送文书。覆:检查。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尽束以付吏( )(2)故余财尽均( )19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公廉知之( )A廉洁B正直C查访D辨别(2)公决导以济下户( )A救济B灌溉C资助D疏浚20把第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廩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羊之。21第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

23、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22具体分析第段中郑文宝急于结识韩公的原因。23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段、第段中也有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分析。(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

24、;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节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注释】本:当做根本。旷废:荒废学业。隳(hu)惰:懒惰散漫。玩岁愒时:虚度光阴。圣:圣人。贤:贤人。乡党:乡亲。念:深思。2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宗族乡党敬信之敬:_(2)皆由于志之未立耳皆:_25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B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C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D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7本文见解独特,请

25、用文中的话说说作者提到的“为善”的标准是什么。28王阳明是中国古代立大志、成大器的典型代表。有一次,他向私塾先生请教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先生按常理回答说“只有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却并不认同,他认为“考取功名不是最重要的事,读书立志做圣贤才是最重要的事”。那么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向并如何去努力呢?请简要表述。(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穰苴。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国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以监军,乃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

26、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已为监,不甚急;亲威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来及反,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删改)注阿、甄:齐国的东阿、甄城。穰苴:即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

27、事家。扦(hn) :抵抗,抵御。立表下漏: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仆表决漏:放倒木表,摔破漏壶。申明约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不佞:对自己的谦称。徇:巡行示众。29下列加点实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景公患之故患有所不辟也B贾谢曰长跪而谢之曰C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上使外将兵D何谓相送乎太守自谓也30下列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日中而贾不至学而不思则罔B夕时庄贾乃至乃不知有汉C临军约束则忘其亲其真无马邪D于是递斩庄贾以徇三军蒙辞以军中多务31翻译句子。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教。32阅读链接材料,说说穰直与周亚夫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点。链接材料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

28、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壁们士吏谓认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战国策秦策苏秦以连横说秦(节选)苏秦将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29、约纵散横以抑强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路过洛阳,父母闻之,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注释:纴(rn):纺织机。盖:同“盍”,何。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引锥自刺其股 (2)期年(3)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安 有 说 人 主 不 能 出 其 金 玉 锦 绣 取 卿 相 之 尊 者 乎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是皆秦之罪也”

30、中的“秦”是指秦国还是苏秦?试做分析。(2)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请结合选文说说苏秦能否被称为大丈夫。(2023湖北统考一模)詹鼎传方孝孺詹鼎,字国器,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寄居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寄居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戏,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

31、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则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注释】开府: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平章事:官职名。赇(qi):贿赂。曷(h):为什么,怎么。谮(zn):诬陷,中伤。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家素贱吴广素爱人B时吴氏家延师儒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C因为之尽力已而之细柳军D半载乃释蒙乃始就学5下列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B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C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D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詹鼎从小酷爱学习,遭到父亲的反对仍苦学不辍,终于让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B詹鼎先是与吴氏孩子们一起学习,后来老师离开,詹鼎成为了吴氏孩子们的老师。C有人犯法,平章事的妻子向詹鼎行贿替那人求情,詹鼎没有答应,遭平章事妻诬陷。D选文表现

33、了詹鼎刻苦好学、清正廉洁、执法不阿的品质。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2023四川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涛,字洪度,成都乐妓也。性辨惠,调输墨。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傍即东北走长安道也。往来车马留连。元和中,元微之使蜀,密意求访,府公严司空知之,遣涛往侍。微之登输林,以诗寄之曰:“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及武元衡入相,奏授校书郎,蜀人呼妓为校书,自涛始也。后胡曾赠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

34、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涛工为小诗,惜成都笺幅大,遂皆制狭之,人以为便,名曰“薛涛笺”。且机警闲捷,座间谈笑风生。高骈镇蜀门日,命之佐酒,改一字惬音令,且得形象,曰:“口,似没梁斗。”答曰:“川,似三条椽。”公曰:“奈一条曲何?”曰:“相公为西川节度,尚用一破斗,况穷酒佐杂一曲椽,何足怪哉!”其敏捷类此特多,座客赏叹。其所作诗,稍欺良匠,词意不苟,情尽笔墨,输苑崇高,辄能攀附,殊不意裙裾之下出此异物。岂得以匪其人而弃其学哉?大和中,卒。有锦江集五卷,今传,中多名公赠答云。(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注】一字惬音令:唐代的一种行酒令。椽(chun):屋顶斜木中的一种。古代建

35、筑中用以支撑房顶与屋瓦的木条。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元微之使蜀使:出使B命之佐酒佐:陪C何足怪哉足:值得D稍欺良匠稍:稍微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及武元衡入相,奏授校书郎,蜀人呼妓为校书,自涛始也。(2)殊不意裙裾之下出此异物,岂得以匪其人而弃其学哉?10薛涛受众人青睐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11(2023广东广州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

36、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选自吕氏春秋下贤)注骜:同“傲”。庸:怎么。(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固轻其主 _ 纵夫子骜禄爵 _(2)结合文意,说说出师表中的先帝和选文中的桓公有哪些相似之处。12(2023广东广州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普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37、,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荆宜王问群臣)注:昭奚恤:人名,楚国名将。长:做长官,为首领。(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兽见之皆走_以为畏狐也_(2)江乙把昭奚恤比作狐,他想向荆宣王表达什么意思?(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

38、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而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诸葛公)【注】蓍龟:指卜筮。1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躬耕陇亩 终身不易14翻译下面句子。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15本文是后人作传,与出师表对照,文中“诸葛亮”的形象有何异同?(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

39、,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心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

40、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以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注释】醉心亭:古亭名,在滁州西南丰乐亭东的山上,欧阳修所建。作州:任知州。构:建筑。洒然:不拘束的样子。韩子退之: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其实:这个地方真实的情景。良:泛指有才能。隅:角落。寄意:寄托自己的心意。托名:依托他人而扬名。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或醉且劳矣或(2)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 名(3)其又不喜且幸欤且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凡公与州之宾客游焉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B耳新

41、乎其所闻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C其可不喜且幸欤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D草树众而泉石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1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仅限三处)。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更 欲 久 而 忘 归 也。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20下列六个句子分成四组,全能体现“公之乐”的一组是()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

42、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ABCD(2023湖北黄石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

43、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注释沛公,即汉高祖刘邦。组,绳索。轵道:亭名。弃市,公开执行死刑。案堵,同“安堵”,安定有序。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B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C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D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2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到达霸上时,秦王子婴投降,并以皇帝之礼恭迎沛公。B沛公进驻咸阳后想留在秦宫中休息,被部下劝阻后退回霸上。C沛公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伤人与偷盗者按律处死。D沛公亲自到各县乡村去说明安民政策,深受百姓拥戴。23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